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大藏经
- 杂藏
- 史传部
- 释迦方志
释迦方志
斫句迦国(即沮渠也)南境其国周千余里。佛寺十余僧徒出百。学大乘者。国南有山立多罗塔。松泉流茂石室深净。有三罗汉现入灭定。须发恒长僧常剃之。五印度僧有证果者。多止此室。又北减三百里方至都城。周十余里山阜连属临带两河。又于国西北。上大沙岭度徙多河。五百余里至。
佉沙国(即疏勒也)周五千余里寺数百僧数万。习小乘有部。地多石碛其俗生子押头匾[匚@虎]。从此南行山野石碛。五百余里至。
乌铩国。周千余里都城周十余里。南临徙多河信佛法。寺十余僧减千人习小乘学。城西二百余里至大山。岭上有塔。数百年前山崖自崩。中有比丘冥目而坐。形甚伟大须发下垂。覆于肩面。国王以酥油灌之击揵捶。比丘高视曰。我师迦叶波也。今始乃闻已涅槃耶。又问释迦佛出世耶。告云已灭度矣。即升空化火焚身。其土出白瑿青玉等。从国城西度河登葱岭。东岗八百余里至福舍。其地在四山之中方百余顷。无树木有细草。缘如别说。又西南逾大岭至。
朅盘陀国。周二千余里都城周五十余里。北背徙多河敬佛法。寺十余僧五百余。人小乘有部。其国东南大石室二口。各一罗汉入灭心定。经七百余岁。其须发生年别为剃。又西北行三百余里。方至王都。东南临徙多河山岭连属。又西少南登山。冰雪五百余里至波谜罗川。东西千余里南北百余里。或狭无十里。据南北大雪山间。地碱卤多石。草木希少绝无人住。川南越山有钵露罗国。此川在大葱岭上。赡部一洲地最高也。中有大龙池。东西三百余里。南北五十余里大卵出焉。其水西流至达摩悉帝国东界与缚刍河合。故此已西水并西流。东出一流。东北至佉沙国西界。与徙多河合。自此诸水皆东流也。龙池正南当无热池。北当千泉川。南当池大岭。名婆罗犀罗。南北三四百里。山地极高。池北即大葱岭也。水经云。高可千余里两边渐下。南北竖岭行数极多百余条矣。多有山葱崖险葱翠。因以名焉。岭南接大雪山。北至千泉。应有二千五百许里。东极乌铩西达活国。应三千余里。又从川西南入山险。七百余里至。
商弥国。周二千六百里。土出雌黄国人信佛寺有二所僧亦少耳。北越达摩悉帝大石山。至。
尸弃尼国。周二千余里山碛连野。又南越山河。
至达摩铁悉帝国(一名镬侃国一名护密国)即睹货罗之故地也。在两山间。东西一千五百里。南北减百里。或狭不逾十里。东临缚刍河。寺有十余僧数盖少。城寺石像上。悬金铜圆盖众宝饰之。人有旋绕盖亦随转。人止便止。四周石壁莫测其然。有说圣力使之。或谓机关之秘。又西南登山入谷五百余里。至。
屈浪拏国亦故地也。周二千余里少有信向。又西北逾岭三百余里。至。
淫薄健国亦故地也。周千余里都城十余里。又西北山谷行二百余里。至。
钵铎创那国亦故地也。周二千余里。都城山崖上周六七里。寺有四所僧亦少耳。山谷西行二百余里。至。
呬摩呾罗国亦故地也。周三千余里山川相半。坚城数十。西越山谷三百余里。至。
讫栗瑟摩国亦故地也。东西十余里南北三百里。都城周十五里。北至。
钵利曷国亦是故地。广百余里南北三百余里。都城二十余里。又从讫栗国西越峻入洞。经川城三百余里至。
