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宝藏经

山鸡王缘第三十二
  佛在王舍城。提婆达多。往至佛所。而作是言。如来今者。可闲静住。以此大众。付嘱于我。佛言。食唾痴人。我尚不以诸大众等。付嘱舍利弗目犍连。云何乃当付嘱于汝。提婆达多。嗔骂而去。诸比丘言。世尊。提婆达多。欲作种种苦恼于佛。又多方便欺诳如来。佛言。不但今日。于过去世。雪山之侧。有山鸡王。多将鸡众。而随从之。鸡冠极赤。身体甚白。语诸鸡言。汝等远离城邑聚落。莫为人民之所啖食。我等多诸怨嫉。好自慎护。时聚落中。有一猫子。闻彼有鸡。便往趣之。在于树下。徐行低视。而语鸡言。我为汝妇。汝为我夫。而汝身形。端正可爱。头上冠赤。身体俱白。我相承事。安隐快乐。鸡说偈言。
  猫子黄眼愚小物  触事怀害欲啖食
  不见有畜如此妇  而得寿命安隐者
  尔时鸡者我身是也。尔时猫者提婆达多是昔于过去欲诱诳我。今日亦复欲诱诳我。
吉利鸟缘第三十三
  佛在王舍城。尔时提婆达多。作是念言。佛有五百青衣鬼神恒常侍卫。佛有十力百千那罗延。所不能及。我今不能得害。当还奉事。观其要脉。而伤害之。乃可得杀。便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众之中。向佛忏悔。而作是念。受我忏悔。得作方便。不受我悔。足使如来恶名流布。便白佛言。世尊。受我忏悔。我欲于彼闲静之处自修其志。佛言。法无谄诳。诸谄诳者。无有法也。外道六师皆言。提婆达多。好向佛忏悔。佛不受忏悔。诸比丘言。提婆达多。谄曲向佛。佛言。非但今日。过去久远。波罗奈国。有王名梵摩达。作制断杀。时有猎师。着仙人衣服。杀诸鹿鸟。人无知者。有吉利鸟。语诸人言。此大恶人。虽着仙人衣。实是猎师。常行杀害。而人不知。众人皆信吉利鸟。实如其言。尔时吉利鸟者。我身是也。尔时猎师者。提婆达多是。尔时王者。舍利弗是也。
老仙缘第三十四
  佛在王舍城。尔时阿阇世王。为提婆达多日送五百釜饭。多得利养。诸比丘皆白世尊言。阿阇世王。日为提婆达多送五百釜饭。佛言。比丘莫羡提婆达多得利养事。即说偈言。
  芭蕉生实枯  芦竹苇亦然
  駏驉怀妊死  骡[馬  婁]亦复然
  愚贪利养害  智者所嗤笑
  说是偈已。告诸比丘言。提婆达多。非但今日。为利养所害。诽谤于我。过去亦尔。比丘问佛言。过去之事。其义云何。佛言。往昔波罗奈国。仙山之中。有二仙人。其一老者。获五神通。其一壮者。竟无所得。时老仙人。即以神力。往郁单越。取成熟粳米。而来共食之。复至阎浮树。取阎浮提果。亦来共食。到忉利天。取天须陀味。来共食之。少仙人。见是已。心生悕仰。白老者言。愿教授我修五神通。老仙人言。若有好心。得五神通。必有利益。若无好心。反为恶害。犹勤启请。唯愿教我。时老仙人。便教五通。寻即获得。既得五神通。于众人前。现种种神足。于是已后。大得名称利养乃于老者。生嫉妒心。处处诽谤。即退失神足。诸人闻已。作是言曰。老仙人者。宿旧有德。是壮仙人。横生诽谤。便皆嗔之。城门下遮。不听使入。便失利养。欲知尔时老仙人者。我身是也。尔时壮仙人者提婆达多是也。
二估客因缘第三十五
  佛在王舍城。尔时诸比丘等。用佛语者。皆得涅槃天人之道。用提婆达多语者。悉堕地狱。受大苦恼。佛言。非但今日奉我教者。得大利益。用提婆达多语。获于大苦。往昔亦尔。过去之世。有二贾客。俱将五百商人。到旷野中。有夜叉鬼。化作年少。着好衣服。头戴花鬘。弹琴而行。语贾客言。不疲极也。载是水草。竟何用为。近在前头。有好水草。从我去来。当示汝道。一贾客主。寻用其言。我等今弃所载水草。便即轻行。在前而去。一贾客言。我等今者。不见水草。慎莫掷弃。前弃水草者。渴旱死尽。不弃之者。达到所在。尔时不弃水草者。我身是。弃水草者。提婆达多是也。
内官赎所犍牛得男根缘第三十六
  昔乾陀卫国。有一屠儿。将五百头小牛。尽欲刑犍。时有内官。以金钱赎牛。作群放去。以是因缘。现身即得男根具足。还到王家。遣人通白。某甲在外。王言。是我家人。自恣而行。未曾通白。今何故尔。王时即唤问其所以。答王言曰。向见屠儿。将五百头小牛而欲刑治。臣即赎放。以是因缘。身体得具。故不敢入。王闻喜愕。深于佛法。生信敬心。夫以华报。所感如此。况其果报。岂可量也。
