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统纪

  减至六十一岁尽像法。二千五百年(解见前文)。
  减至三十岁。入末法三千一百年。人长三尺。时饥馑灾起。由人民皆行十恶。草菜米谷五种上味。悉皆隐没。唯煎朽骨共为燕会。若遇一粒粟稗藏护如宝。六七年来天不降雨。尚不得水。何况饮食。人多饿死。郡益空荒。七年七月七日其灾方息。时有一人合集男女有福德者。凡得万人。留为人种。人能行善。所须饮食。天即雨下(杂出阿毗昙论瑜伽对法论中阿含经庄椿录等文)。
  减至二十岁。入末法四千一百年。人长二尺。时疾疫灾起。由人行恶复盛。俱遭病死。无人送埋。郡邑空荒。唯少家在。经七月七日其灾方息。唯留万人为种。人持善行。饮食衣服。天即雨下。
  减至十岁。入末法五千一百年。人长一尺。女人五月便嫁。时刀兵灾起。由人行恶转盛。各起杀害之心。能行恶者。为人所敬。随执草木瓦石皆成刀剑。更相残害横死无数。亦有厌恶入山隐藏。七日七夜其灾方息。唯留万人为种。人从隐处而出。更互相见。起慈愍心共行善法。衣食所须天即雨下。由能行善寿复增长。复从百年命增一年(已上谓之小三灾。但坏正报。若值大三灾。则依正俱坏也)。南洲人寿至十岁时。刀兵劫起互相诛戮。佛法是时当暂灭没(法住记)。
  增至四十九岁时。入末法一万年。月光菩萨出真丹国(即东土震旦也)说法满五十二年。广度众生入涅槃后。首楞严经般舟三昧经先灭不现。余经次第而灭。无量寿经后住百年。大度众生然后灭去(本起经○案无量寿经云。当来之世经通灭尽。我以慈悲哀闵。时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南岳愿文云。我今誓愿。持令此经不灭。至弥勒佛出世)。
  增至一百岁时。入末法一万五千一百年。南洲人复修善。时十六阿罗汉与诸弟子。复来人中显说无上正法度无量众令其出家(法灭尽经法住记)。
  增至二百四十四岁入末法二万九千五百年。法将灭时尚五百岁。一心修此法华三昧。即得六根清净。故知末代亦有入大乘之机(净名疏引普贤观经)。
  增至二百四十九岁。时尽末法三万年。
  增至七百岁时。十六罗汉弘法已毕(自下人世至今。应五千年说化)以一切经典舍利。收聚起塔。结加趺坐。围绕此塔。俱没于地。是为佛法灭尽之相。自此有千亿辟支佛。出世说法利益众生(法灭尽经○法住记。人寿七万岁时。十六罗汉用七宝造窣堵波。释迦遗身驮都。皆集其内。香花供养作如是言。我先受敕护持正法。及与天人作诸饶益。法藏已没有缘已周。今辞灭度。先定愿力火起焚身。时窣堵波便陷入地住金刚际。尔时释迦正法永灭。从此世间有七百俱胝独觉。一时出现。人寿八万岁时。独觉圣众复皆灭度。次后弥勒如来出现世间○记言七万永灭。去末法太远。今以经云七百岁为正)。
  增至二万岁时。铁轮王出独治南洲(俱舍论。金银铜铁轮一二三四洲。铁轮王一洲。金轮王四洲) 增至四万岁时。铜轮王出治东南二洲 增至六万岁时。银轮王出治东西南三洲。
