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嘉兴藏
- 古庭禅师语录辑略
古庭禅师语录辑略
今时道流稍得一知一见将谓佛祖相继。亦犹如此殊不知古人得处。千万辛苦及其悟后见人千万艰难或遭痛打。或受恶骂。以至执劳负重种种精进。念念向前未尝斯须退慢。凡于所授。如饮甘露。如获大宝。一旦时节到来。东西南北。天上人间。自然遮他不住。到此田地。天龙恭敬不以为喜。况世名利哉。老僧向时见先师无际和尚。受尽恶毒手脚。一时机契理合。敢与古人挽手共行。六祖大师。称一切人为善知识。佛愿一切人至于果位。学人苟能领略。一肩担负。老僧合十加额。
古人举起这着便舍身命一勇向前。不顾危亡。真实欲见个下落。及其了明。恐不确的。不惜劳苦。寻礼尊宿。审其所以。岂敢一毫怠慢。更三二十年。向人境四绝处。韬光晦迹。保养灵源。澄澄湛湛。或被龙天推出。只向孤峰顶上。十字街头。等闲发一言。如大日轮。光无不及。今时参学者最初行脚。便立处不实。不以生死大事为念。又岂肯死得一片心地。效古人受一段大苦。既无苦志。养其利名温饱之情。无因果。无羞耻外寂内摇。做假模样。受天人礼拜供养。尚未足意。如此望久后生于化乐。诚难得也。庞居士云不与万法为侣的是什么人。马祖云。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却向汝道若论此事。岂得以小根小器。小知小见。而欲坐致太平。现成受用。庞老。与么问。马祖与么答。观其开口发言立意处。一模托出。但拟心则无是处大解脱门。无处不建。大般若智无处不彰。尘尘刹刹。事事物物。一一历。然无有一物一事。一尘一刹。而不头头相撞。步步踏着。如老僧不惜口业。一时打破家当。尽情搬出。任学者千般若解脱田地上。经行坐卧。俯仰折旋。吃饭着衣。屙屎放尿得大自在得大受用。若是上根利智。闻山僧所说一肩负去孤峰顶上。饱食高眠。佛法世法。都无一念。即此都无一念处。泊然无有一事一物为障为碍。如此一念。万年万年一念。犹太虚空。不与万象森罗为碍。岂不名绝学无为闲道人也。世尊灵岳拈花。迦叶当机发笑。究其所以。皆不出闲道人日用中。学者果见个下落。将大藏教典总持机缘。放下也得。拈起也得。头头上明。物物上显。古人道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其或不然。且向己躬下究明生死。此生死非从天降地涌。乃当人于无量劫来。不知不觉。头出头没。以至今日。苟不奋大力量。大勇猛将个四大五蕴。通身打做一片。下死志做工夫。今日明日。只是恁么。挨至眼光落地。纵是大悲菩萨。千眼放光。千手提挈。亦难代此生死之苦也。岂不闻常人说。木匠造枷。自作自受。慎之慎之。如来出世。为一大事因缘。四十九年。三百余会尘说刹说。说之不尽。因甚古人教学者。总不要看文字。一切休去歇去。单单提个话头。如大死人。一旦发明所得则顿见四十九年。三百余会。尽是外事。既是外事。且释迦老人面目向什么处着落。所以宗门下独以超佛越祖为正见。去此超佛越祖。纵现大神通。说过释迦老人。总无用处。况学者些小学解文字。贡高我慢乎。
老僧初不知所谓宗门下事。凡见个聪明伶俐人。便信心向前请问。终无一言感发。后于坐中。自家倒断自作主宰。古人个个说蒲团上竖起脊梁。昼夜不放倒身。十年二十年。一生两生。只如此坐。谓之坐禅我宁死依古人所教坐禅。决不更改。以此久久方得个参悟省力处。一切时中。自然坐得彻。岂敢惑人说我大彻大悟。老僧不欺心。真实与你等大家究竟务要做到超佛越祖田地庶不负参学之志也岂不思达磨初祖到少室面壁。都无所为。及二祖神光断臂立雪。祖云。将心来与汝安。神光答云。觅心了不可得。祖云。吾为汝安心竟。只此亦无所为后来人皆道祖师西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六祖大师云。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阿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明言下大悟。到此皆无一字。学者欲造到古人田地。须向生死岸头谈笑而化。除此再无第二法。
