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藏知津


  验行品第二十二,佛为舍利弗说二种三事,验菩萨心。

  得念品第二十三:说往昔得念王子,不被失念魔所惑。

  正见品第二十四,佛为舍利弗说菩萨正见。

  叹教品第二十五,亦说如来本生。

  毁坏品第二十六,说毁坏菩萨心之罪报。

  众杂品第二十七,选择居士,及其爱妻。闻法证果。

  众妙品第二十八,逆顺品第二十九,不退行品第三十,为法品第三十一,叹会品第三十二,上坚德品第三十三,坚意比丘以衣供佛,发大誓愿,衣中见诸神变。阿难问其因缘,佛言且待须臾。坚意比丘请问法门,佛先说其昔为上坚德王,曾问是法。

  法门品第三十四,正答坚意之问。

  嘱累品第三十五,以法门嘱菩萨,菩萨发愿弘通。次付嘱阿难迦叶,皆辞不堪。

  阅藏知津卷第七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八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集

  大乘经藏 方等部第二之七

  佛说宝雨经(十卷) (一名显授不退转菩萨记) (南身北此)

  唐南印度沙门达摩流支译

  佛于伽耶山,放顶光明,遍照十方,摄入面门。授月光天子记,当于支那国作女主。东方莲华眼佛世界,止一切盖菩萨,来问一百一事。佛每事答以十法。答竟,世界六种震动,无情有情,同兴供养十方诸佛,放眉间光,入如来顶,长寿天女,得记流通。

  佛说宝云经(七卷) (南此北身)

  萧梁扶南国沙门曼陀罗仙共僧伽婆罗译

  与上经同。但缺卷首月光天子作女主事。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二十卷南作十卷北作八卷) (南盛北温)

  宋中印土沙门法护等译

  亦同上经。无月光天子事。

  法集经(六卷) 难

  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译

  佛在虚空界法界差别住处,最胜楼阁妙宝台上。与千二百五十阿罗汉,及菩萨天龙等,说入一切修行次第法门经。时无所发菩萨,奋迅慧菩萨,与诸眷属,于别楼阁宝堂上座。奋迅慧发十八问,无所发答以各有十种法行,七万六千菩萨得无生法忍。奋迅慧又问诸波罗密相应法集,无所发又答之。乃至种种问答,又令六万二千菩萨得无生法忍,八千天子得法眼净。无所发又言菩萨应修行实谛法集,不舍菩提心,不舍诸众生等。六万菩萨得不退转地,无量天女得法眼净。奋迅慧又问菩萨心念处智,无所发答以无生智业及十种念处,所谓身、受、心、法、佛、法、僧。戒、舍、天,一一释竟。二大菩萨,与诸眷属,俱诣佛所。佛赞印之。舍利弗问以何义故名无所发?无所发答之,八万菩萨得无生法忍,六万天子得法眼净,五千比丘转发大心。佛与授记。无所发问佛善知可取能取法,佛答以见一切法如梦幻等,乃至成就柔和恭敬质直等心,则能得彼如来妙法。无所发又复申述如实修行不放逸义,名为微妙法集。次有舍利弗,目犍连,富楼那,迦旃延,大迦叶,须菩提,阿那律,罗 罗,优波离,阿难陀,各说胜妙法集。佛各印之。次有弥勒菩萨,见者爱乐菩萨,善目菩萨,善生菩萨,大导师菩萨,光明幢菩萨,解脱月菩萨,大海慧菩萨,观世音菩萨,坚意菩萨,善护菩萨,虚空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各说胜妙法集。佛总印赞。若人闻此法门,能信能忍,不生于谤,我授是人无上道记。于是无所发脱颈上宝璎珞,奉散如来,住虚空中,作大宝帐,并说偈赞佛。佛为授记。须菩提复与无所发问答,说甚深法。七万六千众生发菩提心,二百比丘心得解脱。复有善思惟天子问佛。佛答以成就深直之心,发无上意,名为根本住处,六度止观,三十七品等,名为菩萨境界,及菩萨行,菩萨安隐,菩萨寂静,菩萨常在三昧,菩萨到一切处,菩萨调伏,菩萨得灭,一一答竟。善思惟复申述最上妙法。佛赞印之。唱募流通。于是无所发,观世音,弥勒,见爱乐,导师,文殊师利,各任护持。佛更赞印结劝。兼记法门所行之处。

