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乾隆藏
- 西土圣贤撰集
- 阿育王经
阿育王经
若有人闻 佛说善法 随从受持
厌离五欲 乐解脱心 入寂静林
依道为筏 渡有彼岸
婆娑婆达多闻其言深畏生死。闻佛功德变其意乐于涅槃。即便说偈答优波笈多。
如是如是 如汝所说 汝实智慧
有大慈悲 今当更说 如来妙法
乃至优波笈多。次第说法。所谓四谛。优波笈多更观其身。观其身竟得厌欲界。以自说法故通达四谛得那含果。婆娑婆达多得须陀洹果。是时婆娑婆达多语优波笈多言。善哉善哉。摩诃萨埵。以汝力故覆三恶道大苦恼处。开发天堂涅槃之道。复次如来应等正觉及以法僧我今归依。复说偈言。
我往归依佛 两足第一尊
佛眼若青莲 天人中可贵
清净离欲法 无上应真僧
乃至优波笈多。以说法故。令其欢喜还归本处。去已未久。婆娑婆达多即便命终生于天上。是时诸天为摩偷罗国人说其生天。诸人闻已供养其身。是时长老舍那婆私。往笈多所语言。汝当听优波笈多随我出家。笈多答言。我先有约。令其治生不利不锐。乃听出家。乃至长老舍那婆私。以神通力令其治生不利不锐。是时优波笈多即自思惟。称量算计不利不锐。舍那婆私更至笈多所而语言。汝此儿是佛所记。我入涅槃百年后当作佛事。汝当听其随我出家。乃至笈多听其出家。是时长老舍那婆私将优波笈多往那哆婆哆寺。与其出家受具足戒。至第四羯磨除一切结得阿罗汉果。是时舍那婆私语优波笈多言。善男子。如佛所记。我入涅槃百年后。有比丘名优波笈多无相佛当作佛事。如是再说。佛弟子中教化第一。善男子。汝当作佛法饶益。优波笈多答言。如是。舍那婆私教其说法。摩偷罗国一切人民闻有比丘名优波笈多无相佛当说法。无量千人皆欲往听。乃至长老优波笈多入三昧思惟。见佛说法处四众围绕如半月形。复更思惟。世尊说法次第云何。即见次第。谓欲味欲过欲出及四信等。如是次第乃至涅槃。优波笈多亦如是说法。是时魔王于大众中雨于真珠以乱人心。众人乱故无有一人能见四谛。优波笈多见众心乱。即自念言。谁作此事以乱众心。即见知是魔王所作。至第二日倍多人来。优波笈多更次第说四谛真法。是时魔王复更雨金以乱众心。无有一人能见四谛。优波笈多见众心乱。即自念言。谁作此事以乱众心。即见知是魔王所作。至第三日复倍多人来。优波笈多复更说法。是时魔王更杂雨珠金及作天伎乐。是时众人未得离欲。见色闻声其心变动。不复听法。是时魔王即以花鬘系优波笈多项。乃至优波笈多思惟。谁作此事。即知是魔王所作。优波笈多生意。此魔王于世尊法藏常作乱事。何故世尊不教化之。即自思惟。是我可化。佛记于我为无相佛。教化人摄受故。乃至思惟。今欲化之是其时不。即见魔王受化时至。是时长老优波笈多取三死尸。一者死蛇。二者死狗。三者死人。以神通力变三死尸以作花鬘往魔王处。魔王见优波笈多生大欢喜。优波笈多已受我化。即便以身欲受花鬘。优波笈多自手缚之。即以死蛇系其顶上。死狗死人系其颈下。优波笈多语魔王言。如汝先以非法之花以辱于我。如是我今还以死尸系缚于汝。汝今已与佛子和合。若有神力可以现我。譬如大风能动海水以为波浪。而不能动摩罗耶山(翻离垢山)。是时魔王欲脱死尸。用力极多而不能脱。譬如蚋子不能移山。魔王嗔忿上升虚空。而说偈言。
若我自不能 从颈脱死尸
有余天能脱 其力则大我
长老优波笈多复以偈言。
汝往归依梵 及日月帝释
入火及大海 不燥烂不脱
我以此死尸 系着于汝颈
神力之所作 无有能脱者