  增至八万四千岁时。金轮王出治四天下。轮王成就七宝。一金轮宝者。若圣王出。天金轮宝忽现在前。轮有千辐天匠所造。轮径丈四。圣王见之手摩轮曰。可向东方如法而转。轮即东转。王将四兵随其后行。东方诸小王来诣拜云。善哉大王。愿于此治。时圣王言。汝等当以正法治化。勿使偏枉。诸王闻之。即从圣王巡行诸国至东海表。南西北方随轮所至亦复如是。二白象宝者。王坐殿上忽现在前。即试习乘其上。清旦出城周行四海食时已还。三绀马宝者。忽然现前。清旦乘行食时即返。四神珠宝者。忽现在前。置高幢上光照一由旬。城中人民皆起作务。谓是昼日。五玉女宝者。忽然出现。颜色端正冬温夏凉。六居士宝者(诸经名典财宝)忽然出现。地中宝藏皆悉知见。七主兵宝者。忽然出现。智谋雄猛专任讨伐。是为轮王七宝成就(长阿含经)。
  第十小劫(减增)减至八万岁时。第五弥勒佛出世。时阎浮提其地平正如琉璃境。丛林茂盛高三十里。八万四千众宝小城周遍天下。其中大城名翅头末。七宝楼阁七重行树。园林浴池八功德水。街巷道陌广十二里。其土安隐无有怨贼劫窃水火刃兵饥馑之难。有明珠柱高十二里。光明逾日昼夜常照。香风时来吹珠柱上雨宝璎珞。众人取之以为服用。众宝罗网弥覆城上。风吹宝铃演说归依佛法僧。人身长十六丈。寿命满八万岁。无有中夭。女人五百岁方嫁。日受妙乐深游禅定。如三禅天。人常慈心恭敬和顺。皆由弥勒慈心训导。持不杀故。唯有三病。一者饮食。二者便利。三者衰老。有香美稻一种七获。百味具足入口消化。便利之时地裂生赤莲华以蔽秽气。人民既老自然行诣树下。念佛待尽。生大梵天及诸佛前。有转轮圣王名曰儴佉。七宝千子。四大宝藏满中珍宝。众人见之心不不贪著。各各谓言。释迦佛时往昔众生为此宝故更相偷劫造生死罪。时弥勒菩萨于兜率天宫当下作佛。生大婆罗门家。父名修梵摩。母名梵摩跋提。下生托胎。身紫金色三十二相。坐宝莲华光明无量。身长三十二丈。如黄金山。正念观察苦空无常不乐在家。时儴佉王持七宝台奉上。弥勒受已施诸婆罗门。即便毁坏各共分之。弥勒见此宝台须臾无常。知有为法皆悉磨灭。修无常想。赞过去佛无常之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说此偈已出家学道。诣翅头末城外金刚庄严道场龙华菩提树下(枝如宝龙吐百宝华。故名龙华)即于是日初夜降魔成道。释梵四天请转法轮。时儴佉王与八万大臣俱求出家。须发自落即成沙门。时弥勒佛与儴佉王等诸比丘僧天龙八部。入翅头末城中央。其地过去诸佛所坐金刚宝座。自然涌出。佛于此座转正法轮。时诸婆罗门长者须达那。今须达长者是。转轮王宝女(即玉女宝)舍弥婆帝。今毗舍佉母是。弥勒亲族须摩提。今善贤比丘尼是。各与八万四千人出家学道。时儴佉王千子俱求出家。唯留一子用嗣王位。弥勒世尊初会于金刚座上说法。九十六亿人得阿罗汉。二会于城外华林园说法。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三会复在华林园说法。九十二亿人得阿罗汉(西域记。波罗柰国弥勒受记成佛处。佛告弥勒。三会说法。其得度者。皆我遗法植福众生。在家出家。持戒犯戒。皆蒙化导。证果解脱。三会之度。乃化同缘善友)是时弥勒与无量人。登耆阇崛山顶。手擘山峰。摩诃迦叶即从定起。持佛僧伽梨衣授与弥勒。涌身虚空作十八变入般涅槃。收身舍利山顶起塔。弥勒佛住世六万岁。入灭之后。诸天世人收取舍利。于四天下各起八万四千宝塔。正法住世六万岁。像法亦六万岁(杂出弥勒下生经弥勒来时经。弥勒成佛经。贤愚经○菩萨处胎经去弥勒世有五十六亿七千万岁。处处经五十亿七千六十万岁。弥勒下生经。上生经。并云五十六亿万岁。庄椿录。自佛灭取弥勒生。有八百八十万九千二百年。诸说不同。未曾校算)。
