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乾隆藏
- 此土著述
- 释迦谱
释迦谱
名闻优婆塞四十人。
初闻法药成贤圣证。即三果商客。
第一智慧。即质多长者。
神德第一。即干提阿蓝。
降伏外道。即掘多长者。
能说深法。即优波掘长者。
恒坐禅思。即呵侈阿罗婆。
降伏魔官。即勇健长者。
福德盛满。即阇利长者。
大檀越主。即须达长者。
门族成就。即泯逸长者。
好问义趣。即生漏婆罗门。
利根通明。即梵摩俞。
诸佛信使。即御马摩纳。
计身无我。即喜闻琴婆罗门。
论不可胜。即毗裘婆罗门。
言语速疾能造偈颂。即优波离长者。
喜施好宝不有吝心。即殊提长者。
建立善本。即优迦毗舍离。
能说妙法。即最上无畏优婆塞。
所说无畏。即头摩大将。
领毗舍离。好喜惠施。即毗沙王。
所施侠少。即光明王。
建立善本。即王波斯匿。
得无根善信。起欢喜心。即王阿阇世。
至心向佛意不变易。即优填王。
承事正法。即月光王子。
供奉圣众意恒平等。即造只桓王子。
常喜济彼不自为己。即师子王子。
善恭奉人无有高下。即无畏王子。
颜貌端正与人殊胜。即鸡头王子。
恒行慈心。即不尼长者。
心恒悲念一切之类。即摩诃纳释种。
常行喜心。即拔陀释种。
恒行护心不失善行。即毗阇先优婆塞。
堪任行忍。即师子大将。
能杂种论。即毗舍御优婆塞。
贤圣默然。即难提波罗优婆塞。
勤修善行无有休息。即优多罗优婆塞。
诸根寂静。即天优婆塞。
最后受证。即拘夷那竭摩罗。
名闻优婆夷三十人。
初受道证。即难陀难陀婆罗优婆夷。
智慧第一。即久寿多罗优婆夷。
恒喜坐禅。即须毗耶女优婆夷。
慧根了了。即毗浮优婆夷。
堪能说法。即央竭阇优婆夷。
善演经义。即跋陀娑罗优婆夷。
降伏外道。即婆修陀优婆夷。
音响清彻。即无忧优婆夷。
能种种论。即婆罗陀优婆夷。
勇猛精勤。即须优婆夷。
第一供养如来。即摩利夫人。
承事正法。即须赖婆夫人。
供养圣众。即舍弥夫人。
瞻视当来过去贤士。即月光夫人。
檀越第一。即雷电夫人。
恒行慈三昧。即摩诃先优婆夷。
行悲哀愍。即毗提优婆夷。
喜心不绝。即拔陀优婆夷。
行守护业。即难陀母优婆夷。
得信解脱。即照曜优婆夷。
恒行忍辱。即无忧优婆夷。
行空三昧。即毗仇先优婆夷。
行无相三昧。即优那陀优婆夷。
行无愿三昧。即无垢优婆夷。
好教受彼。即尸利夫人优婆夷。
善能持戒。即央竭摩优婆夷。
形貌端正。即雷炎优婆夷。
诸根寂静。即最胜优婆夷。
多闻博智。即泥罗优婆夷。
能造颂偈。修摩迦提无所怯弱。即须达女优婆夷。
最后取证优婆夷者。即蓝优婆夷。
祐历观学者。业盛则声流。其在悠悠未足算也。故十大第子以第一为标。四部之众以名闻自显。所谓众所知识出乎其类者也。嗟夫后进。思自勖焉(比丘尼优婆夷数各长一人)
释迦从弟调达出家缘记第十(出中本起经)
