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嘉兴藏
- 大藏一览
大藏一览
四分律云。目连告诸比丘。而此水经过小地狱。来涌出王舍城。是故热沸而垢浊。(随字函第六卷)。
五。阎王业报
诸经要集云。阎浮洲南。二铁围山外。有阎罗王宫殿。纵广六十由旬。七重墙壁。七重栏楯。七重铃网。其外七重多罗行树台殿园苑种种可观。王以恶业。自然而有赤融铜汁在前。宫殿。即变成铁。五欲功德皆没。王见此已。怖畏不安。即走入内。时守狱者。取阎罗王高举扑之。以融铜汁泻置口中。次第燋然。从下而出。王作是念。往昔作恶。今受此苦。愿舍是身。于佛法中出家入道。既发善念。所在宫殿。还复如旧。便得快乐(楹字函第十八卷)。
六。地狱妄成
要集云。阎摩罗人。非是众生。罪人见之谓是众生。手中执持焰然铁钳。彼地狱人。恶业既尽。命终之后不复见于阎罗狱卒。如阎浮提日光既现。则无冥暗。恶业尽时。阎罗狱卒亦复如是。以此文证。众生恶业应受苦者。自然无中妄见见狱。问曰。见地狱者所见狱卒及虎狼等可使妄见。彼地狱处阎罗在中。判诸罪人。则有此境。云何言无。答曰。彼见狱主。亦是妄见。直是罪人恶业熏心。令心变异无中妄见。实无地狱阎罗在中。故唯识论云。如地狱中。无地狱主。而地狱众生。依自然业见地狱主与种种苦。而起心见。此是地狱处。此是夜时。此是昼时。或以恶业故见狗见乌。或见山压。以此文证。善恶熏心。令心异见。实无地狱。是故心外虽无地狱。恶业成时。强自妄见。(对字函十一卷)。
金刚上味经云。佛告文殊师利言。彼地狱门。从何所起。文殊师利言。一切法是自念起相。自妄念故。一切凡夫而自系縳。以系縳故。则是地狱。虽非是有。而令受者。受彼苦故。文殊师利言。譬如有人。于睡梦中。而见自身堕于地狱。见百千万火所烧。见捉其身。掷镬汤中。彼人梦里吼言极苦。诸亲问言。汝何所痛。彼人答言。我受地狱镬汤之苦。诸亲报言。汝今勿怖。汝以睡眠。实不从此至彼。亦不从彼至此。彼人闻已。方知我是睡梦。虚妄不实。如是知见。身心得安。世尊。如彼非有。而说言有。而自说言。我堕地狱。一切诸法。皆是虚妄。虚妄生故。佛赞文殊。善哉善哉。一切地狱。应如是见。若如是见。无有地狱。九万二千菩萨闻此。皆得无生法忍。(过字函第三卷)。
七。二十五有(附十二不律仪)
庄椿录云。三界之中。二十五有者。一欲界。下至金刚水际。上至他化自在天。中间四洲六天(此约摄属只有六天。四王。忉利。夜摩。兜率。化乐。他化)五趣杂居。一切有情。未离贪欲。故名欲界(欲有五种。一财。二色。三食。四名。五睡)二色界者。梵众以上至色究竟。中间四禅十八天(梵众。梵辅。梵王。少光。无量光。光音。少净。遍净。无量净。福受。福生。广果。无想。无烦。无热。善见。善现。色究竟)正报身相。如银白色。依报宫殿。真金赤色。二色互照。故名色界。三无色界者。空无边以上至非非想中间四座空天(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非非想四天)人同碧落界。唯虚空四蕴成身(天人只是受想行识四蕴成身)无色蕴故。故名无色界。其中总分二十五有者。偈曰。
四洲(东西南北部洲)四恶趣(狱鬼畜修罗)。六欲(六座欲天)四禅天(初二三四禅)。四空(无色界四空天。以上二十二类摄三界。足次下三类。就初禅并第四禅别指)及梵王(梵王执言一切众生是我所生。不了别业故堕有数)。无想(第十九天。无想外道沈空)净居圣(第二十四天主。专专执言即我是圣。迷无凡圣真理故堕有数)。皆名为有者。
谓因属有漏。果系有为。有生有死故。瑜伽论云。十二不律仪(人伦所摄)一屠羊。二贩鸡。三贩猪。四捕鸟。五罝兔。六盗贼。七魁脍。八守狱。九谗刺。十断狱。十一缚象。十二咒龙。(习字函第九卷)。
八。十二类生
楞严经云。世界颠倒分段妄生。因此界立。和合相涉。变化众生。成十二类。是故世界。因动有声。因声有色。因色有香。因香有触。因触有味。因味知法。六乱妄想成业性故。十二区分。由此轮转。是故世间声香味触穷十二变为一旋复。乘此轮转颠倒相故。是有世界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若非有色。若非无色。若非有想。若非无想。(此一一类和合各成八万四千种性。详见本经)。○(染字函第七卷)。
