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嘉兴藏
- 雪窦石奇禅师语录
雪窦石奇禅师语录
师入堂。拈拄杖问公唯书记。者个唤作甚么。唯云。不可更唤作拄杖子。师云。毕竟唤作什么。唯一喝。师云。者一喝。喝阿谁。唯云。和尚自定当。师打一棒云。试道一句看。唯无语。师打云。少一棒不得。
师入堂。垂问次。公唯出礼拜。师打一棒便出堂。唯随入方丈作礼。师云。还记得老僧答话么。唯云。谢和尚慈悲。师云。你道他答个什么。唯无对。师云。请归堂。
晚参次。公唯问。昨日蒙和尚未开口处答某甲。今日请和尚开口处不答某甲。师云。你即今在什么所在。说恁么话。唯云。贫恨一身多。便出。师云。好与三十棒。一日。公唯呈偈颂。师接住。竖起拳云。还颂得者个么。唯云。道过了。师云。者个却是日前的。唯云。切忌道着因僧问话次。师问韩仁甫居士。你底圆光作么生士以指画圆相。师云。不是。士顿足。师云。除了顿足竖拳。道一句看。士拟议。师便打。士礼拜。师云。昔日二祖三拜得髓。汝皮也不得。士云。一总不要。师云。礼拜底事又作么生。士无语。师云。请去。
僧睡虎参。师云。还解哮吼么。僧云。老和尚须照顾眉毛。师云。死底有什么用处。僧云。和尚前不敢造次师云。过去久矣。僧云。某甲罪过。师云。知过即得。僧云。是。师大笑。
师落堂。公唯出云。某甲正瞌睡。和尚落堂来作么师云。即今醒也未。唯竖拳。师云。不是。唯拟议。师打云。还未醒在。师打知藏一棒云。者是赏你罚你。藏礼拜云。起动和尚。师又打云。毕竟作么生。藏云。犹嫌少在。师连打云。果然。问悦众。你前日一棒作么生。悦便喝。师云。再喝喝看。悦又喝。师打云。乱喝。悦又喝。师云。三喝四喝后。作么生道。悦云。千喝万喝。总是者喝。师云。你是个没转智底汉。连棒打退。顾书记云。你作么生。记云。孟冬严寒。请和尚珍重。师云。老僧珍重。你毕竟作么生道。记推倒烛架便去。师云。乱做直打出堂。
僧参。问。多年摸取一件布衫。特请和尚安领。师云。快须脱却。
徐圣基问。昔日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青州做领布衫。重七斤。意旨如何。师指手炉云。者个二钱半银子买。
师削草次。适众请升座。蓦竖钁云。担取去绍藏主一喝。师掷下钁头。绍云。只好住山。师云。未梦见在。绍云。和尚不得压良为贱。师云。韩卢逐块。绍云。放过和尚。师云。十二刻。众礼拜出。
居士参问。不是心。不是佛。语未竟。师便喝。士礼拜。师便打。
师至京口。维扬兵宪杜子濂请相会。人事毕。杜问。老和尚雪窦真实风光指点一二。师云。若论真实风光。老僧无开口处。杜云。此间金山与雪窦是同是别。师指云。请自看。杜云。还是雪窦好。师云。中流砥柱也少他不得。杜怡然。师蓦竖扇子云。唤作什么。杜云。扇子。师复竖拳云。唤作什么。杜云。扇子。师云。错。杜云。老和尚又作么生。师便喝。临别。杜以赠院僧偈请看。师目之。打云。居士也须吃三十棒。杜云。当得当得。师笑。且行。杜云。另日还要亲到鹤林。师云。不得忘却。杜唯唯。杜过访。茶次。问云。弟子有两种事与老和尚落草。得么。师云。有甚事。杜云。二六时中作么生管带。师云。遇茶吃茶。遇饭吃饭。杜云。三十日到又作么生。师云。明日是初一。
又问。昔维摩有病。十二菩萨俱来问疾。请问老和尚。毕竟是有病无病。师举起藕云。者藕我极喜吃如今牙齿不济。不喜他了。杜云。通身庆快。
僧参问。久向和尚。如何是为人句。师云。你什么处闻得。僧云。大善知识因甚借学人鼻孔出气。师云。从来有些子。
代语
法幢藏主答径山费和尚五问。呈师。复请师答。师援笔答之。
问。如水无筋。因甚长流不断。
师答。▆为和尚高鉴如此。
问。鹏搏峰与雁凫峰相交。且道说个甚么。
师答。不妨疑着。
问。佛祖公案如空中纸鹞。向什么处收取索头。
师答。便与么去。
问。望江亭垂机。且道谁是知音。
师答。紧峭草鞋。
问。大冶飘风。未审作何形色。
师答。瞎。又云。好与三十棒。
学人呈五问。请代语。
昔有官人入镇州天王院。睹神像。因问院主。此是何功德。曰。护国天王。曰。秪护此国遍护余国。曰。在秦为秦。在楚为楚。曰。腊月二十九日打破镇州城。天王向什么处去。院主无对。
师代云。当面不识。
昔有僧与童子上经了。令持经着函内。童子曰。某甲念底着向那里。无对。
师代云。好个伶俐童子。
昔有僧到曹溪守衣钵。僧提起衣曰。此是大庾岭头提不起底。曰。为什么在上座手里。无对。
师代云。得来全不费工夫。
泗洲塔头侍者及时锁门。有人问。既是三界大师。为什么被弟子锁无对。
师代云。怜儿不觉丑。
南泉至庄所。庄主预备迎奉。泉曰。老僧居常出入。不与人知。何得排办如此。主曰。昨夜土地报道。和尚今日来。泉曰。王老师修行无力。被鬼神觑见。侍者便问。和尚是善知识。为甚被鬼神觑见。泉曰。土地前更着一分斋。
