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出内典录
  单本
  ·大乘缘生论
  一卷
  经中云圣者郁楞伽造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贞元新入目录
  ·十二因缘论一卷
    净意菩萨造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单本
  ·壹输卢伽论一卷
    龙树菩萨造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单本
  ·大乘百法明门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玄奘译
  出内典录
  单本
  ·百字论一卷
    提婆菩萨造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单本
  ·解卷论一卷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出翻经图 第一译
  ·掌中论一卷
    陈那菩萨造
    大唐天后代三藏义净译
  新编入录
  第二译
  右二论同本异译。其解棬论周录为单本新勘为重译。
  ·取因假设论一卷
    陈那菩萨造
    大唐天后代三藏义净译
  新编入录
  单本
  ·观总相论一卷
    陈那菩萨造 
    大唐三藏义净译
  新编入录
  单本
  ·止观门论颂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义净译
  新编入录
  单本
  ·手杖论一卷
    尊者释迦称造
    大唐三藏义净译
  新编入录
  单本
  ·六门教授习定论一卷
    无著菩萨本
    世亲菩萨释
    大唐天后代三藏义净译
  新编入录
  单本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一卷
    坚慧菩萨造
    大唐天后代于阗三藏提云般若译出大周录
  单本
  ·破外道小乘四宗论一卷
    提婆菩萨造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单本
  ·破外道小乘涅槃论一卷
    提婆菩萨造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单本
  上十七论十七卷同帙。
  右都计大乘经律论见流行者总八百八部二千九百八十八卷二百七十六帙。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第二十二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第二十三(别录之四)

    西京西明寺沙门圆照撰

  有译有本录中声闻三藏录第四

  声闻藏者小乘所诠之教也。能说教主则示生灭应物随缘。所诠之教则九部四含毗昙戒律。善男善女禀之而脱屣尘劳。缘觉声闻奉之而升乎彼岸。盖真乘之小驾。乃菩提之化城。诱进初心莫斯为胜。始乎仙苑迄彼金河。所诠半字之文是谓声闻之藏。洎乎百川同会三车共适。齐登妙觉俱证泥洹。岂有小大之异名。信为我尊之渐诱者也。始自汉明丁卯之岁终我开元庚辰之年。小乘三藏见行者。总三百三十七部一千八百九卷一百七十帙为声闻法藏。科条别显。具如后列。
  声闻契经藏 二百四十部六百一十八卷
  声闻调伏藏 六十一部四百九十三卷四十五帙
  声闻对法藏 三十六部六百九十八卷七十二帙