九。当断轮回
圆觉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由于欲境。起诸违顺。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是故复生地狱饿鬼。知欲可猒。爱猒业道。舍恶乐善。复现天人。又知诸爱可猒恶故。弃爱乐舍。还滋爱本。便现有为增上善果。皆轮回故不成圣道。末世众生能舍诸欲。及除憎爱。永断轮回。勤求如来圆觉境界。于清净心便得开悟(修进次第见后三乘品中)。楞严注云。悟道之人一生众里。与道相应不作三业。所以不受三界死生。又一乘人。常入生死度生。实由道力所资。不染三界根本烦恼。来往自由。华严云。虽复现身于世中生。而于世法。心无所著。不同凡夫永没三界。又不同二乘求出三界。方知学佛人。能免生死。义在于斯。乃无生死可免。无三界可出(长庆注第四卷)。
三灾品(因缘有四)
○小灾俭病与刀兵 ○大变毗岚并水火
一。小三灾劫
瑜伽论云。三种小灾出现。谓俭病刀。俭灾者。人寿三十岁时。方始建立。当尔之时。精妙饮食不可复得。唯煎朽骨。共为宴会。若遇一粒稻麦粟稗等子。重若末尼。藏置箱箧而守护之。由此饥俭。有情之类亡没殆尽。此之俭灾。经七年七月七日。方乃得过。彼诸有情。起下猒离。由此因缘。寿不退减。俭灾遂息。至于人寿二十岁时。本起猒患。今乃退舍。尔时多有疫气相续而生。彼诸有情。悉多殒没。如是病灾经七月七日。方乃得过。彼诸有情。起中猒离。由此因缘寿量无减。病灾乃息。又至人寿十岁时。本起猒患今还退舍。尔时有情展转相见。各起猛利杀害之心。由此因缘。随执草木。及以瓦石。皆成刀剑更相残害。经一七日。方乃得过。复有三种。最极衰损。谓寿量衰损。依止衰损。资具衰损。且寿量衰损者。谓寿极至十岁。依止衰损者。谓其身量极至一磔。或复一握。资具衰损者。唯以粟稗为食中第一。以发褐为衣中第一。以铁为庄严中第一。五种上味。悉皆隐没。谓苏蜜甘蔗油盐。咸变其味。尔时有情展转聚集起上猒离不复退减。又能弃舍损减寿量恶不善法。受行增长寿量善法。由此因缘。寿量色力富乐自在。皆渐增长至八万岁。如是二十减。二十增。合四十增减(为四十中劫)便出住劫。是时诸趣有情次第尽没(下文续之)。○(习字函第二卷)。
显宗论云。言坏劫者。谓从地狱。有情不复生。至外器界尽。坏有二种(一趣坏。二界坏)。趣坏者。谓此世间过于二十中劫已。从此复有等住二十坏劫。坏劫将起。住此洲人寿量八万。是时地狱。有情命终无复新生。为坏劫始。乃至地狱无一有情。尔时名为地狱已坏。诸有地狱定受业者。业力引置他方狱中。由此准知傍生鬼趣。时人身内无有诸虫。与佛身同。傍生坏故。有二说。于人益者。坏与人俱。余者先坏。是时人趣。此洲一人。无师法然得初静虑。唱如是言。离生喜乐甚乐甚静。余人闻已皆入静虑。命终。并生梵世。乃至此洲有情都尽。是名赡部洲人已坏。东西二洲例此。北洲命尽生欲界天。由彼钝根。无离欲故。生欲天已。静虑现前。转得胜依。方能离欲。乃至人趣无一有情。名为人趣已坏。是时欲界。随一有情。无师法然得初静虑。并生梵世。乃至欲界。无一有情。名为欲界已坏。是时梵世随一有情。无师法然。得二静虑。唱如是言。定生喜乐甚乐甚静。余天闻已。皆入彼静虑。命终。并生极光静天。乃至梵世。有情都尽(上至坏到三禅。准此可知)。唯器世间。空旷而住。大灾将起方始界坏。(爵字函第七卷)。
○二。大三灾劫
因本经云。大三灾时有大黑风。吹使海水两披。取日宫殿。置须弥山半。安日道中。缘此世间。有二日出。河渠流竭。其后久久。大风复取。第三日出大恒河竭。四日出阿耨池竭。五日出大海干枯。六日出天下烟起。至七日出天下洞然。直至梵天。火灾之后。布大黑云周遍。降雨滴如车轮。无数千岁。其水渐长。至光音天。此水复减。有大风起鼓动波涛。起沫积聚。自然坚固。变成天宫。七宝校饰。由此有梵天宫。其水转减。依前聚沫次第成就他化天宫。直至成四天下。依前建立。水灾之后。其次久久大僧伽风至果实天。其风四布。吹诸天宫。使诸宫宫相拍碎若粉尘。直至天下。诸大山王。相拍亦然。地下水尽。水下风尽。其后还复而降大雨至果实天。风鼓波涛起。沫积聚。如前水灾。仍旧建立。(映字函第九卷)。