师别云。你还见老僧么。
谢时协居士以十问答语呈师。众禅人请师代答。
问。天地同根。万物一体。为甚又有性相分别。
师云。错。
问。人人本来是佛。为甚又有四生六道。
师云。一任承当。
问。悟后底人又云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如何是不染污底。
师云。汝是念言语汉。
问。天下善知识。觉后牧牛行。不知还有休息也无。
师云。不妨再问来。
问。儒书道。智者过之。愚者不及。如何是智愚不二处。
师云。领取者问。
问。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如何是中和之处。
师云。针锥不入。
问。易云。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不知如何理会。
师云。拄杖子在老僧手里。
问。道云。玄牝之门天地根。不知何者是玄。
师云。踏着秤锤硬似铁。
问。古人未出方丈。为甚庄上吃油糍。
师云。咬嚼几时来。
问。文殊是七佛之师。为甚出女子定不得。
师云。好与三十棒。
雪窦石奇禅师语录卷八(终)
嘉兴大藏经 雪窦石奇禅师语录
雪窦石奇禅师语录卷第九
嗣法门人行正等编录
法语上
示无似禅人
承汝檀越谢居士远惠信物斋仪等。要山僧上堂。汝不知山僧通身是病。调养犹自不暇。更有何法可说。何堂可上。山僧纵为汝说得而汝与檀越又在永嘉。相去二百里许。又何能得闻。虽然。汝还知世尊不说说。迦叶不闻闻么。既世尊不说说。迦叶不闻闻。则山僧无说是为真说。汝与檀越无闻是为真闻。既无说是真说。无闻是真闻。则山僧说法已竟。而汝与檀越闻法亦竟。山僧恁么说。汝还信得及么。若信得及。非唯汝檀越父母得度脱。直见尽大地人无一不度脱者。亦见同一寿命。同一体用。正续绵绵。曾无间断。三世诸佛亦如此。历代祖师亦如此。天下老和尚亦如此。山僧亦如此。汝亦如此。檀越亦如此。檀越父母亦如此。既皆如此。都卢是个大解脱门。岂更有能说所说。有生可度。有寿可延。有嗣可祈哉。
复沈初引居士
居士既云。见三千大千无在用药。无在非药。茎草可示。信手可拈。又道。欲到山来。要山僧证汝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并乞我拄杖。何自语相违之甚也。古人云。参须实参。悟须实悟始得。不然成大妄语。宁不为惧。此复。
复静渊法主
屡承佳贶。感怍何如。适令孙嘱以荐母事。一如来谕。但云要山僧垂慈一喝。令者婆得三日耳聋去。恐喝则喝矣。渠若作喝会。未必真耳聋也。莫若为他捩转鼻孔。向无鼻孔处出气。
又
病朽何福。承老法师费念。山中大众端受供养。谢何可当。谕云。其个中事。对面千里。良可叹也。若论个事。不隔一毫。何叹之有。即此对面而言千里者。何自谦也。岂不见古人云。君子千里同风乎。次偈奉答。个事初无晦。分明反着疑。重关君自隔。棒喝我何奇。千里同风句。今将觌面期。援毫聊奉答。青目即当机。
答念慈老宿
来谕云。某际此桑榆末照。欲得力一句。还望大师不吝慈悲者。若论得力。则一句也无。若有一句一字碍于胸中则非得力也。
复黎太冲居士
得手教有如觌面之喜又远承信仪及供何过殷也来谕云不曾决了。因循世法中。无怪触途荆棘。横来挂人。终未知处。此得有佛法分否。山僧谓离却世法。并无佛法。若离却世法。别求佛法。何异斩头觅活。离水求冰耶。只于二六时中。动静施为。应缘接物。料理家务。无时不到。无事不然。自不觉故耳。正所谓日用而不知也。果能直下觉得了。信得及去。一觉永觉。一信承信。则火里莲花时时显艳。自然贴贴地。信手拈。信口道。信脚下。要来便来。要去便去。那见有佛法世法。了与不了。荆林拄人哉。虽然。山僧亦是寐语。此复。
示沈初引居士
四事供养。助道因缘。吾出家人所不可阙。初引居士心有余力不足。惟以医药为供。匍匐于祈寒溽暑中。手到病除。鲜有不验。虽然。更有一种病。一味药。犹未识在。且道是甚么病。甚么药。要识病么。古人云。我有一病。非世所医。又马大师一日院主问云。近日尊候如何。师云。日面佛。月面佛。者是要识药么。昔日文殊命善财采药曰。是药者采将来。善财遍观大地。无不是药。却来白云。无有不是药者。文殊曰。是药者采将来。善财遂于地上拈一茎草。度与文殊。文殊接得。呈示众曰。此药亦能杀人。亦能活人。试问初引。曾识得非世所医的病么。还识得日面佛。月面佛的落处么并识得文殊示众。能杀人亦能活人的药么。忽然看彻。直教通身是病。通身是药。信手拈来。要用便用。那时杀也在你。活也在你。洒洒落落。利己利人。无施不可。经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不然。自己一场热病到来。要且如何下手。所谓业茫茫。无本可据。至嘱至嘱。
