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敕御史霍嗣光送至于阗。后和帝龙兴重晖佛日。
  敕再征召方届帝城。以景龙二年达于兹土。帝屈万乘之尊亲迎于开远门外。京城缁侣备诸幢幡逆路导引。仍装饰青象令乘入城敕于大荐福寺安置。未遑翻译遘疾弥留。以景云元年十月十二日。右胁垒足终于大荐福寺。春秋有五十九。缁徒悲噎。叹法梁之遽摧。俗侣哀号。恨群生之失导。有。
  诏听依外国法葬。以十一月十二日。于开远门外古然灯台焚之。薪尽火灭其舌犹存。斯是弘法之嘉瑞也。至十二月二十三日。本国门人悲智。
  敕使哥舒道元。送其余骸及斯灵舌。还归于阗起塔供养。后人复于焚尸之所。起七层塔焉。
  ·不空罥索陀罗尼经一卷(一名普门此有一十六品是梵本经抄沙门波仑制序第二出与宝思惟译三卷者同本)
  右一部一卷其本见在。
  婆罗门李无谄。北印度岚波国人。识量聪敏内外该通。唐梵二言洞晓无滞。三藏阿你真那菩提流志等翻译众经。并无谄度语。于。
  天后代圣历三年庚子三月。有新罗国僧明晓。远观唐化将欲旋途。于总持门先所留意。遂殷勤固请译此真言。使彼边维同闻秘教。遂于佛授记寺翻经院。为译不空罥索陀罗尼经一部。沙门波仑笔受。至久视元年八月将所译经。更于罽宾重勘梵本。方写流布。
  ·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一卷(第二出与实叉难陀离垢净光陀罗尼同本)
  右一部一卷其本见在。
  沙门弥陀山。唐言淑友。睹货逻国人也。幼少出家游诸印度遍学经论。于楞伽俱舍最为精妙。志弘像法无吝乡邦。杖锡而游来臻皇阙。于天皇代共实叉难陀译大乘入楞伽经。后于天后末年共沙门法藏等译无垢净光陀罗尼经一部。译毕进内辞帝归邦。
  天后厚遗任归本国。
  ·甄正论三卷
  右一部。三卷其本见在。
  沙门释玄嶷。俗姓杜。名乂。是黄冠。为东都大弘道观主。游心七籍妙善三玄。黄宗之中此为纲领。
  天后心崇大法弘阐释宗。又遂归心请求剃落。
  诏许度之。住佛授记寺。后为寺都兼预翻译。悉彼宗之虚诞。知正教之可凭。遂造甄正论一部。指陈虚伪。主客问答极为省要。
  ·不空罥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三卷(亦名不空罥索心咒王经长寿二年十月于东都佛授记寺译沙门德感笔受初出与李无谄出一卷者同本)
  ·浴像功德经一卷(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三日于东都大福先寺译婆罗门李无谄译语初出与后义净出者同本)
  ·挍量数珠功德经一卷(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三日于大福先寺译李无谄译语初出与义净出者同本)
  ·观世音菩萨如意摩尼陀罗尼经一卷(第二出与实叉难陀等出者同本)
  ·文殊师利根本一字陀罗尼经一卷(长安二年于天宫寺译沙门惠智等证梵文婆罗门李无谄译语直中书李无碍笔受初出与后义净出者同本)
  ·大陀罗尼末法中一字心咒经一卷(神龙元年于大福先寺译李无谄译语)
  ·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一卷(亦云所得见大周录长寿二年于东天官寺译罽宾沙门尸利难陀设等证梵文李无谄译语李无础笔受)
  右七部九卷其本见在。
  沙门阿你真那。唐云宝思惟。北印度迦湿蜜罗国人。刹帝利种。彼王之华胄。幼而舍家禅诵为业。进具之后专精律品。复慧解超群学兼真俗。乾文咒术尤功其妙。加以化导为心无恋乡国。以。
  天后长寿二年癸巳届于洛都。敕于天官寺安置。即以。
  天后长寿二年癸巳。至中宗神龙二年景午。于授记天宫福先寺。译不空罥索陀罗尼经等七部。后至睿宗太极元年壬子四月。太子洗马张齐贤等缮写进内。至延和元年六月。
  敕令礼部尚书晋国公薛稷右常侍高平侯徐彦伯等详定入目施行。三藏自神龙二年已后更不译经。唯精勤礼诵修诸福业。每于晨朝磨香为水涂浴佛像。后方饮食。从始至终此为恒业。衣钵之外随得随施。后于龙门山请置一寺。依外国法式制造。呼为天竺。己及门人同居此寺。精诚所感其数寔多。寿百余。以开元九年终于寺矣。
