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窦石奇禅师语录


  示周瑞亭居士摹像

  古人云。参禅一着子要敌生死。不是说了便休者。而今多少人摹得个影子边事。忻忻自足。便为千了百当。不肯用力参究。诚为可惜。瑞亭居士临我天童老人小像。十分克肖。凡见无不礼拜。欢喜赞叹。虽然亦摹得个影子。若是我老人真面目。居士须自亲见一回。

  示孙绍云居士

  绍云居士参禅有个领处。见有一等实为生死发心。欲修行者。多受一种外道邪魔荼毒。便不肯真参实悟为究竟。秪认个识神。穿衣吃饭。行住坐卧底。叫做本来人。无说无言。便是西来大意。诚可怜悯。兹因山僧南行。特持纸来。乞留法语。以为彼诚。若欲究明者段大事。必须发大心。具大力。截断尘缘参究去。不计岁月。忽然彻证。则知生死皆如梦幻。于一切境上如行云流水。总无住着。无住着亦不住着。到得如此。方可说前恁么话。不然是大愚痴人。徒自取戾。古人云。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前认识神。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者是也。居士以为何如。

  示李籀史居士

  经云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既谓之一大事因缘岂可容易哉。古德云。须是恁么人。承当得恁么事。居士于正月间同数君子到贫道关前。贫道一见。虽未言及个事。便识得居士不是寻常者辈。及八月间再会时。果一言之下。打失鼻孔。便信得此段因缘。及非积劫多生。亲近善知识熏习得般若。因深缘熟。安得如是。但未得尽底掀翻耳。是时贫道私喜。自许为具眼者矣。次复见居士根性太利。聪明太甚便要将古人公案得一时尽会去殊不知起念要会脚跟下错过多少了也。要知个事。甚不如此。但知作佛。何愁佛不解语。居士既信得此段大事因缘。及请直下歇却驰求心。即向信得及处。看个女子出定因缘。是甚么道理。切忌向意根下卜度。将心意识凑泊。急于要会。亦不得忘怀。置在无事甲里。务要缓急得中。真实践履。久久看去。得一念相应则古人机缘不假丝毫作意自然与他相符合不会而自会矣。日用应缘处亦自然。头头上明。物物上显。到恁么时。则不见有世间出世间。大事小事因缘。亦不见有一切是非人我等相。全体是个李籀史。直下不疑佛。不疑祖。不疑生。不疑死。然后推己之余。化彼同类。亦不是外事。切不得使聪明。就要会便解道初。不是文殊不及罔明亦非罔明胜是文殊。而杓柄总在女子手里。若作恁么会。则辜负先圣不少。而今禅和家才入丛林。要参禅者。尽作者般见解。既然如此。阿谁不会。又何必古今知识尽将者则机缘拈提为最难透者。不见道末后一句始到牢关。绝后再苏欺君不得。斯言岂欺吾哉。往往见居士们学道尽向不意中得个入头处。便向有意中打失了。腊月三十日到来返道佛法无灵验。今居士担当个事惟恐得处太易。伶俐太过。便不以修行为念。把本参话头一总置之脑后。将现行业识以为究竟。拨因果以为解脱。令傍观者不信有此段大事因缘。非惟于己无益。抑且法门有罪。者一着子得易守难。且不可忽。须是头正尾正始得。忝为道契。不觉葛藤如许。

  复单士华居士

  来谕居士自呈自断一一分明。山僧更复何言。虽然是居士解到如此。实未证得。要证得即在无功用处。无下手处。直下担荷。直下透彻。则声前句后。明与不明。古人机缘了与不了。乃至大悟小悟。皆为剩语。

