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杂藏
- 史传部
- 释迦氏谱
释迦氏谱
现双足相
经云。大迦叶在波波国见尼干执天花。知佛灭度诣天冠寺。欲见佛身三请不许。绕棺合掌。佛重棺出双足有异色。具问知女人泪污。四部诸天俱礼佛足须臾自隐。迦叶绕棺三匝说偈。不烧自然。树神灭火香花供养。长阿含。终夜烧尽忽生四树。
天上人中分骨相
双卷泥洹云。诸王严四兵至。请以义和。不者力争。有婆罗门曰。如来遗身广利一切。当分供养前以上牙。送阿阇世以副倾迟。以石瓶涂蜜用分八国了。已请著瓶者议以赏之。又乞地灰炭四十九斛。依起四十九塔。诸王得分便起八塔。瓶灰炭及发为十一(发生时者)初未分前。天帝与诸龙王来索舍利。若不见与力足相伏。即共三分一分诸天。一分龙王。一分八国。当维耶处起宝塔高四十九仞。阿育王经云。诸王分已各自数得八万四千粒舍利。佛一口髭无敢取者。以阿阇世初来之时闻佛灭度。车中投地气将欲绝。心重故持与之将还在道。难陀龙来道逢力争以髭与之。于须弥山下。起水高八万四千里起水精塔。及阿育收舍利。敕鬼作铁网。纵海欲缚龙王。龙怖伺阿育睡捧入海宫。见塔高大便以言谢曰。佛与我要乃至劫尽。所有经戒袈裟应器皆藏此塔。弥勒来下当复出著。故不坏也。阿育闻此谢而上出。
五序圣凡后胤
夫法王出世开俗为先。俗则祖习曾高。族氏之缘绍续故。随俗命氏如前所列。法门所制无拥为初。四姓入者同皆没灭。但衣法种而为后嗣。故增一云。四河入海无复本名。同名大海。四姓出家无复本姓但言沙门释迦子。所以然者。生由我生成从法成。当求方便得作释子。当如是学。弥沙塞长阿含云。乃至弥勒佛时。诸比丘等姓慈。皆言慈子。
从兄调达生灭相
中本起云。父王见迦叶千人心精形陋外无容貌即选宗族有仪充僧。光晖佛相各庄极华。观者盈路欲来佛所。调达冠堕和离象伏。占者不祥俱请出家。佛言。夫为沙门实为不易。汝宜在家分檀惠施。如是者三。调达恶念佛妒我耶。即自剃发修行梵行。后犯五逆生入地狱。口称南无乃至佛记。后出作辟支佛名曰南无。目连解六十四音。往地狱慰之答言。我卧阿鼻苦而无倦。大论迦离谤舍利弗。故终入莲花地狱。
从弟那律跋提出家相
四分。阿那律母为作三时殿婇女娱乐。兄摩诃男以家事累欲自出家。释种八人同时出家。先度优波离心除慢故。时跋提独坐树间。夜中高声言甚乐。以事白佛。我念在家内外自卫犹有恐怖。今独在冢间无惧患。我念出离之乐。佛言。善哉释子。斯道甚快。
弟孙陀罗难陀出家缘
普曜云。佛在迦维国。将阿难入城乞食。难陀楼上遥见下至佛所。取钵盛食令送至园。逼令出家闭七静室。后私逃还。路值佛来树不自隐。欲见妇故。佛将上天便图天女。路经地狱恐迫专到。佛以瞎猕猴讥之。事见杂藏。阿难以偈讥之。
如羝羊相触 将前而更却
汝为欲持戒 其事亦如是(云云)
罗云出家缘
