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一览


 ○经具因缘十二分  ○修证菩提多种门

  修多罗(亦云素怛缆。此云契经)。祗夜(此云重颂)。弊迦兰那(此云受记)。伽陀(此云不重颂)。优陀那(此云无问自说)。尼陀那(此云因缘)。阿波陀那(此云譬喻)。伊帝目多伽(此云本事)。阇陀伽(此云本生)。毗佛略(此云方广大乘)。阿浮陀达磨(此云胜法)。优波提舍(此云分别广说)。(以上十二参殷一两函)。阿毗昙(此云无比法。仙字音)。摩诃衍(摩诃此云大也。衍此云乘也。弁字函)。檀波罗蜜多(此云施也。有信有财有福。三事和合破悭能舍。是名檀也。波罗蜜此云彼岸也。多此云到也。总言施能到彼岸故)。尸罗(此云清净戒。亦云毗尼。此云调伏。谓调三业不造恶。故亦名波罗提木叉。此云解脱生死)。羼提(羼初眼反。此云安忍)。毗梨耶(此云精进)。禅那(此云静虑)。般若(此云慧)。(以上六出弁字音)。阤罗尼门(此云总持门。冬字音)。楞严(此云健行定。孝字音)。三昧(或云三摩提。或云三摩地。此云正定。谓任缘一境离诸邪乱也。亦云等持。等者正也。正持心也。持谓持诸功德也。阶字函)奢摩他(亦云寂静。此云止息)。三摩跋提(此云在定)。毗婆舍那(此云种种观察)。(以上三羽字音)。三摩钵提(此云从幻起行。出圆觉)。瑜伽(此云相应。谓一切乘境行果皆与心相应。一李字音)。阿兰那行(此云无诤。翔字音)。杜多(此云修治。谓修心治行弃贪。夜字音)。那罗延(此云坚固。弁字音)。阿鞞跋致(此云不退地。羽字音)。萨婆若(若汝者反。此云一切智。夜字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耨奴沃反。藐弥略反。阿此云无也。耨多罗此云上也。三藐正也。三遍也等也。菩提觉也。总言无上正等觉故。弁字音)。

 ○涅槃建塔附杂缘  ○地里时分诸数量

  般涅槃(具云般利涅槃那。谓般利普也究竟也。涅出离也。槃那烦恼也。合言普究竟出离诸烦恼故。弁字音。又云。涅而不生。槃而不灭故)。茶毗(亦云阇维。此云焚烧。宾字音)。设利罗(此云舍利。暑字音)。宰堵波(上苏没反。亦云聚相。此云塔。临字音)。支提(此云可供养处。亦云灵庙。制底塔庙皆其一也。翔字音)。制多(此云可供养。巨字音)。僧伽蓝(此云众园。纳字音)。精舍(息心所栖之处。仙字音)娑婆(此云堪忍)。震旦国(或云支那。或云真丹。此翻为思惟。以其国人多所思虑。多所计作。即今汉国是也)。因阤罗(此云帝)。(以上三弁字音)。琰魔(或云阎罗。此云双也。谓苦乐并受。导字函)。捺洛迦(捺洛此云人。迦此云恶。恶人生彼故。亦云泥犁。此云无喜乐故。皆地狱之异名。对字函)。薜荔(此云饿鬼。服字函)。阿赖耶(此云根本意识。孝字函)。羯逻蓝(此云和合。谓和合精血受胎七日。亦名歌罗逻。亦名頞浮阤。参有草二音)。萨迦耶见(此云身见。谓于五取蕴随执为我或为我所故。尽字函)。波罗夷罪(上云弃诸善法永无忏悔。其余轻重罪名突吉罗。等义并见本集持戒品)。忏悔(忏谓忏摩。此云请忍。谓请前人忍受我悔罪也。弁字音)。布萨(此云我对说。谓相向说罪也。陛字音)。羯磨(此云作法办事。纳字音)。曼阤罗花(此云杂色花)。瞻卜花(此云黄色花)。优钵罗花(此云黛色花)。波头摩花(此云赤莲花)。芬陀利花(此云白莲花)。苏末那花(此云黄白色花)。拘物头花(此云地喜花)。(以上七弁字音)。摩尼宝(此云离垢宝。合论)。钵和罗饭(此云自恣食。纳字音)。药石(古人以石为针。今人以铁。皆谓疗病也。陛字音)。吽(合口鼻中出声呼。万字音)。歌罗分(此云柝一毛为百分中之一分也。或云十六分中之一分也。弁字音)。一肘(二尺。果字音)。一仞(高七尺。师字音)。逾缮那(亦云由旬。此方四十里。云字音)。牟呼栗多(此云须臾顷。三十牟呼栗多为一昼夜)。洛叉(此云万)。俱胝(下珍迟反。此云亿)。那庾多(此云兆)。那由他(此云京)。(以上五弁字音)。垓劫(十亿曰兆。十兆曰京。十京曰垓。乃大数也。阶字音)。无鞅(无尽之数。河字音)。阿僧祗(阿此云无。僧祗此云数。合言无数。形字函。亦云僧企耶。翔字音)。