  与黎太冲居士

  前谕从亲侍数年。亦晓佛法世法无二无别。既晓佛法世法无二无别如何又道恐在家人认着斯语儱侗过日。以致自家终不安稳云云。余道居士正病在晓得向无二无别处作伎作俩。所以生死根株不能斩绝。恁么唤作家亲作祟。难救之症也。既晓得佛法世法无二无别。何得更起第二念。即向无二无别处一刀两段。直下彻证。便与庞居士日用事无别。惟吾自偶谐同一无二无别又与法华经所云。治世语言资生事业。与实相不相违背。同一无二无别。所以前来书云果然一觉永觉。一信永信。则火里莲花时时显现。那见有佛法世法了与不了。十分为居士道破了也。犹不瞥耶。今不得已。把个古人底应验灵符举示居士。僧问赵州。狗子有佛性也无。州云无。且道赵州为甚道无。不许起第二念穿凿。直下看是个什么道理。又不得作道理会。二六时中猛省看去。忽然看破。即此无字是断命根底刀子。便晓得佛法世法果然无二无别。者是古人应验灵符。切不可忽。

  与王绍箕居士

  信音久无矣。暮年操履何如。初番看居士偈见地。不脱坐在一色边。所以复居士书。举僧问古德。万里不挂片云时如何。德云青天也。须吃棒。上春二月寄我手扎。谓两次法语遥颁佥云大法弟子拜阅。托开两手。喷地一声。若有法是诳师。虽然。犹恐居士坐在者里。不能转身吐气。我有三十棒寄打。居士且道是赏是罚。如简点不出。春风天朗过我雪窦亲吃。如何。

  示半字

  来问祖师西来。秪觅个不受惑底人。为甚神光三拜依位而立。便肯粉骨碎身去。向汝道知恩方解报恩。若识得神光三拜依位而立自然无惑亦肯粉骨碎身礼拜山僧有分。信夫。掩关普宁而实不离贫道炉鞴也。外白纸一幅求开示。即恁么还上人。

  与仙居邑侯施清城居士

  睽隔许久。每以道履为念。兹闻清胜慰心多矣。但前所云。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即者无字能透脱也未。古德云不得向无字上作活计。不许向意根下卜度。不许向开口动舌处承当。狗子还有佛性也无。无门下但即如此究竟。久之日用应缘处。觉得渐渐省力。者便是得力处。此处不可放过。一念疑情忽破乃到家受用也。世界骚然当事者多所分忧。所贵者一着子有个下落。则古所谓长安虽闹。吾国晏然耳。

  复邑侯虚谷顾公

  备食明惠开慰多矣。所谕顽钝下根登之觉路。何过谦耶。正不知应身末世以王事之靡盐入坭入水。即门下无动无为泽及苍生时也。余惟慈照。

  复徐孝伯居士

  来谕云尚未知入径。但持此心。刻刻不忘或有出路。只要直下识得自心。便无入而不自得。亦无凡无圣。绝死绝生。入径出路向甚么处着。者事初无期限。所贵大丈夫汉直下一刀两段。不涉程途耳。如言下瞥然。即亲面贫道。

  复屠祯伯居士

  接来谕并偈云云。山僧不信有是事。既谓万缘本空一法不有。觌体解脱矣。何更求解脱。即真空尚不可得。而又有顽空为障。乃至种种惑谬来。总是居士妄想意解为然耳。果见万缘本空一法不有。即直下证去。下手去。加功去。舍此则无别参证。无别下手无别加功。直饶证得。来见山僧。正好吃棒。且道为甚如此。参。

  跋楚文上人血书华严经

  者一部佛华经。人人本自具足。不待书写。文彩自彰。楚上人得得刺血书之。不似好肉上剜疮乎。然受持读诵固是少他不得。如一向只见血墨。即被伊换却眼睛。

  复黄文公居士

  来谕云心如异类。恐未能领棒喝者。是何言与我道。三十棒居士吃过久矣。只因自己不荐棒头落处。所以有同有异。有圣有狂。又唤棒是棒喝是喝。自生畏难耳。殊不知我王库内无如是刀。只要向一念未生前识得棒头落处。则一切是非同异圣狂关头冰消瓦解。又拟向何处闭关耶。大慧云未悟时意识纷飞。悟了时方帖帖地。直饶居士到与么地。正好与汝三十棒。且道何故。