尔时魔王往摩醯首罗及帝释等三十三天四天王。为脱死尸而不得。脱复往大梵天处。大梵语言。善男子。十力弟子神力所作。谁能脱之。如大海岸水不能破。复说偈曰。
如莲花丝 缚于雪山 有能称举
此不为难 神通之力 死尸系身
我今不能 为汝脱之 若我诸天
所有之力 不及如来 弟子之力
譬如余光 不及火光 如此火光
不及日光
魔王语言。云何教我所作。我于今者当归依谁。大梵语言。汝今速往归依优波笈多。如人于此地堕即于是地得起。汝今从其神力堕。还从其神力起。是时魔王方知佛子神力为大。即便思惟复说偈言。
若梵王归依 佛弟子法藏
谁复能思量 如来之神力
如来之神力 实能降伏我
但以慈悲故 是故不降伏
我今已知佛力不复广说。复说偈言。
今我已知 世尊慈悲 心离烦恼
譬如金山 我无明故 处处乱佛
处处作恶 而不降伏
尔时欲界主魔王无逃避处离优波笈多而思惟。即舍慢心往优波笈多处。礼其足说言长老我从菩提树间乃至今日。于世尊所起种种恶无量无数。复于娑罗国婆罗门舍。佛往彼处令不得食。是我所作。我所作恶佛亦不嗔我。或时化作龙蛇恶鬼种种可畏以怖。世尊亦不嗔我。长老今日无有慈悲。令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见怪笑令我羞愧。优波笈多言。汝无智慧不能思惟。欲以如来慈悲功德比于比丘。譬如芥子比须弥山。无异萤火等彼日光。取一掬水同于大海。如是沙门慈悲不得比十力慈悲佛。以是因缘。汝所作罪佛忍受之。魔王言。佛断一切惑。除一切疑。有大忍辱。我以烦恼恶故常欲恼佛。世尊以慈悲覆护于我。以是故。佛不伏我。长老当说。优波笈多答言。善男子。汝今当听。汝于佛多作众恶种不善法。除于如来生信敬心无以除灭。是故佛见当来久远不伏于汝。复说偈言。
汝心少敬重 如来则发起
从小增长大 当得涅槃果
汝所作众罪 今但略说之
当以念慧水 洗除烦恼垢
尔时魔王念佛举身毛竖。如歌昙婆花(不解翻)。复说偈言。
我多种种 苦恼世尊 世尊不嗔
我愿相应 如儿罪过 父不责之
尔时魔王多时思惟佛恩。以念佛故令其心冷礼长老之足而说偈言。
长老今日 已摄受我 能令于我
恭敬世尊 今以死尸 系缚我颈
以为庄严 唯愿大仙 以慈悲力
为我脱之
长老优波笈多言。若能有约当为脱之。魔王问言。云何为约。优波笈多言。汝从今去莫恼比丘。魔王答言如是如是。复当云何教我所作。长老答言。世尊法藏当广流布。是我所作。是时魔王惊而复说。教我所作。长老答言。汝今当知如来。入涅槃百年后我时出家。世尊法身我已得见。世尊色身我所未见。汝今为我所摄受故。如来色身汝当现我。我于今者更无所乐。唯乐见佛身。魔王偈答。
当共作约 若见我作 如来身色
不得见礼 此是一切 智恭敬故
长老礼我 我当自灭 令无有力
担圣人礼 如伊兰芽 不能胜持
象牙所担 故先共约
长老优波笈多答言。如是。我不礼汝。魔王复言。小待须臾。乃至我入林中犹如往昔有一长者名曰首罗。我于尔时欲乱彼故化作佛身。金色晃曜圆光一寻犹如日光。如是色身不可思议。我今故作令人见者悉生信乐。是时长老优波笈多答言。如是。即便为除三种死尸。为欲见于如来色身故。是时魔王即入林中化作佛身。作佛身竟从林而出。譬如女人入屏帐里。种种庄严。庄严既竟然后乃出。如来色相无有譬喻。令人见者无不欢喜。譬如采画有种种色。尔时魔王以变化色庄严林竟。又复作舍利弗以置右边。作目揵连以置左边。复作阿难持钵在后。摩诃迦叶阿[少/兔]楼驮须菩提等。一千二百五十诸大声闻。围绕化佛如半月形。作是化已。往至优波笈多所。优波笈多见佛身色生欢喜心。即从坐起观佛色身目不暂舍。即说偈言。