示自如禅人
上人既号自如。有何不如。更要山僧开示。若要山僧开示。则自如不自如了也。释迦老子云。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金刚经云。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夫既如是。则上人分上不少一法。不多一法。既不见多一法。又不见少一法。则上人全体自如。岂待山僧问示。虽然。也须亲证到者个田地始得。古人云。参禅一着了要敌生死。不是说了便休。昔僧问赵州和尚。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做领布衫。重七斤。上人作么生会。如不会。直须竖起脊梁。剔起眉毛。咬定牙关。仔细看他是个什么道理。看来看去。一朝忽然看彻。则全是上人自受用三昧个里觅些子。如也不可得。是也不可得。不如也不可得。不是也不可得。如是不如是总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如是向者里翻个身来。便唤作如亦得。是亦得。不如亦得。不是亦得。如是唤作不如是亦得。不如是唤作如是亦得。乃至一切皆得。者便是真自如也。然虽如是。上人莫见山僧如是说。便作如是之见。
示吴道人
尊翁敬溪居士来云。道人因病。痛念生死。倘到无著落处。没个把柄。如何是好。要与山僧讨个把柄。分明指示个着落处。山僧别无指示。即此没把柄便是把柄。无著落处正好着落。不见古人云。我宗无语句。亦无一法与人。道人若信得及。直下担当。莫容拟议。不见有圣。不见有凡。不见有生灭。不见有去来。乃至一切是非人我等相俱不可得。如是则世间出世间一切法皆在于我矣。若生死时到。便与么去。佛国也在我。魔宫也在我。天堂也在我。地狱也在我。乃至驴胎马腹。总不由人。如或不然。且看个父母未生前。自己一段历历明明底。能言能语。能见能闻底在什么处安身立命。行也看。坐也看。茶里也看。饭里也看。中间不容间断。看来看去。看到无所看处。没滋味处。清寥寥。白滴滴。进前又不得。退后又不得。提又提不得。放又放不得。心头热闷闷时。切记者里不得放过。乃到家消息近也。如蓦忽一时看彻。咄。眉毛不离眼上。那时始信我语不诬矣。
示绝学禅人
从上来事。古人指示于人。不妨直截省要。初无纤毫隐晦。秪如永嘉大师道。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如此说话。何等分明。直要令人洞明本地风光。与他佛祖把手共行。同一受用而已。虽然。也不甚容易。须是个人始得。看他长庆和尚参雪峰玄沙。往来三十余年。后至一日卷帘次。忽然大悟云。也大差。也大差。卷起帘来见天下。有人问我解何宗。拈起拂子劈口打。又灵云大师道。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叶落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此二老岂不是大根器。大力量。大丈夫。不能彻证彻悟。终不肯草草取次承当。盖为他最初发心行脚。立志与人不同。其不取者愈大。则其所办者愈远。近者宗门淡泊名器。滥觞遍界。狂禅尽是魔家眷属出世。为善知识者殊。不本其实。一味好门庭热闹。尚名言妙句。四六文章。穿凿公案。为深密玄妙以诱初学。一等不识好恶汉。寻香逐臭。依草附木。一见便通身痒飕飕地。正投其所好。不觉不知。师资契合。如胶似漆。甚至串习新奇语句。然后出众一问一答。以为机锋妙捷。取胜俗眼。不顾识者掩鼻。如此为参学究竟。真可怜怋。若是个有血气汉子。实为生死不了。发心行脚者。岂肯入他群队。作者野狐种草耶。绝学上人颇追古风。直有丈夫气概。遍参海内知识既有年矣。秪不肯自欺。去冬到我关前。以道义相从。时被病魔缠扰。然穷究之心初未稍倦。若不到大彻大悟。岂肯小小便休。诚不虚行脚也。兹者秋风乍冷。复别南行。脚底脚头。善为道路。若要易会。只消歇却驰求心来。莫自作。虽秪向二六时中孜孜不息。看个圆悟禅师道。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是个甚么道理。又切忌作道理会。看来看去。冷地一朝豁然。漆桶子破。便见从前一切祭鬼神闲家具。佛病法病。身病毛病。一时瓦解冰消矣。到此田地。尽大地人性命总被上人一条断贯索穿却了也。更无一个走漏。岂不是大丈夫汉。成大丈夫事。虽然。更须知有玄沙道底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