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出家事

  积聚皆消散  崇高必堕落
  会合终别离  有命咸归死

  尔时教师不久命终。诸弟子等。以青黄赤白缯彩缠已。将向林中。以礼焚讫。于时金洲有婆罗门。名曰金发。从彼来至王舍城中。到邬波底沙处。时邬波底沙问。汝从何来。答曰。从金洲来。汝彼曾见希有事不。答曰。不见余事。然金主王命终焚烧。其妻悲念。亦自焚身。便即问曰。何年日月。答曰。某年月日。及以时节。其邬波底沙自捡私记。诚如师言。时俱哩多告邬波底沙曰。我之教师。已证妙法。然师秘法。不教我等。师若不证天耳法眼。宁知他方有如是事。时俱哩多便作是念。邬波底沙。聪明智慧。于教师处。应得妙法。不教于我。作是念已便即告曰共立誓言。若先证得上妙法者。应相度脱。作是誓已。俱游人间尔时菩萨年二十九。欲在王宫。受五欲乐。既见生老病死。心生厌离。中夜逾城。往诣林薮。六年苦行。都无所获。随意喘息。便餐美味乳酪等食。酥油涂身。以香汤浴。便即往诣军营聚落。受欢喜欢喜力二牧牛女十六倍乳糜。菩萨食已。时有黑色龙王。赞言善哉。复有一人。名曰常住。授与菩萨吉祥草已。即诣菩提树下自敷斯草。其草不乱。便即右旋。于此草上。结跏趺坐。端身正念。便即发要期之心我若诸漏不尽。终不起于此座。
  尔时菩萨应未证悟。便即降伏三十六万俱胝恶魔。其魔各有百千鬼神眷属。尔时菩萨以慈铠仗。降伏魔已。便证无上正等菩提。时有梵天。来请世尊。于波罗痆斯。三转法轮。时会听者。有大臣子五十余人。既闻法已。并请出家。及受近圆。
  尔时世尊复诣聚落。名白[疊*毛]林。有六十人。同为善伴。闻佛说已。便得正信。复诣聚落。名曰军住。其聚落主。有二女人。一字难陀。二名难陀波罗。闻佛说法。同前正信。复有一池。名忧楼频螺。其处有一大仙。名曰迦摄。并诸弟子一千人俱。闻佛说法。咸请出家。及受近圆。佛到伽耶顶制底所。有伽耶迦摄。示现三种神变事已。遂令迦摄。住圆寂处。后往杖林。令摩揭陀主影胜大王。得见真谛。与八万天众。及摩揭陀国婆罗门居士。至王舍城。住于竹林尔时世尊在竹林园。羯兰铎迦池侧。时邬波底沙。与俱哩多。游行人间。至王舍城乃见城中寂静。便作是念。有二事因。令彼大城。得寂静住。或为有他怨怖。或缘有大威德沙门婆罗门。作是念已。即行观星。无他怨怖。面点三画。渐次游从。复有无量百千万人。随后而去。后于异时。面妆画已。渐次游从。随后无有一人。便作是念我先游从。乃有无量百千人众随从。今无一人。是事云何。尔时诸佛常法如余。佛即作念。此异学人。一名地师。一名拘哩多。已于过去诸佛之所。多种善根。久修福业。犹如热肿。时节若熟。逢缘发破。即得除愈。此人根熟。今正是时。佛又观其根器。云何得度。复于谁处。而得有缘。观知此人当于具足律仪人所。而得发心。世尊即令马胜苾刍。往彼而度。时马胜苾刍威仪庠序。诸天人众。见者发心。佛告马胜。汝可摄受二人。既受敕已欢喜默然。顶礼佛足。便即往去。尔时马胜至明食时。著衣持钵。入王舍城。次第乞食。威仪庠序。顾若牛王。时邬波底沙梵志出游。乃见尊者马胜。威仪具足。与世希奇。叹未曾有。于时邬波底沙便作是念。所有城中诸出家者。非与此等。我应问彼。谁边出家。所学何法。教师是谁。作是念已。便往近路。而候尊者。于时尊者从彼而来。邬波底沙见已。便即问曰。谁是汝师。所学何法。谁边出家。马胜答言。我之大师。是释迦种。沙门乔答摩。今证无上正等菩提。彼是我师。我依于彼。剃除鬓发。而为出家。修行梵行。读诵教法。尔时邬波底沙告言。具寿。愿与我说。令我得闻。马胜报曰。如来教法。甚深微妙。难解难知。我近出家。不能广说。然我今者不能记文。略说其义。底沙告曰。愿说其义。尔时马胜便以伽他。而告之曰。
  诸法从缘起  如来说是因
  彼法因缘尽  是大沙门说

