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藏知津


  灌顶召五方龙王摄疫毒神咒经第九,佛游竹林,阿难为维耶离国疾疫,求佛救护。佛言,疫毒火殃,皆是杀猎所感。普慈一切,受持禁戒,行于十善,可得至道。遂说五方龙神王名,遣禅提比丘往救人民。二十九年之后,禅提命终,疫病复兴。人民奔趣禅提精舍,见彼先时所嚼杨枝,掷地成树,树下有泉。礼拜此树,折此树枝,取下泉水,拂洒病人,百病除愈。

  灌顶梵天神策经第十,佛在因沙崛山中,梵王请出梵结愿一百偈颂以为神策,佛赞许之。遂说九十九卦,每卦八句。神应异常,今特录出流通。

  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第十一(亦名普广菩萨所问品),佛将涅槃,普广菩萨问,四辈弟子,修何功德,得生十方国土?佛为说十方佛国,随愿往生。普广又问,何故经中赞叹阿弥陀刹?佛言,娑婆世界,人多贪浊,信向者少,习邪者多,不信正法,不能专一,心乱无志,令诸众生专心有在,是故赞叹彼国土耳。次明为亡者修福,如饷远人,无不获果。又明临终归依受戒,悔过修善,如人负债,依附王者,又明为亡人修福,亡者七分获一,若以亡者之物,施于三宝,功德力强,可得拔地狱殃。又明逆修生七,其福无量。又明请十方僧,不择善恶持戒毁戒高下之行,次第供养,无别异想,其福最多。又为大众说那舍长者父母罪福因缘,又说诸佛无上章句。

  灌顶章句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第十二,佛游维耶离乐音树下,文殊师利请问往昔诸佛名字,及国土清净庄严之事。佛告以药师琉璃光如来十二上愿,其国犹如无量寿国,有二菩萨,一名日曜,二名月净。次补佛处,乃至愿生西方弥陀国者,闻是佛名,有八菩萨,迎令往生。此与流通药师本愿经同本,具出八菩萨名。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十卷) (南止北兰)

  唐罽宾国沙门般若译

  序品第一,佛在菩提树下,与七千比丘,八万四千菩萨,无量天龙八部众俱。文殊师利菩萨伽陀赞佛。

  陀罗尼品第二,佛入普随顺众生心行三昧,令诸众生见闻各别。又于顶上放白色光,普照世间。口中放青色光,照东方界。右肩放金色光,照南方界。背上放红色光,照西方界。左肩放五色光,照北方界。照已,各摄还归本处。复入无有名字不可思议诸佛境界三昧,令此大地,六种震动。一切法自在王菩萨请问因缘,佛以有四因缘答之。复问诸佛境界三昧,何法为因?何为根本?云何修习?云何究竟?佛言,此深三昧,以菩提心为因,大慈悲为根本,方便修习无上菩提以为究竟。又问,一切智体,当何所求?一切智智,当于何生?佛言,当于心求,从心而生。乃至此心同虚空相,此虚空性,即心性故如其心性。即菩提性,如菩提性,即陀罗尼性,是故此心虚空,菩提,陀罗尼性,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又问,是义甚深,难通达,难趣入,若满足菩萨位人,则得利益,若未得成菩萨功德,则无利益。佛言,若欲成就无上菩提,应先发起大慈悲心普为众生归依三宝,受菩萨戒,至诚忏悔,运想供养,劝请诸佛,回向随喜,愿灭诸障。并说回向陀罗尼曰,唵(一)娑么(二合)啰娑么(二合)啰(二)微么(引)曩(三)娑(引)啰(四)摩诃斫迦罗(二合引五)嚩(上六)吽(长声七)。佛又普告大众,重为未成就者,以善方便,随顺世谛,譬喻言辞,说一乘法。观想此身,次第成就五如来身。而此不可思议三昧,或有众生诸根不具,或具五无间业,旃陀罗,悉可修习趣入。除五种人,一者不信,二者断见,三者常见,四者邪见,五者怀疑。如是五人,无慈悲故。若有暂修此三昧者,身心安轻,能生五种三昧,一刹那三昧,二微尘三昧,三渐现三昧,四起伏三昧,五安住三昧,乃至无数三昧,无数陀罗尼门,皆悉现前。次明八陀罗尼,能令菩萨总持佛法,辩才无尽,众生乐闻。一大声清净自在陀罗尼门,二无尽宝箧陀罗尼门,三无边漩澓陀罗尼门,四海印陀罗尼门,略说四十二字印,五莲华庄严陀罗尼门,六能入无著陀罗尼门,七渐渐深入四无碍智陀罗尼门,八一切诸佛护持庄严陀罗尼门。