二内官诤道理缘第三十七
  昔波斯匿王。于卧眠中。闻二内官共诤道理。一作是言。我依王活。一人答言。我无所依。自业力活。王闻此已。情可于彼依王活者。而欲赏之。即遣直人。语夫人言。我今当使一人往者重与钱财衣服璎珞。于是寻遣依王活者。持己所饮余残之酒。以与夫人。尔时此人。持酒出户。鼻中血出。不得前进。会复值彼自业活者。即倩持酒。往与夫人。夫人见已。忆王之言。赐其钱财衣服璎珞。还于王前。王见此人。深生怪惑。即便唤彼依王活者。而问之言。我使汝去。云何不去。答言。我出户外。卒得衄鼻。竟不堪任。即便倩彼。持王残酒。以与夫人。王时叹言。我今乃知佛语为实。自作其业。自受其报。不可夺也。由是观之。善恶报应。行业所致。非天非王之所能与。
兄弟二人俱出家缘第三十八
  往昔之世。有兄弟二人。心乐佛法。出家学道。其兄精勤。集众善法。修阿练行。未久之顷。得罗汉道。其弟聪明。学问博识。诵三藏经。后为辅相请作门师。多与财钱。委使营造僧房塔寺。时三藏法师。受其财物。将人经地。为造塔寺。基刹端严。堂宇莹丽。制作之意。妙绝工匠。辅相见已。倍生信敬。供养供给。触事无乏。三藏比丘。见其心好。即作是念。寺庙讫成。俱须众僧安置寺上。当语辅相使请我兄。作是念已语辅相言。我有一兄。在于彼处。舍家入道。勤心精进。修阿练行。檀越今可请着寺上。辅相答言。师所约敕。但是比丘。不敢违逆。况复师兄。是阿练也。即便遣人殷勤往请。既来到已。辅相见其精勤用行。倍加供养。其后辅相以一妙氎价直千万。以与于彼阿练比丘。阿练比丘。不肯受之。殷勤强与。然后乃受。而作是念。我弟营事。当须财物。即以与之。辅相后时。以一粗氎。用与三藏。三藏得已。深生嗔恚。又于后日。辅相更以一张妙氎直千万钱。与兄阿练。其兄既得。复以与弟。其弟见已。倍怀嫉妒。即持此氎。往至辅相爱敬女所。而语之言。汝父辅相。先看我厚。今彼比丘至止已来。不知以何幻惑汝父。今于我薄。与汝此氎。汝可持向辅相之前。缝以为衣。若其问者。汝可答言。父所爱重。阿练若者。捉以与我。辅相必定嗔不共语。女语三藏言。我父今厚敬彼比丘。如爱眼睛。亦如明珠。云何卒当而到谤毁。三藏复言。汝若不尔。与汝永断。女人又答。何故太卒当更方宜。情不能已。便受此氎。于其父前。裁以为衣。尔时辅相。见氎即识而作念言。彼比丘者。甚大恶人。得我之氎。不自供给。反以诳惑小儿妇女。于是后日阿练若来。不复出迎。颜色变异。时此比丘。见辅相尔。心自思惟。必有异人。毁谤于我。使彼尔耳。即升空中。作十八变。辅相见已。深怀敬服。即与其妇。礼足忏悔。恭敬情浓。倍于常日。即驱三藏及其己女。悉令出国。佛言。尔时三藏。我身是。以谤他故。于无量劫。受大苦恼。乃至今日。为孙他利之所毁谤。尔时此女。由谤圣故。现被驱出。穷困乞活。是以世人。于一切事。应当明察。莫轻诽谤用招咎罚。
八天次第问法缘第三十九
  昔佛在世。于夜分中。忽有八天。次第而来。至世尊所。其初来者。容貌端政。光照一里。有十天女。以为眷属。来诣佛所。至心顶礼。却在一面。佛告天曰。汝以修福得受天身。五欲自娱。快获安乐。于时此天。即白佛言。世尊。我虽生处天上。心常忧苦。所以者何。以我先身修行之时。于父母师长沙门婆罗门。虽为忠孝心生恭敬。然于其所。不能殷勤恭敬礼拜迎来送去。以是业缘。果报实少。不如余天。以不如故。自责修行不能满足。复有一天。容貌身光及其眷属。十倍胜前。来至佛所。头面礼足。却在一面。佛告天曰。汝生天上。快得安乐。天白佛言。世尊。我虽生处天上。亦常忧苦。所以者何。以我前世修行之时。虽于父母师长所。沙门婆罗门。生忠孝心。恭敬礼拜。然而不能为施床坐熅[火  (而/火)]敷具。以是业缘。今获果报。不如余天。以不如故。自责修因不能满足。复有一天。形貌光明及以眷属。十倍胜前。来至佛所。头面礼足。却在一面。佛告天曰。汝受天身。快得安乐。天白佛言。我虽生处天宫。常怀忧恼。所以者何。以我前身。虽复善于父母师长沙门婆罗门。忠孝恭敬礼拜为施床敷。然于其所。不能广设肴膳饮食以用供养。以是业缘。今得果报。不如余天。以不如故。心自悔责修因不具。