  说是颂已。时邬波底沙即便离垢。证得法眼。法中之眼。得见法已。心无疑惑。情无畏惧。忽便起立。恭敬合掌。作如是言。此是我师。此是正法。住此法者。更不坠堕。是无忧处。我从无量旷大劫来。未曾闻此甚深要法。即告具寿。大师世尊。今在何处。答曰。我之大师。在王舍城。羯兰铎迦池侧。时邬波底沙闻是语已。欢喜踊跃。恭敬合掌。右绕三匝。奉辞而去。便即往诣俱哩多处。时俱哩多遥见而来。告邬波底沙曰。汝今容貌。异常鲜洁。诸根清净。为得甘露上妙法耶。邬波底沙答曰。如是如是。如汝所言。时邬波底沙具申上事。说伽他曰。
  诸法从缘起  如来说是因
  彼法因缘尽  是大沙门说

  尔时俱哩多闻是法已。告言。具寿更为我说。时邬波底沙复为重说。
  诸法从缘起  如来说是因
  彼法因缘尽  是大沙门说

  说是法已。时俱哩多便得离垢。证得法眼法中之眼。既见法已。恭敬合掌。欢喜顶礼。作如是言。此是正法。若住此者。不堕落处。我从无量俱胝劫来。未闻此法。时俱哩多告邬波底沙曰。大师世尊今在何处。答曰在王舍城羯兰铎迦池侧。闻是语已。又告邬波底沙。今宜共往。于彼出家。修行梵行。答言。甚善。俱哩多曰。问诸弟子。共许以不。邬波底沙报言。善哉善哉。汝是名德。众所知识。应问弟子。尔时俱哩多告诸弟子曰我与邬波底沙。今欲往诣佛世尊所。出家学道。修行梵行。汝等云何弟子答曰。我等所学。皆依师授。今邬波驮耶随佛出家。我等亦愿随佛出家。师告言善今正是时。尔时邬波底沙与俱哩多。各与二百五十弟子。即出王城。欲往羯兰铎迦竹林池所。尔时具寿马胜苾刍。去世尊不远。在一树下。寂然宴坐。邬波底沙既遥见已。告俱哩多曰。为当先去礼世尊耶。为先于邬波驮耶处。而为听法。俱哩多曰。应听法处。作是语已。俱诣尊者马胜苾刍处。头面礼足。退坐一面。尔时如来众中。有一婆罗门。先事月神。世尊。为彼婆罗门。而说伽他曰。
  若人能了法  无论老与少
  当须起恭敬  犹如月初出

  尔时会中。有一事火婆罗门。世尊复为而说颂曰。
  若人能了法  无论老与少
  当须起恭敬  如火能净秽

  尔时邬波底沙。与俱哩多等。顶礼尊者马胜足已。即诣佛所。尔时世尊。与无量百千苾刍众等。前后围绕。而为说法。世尊遥见俱哩多等。便告诸苾刍曰。汝等见此二人。大众围绕。而为上首不。答言。如是。我等已见。世尊复言。汝等当知。此二人等。于我法中。出家学道。于声闻中。神通智慧。最为第一。时俱哩多。及邬波底沙。至世尊所。顶礼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愿与我等。于善法中。出家近圆。成苾刍性。修持梵行。
  尔时世尊命彼二人善来苾刍。修行梵行。佛既语已。时彼二人。须发自落。袈裟著身。如曾剃发。已经七日。威仪具足如百岁苾刍。而摄颂曰。
  世尊命善来  诸根得寂静
  发落衣著身  威仪如百夏

  时有众多苾刍。食时著衣持钵。入王舍城。次第乞食。于其城内所是珊逝移诸弟子等。见诸苾刍。共相讥笑。而说伽他曰。
  佛于王舍城  摩揭陀最胜
  珊逝悉度讫  汝今当度谁

  时诸苾刍闻是语已。便失威德。情不欢喜。乞食得已。还至本处。饭食已讫。收衣洗足。至世尊所。顶礼佛足。退坐一面。时诸苾刍白佛言。世尊。我等食时。王城乞食。所有珊逝移弟子等。种种讥嫌。具说上事。我等默然。无有威德。情怀不乐。佛言。彼若作如是语。汝应此答。
  凡度应如法  世尊教是正
  汝等有何知  彼度是依法

  若作此答。彼无威德。默然而去。时诸苾刍著衣持钵。入王舍城。次第乞食。时珊逝移诸弟子等。如上讥嫌。说伽他曰。
  佛于王舍城  摩揭陀最胜
  珊逝悉度讫  汝今当度谁