瞢健国亦是故地。周四百余里都城周十六里。北度河至 阿利尼国亦故地也。周三百余里带缚刍河两岸。大城周十五里。东渡河至 遏罗胡国亦故地也。北临前河周二百余里。大城周十五里。又从瞢健国西行百余里。出葱岭西头也寻山而下至。于活国亦是故地。周二千余里王城周二十余里。其王突厥也。铁门已南诸小国多属突厥。地安平俗多信佛。寺十余僧数百。大小兼学。西至。
縳曷国四五百里。东南越山谷诸城三百余里至。
阔悉多国亦是故地。国周减千都城十余里。山多川狭极风寒。僧寺三所众亦少耳。东南入谷越岭度诸小城四百余里。至安呾罗缚国亦是故地。周三千余里。王城周十五里属突厥。寺有三所僧有数十。有育王一塔。山阜连属极寒厉也。从此西南上大雪山。婆罗犀罗岭东头。经三日行又至极顶。通望赡部一洲。诸山并皆四下。又寻岭下行亦三日。极峻曲谷凿冰而度。西经迦毕式国边城小邑数十。又西南数百里方至王都。又西少南一千三百里。越山川至 弗栗恃萨傥那国。广二千余里南北千余里。王城周二十余里信佛法。从此南行五百余里至。
漕矩吒国(亦曰早利)周七千余里王城周三十余里。山川相半寺有百数。僧徒数万皆学大乘。育王塔十所。天祠数十计多外道也。土宜郁金香草。出兴瞿草生罗摩。印度川南境[禾*苗]那呬罗山。王城东南二千余里。至西印度伐刺拏国。方合北道南趣佛国。
其北道入印度者。从京师西北行三千三百余里至瓜州。又西北三百余里至莫贺延碛口。又西北八百余里出碛至柔远县。又西南百六十里至伊州。又西七百余里至蒲昌县。又西百余里至西洲。即高昌故地。汉时宜禾都尉所治处也。后沮渠凉王避地于彼。今为塞内。又西七百余里至。
阿耆尼国(即乌耆也)东西六百余里。南北四百余里。都城周六七里。僧寺十余。二千余人。并学小乘说一切有。戒行精勤食三净肉。从此黑岭胡类群分。重财轻义无礼无敬妇尊夫卑良贱一等。吉素凶皂以为服制。又西南行二百余里。逾一小山越二大河。川行七百余里至屈(居勿反)支国(即丘慈也)东西千余里南北六百里。城周十七八里。寺有百余僧五千余。并学小乘说一切有。如上三净俗大信佛。王城民宅多树像塔不可胜记。东境大城中有天祠。池龙时出。与牝马合而生龙驹。初生[怡-台+龍]悷子方驯驾。故国多善马。近王名金花者。感龙驭乘王。欲终时鞭触其耳因即潜隐。与人妇通生子骁勇。王构突厥杀此城人故令空荒。城北四十余里东昭怙厘寺。佛堂中有玉石方二尺。上有佛足迹。长尺八寸广六寸。斋日放光。王城西门外路左右。有立佛各高九十余尺。于此建场五年一会。西有阿奢理贰寺唐言奇特也。昔王外游观礼圣迹。母弟留守因自割势为防谗构。王深异之弟后遇人犍五百牛遂愍赎之。慈善根力男形欻生遂不入宫。王讶奇特故因置寺。又西经小碛六百余里至。
跋禄迦国(古名姓墨又名函墨)东西六百余里。南北三百余里。王城周五十里。寺数十僧千余人并小乘学。西北行三百余里。度石碛至凌山。即葱岭北原也。水多东流。此路不得赭衣持瓠及声叫。有犯者龙能飞风雨沙。遇必皆没。山行自西四百余里至大清池(又名热海亦名咸海)周千余里东西长。四面有山行人祈福。又西北五百余里至素叶水城。周六七里商胡杂居。已西数十孤城亦尔。又西四百余里至千泉。泉涌多出方二百余里。南面雪山三垂平陆。又西百五十里至呾逻私城。又西南二百余里至恭敬城。又南五十里至。