  观察诸法行经(四卷) 器

  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译

  无边善方便行品第一,佛更游鹫丘,与千比丘,八十俱致菩萨,及天龙八部俱。喜王菩萨七日断食不卧,精进求法,请问三摩地。佛为说决定观察诸法行,共五百三十五句。

  先世勤相应品第二,佛又为说六十句法,及说十六字门,并说过去辩才璎珞庄严云鸣出吼显音佛时,有说法菩萨,名无边功德辨幢游戏鸣音,复有王子,名福报清净多人所爱鸣声自在,从彼菩萨闻此三摩地宝,今成无量寿佛。又说过去净面无垢月妙威藏佛时,有显妙广身长者子,供佛闻法,舍家修道,十千岁中,不坐不卧,今于南方成善意喜乐如来。又复偈说末世过患,喜王等三千菩萨立誓护持正法,佛赞印之。更说过去广净厚金普无疑光威王佛灭度后,有说法者,名无边宝振声净行聚,被众驱出,住大林中,劝化多人。无忧普欲喜音转轮圣王得信乐已,弘此三摩地。今皆成佛。说法者,即无量寿佛。转轮王,即不动佛。

  受记品第三,佛为喜王说增一至十法具足,得此三摩地,七千众生,法眼清净;七千众生,发无上心,皆得不退转记。三万菩萨,得无生忍;佛放身光,遍十方界,皆有莲华。见佛坐上喜王问法,既摄神力,遂明一切诸法,皆无来去,如焰幻等。佛又告喜王,过去宝光威轮王佛时,宝月转轮王生一童子。名曰法上。同王觐佛问法。佛以伽陀说此三摩地。得不退转。法上童子,即今喜王。轮王宝月,即今慈氏。喜王又问菩萨何法有?何法无?佛答以无一百五十恶法等。又总略说一切不善法,诸菩萨无,一切善法,诸菩萨有。

  佛说未曾有正法经(六卷今作三卷) (南凊北深)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

  佛在鹫峰山,与万二千五百比丘俱。复有八万四千菩萨,从诸佛刹来集,及天龙八部来集,二十五菩萨,及四兜率天子各说趣证佛智之法。妙吉祥菩萨最后广说已。辨积菩萨欲问于佛,妙吉祥即变身为佛答之。舍利子遥闻法音,称叹希有。光严菩萨问佛,求见妙吉祥菩萨。佛警悟令来法会,二百天子欲退大心,佛以放钵因缘而发起之,并说昔缘因,劝舍利子等发菩提心。次有摩竭国王见佛决疑,请妙吉祥入宫供养说法。妙吉祥于东方常声世界,请得八万大士,初中后夜为说法已。次日同迦叶等,共受王请,既受食竟,以叠奉施,菩萨声闻,各皆隐身不现。乃至后宫,及王自身,亦不复见。如是令王悟无生忍,同来佛会。中路又化一杀人者,令其见佛,得证涅槃。次为国王,及四王子,授记作佛,嘱累流通。

  佛说阿阇世王经(二卷) 惟

  后汉月支国沙门支娄迦谶译

  与上经同。

  普超三昧经(四卷) 毁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亦同前经。分为十三品,第十二品月首,即世王太子也。

  佛说放钵经(一卷) 毁

  西晋录失译人名

  即普超经奉钵品别译。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四卷) (南恭北五)

  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

  佛住耆阇崛山,与六万二千比丘,七万二千菩萨,及天龙八部俱。天冠菩萨偈赞问法,佛以三十二种四法答之。大树紧那罗王,与其眷属弹琴诣佛,令天众及山川等,乃至大阿罗汉,皆悉起舞,唯除不退菩萨。天冠菩萨问大树紧那罗王何不成佛?大树语以菩萨十二无满足法。大树请问宝住三昧。佛答以修习生起八十种宝,于世间宝,出世间宝,皆得自在。天冠问佛,大树云何以伎乐音,教化众生?佛具答之。大众以佛神力,各有天华,供散大树。大树以右手接,无一堕地,即以供佛。佛令成一宝盖,覆千世界,现诸华台,释迦佛像,赞大树德。大树复入庄严宝盖三昧。以妙宝盖,各覆诸如来像。复请佛及大众至彼香山,受七日供。演说净六度及方便法,各三十二。又为大树之子,于乐音中演诸问答。又为大树之妻,并诸女辈,说增一至十。舍女身成无上道之法,又许大树之子无垢眼,当于乐音中出六十四护菩提音,令不放逸。次乘大树所作宝车还灵鹫山,为阿阇世王等说三十二种菩萨法器,并说菩萨有忧悒无忧悒法,各四四种。次以偈答阿阇世王菩提行问,乃遣大树还其所居。又为瞿夷天子说四四法,能得无生法忍。又为阿难说菩萨法施,有三十二功德名称。次四天王说咒护持。

  伅真陀罗所问宝如来三昧经(三卷) (南场北五)

  后汉月支国沙门支娄迦谶译

  与前经同。

  三昧弘道广显定意经(四卷) (一名入金刚问定意) 丝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得普智心品第一,佛游鹫山顶,与千二百五十比丘,八千菩萨俱。阿耨达龙王问法。