  小乘经重单合译

  一百五十三部三百九十四卷三十一帙
  四阿笈摩经小乘契经之本故标初首后列余经。
  ·长阿含经二十二卷
  二帙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单重合译
  右此部经凡有四分总三十经(僧肇序云长含四分四诵合三十经以为一部)。
  ·中阿含经六十卷(或五十八卷六帙)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第二译(两译一阙)
  右此部经凡有五诵都十八品总二百二十二经别(僧肇长含序云中含四分五诵)。
  ·增壹阿含经五十一卷(或五十卷或四十卷或三十二卷五帙)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第二译(两译一阙)
  右此部经凡有五十品总四百七十二经别(僧肇长含序云谓增壹阿含四分八诵)。
  ·杂阿含经五十卷 (五帙)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单重合译
  右此部经说事既杂故无品次诵等差别(僧肇长含序云杂含四分十诵)。
  ·别译杂阿含经二十卷(二帙失译经中子注有秦言字虽不的知译人姓名必是三秦代译今附秦录)
  右此部与前经文虽先后不次。子细寻究不出前经。但撮要故为别部(佛般泥洹下诸经并是四含中别经异译)。
  ·佛般泥洹经二卷(或直云泥洹经) 西晋河内沙门白法祖译
  ·大般涅槃经三卷(或二卷)东晋平阳沙门释法显译今为法显译(如总录中述)
  ·般泥洹经二卷(或无般字)新为失译 附东晋录
  右三经出长阿含经。第二至第四卷。与初分游行经同本异译(其般泥洹经群录皆云宋代求那跋陀罗译者非也寻其文句多是古译与功德贤所翻全不相类诸藏之中但有上卷无其下卷今为失源编在晋录或有经本其佛般泥洹经上卷与般泥洹经上卷文句全同者本错也)。
  ·人本欲生经一卷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右出长阿含经第十卷。与第二分大方便经同本异译(此人本欲生经上代群录皆编在大乘经中者误也)。
  ·尸迦罗越六向拜经一卷(或云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右出长阿含经第十一卷与第二分善生经同本异译(比于本经此稍略耳中阿含三十三卷中亦有此经)。
  ·梵志阿颰经一卷(一本有佛门解字一名阿颰摩纳经)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右出长阿含经第十三卷与。第三分阿摩昼经同本异译。
  ·梵网六十二见经一卷(一名梵网经)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右出长阿含经第十四卷。与第三分梵动经同本异译。
  ·寂志果经一卷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
  右出长阿含经第十七卷。与第三分沙门果经同本异译。
  上八经十二卷同帙。
  ·起世经十卷(一帙)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 出经题上 第五译
  ·起世因本经十卷(恐滥前本题下别云起世因本经一帙)
    隋天竺三藏达摩笈多译
  出内典录 第六译 拾遗编入
  (谨按唐内典录及靖迈经图并云笈多三藏大业年中于东都上林园翻经馆译起世经十卷。今捡寻诸藏乃有两本。大意虽同文句稍异。至于品目时有差殊。前经初云婆伽婆在舍婆提城。后经乃云婆伽婆在舍罗婆悉帝城。若据梵言。后经为正。今谓崛多笈多各翻一本。又前经初首题云崛多笈多二师同出。今以前为崛多所译。后是笈多再翻。二经文既有殊。今故双存二部。故缘生经亦云婆伽婆在舍罗婆悉帝城。故知同是笈多译也。恐二本相滥。题下别云起世因本焉)。
  ·楼炭经六卷(或云大楼炭经或五卷或八卷)
    西晋沙门释法立共法炬译
  第二译
  右三经出长阿含经第十八。至二十卷与第四分记世经同本异译。
  ·长阿含十报法经二卷(一名多僧道经或直云十报经)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右出长阿含经第九卷。与第二分十上经同本异译(广略少异)。
  ·中本起经二卷(或云太子中起经初题云出长阿含)后汉西域沙门昙果共康孟详译
  上二经十卷同帙(其中本起经题云出长阿含捡寻大本无此一经或恐梵文译之未尽既云出彼且编于末大周录云与过去现在因果修行本起瑞应本起经等同本异译者误也又此中本起经群录咸云后汉代译其经本中有翻梵语处乃曰晋未详何以)。
  从佛般泥洹下一十三经。并出长阿含中。别经异译。
  ·七知经一卷(或云七智经)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右出中阿含经第一卷。与初善法经同本异译。
  ·碱水喻经一卷(或云碱水譬喻)
  僧祐录云安公失译经
  今附西晋录
  右出中阿含经第一卷。与水喻经同本异译。
  ·一切流摄守因经一卷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右出中阿含经第二卷。与漏尽经同本异译。
  ·四谛经一卷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右出中阿含经第七卷。与分别圣谛经同本异译。
  ·恒水经一卷(亦云恒河喻经)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
  右出中阿含经第九卷。与瞻波经同本异译。
  ·本相倚致经一卷(亦云大相倚致)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缘本致经
  一卷
    失译
  今附东晋录
  右二经同本异译。出中阿含经第十卷。与本际经同本。
  ·顶生王故事经一卷(或直云顶生王经)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
  ·文陀竭王经一卷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拾遗编入)
  右二经同本异译出中阿含经第十一卷与四洲经同本。
  ·阎罗王五天使者经一卷(或一名铁城泥黎经) 宋沙门释慧简译
  ·铁城泥黎经一卷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 拾遗编入
  右二经同本异译。出中阿含经第十二卷。与天使经同本。比于本经此稍略耳。
  ·古来世时经
  一卷
    失译
  今附东晋录
  右出中阿含经第十三卷。与说本经同本异译。比于本经此文稍略。
  ·阿那律八念经一卷(一名禅行敛意经或直云八念经) 后汉西域三藏支曜译
