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行经

  不能舍自身  于苦不能离
  如不离于火  不能远烧害
  自苦若能除  能消除他苦
  以彼自他受  是故而取喻
  汝今无别思  利益诸有情
  汝决定作意  因业有分别
  眼以见为能  所观不为眼
  手以执为用  所持宁为手
  但为诸有情  亦不住身见
  离见乃善逝  常行如是利
  见彼下品人  而起自他见
  虽观彼憎爱  我心不疑惑
  作此善无我  获得无我我
  大毁及赞叹  无苦亦无乐
  我所作业因  获彼善安住
  谦下世最上  无德乃有德
  以彼德不称  一切德自有
  谦下而若此  胜我由斯得
  离戒见烦恼  由得无我力
  如医诸病人  随药力痊差
  我如是救疗  自见而云何
  然自有功德  彼德我无住
  地狱之恶门  于彼愁不生
  以有功德故  斯乃为智者
  若自平等观  利益自增长
  自利分尊卑  斗诤而成就
  此一切世间  谁得见功德
  若此功德名  不闻此人得
  罪盖覆心宝  是不自供养
  于自利益分  而总不获得
  有见而暂喜  久久必不喜
  如是一切人  哂笑而毁訾
  下劣心我慢  自胜嫌人同
  夸智慧颜容  种族财富等
  以此为自德  常欲闻称赞
  闻赞生胜心  欢喜而得乐
  以此为得利  自谓功德力
  宿造纤毫因  得此不正业
  尽此少报已  永在于轮回
  如是轮回中  受彼百千苦
  过于无边劫  不知其出离
  被苦常大困  罪心而不觉
  如是不知觉  久久发善种
  后见如来言  真实得功德
  汝若见过去  不受彼恶业
  菩提正快乐  此乐不得离
  是故而取喻  彼输揭罗等
  汝云何更作  我慢及不善
  诸行及己身  观之而不见
  获得如是离  利他汝常行
  自乐而苦他  此行乃下劣
  汝自之一心  于他作憎爱
  中间忽思惟  何时何此作
  乃自舍快乐  他苦亦不行
  宁自落其头  更不造别过
  乃至于小过  此大牟尼说
  以别胜善等  于他暗称赞
  喻仆人事主  当事于有情
  彼住于过失  无定无功德
  自如不知人  作此功德意
  汝若紧迅作  自为及为他
  彼紧迅若此  必苦恼自退
  此修乃第一  而未得其力
  喻新住威仪  以财而惊怖
  如此受持身  降心不散乱
  汝当如是住  汝此何不作
  以是常观察  妄心令不起
  如此调伏我  息一切过失
  见我去何处  无明一切坏
  同彼过去时  如汝之坏我
  自利我今有  此远离不远
  如人卖于他  苦多不自在
  汝有情不与  虽名不散乱
  是故如以人  付狱卒不殊
  狱中种种事  被害亦长久
  此得为自利  怨念彼不生
  不作于自爱  而自爱得有
  若见自护持  护持不实故
  此身乃如如  而作于守护
  得上品柔软  到此亦复然
  若此而得到  如地一切受
  若不能圆满  何人求用意
  爱心之烦恼  而不能破得
  如彼久富贵  不能求一切
  若贪于他物  不受于贤名
  是故求增胜  身心不放逸
  彼爱终灭尽  此动此不觉
  诸恶不净身  此我云何执
  我此身云何  虽活而必死
  与土而无异  我见何不破
  为此不实身  虚受于苦恼
  何更于无情  复起于嗔怒
  我今徒育养  终为豺鹫食
  至此无爱嗔  彼爱何能立
  若彼住嗔怒  当欢喜供养
  彼如是不知  何为作辛苦
  我今爱此身  乃为我所亲
  一切爱自身  云何我不爱
  是故我舍身  为舍于世间
  观此多过咎  喻如持业器
  彼业世间行  我去而随身
  静念不散乱  当断于无明
  是故破烦恼  我处于禅定
  邪道不牵心  自名最上住
菩提行经卷第四
菩提心般若波罗蜜多品第七
  如来智慧仁  为一切世间
  令求远离苦  是故智慧生
  真如及世间  今说此二法
  知佛真如故  说法而智慧
  彼世间凡夫  见二种相应
  害及胜害等  乃世相应事
  彼二事见已  见之乃为智