  清净道品第二,道无习品第三,请如来品第四,请入龙宫半月。

  无欲行品第五,信值法品第六,转法轮品第七,决诸疑难品第八,文殊与诸菩萨从下方来,与迦叶议论,次与龙王说观如来义。

  不起法忍品第九,龙王问,文殊答。

  众要法品第十,受封拜品第十一,授龙王大菩提记。

  嘱累法藏品第十二,灵山重嘱流通。

  佛说海龙王经(四卷) (南彼北景)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行品第一,佛游灵鹫山,与八千比丘,万二千菩萨,及天龙八部俱。龙王问菩萨法,共四十九句。佛一一广答之。

  分别品第二,大众获益,龙王献珠。

  六度品第三,无尽藏品第四,总持品第五,总持身品第六,以法门为身也。

  总持门咒品第七,咒作华言翻译,讽诵者,得三十二无畏。

  分别名品第八,授决品第九,说污戒比丘,多生龙中,威首龙子,得受佛记。

  请佛品第十,十德六度品第十一,与十善业道经同。

  燕居阿须伦受决品第十二,无焚龙王受决品第十三,宝锦受决品第十四,龙王女也,与迦叶尊者论义。

  天帝释品第十五,为劝阿须伦,使不相战。

  金翅鸟品第十六,佛以皂衣,护诸龙等。有四金翅鸟惶怖趋佛,佛诲令持戒,令识宿命,不复为恶。

  舍利品第十七,龙欲供佛全身舍利,须菩提谓其不可。诸龙子叹佛境界,非声闻所知。

  法供养品第十八,佛出龙宫,为海神说十德庄严大海。龙子名受现,化作宫殿,送佛还灵鹫山。

  空净品第十九,阿阇世王与龙王辨受决实义。

  嘱累受持品第二十,诸菩萨各说受持之法,佛皆印之。并说神咒(亦翻作华言)。

  佛说转女身经(一卷) 男

  刘宋罽宾国沙门昙摩密多译

  佛住耆阇崛山,有婆罗门,名须达多,妻名净日,怀一女胎,其胎合掌听法,欲有所问。佛放光明,普照大千,令此众会,皆见此女在胎问法。问已,从右胁出,立莲华台,释提桓因奉以天衣璎珞。女报之曰,菩萨有十种衣服璎珞而自庄严,所谓不失菩提心,不忘深心,大慈大悲等。不受此愿求小智之衣,于是东南方净住世界,无垢称王如来,遣衣与之。女着衣已,即具五通,放光动地,礼佛问法。佛为说三十种四法,三万二千天人,发菩提心。次与舍利弗问答名字之义,佛与命名为无垢光,又与舍利弗问答女身之义,次问得离女身之法,佛以增一至十法答之。兼明女身种种苦恼,五百比丘尼发菩提心,愿离女身。七十五居士妇,璎珞供佛,化为宝台,各有佛坐,大众围绕。妇见神变,发菩提心,坚修梵行,即礼佛足,不转女身,誓不起地。佛为说十六法,大地震动,七十五居士亦来,先以善来得度。诸女遂成男子,升空说偈,复劝居士发菩提心。自乃请从弥勒菩萨如法出家。次无垢光劝母发菩提心,自亦发诚实语,转成男子。

  佛说无垢贤女经(三纸欠) 洁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佛说腹中女听经(二纸半) 洁

  北凉中天竺沙门昙无谶译

  二经并与前同。

  大方广如来秘藏经(二卷北作一卷) 染

  二秦录

  佛住耆阇崛山,与八千比丘,三万二千菩萨,及大千天众俱。东方宝杖佛所,有无量志庄严王菩萨,来问如来秘密藏法。佛答以发一切智心为首,次明十六种四法,六种二法,又明九种四法,六种二法,是名初入如来密藏根本句也。于是菩萨投身作供,迦叶更请佛说秘密藏法。佛言,往昔逼恼于菩萨者,皆不堕落。以菩萨愿力清净故,喻如良药,宝珠,油灯。又如坠地,还依地起。如打栴檀,亦得香气。次说烦恼从虚妄生,不应坚着。如芥子火,吹长则渐烧。如大火聚,无依则渐灭。当知妄想烦恼,是不真实。对治法门,如不实药。解知烦恼从因缘生,无性无生,名得菩提。次明设有极重十恶,若解如来说因缘法,如百千岁极大闇室,当然灯时,是闇已去。

  持世经(四卷) (南四北常) (一名佛说法印品经)

  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

  四利品第一,佛在竹园,持世菩萨问法。佛答以八种四利,勤修诸法实相,亦善分别诸法之相。三种四利,能求念力。四种四法,名得念力七种四利。能修习一切法,分别章句慧。四种四法,转身常得不断念,乃至得大菩提。复有七种五净智力。复有三法,一欲,二精进,三不放逸。

  五阴品第二,明菩萨正观五阴方便。十八性品第三,明菩萨正观十八界方便。

  十二入品第四,明菩萨正观十二入。

  十二因缘品第五,明菩萨善观十二因缘。

  四念处品第六,明菩萨观择四念处。五根品第七,明菩萨善知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