是时父王往诣佛所。见迦叶千人形体至陋。每心不平。此等比丘虽复心精无表容貌。当劝宗室乐无为者。令作沙门择取端正。即令宗族明日会殿。受命即到。王告宗室曰。阿夷相言。佛不出家当作圣王。君四方天下左右侍从率当端正。今诸弟子类无恣观。欲聘有道仪容足者。充备僧数光晖世尊。咸言大善听令欢喜。乞退严办七日乃行。调达便告行者。吾等王者子弟。今弃世荣出家居道。整顿服饰极世之妙。象马车乘价直万金。其日严出观者填路。调达冠帻自然堕地。衢和离所可乘象。四脚布地而作鸟鸣。相工占曰。余皆得道一人不吉。俱诣佛所求作沙门。刚强降伏莫不乐受。调达亦名提婆达多。齐言天热。以其生时人天心皆忽惊热。故因为名。增一阿含经云。提婆达兜白佛言。愿听在道次。佛言。汝宜在家分檀惠施。夫为沙门实为不易。复再三白。复告不宜出家。提婆达兜便生恶念。此沙门怀嫉妒心。我今宜自剃头善修梵行。何用是沙门为。提婆达兜后犯五逆罪。恶心欲至如来所适。下足在地地中有大火。风起生绕提婆达兜。身为火所烧。便发悔心称南无佛。然不究竟适得称南无。便入地狱中。阿难悲泣言。提婆达在地狱中为经几时。佛言。经一大劫命终生四天王上。展转至他化自在天。经六十劫不堕三恶趣。最后受身成辟支佛。名曰南无。由命终之时称南无故。时大目犍连言。我欲至阿鼻狱中。见提婆达慰劳庆贺。佛言。阿鼻罪人不解人间音响。目连白言。我解六十四音。当以此音往语彼人。目连如屈伸臂顷。至阿鼻狱上虚空中曰。提婆达兜。狱卒曰。此间亦有拘楼秦佛迦叶佛时提婆达兜。今命何者。目连曰。吾命释迦文佛叔父儿提婆达兜。狱卒烧炙彼身使令觉悟曰。汝仰观空中。见大目连坐宝莲华。语目连曰。尊者何由屈此。目连曰。如来记汝。欲害世尊。缘入阿鼻。最后成辟支佛。号名南无。提婆达闻已欢喜言。我今日以右胁卧阿鼻狱中。经历一劫终无劳倦。目连复问苦痛有增损乎。提婆达报以热铁输轹我身坏。复以铁杵哺咀我形。有黑暴象蹈蹋我体。复有火山来镇我面。昔日袈裟化为铜鍱极为炽然。今寄头面礼世尊足。复礼尊者阿难。目连即摄神足远世尊所。大智论称提婆达弟子。俱迦离谤舍利弗及目犍连。命终堕莲华地狱中。即衢和离也。祐拾检调达之历缘也。亟为戚属恒结仇仇。岂以标明善恶影响秘教乎。是故经言。若言提婆达多造逆罪堕阿鼻者。无有是处。斯乃诸佛境界非二乘所测也。
释迦从弟阿那律跋提出家缘记第十一(出昙无德律)
释种兄弟二人。一名摩诃男。一名阿那律。阿那律者。其母爱念常不离目前。与作三时殿婇女娱乐。摩诃男言。诸释多出家。而我一门独无。兄营家业弟当出家。若不能者。弟营家业兄当出家。那律以家事烦碎。遂欲出家。往白其母乞求出家。乃至三反母不听许。种种方便断之。以释种有跋提。其母爱重必不听出家。便言。若跋提出家者当听汝耳。那律便求跋提。跋提不许。复种种方便云。我今出家一由汝耳。跋提遂许还求其母。其母亦不许。复作方便言。若阿那律母许儿者。当听汝耳。遂两彼许跋提言。且当七年受五欲乐然后出家。那律言。人命无常难可得保。不宜淹留。更求一年乃至七日。那律许之。过七日已释子等八人。及优波离第九。各好庄严乘宝象马。出迦毗罗卫。齐至其界脱其宝衣。以象马付优波离。