  智见世间性  是喻于真如
  此说无去来  智者无不见
  色等甚分明  乃世相应事
  不净而为净  智者喻有利
  为知世间故  是说世间性
  为见于真如  见以刹那住
  世间行相应  此行无过失
  知女人不净  异世诸害事
  谓佛福虚幻  使我云何信
  有情若幻境  云何复生灭
  彼因集和合  乃得于幻缘
  有情种子生  云何有真实
  杀彼虚幻人  无心性等罪
  平等心虚幻  罪福得生起
  真言力等持  幻境心无著
  以彼种种幻  种种因业生
  何有于一人  得于一切力
  若住于真如  或住于净戒
  如是即佛行  谁云菩提行
  因缘当断尽  幻化不可得
  因缘若断尽  无生而自得
  若不住疑妄  幻境而不立
  幻境若彼无  一切不可得
  如是即真如  得现于心体
  心如是若分  虚幻何由见
  心不自见心  世尊之所说
  如剑刃虽利  虽利不自断
  自性由若斯  复喻如灯光
  破闇然得名  而不云自照
  又若水精珠  体本唯清澈
  因青而有青  影现随众色
  非青而现青  如心而自作
  又如彼灯光  智者知此说
  智慧此开通  知者何所说
  虽开而不开  如人无所睹
  石女义不生  与此义不二
  亦同无心识  缘念无所得
  非念而别生  虚妄念如毒
  谓若因若果  为法而自说
  有谈眼药方  见瓶而无药
  若见闻觉知  此有而非有
  念断于苦因  此实念当念
  念念而无别  此心当平等
  前尘常惑人  了之无所有
  如幻而不实  妄心而自见
  住尘处轮回  喻空无所依
  住尘性亦然  亦无有所得
  若与不善俱  不善汝所得
  若心有取舍  施一切如来
  如是用心意  而有何功德
  幻境一切知  烦恼云何断
  于彼幻三毒  远离而不作
  知于烦恼心  彼作而未尽
  于彼得见时  空有意无力
  烦恼性非尽  与空而相杂
  至彼无所学  彼后乃得尽
  彼性而无得  亦复不能见
  彼性若无住  云何住此身
  若性而无有  身住于无性
  是性如去来  随现而无著
  劫树与摩尼  能如意圆满
  佛变化亦然  当为斯行愿
  喻法咒林树  咒成而枯坏
  毒等虽久害  彼彼皆消除
  菩萨之修行  所作诸事业
  菩提行最胜  佛树能成就
  以彼平等行  而住于寂静
  及作不思议  供养得何果
  随彼所行因  而得于彼果
  供养等真实  得果而称实
  云何得法空  实得解脱法
  不离牟尼道  当得于菩提
  汝不求大乘  何法求圆满
  二乘得成就  成就非圆满
  若彼所作因  怖畏于大乘
  别怖怖非实  此怖实名怖
  此法要当知  大乘之所论
  离此为他法  知彼外道论
  法乃僧根本  僧知法出离
  心若有着处  涅槃不可得
  解脱心无著  烦恼得消灭
  烦恼业消除  斯由解脱力
  爱取不相缘  以此无执持
  爱业而羸劣  是无有痴爱
  受爱得相缘  此受而有得
  安住有着心  是得名处处
  若心之不空  复得名为着
  心性若云空  如识而无得
  如应正等觉  所说之妙法
  是义乃大乘  大乘行平等
  说法之一时  了一切过患
  一味之平等  诸佛无不说
  迦叶大尊者  如言之不知
  彼汝云不觉  不受当何作
  解脱力若怖  轮回得成就
  迷彼苦空事  而得于此果
  迷空彼若此  不得谤于法
  此空审观察  是故得不疑
  离闇知烦恼  因法知于空
  欲速一切知  彼言审观察
  若物生于苦  是苦怖得生
  彼苦因空作  彼何得生怖
  若于彼物怖  斯即名我所
  如是我无所  苦怖云何得
  牙齿发爪甲  骨肉并血髓
  鼻洟唾脓涎  脂肪及肠胃
  便痢汗热风  九漏并六识
  如是诸法等  一切皆无我
  说彼智与声  声恒受一切
  若说声智离  彼离云何知
  若智之不知  彼智难知故
  彼智既决定  乃近于智智
  此智非声受  彼声何以闻
  彼声近于心  彼知色如是
  若受于色声  而色复何受
  如彼一父子  思惟无真实