  大藏一览卷第九(终)
嘉兴大藏经 大藏一览


  大藏一览卷第十

  宁德优婆塞陈 实 谨编

  秀水居士姚舜渔重刊

    第八宗说门之余

  姚登用校正

  宗眼品

 稽首释迦大慈悲  不立文字直指示

  统要云。世尊才下生。乃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云门云。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贵要天下太平。琅玡觉云。云门可谓。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又因外道问。不问有言。不问无言。世尊据坐。外道赞叹云。世尊大慈大悲。开我迷云。令我得入。乃作礼而去。阿难白佛。外道得何道理。称赞而去。世尊云。如世良马。见鞭影而行。

  ○又一日升座。文殊白椎云。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

  ○又一日示随色摩尼珠问。五方天王。此珠作何色。时五天王。互说异色。世尊藏珠入袖。却抬手云。此珠何色。王答。手中无珠。何处有色。世尊叹云。汝何迷倒之甚。吾将世珠示之。便说青黄赤白。吾将真珠示之。便总不知。时五天王。言下悟道。(已上出第一卷)。

  正传品

 ○爰自西天四七祖  ○直至唐土二三师

  传灯云。初祖迦叶尊者。于灵山会上百万众前。因世尊拈花。独迦叶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分付于汝。汝可流布。无令断绝。仍授金缕僧伽梨衣。入鸡足山。俟当来佛慈氏下生传付也。

  ○二祖阿难尊者。问迦叶师兄。世尊传金襕袈裟。外。别传个什么。迦叶召云。阿难。阿难应诺。迦叶云。倒却门前刹竿着。

  ○三祖商那和修尊者。得优波鞠多。为给侍。因问鞠多。汝年几耶。曰。我年十七。师曰。汝身十七。性十七耶。答曰。师发已白。为发白耶。心白耶。师曰。我但发白。非心白耳。鞠多曰。我身十七。非性十七也。

  ○四祖优波鞠多尊者。化度甚众。波旬恐怖。将害正法。尊者入定。波旬密持缨络。縻之于颈。及尊者出定。乃取人狗蛇三尸。化为花鬘。软言慰谕。吾有花鬘奉酬。波旬引颈受之。即变三种臭尸。波旬厌恶。尽己神力。不能得脱。升释梵天。求其解免。彼各告言。十力弟子神变。我辈凡陋。何能去之。梵王说偈。

若因地倒。还因地起。离地求起。终无此理。

  波旬受教。投礼尊者。哀露忏悔。鞠多令其归三宝竟。尸鬘顿脱。礼谢而去。尊者每度一人。以一筹置于石室。其室纵十八肘。广十二肘。充满其中。尊者入灭。以筹焚之。舍利建塔。

  ○五祖提多迦尊者。因求出家。鞠多问曰。汝身出家。心出家。答曰。我来出家。非为身心。鞠多曰。不为身心。复谁出家。答曰。夫出家者。无我我故。即心不生灭。心不生灭。即是常道。诸佛亦常。心无形相。其体亦然。