令还语言。汝常依我等以自存活。今者出家。以此宝衣大象相遗。与自资生遂便前去。优波离思惟。亦欲随出家。便即以宝衣等悬着树上。念言。其有来取之者与之。于是便共至佛所。求索出家言。我父母已许。愿听出家乞先度优波离。何以故。以除我等憍慢心故。尔时世尊先度优波离。次度那律。次度跋提。次更度难提。次度金毗罗。次度难陀等六人。优波离受大戒。最为上座。时有大上座。名毗罗荼别度阿难陀。余次上座度跋难陀及调达。时跋提独在树下冢间思惟夜分过已。高声称言甚乐其边。比丘白佛。佛呼跋提。问何故自言甚乐耶。跋提言。我本在家时。内外常以刀杖而自卫护。犹有恐惧念念忧畏。今独冢间无有恐惧。身毛不竖。我念出离之乐故称甚乐。佛言善哉。
祐以为。俗滞难启而法缘易感。二释蕲道克意实深。故始也互塞。终然两开矣。夫苦逼不生是谓至乐。林下之唱岂外适哉。
释迦从弟孙陀罗难陀出家缘记第十二(出普曜经)
佛在迦维罗竭国尼拘类园。将侍者阿难入城乞食。童子难陀在高楼上遥见。即下来至佛所。作礼白言。如来之姓转轮圣王。何谓自辱持钵乞食。自取佛钵入家。内盛甘美饮食。佛即还尼拘类园。即语侍者。难陀若出勿自取钵。敕语难陀躬自送来。难陀受教从后送钵。妇出语言。速还勿久须还。乃食前进。未久重更遣信时还勿停。所以郑重恐出家故。难陀至佛所。手自奉钵唯愿时受。今欲还家。佛告难陀。卿已至此。今宜剃除须发。服三法衣。何为欲还。是时如来以威神力。逼迫难陀度令出家。闭在静室。久久之后。次第当直。难陀欢喜。我今当直事。因此闲暇逃走还家。是时难陀随所应作。事事不阙天神侍卫。难陀汲水至满。自然翻弃。净地之中草土更滋。关闭门户户自然开。难陀自念。我家王种多饶财宝。设有漏失即可偿之。今当窃随小径还家。行大涂者傥值如来。即脱三法衣更被余衣而去。行未经时正值如来。奔趣大树欲自隐身。佛神力故。树神拔树悬在虚空。难陀入树根处隐蔽自身。如来寻往问言何为至此。默然惭愧。佛再三告汝欲何趣。难陀言。暂欲还家与妇相见。佛告难陀。夫人学道贪着欲心。不顾后世烧身之祸。我今将汝天上游观。宜自专心勿怀恐怖。佛以神力接至天上。见一宫殿众宝庄严。玉女营从不可称计。唯无夫主。难陀问佛。此何天宫。种种娱乐快乐昔所未见。而无夫主唯愿说之。佛告难陀。汝可自问。难陀奉教自往。问之。天女答曰。汝不知乎。迦维罗竭国释迦文佛并父弟难陀。后当生此为我夫主。难陀闻之密自欢喜。还至佛所具以白佛。佛告难陀。快修梵行如是不久。当来至此受福自然。是时世尊。复以神力接引难陀。将至地狱路经铁围山。表见瞎猕猴。佛问难陀。汝妇孙陀利何如瞎猕猴。难陀白佛。止止勿复说。此孙陀利者。女中英妙。百千万倍岂得类乎。佛言。以孙陀利比诸天女。亦亿千万倍不可为比。于是世尊复接难陀。遍至地狱见种种苦痛。有一大镬狱卒围绕。汤沸火炽不见罪人。难陀白佛。是何人狱不见罪人。佛言。汝自问之。难陀往问狱卒。报言。阎浮利地真净王家儿。得成佛道。并父弟甘露王儿。名曰难陀。为人放逸淫欲情多。自恃豪族轻忽万民。彼命终后当来此中。难陀闻已。衣毛皆竖颜色变异。往趣世尊白言。唯然大师三界大护。今睹此变倍怀恐惧。求离地狱愿说泥洹。尔时世尊。渐与难陀说微妙法。安处无为令至道场。
