大方广佛华严经-唐-实叉难陀

  常乐称扬忍功德,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勇猛,  此光觉悟懒堕者,
  令彼常于三宝中,  恭敬供养无疲厌。
  若彼常于三宝中,  恭敬供养无疲厌,
  则能超出四魔境,  速成无上佛菩提。
  劝化众生令进策,  常勤供养于三宝,
  法欲灭时专守护,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寂静,  此光能觉乱意者,
  令其远离贪恚痴,  心不动摇而正定。
  舍离一切恶知识,  无义谈说杂染行,
  赞叹禅定阿兰若,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慧严,  此光觉悟愚迷者,
  令其证谛解缘起,  诸根智慧悉通达。
  若能证谛解缘起,  诸根智慧悉通达,
  则得日灯三昧法,  智慧光明成佛果。
  国财及己皆能舍,  为菩提故求正法,
  闻已专勤为众说,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佛慧,  此光觉悟诸含识,
  令见无量无边佛,  各各坐宝莲华上。
  赞佛威德及解脱,  说佛自在无有量,
  显示佛力及神通,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无畏,  此光照触恐怖者,
  非人所持诸毒害,  一切皆令疾除灭。
  能于众生施无畏,  遇有恼害皆劝止,
  拯济厄难孤穷者,  以是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安隐,  此光能照疾病者,
  令除一切诸苦痛,  悉得正定三昧乐。
  施以良药救众患,  妙宝延命香涂体,
  酥油乳蜜充饮食,  以是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见佛,  此光觉悟将没者,
  令随忆念见如来,  命终得生其净国。
  见有临终劝念佛,  又示尊像令瞻敬,
  俾于佛所深归仰,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乐法,  此光能觉一切众,
  令于正法常欣乐,  听闻演说及书写。
  法欲尽时能演说,  令求法者意充满,
  于法爱乐勤修行,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妙音,  此光开悟诸菩萨,
  能令三界所有声,  闻者皆是如来音。
  以大音声称赞佛,  及施铃铎诸音乐,
  普使世间闻佛音,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名施甘露,  此光开悟一切众,
  令舍一切放逸行,  具足修习诸功德。
  说有为法非安隐,  无量苦恼悉充遍,
  恒乐称扬寂灭乐,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最胜,  此光开悟一切众,
  令于佛所普听闻,  戒定智慧增上法。
  常乐称扬一切佛,  胜戒胜定殊胜慧,
  如是为求无上道,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宝严,  此光能觉一切众,
  令得宝藏无穷尽,  以此供养诸如来。
  以诸种种上妙宝,  奉施于佛及佛塔,
  亦以惠施诸贫乏,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香严,  此光能觉一切众,
  令其闻者悦可意,  决定当成佛功德。
  人天妙香以涂地,  供养一切最胜主,
  亦以造塔及佛像,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名杂庄严,  宝幢幡盖无央数,
  焚香散华奏众乐,  城邑内外皆充满。
  本以微妙妓乐音,  众香妙华幢盖等,
  种种庄严供养佛,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严洁,  令地平坦犹如掌,
  庄严佛塔及其处,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大云,  能起香云雨香水,
  以水洒塔及庭院,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严具,  令裸形者得上服,
  严身妙物而为施,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上味,  能令饥者获美食,