○三。内感外灾
显宗论云。下三禅天。定遭水火风灾。初静虑。寻伺为内灾。能烧恼心。外火灾故。第二静虑喜受为内灾。轻安润泽。外水灾故。第三静虑动息为内灾。外风灾故。初静虑内具三灾。外亦遭于三灾所坏。第二静虑内有二灾。外亦二灾所坏。第三静虑。内惟一灾。外亦一灾所坏。第四静虑无有外灾。以彼定中。内无灾患故。(爵字函第七卷)。
四。戒施可免
毗婆沙论云。若人一日一夜。持不杀戒。于未来世。决定不逢刀兵灾起。若以一诃梨勒果起殷净心奉施病僧。于当来世。决定不逢疾疫灾起。若一抟之食。起殷净心奉施僧众。于当来世。决定不逢饥馑灾起。(性字函第四卷)。
劫量品(因缘有四)
草木作筹为大劫 ○诃麻表数乃中称
一。大小劫量
(婆沙论云)有一苾刍白佛。劫为何量。佛言。劫量长远。非百千等岁数可知。苾刍复言。有譬喻不。佛答言。有。如全段石山。纵广高量。各逾缮那。迦尸细缕百年一拂山已磨灭。此劫未终。汝等当知。经此劫数。无量百千。在于恶趣及人天中。生死轮转。受诸剧苦。何得安然不求解脱。(性字函第五卷)。
法数偈云。
大千草木寸为筹(尽大千世界草木皆寸斩为筹)。一由旬砂细如面(河广四十里满中砂细如面)。芥子纵横堆百里(城四方并高各一百里满堆芥子)。化身佛刹碎为尘(一化身佛化一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人间百年旋除纤(世上过一百年筹砂芥尘各除一拆)。每事罄空为一劫。兜率铢衣拂青石。四十里尽劫同然(石广一由旬。厚半由旬。兜率天人一百年以六铢衣一拂。至石销尽以为一劫)。如上五种极时长。经论较量称大劫(已上名大劫)。婆诃油麻中可见(十大地狱皆以婆诃麻为筹。第十狱用一万二百零四十斛麻。人间百年除一粒麻。麻尽出狱。此名中劫)。三灾(一十三万四千四百万年为一火灾等)四相(三万三千六百万年为一成相劫等)小堪知(辘轳增减乃是小中之小)。
○庄椿引教云。庄严劫坏交贤劫。初阎浮人。寿八万四千岁。身长八丈。凡过百年命减一年。身减一寸。过千年命减十年。身减一尺。如是减至十岁。身长一尺。则减劫之极也。过尔之后复入增劫。凡过百年。命增一年。身增一寸。增至千年。命增十年。身增一尺。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身增八丈。则增劫之极也。如是一减一增。共计一千六百八十万年。名一辘轳劫(即双桶并车一边下一边上。喻劫一增一减)据二十个辘轳劫。共计三万三千六百万年。为一成劫。且娑婆世界。自从成劫之后。交入住劫。已经八减八增。涉八个辘轳劫。今当第九减劫有四佛出世。初减人年六万岁时。俱留孙佛出世。次减人年四万岁时。俱那含牟尼佛出世。次减人年二万岁时。迦叶波佛出世。次减人年一百岁时。释迦文佛出世。从住劫至释迦文已。得一万四千二百七十九万三千年也。故法数偈云。
娑婆住劫岁流迁。九减仍闻八度添。一万四千零二百。七十九万三千年。
又自释迦文灭。至圣宋绍兴。已二千一百年。人又减二十一年。身减二尺一寸。今人只可六尺。寿八十也(经称劫末身减渐迟)此去更过七千年。人寿十岁。身长一尺。至此减劫之极也(劫末遇小三灾上文已明)。过尔之后。复入第九增劫。如前过一百年人命增一年。身增一寸。渐增至二万岁时。铁轮王出。四万岁时。铜轮王出。六万岁时。银轮王出。八万四千岁时。金轮王出。至此增劫之极也(凡增劫中皆有四轮王次第而出。并同此)。过尔之后。复入第十减劫。减至八万岁时。弥勒下生。从绍兴去取弥勒。更八百八十万七千年也。是时百亿阎浮真金为地。地平如掌。粳稻自生。思衣衣来。想食食至。无量快乐。男女五百岁。乃方婚嫁。弥勒初会。度人九十六亿。第二会度人九十四亿。第三会度人九十二亿。尔后度人无数。
贤愚经。佛云。弥勒三会度人。悉我遗法种福众生。然后乃化同缘之徒。弥勒灭后。尚有九百九十五佛相继出。后十一辘轳劫中。如是千尊出尽。二十辘轳已满。则坏劫到来(遇大三灾。上文已明)。大灾之后。复入成劫。如前劫风鼓扬劫水。水生厚沫。化作三禅天等。迤逦下至人间大地。依前造化星宿劫天地(亦如贤劫)。亦有千佛出世。故三千佛括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