  ·金光明最胜王经十卷(第五出与北凉昙无谶四卷金光明同本长安三年十月四日于西明寺译毕沙门波仑惠表笔受)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一卷(第五出与姚秦罗什元魏流支陈真谛出者同本长安三年十月四日于西明寺译)
  ·佛为难陀说出家入胎经二卷(出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第十一卷景龙四年于大荐福寺译今编入宝积当第十四会改名入胎藏会)
  ·入定不定印经一卷(第二出与元魏瞿昙流支所出不必定入定入印经同本久视元年五月五日译毕)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二卷(第四出与陈笈多等出者同本但广略有异神龙三年夏于大内佛光殿译和帝亲御法筵手自笔受)
  ·弥勒下生成佛经一卷(第六出与罗什弥勒下生经等同本大足元年九月二十二日于东都大福先寺译)
  ·佛为胜光天子说王法经一卷(第三出与旧谏王经及唐译胜军王经同本神龙元年七月十五日于东都大福先寺译沙门玄伞笔受)
  ·浴像功德经一卷(第二出与宝思惟出者同本景龙四年四月十五日于荐福寺翻经院译)
  ·数珠功德经一卷(第二出与宝思惟出者同本景龙四年四月十五日于荐福寺翻经院译)
  ·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经一卷(第三出与实叉难陀宝思惟等出者同本景龙四年于大荐福寺翻经院译)
  ·曼殊室利菩萨咒藏中一字咒王经一卷(第四出与宝思惟出者同本长安三年十月四日于西明寺译)
  ·称赞如来功德神咒经一卷(第二出与隋译十二佛名神咒经同本景云二年闰六月二十三日于大荐福寺翻经院译沙门玄伞智积等笔受)
  ·大孔雀咒王经三卷(第八出与梁僧伽婆罗等出者同本神龙元年于东都内道场译)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卷(第五出与杜顗日照波利等出者同本景龙四年于大荐福寺翻经院译)
  ·庄严王陀罗尼咒经一卷(大足元年九月二十三日于东都大福先寺译)
  ·香王菩萨陀罗尼咒经一卷(神龙元年于东都大福先寺译)
  ·一切功德庄严王经一卷(神龙元年七月十五日于东都大福先寺译沙门玄伞笔受)
  ·拔除罪障咒王经一卷(景龙四年于大荐福寺翻经院译)
  ·善夜经一卷(大足元年九月二十三日于东都大福先寺译)
  ·大乘流转诸有经一卷(大足元年九月二十三日于东都大福先寺译)
  ·妙色王因经一卷(大足元年九月二十三日于东都大福先寺译)
  ·佛为海龙王说法印经一卷(景云二年闰六月二十三日于荐福寺翻经院译沙门玄伞智积等笔受)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颂一卷(无著菩萨造景云二年于大荐福寺翻经院译沙门玄伞智积等笔受)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释三卷(无著菩萨颂世亲菩萨释景云二年荐福寺翻经院译沙门玄伞智积笔受)
  ·因明正理门论一卷(大域龙菩萨造第二出与奘法师译者同本景云二年于大荐福寺翻经院译沙门玄伞智积笔受)
  ·成唯识宝生论五卷(一名唯识论顺释论护法菩萨造景龙四年四月十五日于荐福寺翻经院译沙门玄伞智积笔受)
  ·观所缘论释一卷(护法菩萨造景龙四年四月二十五日于大荐福寺翻经院译沙门玄伞智积等笔受)
  ·掌中论一卷(陈那菩萨造第二出与解卷论同本长安二年十月四日于西明寺译)
  ·取因假设论一卷(陈那菩萨造长安三年十月四日于西明寺译沙门惠表笔受)
  ·观总相论颂一卷(陈那菩萨造景云二年于大荐福寺翻经院译沙门智积等笔受)
  ·止观门论颂一卷(世亲菩萨造景云二年于荐福寺翻经院译沙门玄伞等笔受)
  ·手杖论一卷(尊者释迦称造景云二年于大荐福寺翻经院译沙门玄伞等笔受)
  ·六门教授习定论一卷(无著菩萨本世亲菩萨释长安三年十月四日于西明寺译)
  ·五蕴皆空经一卷(出杂阿含经第二卷异译景龙四年于大荐福寺翻经院译沙门智积等笔受)