  右出中阿含经第十八卷。与八念经同本异译。
  ·离睡经一卷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拾遗编入)
  右出中阿含经第二十卷。与长老上尊睡眠经同本异译。
  ·是法非法经一卷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右出中阿含经第二十一卷。与真人经同本异译。
  ·求欲经一卷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
  右出中阿含经第二十二卷。与秽经同本异译。
  ·受岁经一卷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拾遗编入)
  右出中阿含经第二十三卷初。与比丘请经同本异译。
  ·梵志计水净经
  一卷
    失译
  今附东晋录(拾遗编入)
  右出中阿含经第二十三卷。与水净梵志经同本异译。
  ·苦阴经一卷 失译 在后汉录(拾遗编入)
  右出中阿含经第二十五卷。与前苦阴经同本异译。
  ·释摩男经一卷(一名五阴因事经)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苦阴因事经一卷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拾遗编入)
  右二经同本异译。出中阿含经第二十五卷。与后苦阴经同本。
  ·乐想经一卷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拾遗编入)
  右出中阿含经第二十六卷。与想经同本异译。
  ·漏分布经一卷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右出中阿含经第二十七卷。与达梵行经同本异译。
  ·阿耨风经一卷(晋言依次)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拾遗编入)
  右出中阿含经第二十七卷。与阿奴波经同本异译。
  ·诸法本经一卷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右出中阿含经第二十八卷初。与诸法本经同本异译。
  ·瞿昙弥记果经一卷 宋沙门释慧简译
  右出中阿含经第二十八卷。与瞿昙弥经同本异译。
  ·瞻婆比丘经一卷(或云瞻波)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拾遗编入)
  右出中阿含经第二十九卷。与瞻波经同本异译。
  ·伏淫经一卷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拾遗编入)
  右出中阿含经第三十卷与行欲经同本异译。
  ·魔娆乱经一卷(一名弊魔试目连经一名魔王目连烂腹经)失译(在后汉录)
  ·弊魔试目连经一卷(一名魔娆乱经)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拾遗编入)
  右二经同本异译出中阿含经第三十卷。与降魔经同本。
  上三十经三十卷同帙。
  ·赖吒和罗经一卷(一名罗汉赖吒和罗经)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右出中阿含经第三十一卷。与赖吒和罗经同本异译。
  ·善生子经一卷 西晋沙门支法度译(拾遗编入)
  右出中阿含经第三十三卷。与善生经同本异译。
  ·数经一卷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拾遗编入)
  右出中阿含经第三十五卷。与算数目揵连经同本异译。
  ·梵志頞波罗延问种尊经一卷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 拾遗编入
  右出中阿含经第三十七卷与阿摄和罗经同本异译。
  ·三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经一卷 失译(今附东晋录拾遗编入)
  ·须达经一卷(一名须达长者经)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出中阿含经第三十九卷。与须达哆经同本(其慈心厌功德经文句稍同或有题云出增一阿含第十二者非也)。
  ·佛为黄竹园老婆罗门说学经一卷 僧祐录中失译经今附宋录 拾遗编入
  右出中阿含经第四十卷。与黄芦园经同本异译。
  ·梵摩喻经一卷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右出中阿含经第四十一卷。与梵摩经同本异译(比于本经此稍略耳)。
  ·尊上经一卷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拾遗编入)
  右出中阿含经第四十三卷。与释中禅室尊经同本异译。
  ·鹦鹉经一卷(亦名兜调经)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兜调经一卷 僧祐录云安公失译(今附西晋录) 拾遗编入
  右二经同本异译。同中阿含经第四十四卷。与鹦鹉经同本。
  ·意经一卷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拾遗编入)
  右出中阿含经第四十五卷。与心经同本异译。
  ·应法经一卷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拾遗编入)
  右出中阿含经第四十五卷。与后受法经同本异译。
  ·泥犁经一卷(或云中阿含泥犁经)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
  右出中阿含经第五十三卷。与痴慧地经同本异译。
  ·优婆夷堕舍迦经一卷 僧祐录中失译经(今附宋录)
  ·斋经一卷(一名持齐)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拾遗编入)
  右二经同本异译。出中阿含经第五十五卷。与持斋经同本。
  ·鞞摩肃经一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拾遗编入)
  右出中阿含经第五十七卷。与鞞摩那修经同本异译。
  ·婆罗门子命终爱念不离经一卷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拾遗编入
  右出中阿含经第六十卷。与爱生经同本异译。
  ·十支居士八城人经一卷(亦直云支)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