  十一小劫(减增) 十二小劫(减增) 十三小劫(减增) 十四小劫(减增) 十五小劫(减增)此减劫中。自第六师子佛下至欲乐佛凡九百九十四佛。相继出兴。说法度人(药王经俱舍论)。
  佛告频婆娑罗曰。过去然灯佛灭后。有一猕猴。见罗汉入定。即取坐具披作袈裟。绕比丘行。比丘定起为说三归五戒求菩提法。猕猴依教受已踊跃欢喜。缘树坠死生兜率天。值一生补处菩萨为说无上道。从是以后值佛无数。于最后身。次弥勒后当成菩提。号师子月佛。今婆须密多是也(师子月佛经)。
  十六小劫(减增) 十七小劫(减增) 十八小劫(减增) 十九小劫(减增)
  二十小劫(减增)最后增劫中。第一千楼至佛。以本愿力故出增劫。早出暮灭。是时人多厌世修诸禅定。住劫已极易可化度。但使性是沙门污沙门行。形似沙门被著袈裟。于弥勒佛所。得入涅槃无有遗错(俱舍论大悲经)。
  述曰。释迦遗教不了之徒寄诸弥勒。弥勒遗教寄诸九百九十四佛。此诸遗教次第相寄。最后以寄楼至。楼至之世易可化度。苟或不了可谓极钝。极钝之机不免有待星宿之劫。悲夫。佛佛世世得逢遗教。纵未得出犹以为幸。倘因中间造极重恶。长劫无间则与佛相背。此为可痛。如目连入地狱问讯调达。狱卒报云。此有迦叶佛时调达。释迦佛时调达。欲问何者。此虽大权难以情测。权必引实。宁无实报之辈。惟兹末代此土修行有教无证。欲祈易了。莫若专修净土往生之行。则一登无生永居不退。后佛化化正可乘愿来参影响之众。寄言有志当思务进。
  拘留孙佛人寿四万岁时出。拘那含牟尼佛。三万岁时出。迦叶佛。二万岁时出。释迦佛百岁时。弥勒佛八万四千岁时。师子佛七万岁时。光炎佛九万岁时。柔仁佛六万岁时。华氏佛五十万岁时。次复有华氏九亿岁时。善月佛七万岁时。现义佛百岁时出(云云)。第一千慧业佛(即楼至之华言)人寿八万岁时出。贤劫千佛过已。六十五劫无佛(此皆一减一增小劫之论)然后有劫名曰大称。往昔择明轮王千子。于此皆同斯劫成最正觉。过是劫已竟。八十劫都无佛兴。然后有劫名喻星宿。往昔择明轮王八万大臣。于斯劫中成最正觉。过是劫已竟。三百劫亦无佛兴。然后有劫名重清净。择明轮王圣后采女成最正觉(贤劫经)。
  述曰。俱舍论约三世增减。论三千佛出兴之渐。贤劫经明诸佛出兴。有久有近不定劫数。此有三意。一者佛赴机所说不同。二者结集部别不同。三者传译前后不同。难以和会(此例甚多)然粗论次第取证增减。则必以俱舍为本。慈恩劫章正取此论。
  坏二十小劫(减增)火灾坏至初禅(坏劫有火水风大三灾。今贤劫中止论一番火灾。若水风二灾不在贤劫中。后当别释三相)始从地狱终至梵天。有情世间经十九增减。次第坏尽。唯器世间空旷而住。乃至三千世界一切有情都尽。最后一增减劫方坏器世间(世间如器故名)有七日从海底出。大海尽竭须弥崩坏。风吹猛焰烧上梵天。悉成灰烬。乃至三千世界一时烧尽。此为依正俱坏。名为坏劫(顺正理论)。
  空二十小劫(减增)。自初禅梵世已下世界空虚。犹如墨穴。无昼夜日月。唯有大冥。如是二十增减之久。名为空劫(俱舍)。
  未来星宿劫(千佛出兴如天星宿)。成二十小劫(减增)。