  时诸苾刍闻是语已。便说伽他答曰。
  凡度应如法  世尊教是正
  汝等有何知  彼度是依法

  时珊逝移弟子。闻是语已。威德俱失。默然退散。后于异时。摩吒罗婆罗门夫妻俱亡。底沙婆罗门。及妻舍利。命亦终殁。俱瑟耻罗从南方还。将无后世论。至那刺陀聚落。有守门人问曰。具寿。汝是俱瑟耻啰不。答言。如是。众人得知。问守门人曰。摩吒啰婆罗门今在何处。答言。已死。又问其妻及底沙等。具答如前。又问。舍利子今在何处。答言。在王舍城。有一大师。名曰珊逝移。近出世间。于彼出家。俱瑟耻罗便作是言。婆罗门法。不应出家。此非善事。作是语已。渐次而行。至王舍城。问诸人曰。珊逝移大师今在何处。诸人答言。大师已死。所有弟子。悉于沙门乔答摩处。于彼出家。叹言甚善。彼既记言。当作转轮圣王。彼若作王。舍利子应为大臣。尔时长爪梵志。闻是说已。即诣佛所。作如是语。沙门乔答摩。一切我法。所有见等。皆我不欲。所有事火。作如是见。作如是说。我所见者。悉离悉除。亦离变易。若离此见。不取相续。更不取余见。沙门乔答摩。我如是见。我如是解。世人所见。多与事火相违。又说如是见解。皆住此道。汝乔答摩。作如是见。如是解不。又事火论曰。若沙门婆罗门等。能舍此见。不取余见。如是此等。真沙门婆罗门。是微妙处。又事火者。皆住三见。云何为三。一者一切不欲。二者一切欲。三者一切愿不欲。乃至出家。
  佛告诸苾刍。于我声闻弟子之中。明解聪利。俱瑟耻罗苾刍。最为第一。时具寿舍利子。断诸烦恼。证阿罗汉果。时诸苾刍咸皆有疑。请世尊曰。此舍利子。先作何业。由彼业故。感得利智。深智。无疑惑智。佛言。诸苾刍。汝等应听。其舍利子。先所作业。还应自得。非于余处。广说乃至。果报还自受等。乃往古昔。于一聚落。有婆罗门。娶妻未久。便诞一息。不经多年。复生一女。俱渐长大。父母遇病。皆悉身亡。时彼童子既遭忧戚。念往山林。即携其妹。共至林所。采拾花果。以自支持。汝等苾刍。如大黑蛇。有五过患。云何为五。一者多嗔。二者多恨。三者作恶。四者无恩。五者利毒。应知女人。亦有五过。一者多嗔。二者多恨。三者作恶。四者无恩。五者利毒。云何名为女人利毒。凡诸女人。多怀猛利染欲之心。是时童女既至成人。欲心渐盛。告其兄曰。我今不能常餐花果。以自存命。可往人间。求请饮食。时兄将妹。共出山林。往婆罗门家。而行乞食。两俱齐唤。主人出看。见而告曰。隐居之人。亦畜妻室。兄曰。此非我妻。是亲妹也。即问兄曰。曾娉人未。彼报言未。若如是者。何不与我。答曰。此已远离世间恶法。女心欲盛。报其兄曰。岂我林中食诸花果。不能活耶。然我不堪烦恼所逼。共辞林野。远至人间。今可以我与婆罗门。兄曰。我实不能嫁娶于汝。此是恶法。非我所为。汝有俗心。任情所欲。时婆罗门知女心已。延入家中。大会宗亲。纳以为妇。报其兄曰。今与我同宅而居。别为一室。兄曰。我不求欲。当乐出家。妹曰。共立要契。方可随情。兄曰。是何言要。妹曰。若其证得殊胜果者。可来相见。兄曰。善哉。如汝所愿。即便辞去。至隐士所。而为出家。由彼宿世善根力故。遂于三十七品菩提分法。无师自悟。证独觉果。便作是念。我先与妹。共立要契。今可往看。便至其所。上升虚空。身现神变。上出火光。下流清水。奇相非一。纵身而下。诸凡夫人见神通时。心疾回转。犹如大树崩倒于地。顶礼尊足。白言。大兄。今得如是殊妙胜德。答言。我证。白言。兄为资身。须得饮食。我为求福。愿兴供养可住于此。答曰。汝无自在。可入报夫。即白夫言。仁今知不。我兄出家。成就禁戒。得上妙果。世间第一。我欲供养。不敢自专。若见许者。于三月中。饮食资给。答言。贤首。彼不出家。我虽不欲。终须供济。况已出家。