未曾有云。佛令目连往本城。问父母三叔并耶输。令割爱放子。得圣道已当还度母。绝死生本并随佛语。父母又敕豪族五十。各舍一子随罗睺往。时年九岁。佛令阿难剃发。并五十人一时出家。舍利弗为和上目连阇梨授十戒。因说扇提罗等。无行食施后受罪报。便欲舍道。重为说法心开意解。普曜云。佛还入宫。瞿夷携罗云来稽首。时王臣怀疑。佛出家十二年何从出子。佛言。此吾之子。缘吾化生勿咎瞿夷。弥沙塞云。佛自将罗睺还。令舍利弗度。王闻懊恼国嗣永绝。请敕比丘勿辄度人。
祐寻。律与经事缘硕反。良以对情不同。故两存其说。又观释族为盛云布赤泽。虽法俗诚异。而获道斯同。难陀弃荣欲以从道。罗云舍轮位而乃袭法。栴檀园绕龙象成群。靡亲靡疏随应而度。调御之美于兹可见。
释迦姨母出家缘
中本起云。佛还本国。大爱道白言。我闻女人出家得四道果。愿得出家。佛言且止。女人入法非究畅梵行。如是三返而退。后重申请如前不许。便与女人退佛顿止河上。如前复求又亦不许。退在门外徒跣立啼。阿难见问具答。即为上请。佛言止止。如男少女多家则衰弱。女人出家法不久住。广说譬类。重请养育长大。佛言。信有是恩。然我成佛其恩亦多得归三宝。不疑四谛立信五根。受持五戒皆由我故。假使女人作沙门者。八敬之法不得逾越。尽受行之可入法律。阿难出告。便顶受佛教。又言。以度女人。减我正法后五百年。异学奉敬并渐衰微。大方便云。天魔恶邪毁佛法僧。故不听度。阿难请言。如来岂不同过去佛耶。具四部众。佛言。发大精进修八敬法。未来世中诸善女人。念阿难恩称名供养。阿难以大威神应声护助。
僧祐律师云。仰惟。三世诸佛四部咸备。而憍昙弥祈法亟拒塞者。岂非女人障厚方为道蛊。故切磋掊击以励将来者乎。
释迦父王泥洹记
经云。父王重病告诸臣曰。命断无虑。恨诸子等在王舍。去此五十由旬。佛为大慈神通彻视愿垂教接。佛闻悒迟垂命。即告难陀阿难罗云各速往及命在。即以神力忽然而至。放大光明照触患损。以金色臂著王额上为说经法。王大欢喜引佛手心上。心礼于佛忽然后世。诸释香汁浴身缠殓棺盛佛。难陀丧前肃立。阿难罗云住在丧足。佛念世人不孝凶暴。设法化故躬欲担棺。大千世界坡峨踊没。欲界诸天龙神请担棺。佛令四王担棺肩上。自执香炉在前而行。百千罗汉飞来敕往海渚。取香木大积焚之。佛说离生死法。乳灭骨金函起塔。佛言。父王净行生净居天。
祐律师云。余观无常之变甚矣。固有形而莫免也。夫以。天尊卫疾而不能延龄。金掌在心而无救对至。是以圣人修长寿之果。而不养蕉沫之身也。
释迦母氏登天佛往相
佛在忉利天欢喜园质多树下。三月安居光照大千。光中千花皆有化佛。佛告文殊。今来礼敬母。闻乳流入如来口。便与文殊来至佛所。如来出梵音曰。身所经处与苦乐俱。当修涅槃永离苦乐。摩耶闻法得须陀洹果。三月将尽令鸠摩罗告阎浮提。如来将下欲入涅槃。帝释作三道阶。佛与母别下蹑宝阶。梵天执盖四王侍卫。四部大众导从满空。诸王大集奉迎只桓。
祐云。敬惟。佛生七日母升忉利。三世佛法莫不自然。摩耶积因记化诞圣。是以。既为天师而方味其乳。已入涅槃而还起致敬。欲报之德于斯至矣。
释迦姨母大爱道泥洹缘