笯(奴故)赤建国。周千余里。又西二百余里至赭时国(唐言石国)周千余里西临叶河。又东南千余里至悚(敷世)捍国。周四千余里山周四境。又西行千余里至窣睹利瑟那国。周千四百里东临叶河。叶河出葱岭北。西北流又西北入大碛。应五百余里至飒末建国(唐言康国)周千六百余里南北狭。都城周二十余里处极险固。自此东南至弭末贺国(米国也)周绕四五百里东西狭。又西北至劫布咀那国(曹国也)周千四五百里东西长。又西三百余里至屈霜你迦国(何国也)周同曹国而东西狭。又西二百余里至喝捍国(东安国也)周千余里。又西四百余里至。
捕捍国(中安国也)周千七百余里东西长。又西四百余里至伐地国(西安国也)周四百余里。又西南行行五百余里至货利习弥国。顺缚刍河两岸东西可三十里。南北五百余里。又从飒魅建国西南行。三百余里至。
羯霜那国(云史国也)周可千五百里。又西南二百余里入大山。山路绝险又少人物。东南山行三百余里至铁门关。左右石壁其色如铁。铁固门扉悬铃尚在。即汉塞之西门也。出铁门关便至。
睹货逻国(古云吐出罗也)之故地也。南北千余东西三千余。东拒葱岭。西接波斯。南大雪山。北据铁门。缚刍大河中境西流。其中自分二十七国。僧以十二月十六日安居。由温热多雨故也。顺河北下至呾密国东西六百余。南北四百余。王城周二十余里。寺十数僧出千人。大有窣睹波(即古塔之别名如偷婆等)佛像灵异。又东至赤鄂衍那国。东西四百南北五百余。王城周十余里。寺五僧少。又东至忿露摩国。东西百余南北三百余。王城周十六七里。寺有二所僧百余耳。东至愉(朔俱)漫国。广四百余从百余里。王城周十余里。寺二所僧亦不多。西南临缚刍河。便至鞠和衍那国。广二百余从三百余。王城十余里。寺三所僧百余。又东至镬沙国广三百余从五百余。王城周十六七里。又东至。
珂咄罗国。广从千余里。王城周二十余里。东接葱岭至拘谜陀国。广二千余里从二百余里。据大葱岭之中。王城周二十余里。西南临缚刍河国。南接尸弃尼国。南度此河至达摩悉帝等国。如前中道所引也。又从铁门南而少东。五百余里至(缚喝国。一道拘谜西南至)嚩伽浪国。广五十余里从二百余里。都城十余里。又南至纥露悉泯健国周千余里。都城周十五里许。又西北至忽懔国周八百余里。都城周十五里余。寺十余僧五百。又西至缚喝国广八百余。从四百余。北临缚刍河王城周二十余里。俗美其国詺为小王舍城。寺有百余僧二千余人。并小乘学。城外西南有纳缚(此云新也)寺在雪山北。作论诸师赞重此寺基业不替。像蓥名珍毗沙门像卫之。突厥叶护欲袭寺取宝。屯军寺侧夜梦天王长戟贯胸。可汗心痛因尔便死。堂中有佛澡灌受可升余。杂色炫耀金石难名。又有佛牙长寸余广八九分。色黄白而光净。佛扫帚者用迦奢草。长二尺余围可七寸。杂宝饰柄。三物斋日。法俗所感放大光明。有大浮图高二百余尺。金刚泥涂以宝庄之。有佛舍利时放神光。又诸罗汉入涅槃者示通立塔。虽有证果不现通者则不封树。王城西北五十余里有提谓城王城正北四十余里有波利城。各有浮图高三丈许。即释迦开元献麨长者发爪之所建也。佛以僧伽胝郁多罗僧僧却崎。又覆钵竖锡杖次第安布。立塔仪式令依崇建王城西七十里。迦叶波佛时所建浮图高二丈余。又从大城西南入雪山河三十余里。至锐末陀国广五六百里。纵百余里。王城周十余里。又西南行三百里至胡寔建国。广五百余从千余里王城周二十余里多山川。