无常无慈悲 破坏如来色
如来无常故 灭色入涅槃
优波笈多缘念佛故心不能舍。我今见此化身见真佛无异。一心合掌略以偈赞。
面胜于莲花 眼胜优波罗
色胜众花林 亦胜于真金
可爱过于月 光明过于日
智深过于海 不动过须弥
行胜师子王 眼瞬胜牛王
复次欢喜满心大声而说偈言。
以心清净业 今得此妙果
以自业所造 不由他所作
无量无数劫 修净身口业
具足行六度 庄严不障身
见者皆欢喜 怨家亦生爱
我今见如来 云何不欢喜
是时优波笈多。思惟念佛故不觉是魔。以一切身礼魔王足。譬如大树根折躄地。尔时魔王惊而说言。长老今者不应乖约。长老答言。云何为约。魔王言。先共作约。若我作佛不应作礼。云何于今而见礼耶。长老从地起。小声答言。我非不知如来涅槃如水灭火。但见如来其色微妙。是故作礼不礼汝也。魔王问言。汝一切身分顶礼我足。云何而言不礼我耶。优波笈多言。我不礼汝。亦不乖约。汝今当听。譬如以土为佛。若礼敬者。但作佛想不作土想。我今见汝。但作佛想不作魔想。尔时魔王即舍佛形。供养优波笈多还归本处。克后四日魔王即自打钟。令一切人悉皆闻知。若欲生天及得涅槃。皆应往优波笈多所咨受正法。若有人未见佛者。当往观优波笈多。于是魔王说偈言。
若人欲富贵 不乐于贫穷
若乐天上乐 及大涅槃乐
悉当听受法 思惟其义趣
若人未曾见 最胜两足尊
大师有慈悲 自然得圣法
悉皆应当往 优波笈多所
此人为世间 而作于明灯
尔时此声遍满摩偷罗国。优波笈多降伏魔王已。摩偷罗国诸婆罗门等。一切人民皆往优波笈多所。时优波笈多坐师子座为众说法。心无所畏犹如师子。即说偈言。
若人无有智 不登师子座
如苟登高座 深生大怖畏
如师子无畏 摧伏外道论
若能如是者 堪登师子座
是时优波笈多。初所说法已次第说。所谓四谛。是时无数人有得阿那含果斯陀含果须陀洹果。乃至一万八千人出家思惟坐禅精进修道得阿罗汉果。于大醍醐山有石窟。长十八肘广十二肘。是时诸弟子已作所作竟。长老优波笈多语诸弟子。诸弟子中我已教化证阿罗汉果。得阿罗汉者取四寸筹置石窟中。乃至一日中有万八千阿罗汉。取筹置石窟中。是时乃至海边大地广闻名声。知摩偷罗国有优波笈多。教化第一佛之所记。
舍那婆私得道因缘
尔时舍那婆私与优波笈多出家竟。优波笈多教化降伏魔王已。为摄受众生故。舍那婆私思惟摄受正法已竟。我今欲向罽宾国受三昧乐世尊所记。罽宾国是第一坐禅处。是时舍那婆私即往彼处。入于石窟受三昧乐。有清净凉风以吹其身。即得阿罗汉果受解脱乐。而说偈言。
着舍那婆衣 触五种三昧
于最胜山中 端坐入禅定
令风中出声 遍告罽宾国
是舍那婆私 今已得道乐
以清净自誓 得无漏解脱
今舍那婆私 自说如是偈
阿育王经卷第九
优波笈多弟子因缘品第八之一虎子因缘
是时优波笈多。住摩偷罗国大醍醐山那哆婆哆寺。去寺不远有一虎。生子不能觅食。饥饿困苦即便命终。优波笈多以精进慈悲与虎子食。优波笈多有五百弟子。未得道果。白其师。云何乃与难众生食。其师答言。善男子。为解脱因故。彼弟子闻心生疑怪。难处众生。云何而得解脱因缘。彼诸虎子寿命短促将欲近死。优波笈多语虎子言。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静。汝于我所当生信心。于畜生道应生厌离。时彼虎子于长老所。心生信敬。生信敬已。即便命终。于摩偷罗国生于人中。乃至七岁优波笈多教化令其出家。于七年中得罗汉果。以神通力采种种花供养优波笈多。是时优波笈多与诸弟子而自围绕。罗汉弟子从空中来即住其前。彼未得道五百弟子白其师言。此我同学其年尚少。云何已得神通功德。时师答言。此是先虎子。汝先所问云何与此众生食者。为见我闻法故今得此果。时优波笈多即为五百弟子说法。于是五百弟子深生惭愧。断除烦恼得阿罗汉果。