  大悲胎藏出生品第三,文殊师利问,大悲复以何法为根本?佛言,以众生受苦为本,苦以烦恼为本,烦恼以颠倒邪见为本,邪见以虚妄分别为本,虚妄分别,非有根本,无有色相,难知难断,菩萨为是起大悲心,劳谦忘倦。复起十六大悲之心,一断身见,二破边见,三除四倒,四除我我所计,五裂盖网,六破六着,七除七慢,八远邪径,九离贪爱,十除瞋恨,十一令舍恶友,近善知识,十二令断名利,十三令除邪见,十四令出三界生死牢狱,十五令绝魔罥欲缠,十六令闭三恶,入涅槃门,住是十六大悲。即能建立三十二种不共事业。

  入如来大悲不思议品第四,为文殊说如来大悲海门一滴之相,乃至二乘之悲,如割皮肤,菩萨悲心,如割脂肉,如来大悲,深彻骨髓。因举往古栴檀舍佛,为调伏非非想天一众生故,留身八万四千大劫以度脱之,方入涅槃。

  入如来不思议甚深事业品第五,广明三十二种正觉甚深事业,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也。

  菩萨璎珞庄严品第六,为文殊师利说菩萨四种璎珞,一戒,二定,三慧,四陀罗尼。各各增一至十。

  大光普照庄严品第七,又说八种大光普照,一念,二意,三解,四法,五智,六谛,七神通,八修行。前七各有八种,修行有九种。

  般若根本事业庄严品第八,为般若峰菩萨,广说般若母,及般若所生事业。为无畏辩才菩萨,说般若峰得名往因。陀罗尼功德轨仪品第九,为金刚手菩萨,说唵字三和合义,谓婀乌莽。金刚手问,诸佛等视众生,云何但言守护国主?佛言,譬如医婴孩病,令母服药。次说金刚城大曼荼罗轨仪法则,金刚手次说陀罗尼供养及念诵法,佛赞助之。兼明陀罗尼具足六度,又明六年苦行,不得菩提。于月轮中作唵字观,乃成菩提。阿阇世王受记品第十,王问,陀罗尼及曼荼罗,既有无量功德,何以国中灾难无量?佛出其过,兼说迦叶佛时,讫哩枳王所得二梦,皆释迦佛末法时兆。王又问曰,诸恶众生,入三涂等,云何得知?谁人曾见?佛言,当堕地狱,有十五相;当生饿鬼,有八种相;当生畜生,有五种相;当生人天,各有十相。王窃思念,是实是虚,忽见地狱种种恶相。方乃决定归佛法僧,誓持五戒,以菩提心,回向众生。佛赞慰言,譬如团铁,投水沉没;若为钵器,置水则浮;有智慧人,如彼钵器,不沈苦海。

  如来嘱累品第十一,文殊师利广叹陀罗尼门,佛为较量持经功德,唱募流通。七十俱胝菩萨,四天王,释提桓因,大梵天王兜率陀天子,商主天子,魔王波旬,苏夜魔天王,慈氏菩萨,大迦叶波,各各发愿,佛赞印之。文殊师利请问经名。佛言具千名字,略举十名。文殊复问,乃决定说今一名。

  按此经所谈法相义理,与大集经第二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全同。但次第稍异耳。文理兼畅,最宜流通。

  七佛所说神咒经(四卷) (一名广济众生神咒) (南景北羊)

  开元附东晋录

  七佛各说咒,菩萨各说咒,诸天仙星等各说咒。菩萨各说誓愿,各说偈,金刚藏菩萨说五疑,五信,二十五王三昧,护戒归神,护伽蓝十八神,并四天王所说大神咒经。

  一切如来正法秘密箧印心陀罗尼经(八纸) (南力北忠)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佛在摩竭提国,应无垢妙光婆罗门请,中路见一旧塔,旋绕供养,悲泣雨泪,十方诸佛,亦皆雨泪。金刚手菩萨请问其故。佛乃说此心咒,劝人造塔供养。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五纸半) (南流北兴)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与上经同本。

  佛说圣曜母陀罗尼经(三纸半) (南临北则)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

  佛在阿拏迦嚩帝大城,金刚手菩萨启请说咒,拥护众生,不为诸恶星宿所害。

  圣无能胜金刚火陀罗尼经(三纸半) (南命北则)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

  佛在妙高山,敕金刚手菩萨说咒,安慰天龙夜叉等。

  佛说大金刚香陀罗尼经(三纸) (南薄北临)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但有一咒,降伏诸天宿曜,无余仪轨。

  佛说智光灭一切业障陀罗尼经(三纸) (南命北则)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佛在日月天子宫,说佛菩萨名,及咒。普贤菩萨言,二十一日六时持诵,至心忏悔,能破坏阿毗地狱。复说一咒以拥护之。