  复吴汤日护法

  接手诏并垂嘉惠知指日旋旆。以不得晤谢为惜。只可遥对慧胜崖头。神接维摩居士而已。承欲以鄙语为本分事究竟。古德云君但随缘得似空。飞沙走石不乖空。但于事上通无事。见色闻声不用聋。此即贫衲所谓无贪着。则身不待跳。而迥超三界。无厌离则迹不必灭。而随处自在之旨。居士便蓦提得去。一念相应。则自勘自验。终不借他人鼻孔出气。日用现行便如大火聚。一切物近傍不得。如太虚空。一切物栖泊不得。于逆顺境界不着照了。自然无喜无忧。所谓一种平怀泯然自尽是也。自家分上既有如此受用。不妨兴慈运悲。利益一切。山河大地草木丛林。无一不是清净妙觉之场。男女老少智愚贤不肖。无一不在一体等观之域。直得洒洒落落。诸恶不作。众善奉行。然据本而论。即使修一切善。不知善是何物。而况云不善之事。昔日世尊四十九年说法。不为别事。只为众生迷背已久。直指心源令其归家乐业递代宗匠示一机一境一挨一拶。正是言言见谛。句句超宗。说也说你自己有的。教你行也行你自己有的。不曾别有甚么法教人去学。教人去行持。然则贫衲今日又焉可有别法相为哉。李都尉云参禅须是铁汉。着手心头便判。直趍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居士须是恁么始得。切莫以贫衲所言作道理解会。忉忉露布实以为罪。

  跋金刚决疑卷后

  憨山大师道。重天下其著述浩多。所以墙岸法门醒迪述背者非一而足。古所称高僧中之雄者不是过尔。金刚经有决疑之诠也。亦既盛行于世胡子晋公普卿昆弟。别欲刻行者。为其先君若木居士未▆之年笃信是经。盖先君之手迹存焉。当乙酉兵火胡子怀藏佩服于颠沛流离之际。卒能全其身以广父之善。可谓佛法无灵验乎。

  示吴我因居士

  夏初简问居士工夫无怠否。鼻孔曾摸着否。今报云虽时时摸取鼻孔。工夫未成一片。后又云忽遇一个无面孔汉教他摸个甚么。不妨为居士恭喜。虽然要问居士曾摸着鼻孔知他无面孔耶。未尝摸着知他无面孔耶。盖鼻不离面。面不离鼻。若摸着鼻孔。鼻孔即面孔。面孔即鼻孔。何必更摸。若未摸着鼻孔。即居士错过面孔矣。不可道个无面孔也。看来居士虽能时时摸取鼻孔。实未识无面孔汉。要识无面孔汉。直须摸着鼻孔。鼻孔一摸着则不见有面孔矣。面孔既无鼻孔何来。到恁么时。方可道克副所望也。

  示无蕴吴道士

  来书老僧览之。好与汝蓦面一啐。将谓道人具有丈夫气概与寻常不同。还要法语为工夫策进耶。如有工夫教道人做。即是赚杀道人。不见先圣道。知得者般事便休。道人若直下信得及。一脚到底。一念万年万年一念去。诸佛尚不奈汝何。况有生死奈得汝来。而乃朝三暮四暮四朝三。向人问工夫讨下落。转见不唧溜。转见埋没自己。到处受人颟顸。未有了日在。

  复马培原给谏

  年前面晤。不惜为上人深锥痛拶。至今尚未有个消息。古德云但办肯心决不相赚。若要了此大事。二六时中撞着银山铁壁相似。进则无门退之则失。又如堕万丈深坑。四面悬崖荆棘。者里一跳跳得出。翻个身。多劫尘劳一时顿息。千般伎俩从此冰消。则向末法浊流激扬酬唱。随类阐征。不为分外。千万以此自强。他非所望。