  ·三转法轮经一卷(出杂阿含经第一十五异译景龙四年于荐福寺翻经院译沙门玄伞笔受)
  ·无常经一卷(亦名三启经大足元年九月二十三日于东都大福先寺译)
  ·八无暇有暇经一卷(大足元年九月二十三日于东都大福先寺译)
  ·长爪梵志请问经一卷(久视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于东都大福先寺译)
  ·譬喻经一卷(景龙四年于大荐福寺翻经院译沙门玄伞等笔受)
  ·略教诫经一卷(景龙二年闰六月二十三日于荐福寺翻经院译沙门智积笔受)
  ·疗痔病经一卷(亦云痔瘘景龙四年于大荐福寺翻经院译沙门玄伞等笔受)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五十卷(长安二年十月四日于西明寺译沙门波仑惠表等笔受)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奈耶二十卷(景龙四年于大荐福寺翻经院译)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四十卷(景龙四年于大荐福寺翻经院译)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十卷(或八卷长安二年于西明寺译)
  ·根本说一切有部戒经一卷(景龙四年于大荐福寺翻经院译)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戒经一卷(景龙四年于大荐福寺翻经院译)
  ·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十卷(长安三年十月四日于西明寺译)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颂五卷(尊者毗舍佉造景龙四年于大荐福寺翻经院译先在西域那烂陀寺译出还删正景龙年奏行)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摄颂一卷(景龙四年于荐福寺翻经院译)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摄颂一卷(景龙四年于大荐福寺翻经院译)
  ·根本萨婆多部律摄二十卷(尊者胜支集或十四卷久视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于东都大福先寺译)
  ·一百五十赞佛颂一卷(尊者摩咥里制吒造于中印度那烂陀寺译至景云二年于荐福寺重更回缀)
  ·龙树菩萨劝诫王颂一卷(第三出与旧劝发诸王要偈等同本于东印度耽摩立底国译至都重缀)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从西国还在南海室利佛逝撰寄归)
  ·大唐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从西国还在南海室利佛逝撰寄归)
  ·别说罪要行法一卷(或无别字)
  ·受用三水要法一卷(或云要行法)
  ·护命放生轨仪一卷(或云轨仪法)
  ·法华论五卷(莫知造者单重未悉景云二年译)
  ·集量论四卷(景云二年译已上多取奏行年月所以出曰多同)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二十卷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二十卷(内欠二卷)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出家事五卷(内欠一卷)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安居事一卷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随意事一卷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皮革事二卷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羯耻那事一卷