又西北至呾刺健国。广同前从五十余里。王城十余里西接波刺斯国界。又缚喝国东至忽懔国。于此东南至纥露悉泯健国。千余里于此北近缚伽浪国。东西五十余里。此国东北接活国。又从缚喝国南百余里至揭职国广五百余从三百余。都城周五里许。寺十余僧三百余人。并小乘学。陵阜相连东南入大雪山。六百余里出睹货罗故地。又至梵衍那国。广二千余从三百余里。在雪山中城依岩险。寺有数十僧数千人。学小乘出世部。王城东北山阿有大石佛。高一百五十尺。金宝庄严。又东寺左有鍮石释迦立像。高百余尺。分身别铸合成。立之城东三里。寺有涅槃卧素佛。长千余尺亦金宝庄之。东南二百余里度大雪山东。寺有佛齿及劫初独觉齿。长五寸余广减四寸。又有金轮王齿长三寸广二寸。又有商诺迦缚娑(即商那和修传法第三师)大阿罗汉铁钵。受九升许。并九条僧伽胝绛赤色。设诺草皮之所绩成。以其先世于解夏日。持此草施僧福力所被。五百中阴身生恒服之。从胎俱出逐身而长。阿难度时变为法服。受具已后又变为九条。其齿钵等并金缄之。罗汉证灭入边际定智愿力故。留袈裟待遗法尽。方乃变坏今已少损。信有征矣。大雪山东至小川泽东入雪山。逾黑岭至迦毕试国。周四千余里。北背雪山三垂黑岭。都城周十余里。寺有百余。僧六千余人。多学大乘。其王信佛岁造丈八银像自修供之。天祠数十异道千余人 王城东三里北。山下有大寺佛院。东门南大神王像。右足下有大宝藏。近有外王逐僧欲掘。神冠中鹦鹉鸟像奋羽鸣呼地动。王军皆仆起谢而归。寺北岭上有数石室。亦多藏宝。欲私关者。药叉变为师子蛇虫。来震怒之。室西三里大岭上有观自在像。诚愿者像示妙身。安言行者。城东南三十余里。曷逻怙罗寺。大臣所造以名目之。浮图高百余尺。昔臣夜梦令造浮图。从王请舍利也。及旦至宫。有人持舍利瓶。臣留舍利令人先入。乃持瓶登塔覆钵自开。安舍利讫。王使追之石已合矣。斋日放光流出黑油。夜闻音乐。城西北二百余里。大雪山顶有龙池。山下为龙立寺。塔中有佛骨肉舍利升余。有时烟起或如火猛焰。渐灭之时方见舍利。状如白珠绕柱入云还下塔中 城西北大河南岸。古王寺中有佛弱龄龀齿长一寸余 又此东南往古王寺。有佛顶骨一片。广寸余色黄白。发孔分明佛发青色。螺旋右萦。引长尺余卷可寸许。
又西南古王妃寺。金铜浮图高百余尺。佛舍利升余。每十五日夜放光绕盘晓入塔中。
城西南比罗婆络山(云象坚也)顶。盘石上起塔高百余尺。舍利升余。山北岩泉是佛受山神饭已。漱口嚼杨枝。因生今为茂林。寺号杨枝也。又从龙池东行六百余里。越雪山度黑岭。至北印度界。已前诸邑并名胡国。至此方合中间道也。其地名曰 滥波国(北印度所摄也。入天竺婆罗门地也)其五印度之境。周匝九万余里。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北广南狭如半月也。七十余国同一王命 滥波国者。在无热池西。倚北胡活国。东南三垂黑岭。北约雪山都城周十余里。寺十余僧数亦少。多学大乘。天祠数十异道特多。东南百余里逾大岭大河。至那伽罗曷国(属北印度古花氏城)广六百余长二百余里。山周四境都城周二十余里。寺多僧少。天祠五所。异道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