  种种珍馔而为施,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大财,  令贫乏者获宝藏,
  以无尽物施三宝,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名眼清净,  能令盲者见众色,
  以灯施佛及佛塔,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名耳清净,  能令聋者悉善听,
  鼓乐娱佛及佛塔,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名鼻清净,  昔未闻香皆得闻,
  以香施佛及佛塔,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名舌清净,  能以美音称赞佛,
  永除粗恶不善语,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名身清净,  诸根缺者令具足,
  以身礼佛及佛塔,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名意清净,  令失心者得正念,
  修行三昧悉自在,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名色清净,  令见难思诸佛色,
  以众妙色庄严塔,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名声清净,  令知声性本空寂,
  观声缘起如谷响,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名香清净,  令诸臭秽悉香洁,
  香水洗塔菩提树,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名味清净,  能除一切味中毒,
  恒供佛僧及父母,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名触清净,  能令恶触皆柔软,
  戈鋋剑戟从空雨,  皆令变作妙华鬘。
  以昔曾于道路中,  涂香散华布衣服,
  迎送如来令蹈上,  是故今获光如是。
  又放光名法清净,  能令一切诸毛孔,
  悉演妙法不思议,  众生听者咸欣悟。
  因缘所生无有生,  诸佛法身非是身,
  法性常住如虚空,  以说其义光如是。
  如是等比光明门,  如恒河沙无限数,
  悉从大仙毛孔出,  一一作业各差别。
  如一毛孔所放光,  无量无数如恒沙,
  一切毛孔悉亦然,  此是大仙三昧力。
  如其本行所得光,  随彼宿缘同行者,
  今放光明故如是,  此是大仙智自在。
  往昔同修于福业,  及有爱乐能随喜,
  见其所作亦复然,  彼于此光咸得见。
  若有自修众福业,  供养诸佛无央数,
  于佛功德常愿求,  是此光明所开觉。
  譬如生盲不见日,  非为无日出世间,
  诸有目者悉明见,  各随所务修其业。
  大士光明亦如是,  有智慧者皆悉见,
  凡夫邪信劣解人,  于此光明莫能睹。
  摩尼宫殿及辇乘,  妙宝灵香以涂莹,
  有福德者自然备,  非无德者所能处。
  大士光明亦如是,  有深智者咸照触,
  邪信劣解凡愚人,  无有能见此光明。
  若有闻此光差别,  能生清净深信解,
  永断一切诸疑网,  速成无上功德幢。
  有胜三昧能出现,  眷属庄严皆自在,
  一切十方诸国土,  佛子众会无伦匹。
  有妙莲华光庄严,  量等三千大千界,
  其身端坐悉充满,  是此三昧神通力。
  复有十刹微尘数,  妙好莲华所围绕,
  诸佛子众于中坐,  住此三昧威神力。
  宿世成就善因缘,  具足修行佛功德,
  此等众生绕菩萨,  悉共合掌观无厌。
  譬如明月在星中,  菩萨处众亦复然,
  大士所行法如是,  入此三昧威神力。
  如于一方所示现,  诸佛子众共围绕,
  一切方中悉如是,  住此三昧威神力。
  有胜三昧名方网,  菩萨住此广开示,
  一切方中普现身,  或现入定或从出。
  或于东方入正定,  而于西方从定出;
  或于西方入正定,  而于东方从定出;
  或于余方入正定,  而于余方从定出。
  如是入出遍十方,  是名菩萨三昧力。
  尽于东方诸国土,  所有如来无数量,
  悉现其前普亲近,  住于三昧寂不动。
  而于西方诸世界,  一切诸佛如来所,
  皆现从于三昧起,  广修无量诸供养。
  尽于西方诸国土,  所有如来无数量,
  悉现其前普亲近,  住于三昧寂不动。
  而于东方诸世界,  一切诸佛如来所,
  皆现从于三昧起,  广修无量诸供养。
