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本行经

  于多子野泽  见佛陈本行
  今始得睹佛  一切智圣师
  叉手戴顶上  向佛遥稽首
  佛是我圣师  我是佛弟子
  佛以妙梵音  慈心告之曰
  善来贤明士  适遇会良时
  佛应顺本行  为说深妙法
  散其尘劳聚  即时逮果证
  与三圣弟子  光显一切智
  犹月十五日  与三明星俱
  适从舍卫国  奉使至王舍
  财富好施与  厥名曰须达
  到适闻佛名  喜踊跃无量
  举身衣毛竖  夜不能眠寐
  夜半至佛所  到即得见佛
  五体礼佛足  情甚怀欢欣
  汝以爱法故  除损睡眠耶
  夜喜故诣吾  必获其善报
  施戒及智慧  叹誉生天安
  淫欲之瑕秽  广说若干法
  犹如净好氎  入染受色鲜
  时长者须达  受入泥洹池
  久发愿求佛  欲于世兴出
  度脱众生苦  所誓今已满
  从生死苦厄  度无数众生
  导以正平路  径趣泥洹城
  如其本所愿  各各从意得
  往古得度者  尽服甘露味
  皆寻得安隐  不危坠之处
  闻已乐学者  当入泥洹城
广度品第十九
  独为一切护  独为世间师
  为天人为导  号佛天中天
  长夜在尘劳  久处昏眠者
  击正法之鼓  以寤所应度
  五岳所拥绕  罗阅只城中
  度王弟攦黑  及群众八万
  长者号勇猛  悭垢蔽其目
  先济化炎光  并度医耆域
  王舍城国内  迦罗卫首家
  世尊光踰日  小火欲焚佛
  法雨洗其心  三垢之盛火
  毒饭及尘冥  一时普消殄
  随提大国中  达士如梵天
  度名闻梵志  号曰梵摩踰
  香特大国王  目如绀莲叶
  为解六种法  令觉正见谛
  有山名道术  特显如金山
  心净有智慧  沐浴俗解脱
  有十六梵志  号曰度彼岸
  及余六万人  同时皆得道
  时众祐福田  往诣处聚中
  于时彼聚中  有大姓梵志
  有名闻重齿  时欲大祠祀
  断祠祀疑网  立之于正路
  时在随提山  帝释石室中
  时佛处其中  不动如太山
  天乐般遮翼  歌颂觉寤佛
  以清净甘露  饮天王帝释
  怀害多瞋怒  捷疾甚暴风
  小指为额鬘  迷惑痴狂走
  害如阎罗王  梵志鸯掘魔
  神足以调化  凶暴难调者
  又于安屈界  梵志名戒慎
  狐疑所缠结  绝断其狐疑
  与三百门徒  从苦得解脱
  截其尘劳结  令永无有余
  头上火炎然  口中亦吐火
  瞋怒衔下唇  撩掷火烧然
  身都放火炎  犹如劫尽烧
  以言灭旷野  阿腊鬼神火
  身大如青云  电光晃斑驳
  体大亦如是  饰以金璎珞
  怀害吐毒气  霹雳雹石致
  视神力斯须  灭无苗龙毒
  于大宅聚中  化童子拜守
  先度善昏眠  野城化手授
  拘睒尼所济  无畏及令者
  于罗阅城国  化梵志无嫌
  维耶离所度  食肉蔽罗刹
  叶耳恶鬼神  俱化令度脱
  师子力已下  化度四千人
  又化劫宾[少/兔]  及四千童子
  于野畜繁山  化太子道德
  地时度白转  所生化济使
  退守于双林  生听于舍卫
  化梵志无畏  及无数大众
  又化优波先  五百将从俱
  又度听受等  及五百梵志
  化不兰弟子  有五百贾人
  济五百释种  皆令作沙门
  于清林村落  化度二百人
  无特度二百  会同度五百
  又于亿传村  化度八十人
  此满度六百  随提聚五十
  诸天四天王  大力护世间
  势力如谷水  恚害如流波
  以其越咒教  为说四圣谛
  极乃能解达  立之八正路
  诸贤士等辈  二十八鬼神
  将军凶弊恶  犯娆人魂魄
  居雪山鬼神  竖毛多瞋怒
  刺毛甚弊恶  佛灭其恚害
  女神诸鬼母  厥名曰取去
  食世间无数  婴孩抱上子
  最小子爱作  佛取藏钵覆
  母行方便求  狂走来诣佛
  佛问爱子耶  世人亦爱子
  若能慈不杀  吾当示汝子
  即从教受戒  执慈不复杀
  与子归诣佛  如江河归海
  将男女甚多  鬼男女亦众
  孙息诸男女  无数塞野泽