  ○六祖弥遮迦尊者。领八千大仙为徒。闻提多迦入国。率众迎奉。谓提多迦曰。昔与师同生梵天。我遇阿私陀仙。授我仙法。师逢十力弟子。修习禅那。自此报分殊途。已经六劫。尊者曰。支离累劫。诚哉不虚。弥遮迦乃舍邪归正。以嗣祖位。

  ○七祖婆须蜜尊者。常服净衣。执酒器行。或吟或啸。人谓之狂。遇弥遮迦。问曰。师何方来。欲往何所。弥遮迦曰。从自心来。欲往无处。师曰。识我手中物否。弥遮迦曰。此是触器。而负净者。师曰。还识我否。弥遮迦曰。我即不识。识即非我。又问名氏。师答。名婆须密。弥遮迦曰。我师提多迦说。佛说。阿难。吾灭后三百年。有一圣人。名婆须密。而于禅祖。当获第七。乃投出家。度脱成道。

  ○八祖佛陀难提尊者。遇婆须密。即前白言。与师论义。婆须密曰。论即不义。义即不论。若拟论义。终非义论。师知义胜。求度为嗣。

  ○九祖伏驮密多尊者。昔曾值佛。悲愿广大。虑父母情爱难舍。故年已五十。口未尝言。足未尝履。佛陀行化。至家。见有光腾。谓其徒曰。此家当有圣人。口无言说。真大乘器。不行四衢。知触秽耳。父出致礼。问。何所须。佛陀答言。我求侍者。曰。我子伏驮。年已五十。不言不行。才见佛陀。遽礼说偈。

父母非我亲。谁是最亲者。诸佛非我道。谁为最道者。

  佛陀答偈。

汝言与心亲。父母非可比。汝行与道合。诸佛心即是。外求有相佛。与汝不相似。欲识汝本心。非合亦非离。

  伏驮闻偈。便行七步。父舍出家入道。

  十祖胁尊者。将诞。父梦一白象。背有宝座。座上安一明珠。从门而入。既觉乃生。后为佛陀执侍。未尝眠睡。胁不至席。遂号胁尊者。

  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谒胁尊者。问。汝从何来。师曰。我心非往。胁曰。汝何处住。师曰。我心非止。胁曰。汝不定耶。师曰。诸佛亦然。胁曰。汝非诸佛。师曰。诸佛亦非。胁印可度之。

  十二祖马鸣大士。见富那。问曰。我欲识佛。何者即是。富曰。汝欲识佛。不识者是。马曰。佛既不识。焉知是乎。富曰。既不识佛。焉知不是。马曰。此是锯义。富曰。彼是木义。富复问曰。锯义者何。马曰。与师平出。马又问曰。木义者何。富曰。汝被我解。马乃豁悟。

  十三祖迦毗摩罗尊者。得法于马鸣。领徒入山。逢一大蟒。盘绕师身。与受三归而去。继有一老问讯。师问所止。答曰。昔为比丘。乐静。时有初学。数来请益。烦于应答。起瞋恚想。命终为蟒。今已千载。适遇尊者。获闻戒法。故来谢耳。

  十四祖龙树尊者。遇迦毗得法。乃于座上。现自在身。如满月轮。大众唯闻法音。不睹师相。而说偈言。

身现圆月相。以表诸佛体。说法无其形。用辨非声色。

  (以上振字函第一卷)。

  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因谒龙树。知是智人。令侍者以满钵水置于座前。提婆睹之。乃以针投。契于龙树。即为法嗣。

  十六祖罗睺罗多尊者。曾蒙佛记。第二五百年为大教主。遇于提婆盖符夙因。得度之后。因求法嗣。见僧伽难提入定。经三七日。方从定起。问曰。汝身定耶。心定耶。曰。身心俱定。罗多曰。身心俱定。何有出入。僧伽曰。虽有出入。不失定相。

  十七祖僧伽难提尊者。庄严王之子。生而能言。常赞佛事。厌于世乐。七岁能偈。告其父母。稽首大慈父。和南骨肉母。我今欲出家。幸愿哀愍故。父母固止之。遂终日不食。乃许在家出家。号僧伽难提。次谒罗多入道。