是故忧恼。复有一天。容貌光明及其眷属。十倍胜前。来至佛所。头面礼足。却在一面。佛告天曰。汝受天身。快得安乐。天白佛言。我虽生天心常忧恼。所以者何。以我过去。虽于父母师长沙门婆罗门。忠孝恭敬礼拜。为施敷具及以饮食。然不听法。以是因缘。今获果报。不如余天。以不如故常自克责修因不满。是故忧恼。次复一天。身色光明及其眷属。十倍胜前。来至佛所。头面礼足。却在一面。佛告天曰。汝受天身。快得安乐。天白佛言。我虽生天。心常忧恼。所以者何。以我前世。虽复于君父母师长。沙门婆罗门。能忠孝恭敬礼拜。敷具饮食。而听于法。而不解义。以不解故。今获果报。不如余天。以不如故。心常悔责修因不满。是故忧恼。次有一天。身色光明及其眷属。十倍胜前。来至佛所。头面礼足。却在一面。佛告天曰。汝受天身。快得安乐。天白佛言。我虽生处天堂。心常忧恼。所以者何。以我前世修行之时。虽能于君父母师长沙门婆罗门。忠孝恭敬礼拜。敷具饮食。听法解义。然复不能如说修行。以是业缘。今获果报。不如余天。以不如故。深自悔责修因不满。是故忧恼。次有一天。容貌光明及其眷属。十倍胜前。来至佛所。头面礼足。却在一面。佛告天曰。汝受天身。快得安乐。天白佛言。我于今日。得生天宫。五欲自娱。所须之物。应念辄至。真实快乐。无诸忧恼。所以者何。以我前世修因之时。于父母师长沙门婆罗门。忠孝恭敬礼拜。敷具饮食。听法能解其义。如说修行。以是因缘。受天果报。身形端正。光明殊妙。眷属众多。胜余诸天。以修此行故。得果满足。以满足故。得最胜果报。胜果报故。一切诸天。无有及者。以无及者。心得快乐也。
天女本以华鬘供养迦叶佛塔缘第四十
  尔时释提桓因。从佛闻法。得须陀洹。即还天上。集诸天众。赞佛法僧。时有天女。头戴华鬘。华鬘光明。甚大晃曜。共诸天众。来集善法堂上。诸天之众。见是天女。生希有心。释提桓因。即便说偈。问天女言。
  汝作何福业  身如融真金
  光色如莲花
  而有大威德  身出妙光明
  面若开敷华
  金色晃然照  以何业行得
  愿为我说之
  尔时天女。说偈答言。
  我昔以华鬘  奉迦叶佛塔
  今生于天上
  获是胜功德  生在于天中
  报得金色身
  释提桓因。重复说偈。而赞叹言。
  甚奇功德田  耘除诸秽恶
  如是少种子
  得天胜果报  谁当不供养
  恭敬真金聚
  谁不供养佛  上妙功德田
  其目甚修广
  犹如青莲花  汝能兴供养
  无上第一尊
  作少功德业  而获如此容
  尔时天女。即从天下。执持华盖。来至佛所。佛为说法。得须陀洹。而还天上。诸比丘等。怪其所以。即问佛言。世尊。今此天女。作何功德。获此天身。端政殊特。佛言。往古之时。以种种华鬘。供养迦叶佛塔。以是因缘。今获此果。
天女本以莲华供养迦叶佛塔缘第四十一
  尔时复有一天女。头上华鬘。光明晃曜。共诸天众。来集善法堂上。时诸天众。见是天女。生希有心。时天帝释。以偈问曰。
  汝昔作何福  身如真金聚
  光色如莲花  而有大威德
  身出微妙光  面如开敷花
  光明甚炜炜  以何业行得
  唯愿为我说
  天女即便。说偈答言。
  我昔以莲花  供养迦叶塔
  今日值世尊  得是胜功德
  生处于天上  得是金色报
  释提桓因。重以偈赞。
  甚奇功德田  灭除诸秽恶
  殖因者甚少  获得胜果报
  谁不乐供养  恭敬真金聚
  谁不供养佛  上妙胜福田
  目广修而长  其喻青莲华
  汝昔能兴供  第一最胜尊
  作妙福德业  获得如此报
  尔时天女。即从天下。执持华盖。来到佛所。听佛说法。得法眼净。还于天上。时诸比丘。即问佛言。此女往昔。作何行业。得报如是。佛言过去之时。以妙莲华。供养迦叶佛塔。故获胜果。今见道迹也。
天女受持八戒斋生天缘第四十二
  尔时复有一天女。受持八斋。生于天上。得端政报。光颜威相。与众超异。时共诸天。集善法堂上。诸天见已。生希有心。释提桓因。以偈而问。
  汝昔作何业  身如真金山
  光颜甚炜炜  色如净莲花
  得是胜威德  身出大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