临济和尚云。汝等诸人。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的当甚的当。检点学者分上。虽是移远就近。且不可认着。其实只道得八成何谓。佛祖分上始得。学者分上不得自瞒。老僧见学者个个所说禅定脱洒处。人人似龙象蹴踏。立在佛祖头上。不容一切。及其与伊向痛处深锥痛劄无位真人。手忙脚乱。眼花心醉。不知所以。纵有所答。亦犹方木圆孔。学者切勿自执。要以古人未悟之前。死心做工夫处参究。古人悟后。方便垂手。将个蜜果放学者口里学者不费工夫。现成受用。将谓自家的也是个有道尊宿。受人礼拜供养。贪利养。拨因果。中峰和尚云。妄谈般若罪无涯。项上先担生铁枷。诚哉斯言也。岂不知临济和尚。三次问黄蘖。三翻被打。后到大愚参问。又遭大愚诃责。及悟复归黄蘖。蘖责大愚。恨不痛与一顿始得古人岂容易得来。雪峰三登投子。九到洞山。宗门之教。灯灯相续祖祖相传。未是小事。学者真个受一段大苦。废寝忘餐。三二十年。抱此一志。死中得活。方许有个说话处。不然。开口便担生铁之枷。百千万劫。欲求脱去。无有是处。
古德云。山僧为汝发机却有限。不如山河大地一切音声。及自己心念所起。乃是文殊普贤观音妙门。无一处不是自家宝所。无一物不是自家珍藏无一方不是自己田地。与么则十方世界。总为遮那法身。一切众生无一人不在里许。既在里许。为什么事有不了处。学者于禅定上。以不动智精进坚固。磨皮至肉。磨肉至骨。磨骨出髓。尽百千万劫看来看去以悟为期。死中求活。研磨到此田地。便能入四生六道。善恶净秽之处。说一味平等法。上不见有佛。下不见有众生。般若云。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佛祖为我等直恁老婆心切。岂不得委任信受。将一切所为放下。觅个受用。于打哄说杂话处。大家较量。递相保护。一法不为与么挨究。何患祖风不振。己事不明。
老僧不畏罪福。将佛祖百千万劫受大苦恼。一着大事。拈来逼拶学者。欲学者得大无碍禅定。饥来吃饭。困来打眠。要行便行。要坐便坐。都无安排计较。举个话头。任事不为。空劳劳年久不易。得大受用。学者不信。反为自害。学聪明文字。杂毒入心。狂狂荡荡。长篇阔赋。牵引枝蔓。以为一生所务。不负于己。据老僧看来。通身错了。我出家人既离尘脱俗。欲效佛祖。当知空门之学。究以生死。若论生死。岂有间暇工夫求学文字言语。诸子百氏之学。虽至经天纬地。不过世间功名富贵。一旦数尽。犹梦中事。古德云。名利扰攘裈中虱。智识纷争槛外猿。诚哉是言。世间最大唯生死耳。富贵功名直得几文。学者去此别究。皆生死苦本也。
吾门所贵绝知见解会。如枯木顽石。寒灰死火纵佛祖放百宝光明。种种语言。玄之又玄。妙之又妙。见与么事。闻与么说。正好当头着棒。令伊远退。方有参学之分。其或不然。将个业识身心。这边经冬。那边过夏。十年五载。死不死。活不活。也说是个久参禅和。及将所参学的一段大事。与伊定当。都无一点分晓。这等学者。总是释迦弥勒文殊普贤到来与伊说亦无下手处参学中此等之流。如麻似粟。祖风安保其复振哉。永嘉和尚云。外道聪明无智慧可不伤乎。
永嘉和尚云。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老僧多年发明。有个直截处。直下与学者说破。若或领略得去。唤不回头。一念万年。万年一念。如此的当。三世诸佛。也索列在下风。况诸方禅子。奈得你何。且道如何是老僧直截处。老僧当时于无明起处。观彼十方法界。一切众生。及彼蠢动含灵。将个无明所以处参寻佛性这里则不见有佛性。所以既无佛性。则不可唤作无明。无明佛性。二俱假立。以此参破十方诸佛。一切众生。法身平等。了无一物。到这里方见得淫怒痴。即成定慧。生死烦恼。菩提涅槃。无一无二。学者若或信之。依老僧说。向自家心地上勘若勘破自家心地。便佛祖受用举心动念。念念现前。心心是佛。到此正好入穷岩绝壑。草衣木食。都无所虑。挨到命根绝处撒手向前。正如脱布衫上床。摩枕放身安乐打眠。宗门中从上古人。例皆如是。我辈若也贪染世事。驰逐声华。波波挈挈。不究生死。大限到来。眼光落地。一场大苦。那时若要似今日闻老僧与你等说佛祖所教其实难也古人悟后细密工夫。所操守处。孜孜兀兀。犹胜未悟时。念念恐有所失。此事本无得失。看来还要自来理会。观其所以。却与所见滞着处。大段不同。这里方解古人所教。转入转深。高高峰顶立。深深海底行。他得的人。自然丰彩天资迥常。古德云。铁牛过窗棂头角四蹄都过得。唯有尾巴过不得。岂谓等闲。老僧更有一说。其或浑身和个尾巴都过了还我公案来。