摩诃波阇波提。唐言大爱道也。亦名瞿昙弥姨母大爱道告众曰。吾不忍见佛灭度。与五百除馑女(即比丘尼。康僧会注法镜云。圣断六情饥馑故得号焉)俱到佛所。礼已白言欲先灭度。佛默然。以手摩佛足曰。此最后见如来也。佛为说身患灭度为安。诸尼礼还于精舍。布五百座各现神足。上动诸天俱时泥洹。佛告阿难。入城遍告令兴供养。乃阇维之。捧舍利诣佛所。四方比丘千人飞来就座。佛令阿难取舍利钵盛。佛两手受已。告诸比丘。斯聚舍利本是秽身。败道坏德阴谋嫉妒。今母能拔愚秽兴丈夫行。迁神本无。四众八部兴塔供养。佥曰。唯然。杂阿含云难陀亲所生母也。增一云。佛令阿难难陀罗云舆大爱道。佛亲供养帝释四王欲供养之佛言止止。父母生子多有恩德。要当报恩不得不报。三世诸佛母先灭度。皆自供养阇维舍利。佛自举床一脚。阿难又举飞至冢间。佛取栴檀著其身上。便说四人应起塔供养。以皆十善化物故。
祐寻。姨母为德恩均所生。是以持舆之重爰酬鞠育。所以劝报复励无恩人也。
释迦族流灭相
长阿含云。波斯匿王娉于释氏。乃以婢女妻之。立为太后生子流离(经云。初娶时。诸释纷诤故也)至年八岁往诣外家。学诸射术。时作新堂。欲请佛僧初供养故。流离辄上升师子座。诸释捉臂逐出。流离恨叹语左右。待我绍位当告此事。后嗣王位严兵将往。佛闻往枯树下。王见礼问。答亲族之荫故胜外人。闻此回军佞臣重谗更集兵往。目连白佛。欲掷兵众他方世界。佛言。汝取释种宿业掷之。又欲铁网覆城。又欲举城空中。佛皆如上止云。业熟受报不可夺也。是时诸释。一由旬内。遥射王军。皆中兵器不伤身肉。流离大怖。佞臣谏之。诸释受戒必不害人。兵至围城无敢出者。有释童子独据城上。多射军众死者无数。因此又散。释种呼下。汝年幼小何辱我门。杀人罪重可速出国。于是童子四人拜辞出城。诸国闻之举以为王。今乌长国王即其后也。流离又集令使开门。兵入取诸释埋脚象蹈令死。取五百女将自执之。诸女骂辱。便斩手足。摩男入水请放释出。从语放出业迷还入。王怪入水太久。求之已死。王悔便止。凡杀九千九百九十万人。血流成河。回军舍卫。又杀太子祇陀。佛记生天。释女被害在坑念佛。佛即至彼。天给衣食。便为说法。皆得生天。
佛至迦毗东门。见烟火洞然。至尼拘律树下坐。告诸比丘。此城空虚更无至矣。便至舍卫曰。王及众军七日皆灭。闻皆大怖虑有外寇。七日既满平安自庆。将兵诣河。卒大震雷暴风疾雨。一时漂没。死入阿鼻。天火烧宫。佛便为说往古诸释捕鱼本事。
释氏罪毕经云。王回军已遣使敬佛。佛曰。王自爱矣。释罪毕矣。却后七日太山鬼以火逼王(文多不载)。
法句譬云。目连闻佛说法意犹不已。往舍夷国取知识四五千人。内钵举上空中。王杀三亿人已。目连贡高白佛。弟子承佛。救得诸人今在空存。佛令视之皆已死尽。因为说法逮得法眼。
祐律师云。窃惟。大圣垂经抑扬惩诫。夫以正觉之尊万累久绝。绝累尘劫而甫示余报。明知释种之灭。非力能免。斯实止杀之深诫。慎业之明规也。
遗迹远近缘(元阙文)
释迦竹园精舍缘
律云。摩竭王念。佛初至园即以施住。佛知此念便往竹园。王以金瓶授水于佛以园奉佛。佛言。当施佛僧。若是佛物无能用者。以敬如塔故。王便从教便施佛僧。种种庄严众具受用(以冬夏常茂亦曰寒林也)。
中本起云。本施外道。国王追悔欲以奉佛。大鬼将军敕阅叉挝打。外道怖而舍去。后请佛受之。
菩萨藏云。过去诸佛皆游此园。若有入者自然无欲。又无毒心。