  十八祖伽邪舍多尊者。因风吹殿角铃声。难提试问。铃鸣耶。风鸣耶。舍多答曰。非风非铃。我心鸣耳。难提曰。心复谁乎。舍多曰。俱寂静故。难提曰。善哉。继吾道者。非子而谁。

  十九祖鸠摩罗多尊者。因伽邪行化。至扣其门。鸠摩曰。此舍无人。伽邪曰。答无者谁。鸠摩闻语。知是异人。开关延接。以续祖灯。

  二十祖阇夜多尊者。遇鸠摩入国。问曰。我家父母素信三宝。而尝萦疾瘵。凡所营作皆不如意。而我邻家。久为旃陀罗行。而身常勇健。所作和合。彼何幸而我何辜。鸠摩曰。善恶之报。有三时焉。凡人但见仁夭暴寿。逆吉义凶。便谓亡因果虚罪福。殊不知影响相随。纵经万劫。亦不磨灭。时阇夜多。顿释所疑。鸠摩曰。汝虽已信。三业而未明。业从惑生。惑因识有。识依不觉。不觉依心。心本清净。无生。灭。无造作。无报应。无胜负。寂寂然。灵灵然。汝若入此门。可与诸佛同矣。一切善恶有为无为。皆如梦幻。阇夜多夙慧顿发。

  二十一祖婆修盘头尊者。父名光盖。母名严一。尊者在母胎日。有一罗汉。名贤众。至其家。光盖设礼。贤众端坐受之。严一出拜。贤众避席云。回礼法身大士。光盖莫测其由。问曰。我是丈夫。致礼不顾。我妻何德。师却避之。贤众曰。汝妇怀于圣子。当为世灯。吾故避之。非重女人也。及盘头出世。智慧渊冲。唯尚辩论。为众之首。一食不卧。六时礼佛。清净无欲。为众所归。阇夜多将欲度之。先问彼众曰。此盘头能修梵行。可得佛道乎。众曰。我师精勤。何故不可。阇夜多曰。汝师与道远矣。设苦行历于尘劫。皆虚妄之本也。众曰。尊者蕴何德行而讥我师。阇夜多曰。我不求道。亦不颠倒。我不礼佛。亦不轻慢。我不长坐。亦不懈怠。我不一食。亦不杂食。我不知足。亦不贪欲。心无所希。名之曰道。盘头乃师之。

  二十二祖摩拿罗尊者。曩授佛记。第二五百年。出家继圣。后于那提国。常自在王家托生。果遇盘头得度。

  二十三祖鹤勒那尊者。七岁游行聚落。睹民淫祀。乃入庙叱之曰。汝妄兴祸福。幻惑于人。岁费牲牢。伤害斯甚。言讫庙貌忽坏。由是乡党谓之圣子。出家成道。

  ○二十四祖师子尊者。见鹤勒那。而问曰。我欲求道。当何用心。曰。无所用心。曰。既无用心。谁作佛事。曰。汝若有用。即非功德。汝若无作。即是佛事。经云。我所作功德。而无我所故。勒那预有谶曰。吾灭五十年后。当有难起婴在汝身。至时罽宾国王。果灭佛法。至尊者前。问曰。师得蕴空否。尊者曰。已得蕴空。曰。离生死否。尊者曰。已离生死。曰。既离生死。可施我头。尊者曰。身非我有。何吝于头。王即挥刃。断尊者首。白乳涌高数尺。王臂亦堕。七日而终。

  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尊者。生时便拳左手终未能舒。父领投于师子尊者。问其宿因。尊者以手接曰。可还我珠。童子遽开手奉珠。尊者曰。吾曩为僧。赴西海斋。衬珠以付童子婆舍今还吾珠。理固然矣。即求出家。密受心印。后隐南天。王问。所传何宗。祖曰。我从师子尊者而得。王曰。予闻师子。不能免于刑戮。何能传法后人。祖曰。我师难未起时。密授信衣以显师承。王曰。其衣何在。祖即于囊中出衣示王。王命焚之。五色相鲜。薪尽如故。王悔致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