  如是十方诸世界,  菩萨悉入无有余,
  或现三昧寂不动,  或现恭敬供养佛。
  于眼根中入正定,  于色尘中从定出,
  示现色性不思议,  一切天人莫能知。
  于色尘中入正定,  于眼起定心不乱,
  说眼无生无有起,  性空寂灭无所作。
  于耳根中入正定,  于声尘中从定出,
  分别一切语言音,  诸天世人莫能知。
  于声尘中入正定,  于耳起定心不乱,
  说耳无生无有起,  性空寂灭无所作。
  于鼻根中入正定,  于香尘中从定出,
  普得一切上妙香,  诸天世人莫能知。
  于香尘中入正定,  于鼻起定心不乱,
  说鼻无生无有起,  性空寂灭无所作。
  于舌根中入正定,  于味尘中从定出,
  普得一切诸上味,  诸天世人莫能知。
  于味尘中入正定,  于舌起定心不乱,
  说舌无生无有起,  性空寂灭无所作。
  于身根中入正定,  于触尘中从定出,
  善能分别一切触,  诸天世人莫能知。
  于触尘中入正定,  于身起定心不乱,
  说身无生无有起,  性空寂灭无所作。
  于意根中入正定,  于法尘中从定出,
  分别一切诸法相,  诸天世人莫能知。
  于法尘中入正定,  从意起定心不乱,
  说意无生无有起,  性空寂灭无所作。
  童子身中入正定,  壮年身中从定出,
  壮年身中入正定,  老年身中从定出;
  老年身中入正定,  善女身中从定出;
  善女身中入正定,  善男身中从定出;
  善男身中入正定,  比丘尼身从定出;
  比丘尼身入正定,  比丘身中从定出;
  比丘身中入正定,  学无学身从定出;
  学无学身入正定,  辟支佛身从定出;
  辟支佛身入正定,  现如来身从定出;
  于如来身入正定,  诸天身中从定出;
  诸天身中入正定,  大龙身中从定出;
  大龙身中入正定,  夜叉身中从定出;
  夜叉身中入正定,  鬼神身中从定出;
  鬼神身中入正定,  一毛孔中从定出;
  一毛孔中入正定,  一切毛孔从定出;
  一切毛孔入正定,  一毛端头从定出;
  一毛端头入正定,  一微尘中从定出;
  一微尘中入正定,  一切尘中从定出;
  一切尘中入正定,  金刚地中从定出;
  金刚地中入正定,  摩尼树上从定出;
  摩尼树上入正定,  佛光明中从定出;
  佛光明中入正定,  于河海中从定出;
  于河海中入正定,  于火大中从定出;
  于火大中入正定,  于风起定心不乱;
  于风大中入正定,  于地大中从定出;
  于地大中入正定,  于天宫殿从定出;
  于天宫殿入正定,  于空起定心不乱。
  是名无量功德者,  三昧自在难思议,
  十方一切诸如来,  于无量劫说不尽。
  一切如来咸共说,  众生业报难思议,
  诸龙变化佛自在,  菩萨神力亦难思。
  欲以譬谕而显示,  终无有谕能谕此,
  然诸智慧聪达人,  因于譬故解其义。
  声闻心住八解脱,  所有变现皆自在,
  能以一身现多身,  复以多身为一身。
  于虚空中入火定,  行住坐卧悉在空,
  身上出水身下火,  身上出火身下水。
  如是皆于一念中,  种种自在无边量。
  彼不具足大慈悲,  不为众生求佛道,
  尚能现此难思事,  况大饶益自在力。
  譬如日月游虚空,  影像普遍于十方,
  泉池陂泽器中水,  众宝河海靡不现。
  菩萨色像亦复然,  十方普现不思议,
  此皆三昧自在法,  唯有如来能证了。
  如净水中四兵像,  各各别异无交杂,
  剑戟弧矢类甚多,  铠胄车舆非一种。
  随其所有相差别,  莫不皆于水中现,
  而水本自无分别,  菩萨三昧亦如是。
  海中有神名善音,  其音普顺海众生,
  所有语言皆辨了,  令彼一切悉欢悦。
  彼神具有贪恚痴,  犹能善解一切音,
  况复总持自在力,  而不能令众欢喜!
  有一妇人名辩才,  父母求天而得生,
  若有离恶乐真实,  入彼身中生妙辩。
  彼有贪欲嗔恚痴,  犹能随行与辩才,
  何况菩萨具智慧,  而不能与众生益!
  譬如幻师知幻法,  能现种种无量事,
  须臾示作日月岁,  城邑丰饶大安乐。
  幻师具有贪恚痴,  犹能幻力悦世间,
  况复禅定解脱力,  而不能令众欢喜!
  天阿修罗斗战时,  修罗败衄而退走,
  兵仗车舆及徒旅,  一时窜匿莫得见。
  彼有贪欲嗔恚痴,  尚能变化不思议,
  况住神通无畏法,  云何不能现自在!
  释提桓因有象王,  彼知天主欲行时,
  自化作头三十三,  一一六牙皆具足;
  一一牙上七池水,  清净香洁湛然满;
  一一清净池水中,  各七莲华妙严饰;
  彼诸严饰莲华上,  各各有七天玉女,
  悉善技艺奏众乐,  而与帝释相娱乐。
  彼象或复舍本形,  自化其身同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