释迦祇洹精舍缘
贤愚经云。舍卫大臣名须达多。财宝无限拯济贫乏。故号为给孤独。七男异才欲娉小者。自往王舍初闻佛名。心大欢喜。后见佛得初果。请佛还园。先营精舍。共舍利弗。买太子祇陀园。以金布地遍八十顷地。园树及门太子作之。时有外道三亿万人。共舍利较术诤取金园。大众通集十八亿人。舍利弗现通说法各得道迹。六师弟子三亿人出家从道。共须达引绳起基。六天空现为佛作化栴檀窟。别房住止千二百处。百二十处别打揵槌。寺成白王请佛。俱来受施。二人共作故寺立二名。杂阿含云。须达病佛看疾困。终记得三果生兜率天。以本愿故生天。后来至佛所说偈(不载)。
余据那含果人不生欲界。本愿曲开故尔。
祐案。息心所栖是曰精舍。竹林祇树爰始基构。遗风余制扇被于今。至于须达妙果。所谓显征者矣。
释迦发爪塔缘
十诵云。佛游经久。须达思见。佛与发甲起塔。作栏栱栾楯种种庄严常令供养。
释迦天上四塔记
忉利城东照明园佛发塔
城南粗涩园佛衣塔
城西欢喜园佛钵塔
城北驾御园佛牙塔
大论云。天帝取菩萨发。天上城东立塔。取宝衣立衣塔。此未成佛前者。
案经律。人中有四大塔。
生处塔在迦维罗卫国林微园中
成道塔在摩竭提国善胜道场元吉树下
转法轮塔在波罗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涅槃塔在拘夷那竭国力士生地秀林双树间
又按圣迹记有四大塔。
祐按至人处世利益弘大。发爪衣钵咸为法事。故能宝塔霞起广被天人。造塔之源非惟散身而已。
优填造释迦栴檀像缘
增一云。帝释请佛在天为母说法。佛念四众懈怠不将侍者独在天宫。时优填王等咸思如来。即敕巧工。以栴檀作佛形高五尺。
观佛三昧云。优填铸金为像佛从天下。戴像来迎为佛作礼。佛言汝于来世大作佛事。我诸弟子咸付嘱汝。空中化佛言。若有造佛形像供养。必得念佛清净三昧。
波斯匿王造金像记
增一云。王思佛久遂得病苦。闻优填作佛。便召匠工以金作之。煌若天金高五尺。尔时阎浮始有二像。
育王弟出家造石室缘
求离狱经云。王弟善容入山。见梵志苦行求仙。以欲心动不能成办。又自念言。沙门乐行岂得无欲。王闻弟论即增乐具七日当杀。以念死故都无爱情。自说无常深生信乐。求欲出家便成四果。育王传云。以弟不乐世间。即使鬼神于城内。为造山水高十丈便绝人物。自舍衣资造石像。高一丈六在窟供养。
祐案。画像原始出自觉制。于是金石香纻铸刻遂滋。皆所以摹影相好仿佛尊仪。及优填所造殆其神力所化乎。
释迦留影在石室记
观佛三昧云。龙王请佛常住池侧。恐发恶心无由成道。神天又请愿为一切。佛便索罗刹石窟于中止住。分身诸国普为说法。佛受龙请千五百岁石内现外。诸人天众供养佛影。影亦说法。窟高一丈八尺深二十四步。石青白色。在那干诃那国。古仙薝卜花林毒龙池侧。青莲泉北罗刹穴中。阿那斯山岩南。
祐寻。法身无形随应而现。虽虚影雾瞹即是如来故。舍身龙鬼宣法天众。是以经云。是诸化佛皆是真实。斯之谓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