获殊胜道。今随汝意。供养三月。其三月中。种种上妙供给其兄。三月既满。即以上[疊*毛]刀子及针。即便奉施。兄既受已。以刀割截。刀子善利。裁割迅疾。其妹见已。便即蹲踞。作如是言。愿我根性。如此刀子。得善迅利。乃至未来。成就利智。于时独觉取衣缝刺。善用针线。缝刺无碍。妹便发愿。愿我今身。乃至未来。令我智慧。犹若此针。智慧深远。通达无碍尔时佛告诸苾刍。勿生异念。往昔婆罗门女者。岂异人乎。今舍利弗是。由彼过去供养独觉。奉施刀子。及白[疊*毛]等。广发誓愿。由此善根。今得利智聪明第一。汝等苾刍。当知黑业。还得黑报。若行白业。还得白报。乃至广说。如上应知。时诸苾刍咸皆有疑。白世尊曰。具寿舍利弗。昔作何业。今得非贵族种。非极下贱。处中而生。数数出家。佛告诸苾刍。汝等应听。乃往过去。有一国王。娶妻不久。自恣欲乐。乃至游猎。不经多年。便诞一息。其子长大。见其父王非法化世。便作是念。我父灭度。当堕地狱。我绍王位。亦同斯苦。我应往于善法律中。出家修道。乃至梵行。作是念已。即诣父所。白言。大王。愿王放我出家。王告子曰。所有种种祭祠天等。皆求富贵。汝是太子。乘象之种。王位在即。汝今何故。而求出家。种种呵责。不放出家。后于异时。太子乘象。出城游观。见一贫人持叶乞食。告曰贤首。我是贵种。不得出家。汝非贵种。何不出家。答言。我无衣钵。云何出家。报言。贤首。我当与汝三衣钵等。汝应出家。答言。极善。于时太子如上付与。时有五通仙人。在一树下。乐寂宴坐。于时太子。及与乞士。俱诣仙人处。太子下象。至仙人处。白言圣者。愿与出家。时彼仙人。即与出家。太子告言。我今欲去。汝若得道。及与证果。愿令相报。彼即答言。如仁所言。既出家已。即往静处。宴坐修定。遂于三十七品菩提分法。无师自悟。证独觉果。便作是念。我所证果。皆由太子。我应于彼今可往看。示现神变。作是念已。便至其所。上升虚空。种种神变。乃至火光。下流水等。广如上说。时诸人等见神变已。心疾回转。犹如大树崩倒于地。咸皆顶礼。白言圣者。今证如是殊胜果耶。答言。我证。太子见已。作如是念。彼所获者皆悉由我。我不出家证斯果者。莫不皆由高族家生。作是念已。便发誓愿。唯愿我等生生世世。勿于高族家生。及以下贱。处中而生。令我无障。易得出家。汝等苾刍。勿生异念。往太子者。岂与人乎。今舍利弗是。由彼昔时誓愿力故。今生出家。自在无碍。当知果报。自作自受。若作白业。还得白报。若作黑业。还得黑报。乃至善恶。广说如前。汝等苾刍。当如是学。时诸苾刍咸皆有疑。唯佛世尊能断疑惑。诸苾刍等白世尊言。此具寿舍利弗。作何福业成熟善根。于声闻中。智慧第一。佛言。由昔过去发愿力故。诸苾刍等白言。世尊。作何誓愿。唯佛慈悲。为我广说。佛告诸苾刍。汝等应听。乃往过去。此贤劫中。人寿二万岁时。有佛出世。号曰迦摄波。十号具足。此舍利弗有一教师。迦叶佛所。而得出家。迦摄波佛记舍利师。汝于声闻众中。聪明智慧。最为第一。乃至梵行。而无亏缺。然无果报。非获于果。至师命终时广发誓愿。我所修行梵行功德。以此善根。愿迦叶波佛与彼嗢怛啰婆罗门。当来世时。人寿百岁。有佛出世。号曰释迦牟尼应正等觉。十号具足。于彼教中。而得出家。断诸烦恼。乃至漏尽。证阿罗汉果。尔时舍利弗。今所获果。一如师愿。由彼愿力故。今舍利弗。诸声闻中。智慧第一。时诸苾刍咸皆有疑。唯佛能断白世尊曰。彼具寿大目乾连。先作何业。成熟善根。诸声闻中。神通第一。佛告诸苾刍。汝等应听。彼大目乾连。乃往过去。善行善业。积聚善根。乃至果报。广说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