  于祇树之中  化诸鬼子母
  将从无数众  佛授以正法
  随提国沙门  度脱四十人
  四方士沙门  又度三百人
  度簇发梵志  徒党四千人
  有勇进梵志  又复度千人
  如化舍利弗  精进者无数
  以化槃特法  软意教亦尔
  又如安庠法  化无数善人
  化罗旬擩法  度诸薄福者
  如化贤良法  度无数贵人
  以化厕士方  度无数贱人
  如化迦叶术  度无数调良
  如化迦楼陀  无数放逸人
  如化善除法  所度无央数
  以化贵姓法  聚度亦无数
  因度占波法  度诸占相师
  如迦叶比类  化晓迎意者
  舍卫城门中  逢五百异学
  化以火围绕  方便度脱之
  现神足变化  度郁鞞迦叶
  以威神降伏  梵志名快谛
  审谛与阿践  及无苗龙王
  并言谈长者  皆急疾力化
  或如鸯掘魔  舍走而以化
  如化香持王  迎逆烦意度
  以若干方便  接度其弟难
  度梵志因头  佛从因化出
  变现身为鹿  济度野猎师
  五百释种猎  化其箭为花
  化醉如郁伽  度严饰如彩
  以度憍怅方  济诸奢憍者
  化难动迦叶  逆不受其施
  以若干方便  行调度众生
  长齿与黑子  吉瓶及造作
  诸国弊鬼神  佛之所教化
  上升及深奥  江施与形像
  至牢山鬼神  化于普广山
  度明珠齿鬼  花齿鬼第二
  千目及青眼  法度与赤色
  婴耳及花耳  大力甚贡高
  大深山谷中  化是诸鬼神
  佛至大吼国  度诸优婆塞
  立之不还道  凡有百五十
  建往还道者  有二百五十
  须陀洹道者  具满五百人
  所向及喜叹  叹者乐花开
  听善性及雾  吉善来充溢
  称满及善觉  仲隐光含笑
  牛胜絜长颈  未发并泉作
  如是等罗汉  同一有五百
  略说其端首  度者无央数
  或以柔软教  或以粗穬辞
  或以刚柔调  佛尽教化之
  调达之所放  狂醉于王舍
  佛所化迷惑  醉象名财守
  时于城门外  佛见猛师子
  好目视世尊  佛记当得佛
  于帝释石室  降化猛特牛
  旷野中诸应  为下生天种
  时不具城中  两初生虎子
  得慈心于佛  及与千飞鸟
  鹦鹉及孔雀  豺犳并维罗
  龟鳖与毒蛇  鹦鹆及奢立
  鸽雀及与乌  乃及至虾蟆
  是等蒙恃怙  皆得生天上
  裸形入海水  可浮得彼岸
  日有千光明  可以手掌障
  佛诸经深义  广博微妙句
  一切诸圣师  莫有能究尽
  无数诸天乐  无量诸圣神
  无边空中露  无底山地祇
  无数水树神  无数地天人
  所度无央数  先世所愿具
  犹佛得愿具  众圣天人师
  亦充天世人  所求之善愿
  亦愿使一切  有形众生类
  其学是经者  令入泥洹城
  诸天执乐神  龙鬼阿须伦
  是等闻佛经  逮服甘露药
  见佛受化者  世间今故有
  是等护国土  灾患永消亡
现大神变品第二十
  诸天之帝  与诸天俱  已胜强怨
  诸阿须伦  名称力势  普增远闻
  坐施安床  心喜无量  以微妙法
  甘露神药  天人之尊  甚自充饱
  犹如天帝  处施安床  梵志见佛
  安坐如是  心不欢喜  不得休息
  因生嫉妒  怀烦郁热  因相聚会
  于林树间  广共博义  论说于佛
  此人何因  独显于世  其名听远
  超吾等上  及将世人  入邪径路
  令梵志法  转见轻慢  若其名德
  转久增益  吾等名称  便当灭亡
  吾等名称  若灭亡者  何从能致
  供养安乐  故当勤加  推理思求
  释种之子  独得敬养  若能推尽
  反其事者  了必当失  供养名称
  各各思惟  欲露佛短  或有发声
  反叹颜貌  或复称其  言辞清净
  又复叹咏  其相好者  如是言语
  斑驳不同  乃反称扬  佛之功德
  于时其中  有大梵志  谓众人曰
  听吾言理  母生之时  从右胁出
  其母永无  疮痍疾苦  难动大地
  六反肃震  微妙天乐  自然有声
  空中自然  雨诸天花  金粟银粟
  盘檀种种  于时日光  踰倍于常