  右此上从药事下七部共五十卷。并从大周证圣元年。至大唐景云二年。以来两京翻译未入开元释教录。今搜捡乞入贞元目录。于内由欠三卷为访本未获。旦附阙本录中收。切依前遣失。兼误为别生。故重标于此耳。右六十一部二百三十九卷(法华论下二部九卷失本)。
  又加七部五十卷。内元欠三卷。
  沙门释义净。齐州人。俗姓张。字文明。髫龀之年辞荣落彩。于是遍询名匠广采群籍。内外闲晓今古遍知。年十有五志游西域。仰法显之雅操。慕玄奘之高风。加以勤无弃时手不释卷。弱冠登具逾厉坚贞。咸享二年三十有七方叶夙怀。遂之广府初结誓同志数满十人。洎乎泛舶余皆退罢。唯净坚心转炽。遂即孤行备历艰难渐达印度。所至之境皆洞言音。凡遇王臣咸蒙礼重。鹫峰鸡足并亲登陟。祇园鹿苑咸悉周游。憩那兰陀礼菩提树遍师明匠学大小乘。所为事周还归故里。凡所历游三十余国。往来问道出二十年。以天后证圣之元乙未仲夏还至河洛。将梵本经律论近四百部合五十万颂。金刚座真容一铺。舍利三百粒。天后敬法重人。亲迎于上东门外。洛阳缁侣备设幢幡兼陈鼓乐在前导引。佛授记寺安置所将梵本并令翻译。初共于阗三藏实叉难陀翻华严经久视已后方自翻译。即以久视元年庚子。至长安三年癸卯。于东都福先寺及西京西明寺。译金光明最胜王。能断金刚般若。入定不定印。弥勒成佛。一字咒王。庄严王陀罗尼。善夜。流转诸有。妙色王因缘。无常。八无暇有暇。长爪梵志等经。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尼陀那目得迦。百一羯磨。及律摄等。掌中。取因假设。六门教授等论。及龙树劝诫颂。已上二十部一百一十五卷。北印度沙门阿你真那证梵文义。沙门波仑复礼慧表智积等笔受证文。沙门法宝法藏德感胜庄神英仁亮大仪慈训等证义。成均大学助教许观监护。缮写进内。
  天后制新翻圣教序令标经首。暨和帝龙兴神龙元年乙巳。于东都内道场译孔雀王经。又于大福先寺译胜光天子香王菩萨咒一切功德庄严王等经。上四部六卷沙门般度读梵文。沙门玄伞笔受。沙门大仪证文。沙门胜庄利贞等证义。兵部侍郎崔湜给事中卢粲等润文正字。秘书大监驸马都尉观国公扬慎交监护。
  和帝心崇释典制序褒扬号为大唐龙兴三藏圣教序。
  帝御洛城西门。宣示群品净所新翻。并令标引。二年景午随驾归京。
  敕于大荐福寺别置翻经院处之。三年丁未帝召入内。并同翻经沙门九旬坐夏。
  帝以昔居房部幽厄无归。祈念药师遂蒙降祉。贺兹往泽重阐洪猷。因命法徒更令翻译。于大内佛光殿译成二卷。名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帝御法筵手自笔受。又至景龙四年庚戌。于大荐福寺译浴像功德。数珠功德。如意心。尊胜。拔除罪障。出家入胎。五蕴皆空。三转法轮。譬喻。疗痔病等经。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奈耶毗奈耶杂事。二众戒经。毗奈耶颂。杂事摄颂。尼陀那目得迦摄颂。唯识宝生。观所缘释等。已上二十部八十八卷。吐火罗沙门达磨末磨。中印度沙门状努证梵义。罽宾沙门达磨难陀证梵文。居士东印度首领伊舍罗证梵本。沙门慧积。居士中印度李释迦。直中书度颇多等读梵本。沙门文网慧沼利贞胜庄爱同思恒等证义。沙门玄伞智积等笔受。居士东印度瞿昙金刚。迦湿弥罗国王子阿顺等证译。修文馆大学士特进赵国公李峤。兵部尚书逍遥公韦嗣立。中书侍郎赵彦昭。吏部侍郎卢藏用。兵部侍郎张说。中书舍人李又苏颋等二十余人次文润色。左仆射舒国公韦巨源。右仆射许国公苏瑰监译秘书大监嗣号王邕监护。又至睿宗景云二年辛亥。于大荐福寺复译称赞如来功德神咒。佛为龙王说法印。略教诫等经。能断般若论颂。及释因明理门。观总相颂。止观门颂。手杖等论。及法华。集量百五十赞。合一十二部二十卷。沙门曷利末底乌帝提婆等读梵本。沙门玄伞智积等笔受。沙门慧沼等证义。太常卿卫国公萨崇胤监护。合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