  住二十小劫(减增)。此劫中有千佛次第出。始自日光佛终至须弥相佛(药王经)。佛言。我灭度后。若有勤修功德行众三昧称弥勒名行六事法(事六度也)必定得生兜率天上。亦随弥勒下生。阎浮第一闻法。于未来世值遇贤劫一切诸佛。于星宿劫亦值诸佛受菩提记(弥勒上生经)。
  坏二十小劫(减增) 空二十小劫(减增)○(成住坏空之相并如前释)
  有能一日夜持不杀戒。决定不逢刀兵灾起。能以一诃梨勒果。起殷净心奉施僧众。决定不逢疾疫灾起。能以一搏食施诸有情。决定不逢饥馑灾起。东西二洲无根本三灾。而有相似三灾。谓嗔增盛似刀兵。身羸劣似疾疫。数加饥渴似饥馑。北洲根本相似俱无(新婆沙论)三灾起时复有三种最极衰损。一寿量。谓极至十岁。二依止。谓身量极至一搩手。三资具。谓以粟稗为食中第一。以发为衣中第一。以铁为庄严第一(瑜伽论○搩磔同陟各反周尺。人一尺。佛二尺)。
  大三灾者。一大劫终必一火灾起(如前贤劫成住坏空八十小劫。为一大劫)如是经七大劫七火灾。凡七坏初禅。复经一大劫。有一水灾起。坏至二禅。如是七七火灾。相间七水灾。复经七火灾。凡五十六番火坏初禅。七番水坏二禅。复经一大劫。有一风灾起。总之为六十四大劫。为大三灾始终之相(依俱舍论出义)。
  初火灾坏初禅者。灾欲起时地狱罪毕来生人中。有定业者转生他方地狱。乃至无有一情。名为地狱已坏。畜生饿鬼阿修罗亦次第尽。是时世间皆行十善。人身之内无有诸虫。与佛身同。以由是时旁生坏故。时此南洲一人无师自然得初静虑(初禅也)从静虑起唱言离生喜乐甚乐甚静。余人闻已皆入静虑。命终并得生梵世中。东西二洲例此应说。北洲根钝无离欲念。命终生欲界天。静虑现前方能离欲。乃至人趣无有一情。名为人趣已坏。时欲界六天。一天自然得初静虑。乃至并得生梵世中。名为欲界已坏。时梵世中一天自然得二静虑(二禅也)唱言定生喜乐甚乐甚静。余天闻之皆入静虑。命终并得生光音天。乃至梵世(大梵天也)已坏。始从地狱终至梵天。经十九增减。有情世间次第坏尽。唯器世间空旷而住。乃至三千三界一切有情同业坏尽。最后一增减劫方坏器世间。于此渐有七日轮出。有大黑风吹海水为两披。初取一日置须弥腹日道中行。草木雕落。次取二日。河渠皆竭。海水渐涸七百由旬。三日出时。恒河俱竭。四日出时。阿耨池竭。五日出时。四大海水七千由旬一时竭尽。六日出时。大地火起靡不烧坏。七日出时须弥山坏众山洞然。风吹猛焰烧上天宫。乃至梵天无遗灰烬。自地火焰烧自宫殿。非他地灾能坏他地。由相引起故说烧上。始从地狱至于梵天。于一增减劫次第坏尽。乃至三千世界一时俱坏。是为火灾坏。初禅火灾过后。世界空虚犹如黑穴。经二十增减之久。大云降雨水长至天。吹风水沫作梵天宫。如是下至地狱如前建立(在前成劫说。杂出长阿含经。因本经。杂心论。显宗论。顺正理论。瑜伽对法论)。
  次水灾坏二禅者。当灾起时。地狱饿鬼旁生四洲人趣六欲诸天。次第得生二禅。于二禅中时有一天。自然得三禅定。余天闻之。皆入此定得生三禅。是时二禅中有俱生水界起坏器世间。犹水消盐。一时俱没(有说从三禅边空中。歘然雨热灰水。有说从下水轮涌水上腾)是为水灾坏二禅。水灾过后。如前空二十小劫。如前大云降雨。风吹水沫成光音天宫。下至地狱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