德山和尚示众云。道得三十棒。道不得三十棒临济问侍者为什么道得三十棒道不得三十棒若打接住送一送看如何。侍者至彼理前问。德山便打。侍者接住送一送。德山归方丈。侍者回举似临济云。我从来疑者汉。虽然还见德山么。侍者拟议济便打。学者看古人方便通个消息。于临济德山用处讨个下落。然后蒲团深藏机智或有个不然汉看他又不是此等。寻常知见。却要向德山临济未发机前。坐他二老舌头。使有棒举不起。有口开不得。老僧记得昔因二讲主。举此机缘。赠以偈云。临济德山太潦草。古今天下何处计。月照中山猿夜啼。明暗色空依子卯。讲师讲得讲不得。得与不得三十棒。五音六律从渠唱。所以问禅道佛法。文章世谛。总要当机利害处发明始得。不然则吾道凌替。老僧谛观从上古德。个个于此参学。鲜有一人不受大苦行脚。入门入室。便受师家打骂。千磨百难。只是令伊无一点参禅气息。然后着伊吃茶参堂。岂等闲立脚。如今学者。饱着一肚禅道我慢。一味莽撞。及其于未相见时。计较百端。不知心地所蕴。尽是一团生死。老僧曾与禅者说你等担包负苦。礼善知识究生死。如禅者未见老僧及到此处。动静语言。偷心伎量只此便是生死根本不如放下所来之念。一味平等寻常。都无计较伎俩。从生至死这里便是出生死处一大藏教。千七百机。无过教人如此老僧看来若论向上透关一着。且不管你悟与未悟。迷与未迷。德山临济尽用古机总不出你当人一念之处。思此添一事不得减一事不得。大力量汉问老僧说。一担而去。岂不庆快经云狂心不歇。歇即菩提。
老僧久不会通宗达士。尝切切于怀。恐负学者。未审学者还负老僧也。古人云。是你负我。是我负你。到此看来。却是老僧负学者。何谓。老僧在浮山却较些子。老僧来牛首。却没交涉。然而千钧之弩。岂为鼷鼠发机。此事于解路上看个个成佛成祖于见谛上看人人造业造罪老僧不说。恐负你等。这里须具正眼。透金刚圈。吞栗棘蓬。逢佛杀佛。逢祖杀祖。一切皆杀若有一事。则祸事生。要得干净。和个自己也杀之尽净。方始出得生死。于这杀处。苟存一念护惜。则霄壤矣。古人谓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老僧与么的实开说。莫顾危亡于镬汤炉炭碓捣舂磨。不举一念求出之心。经百千劫方可论宗门事。不然。说个即心即佛。人人都会。更说个非心非佛。学者也知。若要端的向生死际谭笑脱去。诚不敢望也。谭玄说妙。诬誷先圣。聋瞽后生。眼里无筋。皮下无血。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岂虚言哉。
今时参学人如蝇子。有些腥膻气味便泊。须与枯却向无气味处泊。令安在平白地上。从上作家宗师能为人者。惟有睦州见你有坐地处便铲却。从头铲将去。宗师家。要与学者递究生死。须是不顺人情。临济入门便喝。德山入门便棒。学者要到古人田地。也须死得自己一片心地。将古人受苦处。向前一一经历。莫起一毫半进半退半信半疑之心。拼命不顾生死。如一人与万人敌。久久不觉磕着。撞着犹。十日并照。岂不美哉。如今学者目前世事境缘。尚不能打点。况生死乎。他佛祖个个不容易得。大抵将不容易得处。拈学者顶上。使学者依而行之。离此再无别说。
十方诸佛。说一大藏教。令有情无情皆得平等。出生死。超佛祖。洞见本地风光乃云。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无明妄想。不能证得。楞严经云。山河大地皆是妙明真心中所现物。老僧看来。忒杀慈悲。八字打开。把手交付。学者不究此说。于自家知见上。强立知见博学多闻。祇以记持得便是好处却不信要了生死。老僧且与评论。只如我等所学。无过阿难。尚落邪思何况我等。出家儿远尘嚣。甘寂寞。所究者只为生死。生死既明。将天上天下。惟我独尊。生死未明。任有富贵功名。文章佛法。振动寰宇。古今无二。总无用处。大丈夫汉。岂得贪一时之乐。甘未劫之苦。直下将所绊若名若利。及与知见解会。文章佛法。禅道机缘一截截断。再不起第二念。如腊月扇子。任他无人觑着。冷冰冰。灰醭醭去。一念万年。万年一念。忽若大事已明。生死已断。便能超佛祖。煆圣凡。一切欺昧不得。学者或做到与么田地。老僧见伊。也索焚香稽首。
这一着子非小因缘。若(不具)宿智。纵遇真善知识。倾肠倒腹。和盘托出。与伊不能承领。忽若领略得去。又不能保守成风成颠。无有忌惮。一味能所。或然说着生死之难。便乃佯然戏笑。不念前途黑漫漫。于欲死不死之际。求生不得。求死不得。古人谓生龟退壳。活牛剥皮。岂不大苦。若是真实要了生死的。岂肯埋没自己。唐丧光阴。直下举一念如生铁铸就。一切情缘境界。尽情摈却。只向无字话头。心心念念。绵绵密密。打成一片。外不见有山河大地人物风境。内不见有佛祖机用玄妙知见。只与么去。久久定有悟处。又不得作悟会。连个前后迷悟都消殒尽。然后将佛祖言教一一印之。似空合空。犹水投水如镜照镜。以心印心。到这里都无隔阂。尘尘尔。刹刹尔。左右逢源。死生无碍。于此唤作那伽大定。纵终日行。未尝动一步。终日说。未尝发一言。参学人若不亲到此个田地。举心动念尽成生死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