  邵得鲁居士为母王夫人六帙请示法要

  佛法如大海。非信莫能入。若一念生信。则河沙福德尽归方寸。刹尘寿量只在心源。岂人间形影边事所得而算数譬喻耶。前晚得鲁居士问老僧。如何是直截根源。便与一棒云者里什么不直截。士云毕竟如何。老僧云待礼拜了即道。居士作礼。连棒打之。即此便构去。活活泼泼。可以该天括地。可以竖古穷今。今日尊堂太夫人六十寿诞。居士即将者个消息和盘奉献。不妨殊特。若更索法语。则是五彩图画虚空。转没交涉。

  透伊禅人求示

  古云一处透千处万处一时透。一处通千处万处一时通。透得一万事毕透。伊上人一日来呈拈颂一卷。老僧看毕遂问伊云唤甚么作正法眼藏。伊低头无语。令老僧不妨疑着。虽然者里要须实透始得。正不在拈古颂古上。祖师西来原不立文字语言。直指人心。说个直指又曲了也。更有什么为碍。若直下透底人。则生死幻翳永消。金刚正体独露。一透永透。无有间断。若履践得日久岁深。自然左右逢源。打成一片。不见法昌道。入荒田不拣。信手拈来草触目未常无。临机何不道。咄。切宜勉之。

  复韩仁甫居士

  新春起居谅必如心。去冬接手扎。云蒙征诘一时讷于酬对。途中忽惺悔不即震声一喝。所谓当阳拈出斩新条令者云云。正是当场不战退后兴兵。知过即得。若谓拈出斩新条令者。不妨令人绝倒。更云自合吃三十痛棒。尚有一人未肯放手在纵居士与么道。秪如一喝不作一喝用。又作么生道。三喝四喝后又作么生道。若向者里下得语转得身吐得气。方好吃老僧痛棒。不然纵有棒。阿谁肯打居士来。

  复姚益城中丞(附原偈)

  轮开五指雷音动。拍向痴顽老子身。此意教人亲荐取。李陵原是汉朝臣。

  接来书云。当丙夜半梦半醒间。忽作此偈。朽衲不觉拍手一笑。为老居士助喜。盖实似有所得之语也。后段以为此犹是门外人说话。亦见鄙念拳拳结于梦想云云。岂老居士自认此偈为梦里话耶。试问老居士。梦时与醒时不知是一是二。于此一觑觑透。则无事不毕矣。辱寄丸药与病质颇宜多谢道爱别咏甚善。正是春风披拂情怡意悦时也。领惠领惠。

  复林文侯集侯兄弟

  曩岁密印一期阐发大事因缘。颇为四众植般若种子。将来敷花结实。正未有艾。此皆尊翁大德及贤昆玉开辟法窟之大心故。有如是种种吉祥。以上承觉祖下惠来叶。只此大心乃诸佛妙心。不从现在勉强好效而得。从多劫已来亲近善知识熏修纯熟而得。以故。居俗不为俗累。居官不为官累。读书不为道理累。立身不为习气累。惟此大心触境逢缘。头头显露祖师道。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此之谓也。观二居士英姿挺发。又能砥砺于道。为杨为李足可观光。于老朽有深望焉。如尊翁大德发祥密印时不以老庞自居。直以临济德山自任。亦其素秉一副灵骨种子坚牢故也。及三上乳峰随众参请刻古于祁寒溽暑之间。勤亦至矣。旋离密印而应大梅之请。大梅破屋坏垣。仅蔽风雨。古德隐栖其处。早有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之句。其次第受用非密印可比。所以伊时大梅请而尊翁▆请老僧无片语成褫之惟伊自肯方亲。故有今日住大梅之缘也。读来扎勤恳累幅出于至诚。自应随事随机代为劝驾。讵忍以等闲视之。正恐其坚执卒难骤舍。来不缘召之而来。去不缘劝之而去耳。在二居士援引盛举。然尤望以罗睺罗阿难陀现身自视。而以身贫道不贫视现在永嘉其为孝。更有甚焉。行止之缘自有时节。惟望道力坚护密印。以应娑罗结果之祥为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