  花下犹如  杂彩帐幔  诸天撞击
  宝钟金鼓  庆云含润  如垂降泽
  日月灯烛  皆失精光  普世忻喜
  如得恃怙  生于微妙  林树之间
  从胁生时  犹日出云  未及下至
  于地之顷  天帝掌接  倾侧恭敬
  子出生时  显露如是  奇瑞可怪
  不可思议  天地为之  感动证应
  自是普世  将护名称  少小勤求
  解脱度世  尘劳之秽  蛇蚖毒害
  正应登临  转轮王位  舍乐不顾
  勤求灭度  不迷惑于  少壮之惑
  念老病死  伤损其情  舍家入林
  息心净行  名称之美  熟复踰此
  其弟子众  贤良调善  以是之故
  得世敬养  迦叶目连  及舍利弗
  是等屈就  余敢不从  三王舍弃
  美号王位  执持沙门  微妙威仪
  其余无数  贤善贵人  归释种子
  训化言教  佛于世间  所得谐偶
  或因弟子  或以己听  宜设方便
  早屈折之  如恶病王  思惟除灭
  曼今吾等  瑕丑未现  人未觉寤
  簇发重戴  亦[口  曼]未笑  灰涂身体
  裸露五形  如是礼节  现子所为
  不可得胜  以其辩口  托诸言说
  巧便精勇  及于无畏  丰秋贤善
  并与迦叶  厥性质直  名曰审谛
  身体妙挺  巍巍可畏  所学聪疾
  明达踰师  视世学人  犹如草秽
  又自矜高  意常求敌  言辞临众
  譬如醉客  得至释子  皆沉着地
  自居如象  过猛师子  吾唯一事
  可以胜之  偏当以此  得伏子耳
  若能尔时  必得胜子  名称可畏
  又增利养  唯可请佛  令现神变
  子性少求  又喜惭愧  每敕弟子
  不现神足  若不现变  则负吾等
  闻是皆喜  还相叹誉  已各罢散
  各寓庐窟  魔天其夜  诣诸异学
  欲以威神  令意喜悦  各各一一
  至其庐窟  自变形容  如其弟子
  自投其身  不兰足下  我真实是
  圣师弟子  又复往至  余五人所
  遍往行诣  欺诳六人  以其神足
  令各愕然  梵志欢喜  谓必果胜
  诸梵志等  各各早起  大相聚合
  到王宫门  诣王耳目  明司之官
  具各陈情  使入启王  是诸梵志
  大婆罗门  或所长养  智慧宿年
  今来诣门  求见大王  如天仙士
  诣帝释门  王曰吾闻  是诸梵志
  欲与佛竞  显己功德  嫉恶于佛
  善德相好  如阿须伦  嫉月之明
  臣下白王  是等群聚  长声向向
  求敌欲斗  犹如熊罴  特牛虎象
  如为师子  见遮深谷  王即听使
  诸梵志现  坐席承望  敬以容礼
  慈意瞻视  逊辞与语  诸师何故
  劳体顾意  诸梵志等  各举右手
  同声发声  启白天王  智达慧人
  应驰省王  如天仙士  谒现梵天
  梵志立王  唯以一法  在于世间
  诣明人事  唯以称量  是法非法
  立王者位  如称度量  自昔以来
  未曾闻见  上世之时  犹不如是
  视诸梵志  众善功德  如于王国
  受供养福  愿听其意  来之意故
  今尽微愿  启白天王  今欲与此
  瞿昙沙门  俱于王前  捔神足力
  愿躬临视  大智慧者  有大神力
  功德胜者  然后乃可  谛觉了知
  其得胜者  王请为师  王良久乃
  谓诸梵志  贤明竞争  理所不安
  金初不曾  还与金争  是故贤明
  不当争竞  于是梵志  重复白王
  愿王听省  某等所因  不复开避
  某等径路  于己善法  劳勤志思
  舍弃旧典  所居庐窟  又复叛弃
  梵志先师  突走归趣  瞿昙法律
  犹如海水  入摩竭口  托是事理
  及余无数  以诸言辞  切逼迫王
  王因一视  左右傍臣  便以此事
  付梨师达  时梨师达  逊辞谓言
  今说一事  唯各善听  贤以善意
  扪摸疮痍  以软滑篦  耗尽病原
  师子虎狼  毒害蝮虺  值其睡眠
  智者不觉  佛今坐定  入禅寂灭
  仁等不宜  无事觉悟  犹如乌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