牛味因缘
南天竺国有一男子。于佛法中出家。常畏生死而不得涅槃。生心念言。谁能说法教化于我。若有人能说法教我。当得涅槃。其闻摩偷罗国世尊所记教化最胜弟子名优波笈多。闻已往摩偷罗国至优波笈多处。到已礼足合掌白言。长老。佛已涅槃。长老。今者应作佛事为我说法。是时优波笈多见其后身畏生死苦。复见其身从远处来羸瘦疲极。语言。善男子。消息汝身其本所食唯食乳酪。摩偷罗国有种种饮食而无乳酪。优波笈多教其从别路行。彼路中遇见众多女人。持乳酪浆酥等欲从他国入此国。彼诸女人即问长老。何故羸瘦。答言。姊妹我生南天竺恒食乳酪。此摩偷罗国有种种饮食无有乳酪。是故羸瘦。时彼女人于数日中。人人各与乳酪酥等令其身壮。时优波笈多为其说法。彼勤精进即得阿罗汉果。优波笈多语言。汝取一筹着石窟中。即便受教。
南天竺人因缘
南天竺国有一人。淫他妇恒往他家。其母不听而语之言。若人为此恶行则无恶不作。其人生嗔即害其母。害已往至他国。至彼国已不得具足五欲。以不得故深生忧恼。即于佛法出家。通达三藏成就多闻。与诸弟子围绕。共至摩偷罗国那哆婆哆寺优波笈多处。是时优波笈多思惟观之。见其害母以罪重故不能见谛不得道果。虽复远来不相慰问。时彼比丘心怀羞愧从此远去。优波笈多五百弟子未得道者。见是事故。于其师所不生欢喜。作是思惟。和上少智见老比丘其心闇钝而为说法。今此比丘聪明智慧善通三藏。眷属随从而不为说。是时优波笈多见弟子意于其起嗔。又见其心应为和上舍那婆私教化降伏。是时舍那婆私住罽宾国。观优波笈多其今教化作佛事不。即见其五百弟子心生嗔恼不敬其师。见已思惟。优波笈多何故不教化之。又复深观。见其非是优波笈多之所能化应是我化。时舍那婆私以神通力往至彼寺。优波笈多游行出外。舍那婆私即入其寺。须发皆长其衣粗弊。优波笈多诸弟子等见已说言。无知老人从何所来入我师寺。前聪明比丘通达三藏和上尚不为其说法。汝今老钝岂当为说。是时舍那婆私入寺已。于优波笈多眠处坐。优波笈多弟子见已而嗔以手曳之。而不能动犹如须弥。即欲骂之而声不出。乃至白优波笈多言。有一贫老比丘。入和上寺坐和上床。优波笈多答弟子言。除我和上无有能坐我床。是时优波笈多还寺已。以最胜恭敬供养和上舍那婆私。自取小床于师边坐。乃至优波笈多弟子思惟。若此比丘是和上师。然其智慧犹不及我和上。时舍那婆私见其意即便思惟。云何方便为彼除慢。见已自举右臂手出牛乳告优波笈多。善男子。此三昧云何。优波笈多答和上言。我今不识此三昧名。和上语言。名龙频呻三昧。第二时复更出乳。复问言。此三昧云何。优波笈多答言。我今不识此三昧名。和上语言。此名青和合觉支三昧。乃至广说诸三昧。优波笈多语和上言。是我智慧境界。和上则说。非我境界则不说之。乃至舍那婆私语优波笈多。善男子。是三昧佛智受持。辟支佛不闻其名。是三昧辟支佛智慧受持。舍利弗不闻其名。是三昧舍利弗智受持。目揵连不闻其名。是三昧目揵连智受持。摩诃迦叶不闻其名。是三昧我和上智受持。我不闻名。舍那婆私又言。善男子。我涅槃时。此三昧法一切皆失。又世尊本生有七万七千名。亦复皆失。一万阿毗昙法亦复皆失。是时优波笈多诸弟子闻此懊恼。即便思惟。此比丘智慧胜我和上。即灭憍慢。舍那婆私教化说法。彼诸弟子悉得阿罗汉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