  有情尘所翳  无父亦无子
  知声色如是  亦无于自性
  彼色如是知  喻乐暂和合
  彼自性如是  彼一而言有
  余色咸不实  此说色下品
  彼一切智心  烦恼悉清净
  思惟一觉心  彼等彼若无
  爱若虚不实  云何住于见
  无我而无心  此心喻画像
  是心智相应  清净愚痴破
  如是之自心  彼作云何作
  彼愚痴无行  此我而虚作
  有行自出离  而无恶业果
  破坏业若为  善果云何得
  此二之行果  互相破成就
  彼说知不虚  彼自而无事
  因果定相应  恶见要不生
  此行而实住  作受今当说
  过去未来心  彼我无有生
  此心生我破  我无复生起
  如芭蕉作柱  无所能胜任
  我心生亦然  是得善观察
  有情若不有  此行云何为
  彼行今若为  而为有痴事
  有情何实无  痴喻其爱事
  若灭于苦恼  当断于痴事
  我慢为苦因  痴是得增长
  彼事心不回  观空为最上
  无足无胫膝  无腰复无腿
  无臂亦无肩  无脐无胸背
  无肋兼无胁  无手亦无鼻
  无项复无头  骨锁等皆尔
  观此一切身  不行于一处
  彼行于处处  何处自安住
  以彼身手等  一切处皆住
  彼一身如是  乃至于手等
  无内无外身  何独身手等
  手等无分别  云何彼复有
  彼既无痴身  宁云意手等
  住已近殊胜  观者知人喻
  若彼因和合  木人此可同
  若了如是相  彼身同此见
  如是舍足指  手指亦皆舍
  彼初观节合  后见节自离
  此身破已竟  彼住分别见
  分别见此身  得喻如虚空
  如是之梦色  智者何所乐
  设施若无身  何有男女等
  若喜真得苦  此者何不解
  观察此云何  爱乐深烦恼
  乐者之不实  如彼无执受
  汝苦复云何  如彼自无得
  彼有苦微细  既微而不说
  以彼微细故  不说令他喜
  因嗔而苦生  既生而有灭
  若于定有见  于生自不受
  如是而既知  如是观因果
  禅爱或相应  得生彼疑地
  善根之所利  皆为于何人
  彼此何和合  和合而何得
  人喻于虚空  虽合而无入
  无入而非合  是无分别行
  不求和合名  若见而无见
  和合彼不求  云何名得生
  有物非和合  如导而先知
  而彼识无相  不住于和合
  彼触法如是  何受而得生
  我今何所为  而得于苦害
  若不得所受  苦害而不觉
  此位彼得见  何爱不远离
  今见此梦触  自心之幻化
  既见彼触性  彼受汝亦得
  先世与后世  念念而无受
  若此观自身  受亦无所得
  所受既不实  彼即知无有
  若此无自身  云何如是害
  色性之自住  无根无中间
  无内无外色  别处亦不得
  身若无异处  无合无分别
  有情之自性  寂静彼无所
  智者若先知  云何而有着
  智者同智故  彼生何得着
  是智是后得  是智云何得
  如是一切法  虽生而无得
  如是法若无  是法云何二
  彼余法若是  有情皆寂静
  彼他心有疑  于自即无有
  彼定彼后有  此法无彼此
  思惟于自心  是二互相住
  如得于正住  一切智者说
  若有诸智者  获得于智智
  智者得是智  彼即是无位
  智者得是智  有得而无住
  无住即无生  彼说于涅槃
  若彼之二法  如是极难住
  若法由于智  智者何因有
  是智由于知  知者无所得
  二法互相由  是有情无性
  无父定无子  欲子生何得
  有父而有子  彼二法亦尔
  芽从种子生  种子得何求
  知从智所生  彼实何不行
  芽从智种生  知从智芽有
  若彼知不知  何得有智智
  一切人因缘  彼前皆已说
  因果所生起  等喻如莲花
  因果何由作  皆从于过去
  此果云何得  由过去业力
  世间因自在  自在彼何说
  如是得后有  彼彼名何杂
  是事唯不定  非心非贤圣
  过恶无善报  彼何得自在
  不见如虚空  不见自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