  佛说智炬陀罗尼经(三纸欠) 行

  唐于阗国沙门提云般若等译

  佛在日月宫中,四方佛皆来集。日月天子请陀罗尼,诸佛菩萨同声说咒。普贤菩萨赞劝受持。与上经同。

  诸佛集会陀罗尼经(三纸余) 行

  译人同上

  佛在恒伽河边,为众生除死怖。弹指集十方佛,同声说咒。金刚密迹,及四天王,亦各说咒。次说坛法。

  佛说一切如来金刚寿命陀罗尼经(二纸) (南流北兴)

  唐南天竺沙门金刚智与智藏译

  与上经同。而无坛法。

  息除中夭陀罗尼经(二纸余) (南力北忠)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亦同上经。

  十二佛名神咒较量功德除障灭罪经(五纸余) (南必北能)

  唐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译

  佛为弥勒说东方三佛。余九方各一佛名。及陀罗尼。

  佛说称赞如来功德神咒经(二纸余) 同上

  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

  与上经同。而文稍略。

  东方最胜灯王如来助护持世间神咒经(十一纸半) (南莫北罔)

  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译

  佛在祇园,东方最胜灯王如来,遣二菩萨来此说咒。次阿逸多菩萨,文殊释迦菩萨,及四天王,亦各说咒。

  佛说持句神咒经(二纸余) (南莫北罔) (亦云陀罗尼句经)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

  佛说陀邻尼钵经(二纸) 同上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

  圣最上灯明如来陀罗尼经(六纸) 忠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三经并与前同。

  阅藏知津卷第十二

   (奉
 佛弟子沈书准捐资十六两敬刻
 阅藏知津壹册八卷之十二计四卷所异法身
  慧命量等虚空次祈 先严慈同生莲域又
  愿法界众生不离文字得解脱性)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十三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大乘经藏 方等部第二之十二

  佛说华积楼阁陀罗尼经(三纸欠) (南临北命)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佛在阿耨达龙王宫,师子游戏菩萨问佛功德及供养佛功德,佛为分别并说咒劝持。

  华积陀罗尼神咒经(二纸余) (南莫北能)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

  师子奋迅菩萨所问经(二纸) 同上

  附东晋录

  佛说华聚陀罗尼咒经(二纸余) 同上

  附东晋录

  三经并与前同。

  拔济苦难陀罗尼经(一纸半) (一名胜福往生净土经) 行

  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

  佛在逝多林,不可说庄严菩萨请问救济苦众生法。佛为说不动如来、灭恶趣王如来,二咒。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三卷) (南改北知)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佛在祇园,莎底苾刍为众破薪,被黑蛇螫,苦痛之极,阿难白佛求救。佛为说大孔雀咒,并诸神诸天诸佛菩萨名,及神咒,救之。与今流通本同。

  佛说孔雀王咒经(二卷) (南必北过)

  萧梁扶南国沙门僧伽婆罗译

  与前经同,而稍略。

  佛说大孔雀咒王经(三卷) (南改北知)

  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

  亦与前同,而华梵音声稍别。

  佛说大孔雀王神咒经(四纸欠) (南必北过)

  东晋西域沙门帛尸梨蜜多罗译

  佛说大孔雀王杂神咒经(十二纸半) 同上

  东晋西域沙门帛尸梨蜜多罗重译

  大金色孔雀王咒经(一卷) 同上

  姚秦北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

  已上三经皆即前经中之少分。

  佛说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四纸余) (南学北杜)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应与前经并流通。

  菩提场庄严陀罗尼经(一卷) 不

  译人同上

  佛住广博大园,因毗钮达多婆罗门求子,为说陀罗尼,种植一切善根,能满一切意愿。

  佛说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五纸) (南竭北力)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

  佛向妙吉祥菩萨说:西方无量寿佛陀罗尼,能增寿命,得大利益。

  佛说无能胜幡王如来庄严陀罗尼经(三纸) (南竭北忠)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佛在忉利天宫,帝释与修罗战败,请问于佛:佛为说咒,书此陀罗尼置旌旗上,一切怨敌,无能胜者。

  佛说圣庄严陀罗尼经(上下合卷) (南临北命)

  译人同上

  佛在迦毗罗城,罗睺童子卧时,被恶罗刹所娆。佛为说咒护之,又说结界陀罗尼,慈氏、梵王,亦各说咒,佛更敕一切天龙鬼神,各说自明。

  佛说宝带陀罗尼经(八纸欠) (南斯北夙)

  译人同上

  与上经同。

  大吉义神咒经(二卷) 行

  元魏昭玄统沙门释昙曜译

  先说归命烧香请三宝及天龙各各咒法,次明天阿修罗共战,帝释军败,请救于佛,佛为说大结界咒。次有一切天龙鬼神,次第助佛说咒,既说咒已,佛乃说持咒所办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