杂宝藏经云。佛在迦毗罗卫国。入城乞食到难陀舍。会值难陀与妇作[米 壯]香涂眉间。闻佛门中欲出外看。妇共要言出看如来。使我额上[米 壯]未干顷。便还入来。难陀即出见佛作礼。取钵向舍盛食奉佛。佛不为取过与阿难。阿难亦不为取。阿难语言。汝从谁得钵还与本处。于是持钵诣佛。至尼拘楼精舍。佛即敕剃师与难陀剃发。难陀不肯。怒拳而语剃发人言。迦毗罗卫一切人民。汝今尽可剃其发也。佛问剃发者。何以不剃。答言。畏故不敢为剃。佛共阿难自至其边。难陀畏故不敢不剃。虽得剃发恒欲还家。佛常将行不能得去。后于一日次守房舍。而自欢喜。今真得便可还家去。待佛众僧都去之后我当还家。佛入城后作是念言。当为汲水令满澡瓶。然后还归。寻时汲水一瓶适满一瓶复翻。如是经时不能满瓶。便作是言俱不可满。使诸比丘来还自汲。我今但着瓶屋中而弃之去。即闭房门。适一扇闭一扇复开。适闭一户一户复开。便作是念俱不可闭。就置而去。纵使失诸比丘衣物。我饶财宝足有可偿。即出僧房。而自思惟。佛必从此来。我则从彼异道而去。佛知其意亦异道来。遥见佛来大树后藏。树神举树在虚空中。露地而立。佛见难陀将还精舍。而问之言。汝念妇也。答言实尔。即将难陀向阿那波山上。又问难陀汝妇端正不。答言端正。山中有一老瞎猕猴。又复问言。汝妇孙陀利面首端正。何如此猕猴也。难陀懊恼便作念言。我妇端正人中少双。佛今何故。以我之妇比瞎猕猴。佛复将至忉利天上。遍诸天宫而共观看。见诸天子与诸天女共相娱乐。见一宫中有五百天女。无有天子。寻来问佛。佛言。汝自往问。难陀往问言。诸宫殿中尽有天子。此中何以独无天子。诸女答言。阎浮提内佛弟难陀。佛逼使出家。以出家因缘。命终当生于此天宫。为我天子。难陀答言。即我身是。便欲即住。天女语言。我等是天汝今是人。还舍人寿更生此间。便可得住。便还佛所。以如上事。具白世尊。佛语难陀。汝妇端正。何如天女。难陀答言。比彼天女。如瞎猕猴比于我妇。佛将难陀还阎浮提。难陀为欲生天故勤加持戒。阿难尔时为说偈言。
譬如羯羊斗 将前而更却
汝为欲持戒 其事亦如是
佛将难陀复至地狱。见诸镬汤悉皆煮人。唯见一镬炊沸空停。怪其所以而来问佛。佛告之言。汝自往问。难陀即往问狱卒言。诸镬尽皆煮治罪人。此镬何故空无所煮。答言阎浮提内。有如来弟名为难陀。以出家功德当得生天。以欲罢道因缘之故。天寿命终堕此地狱。是故我今炊镬而待难陀。难陀恐怖畏狱卒留。即作是言。南无佛陀南无佛陀。唯愿将我拥护还至阎浮提内。佛语难陀。汝勤持戒修汝天福。难陀答言。不用生天。今唯愿我不堕此狱。佛为说法。一七日中成阿罗汉。诸比丘叹言。世尊出世甚奇甚特。佛言。非但今日。乃往过去亦复如是。诸比丘言。过去亦尔。其事云何。请为我说。佛言。昔迦尸国王。名曰满面。比提希国有一淫女。端正殊妙。尔时二国常想怨嫉。傍有佞臣向迦尸王。叹说彼国有淫女。端正世所希少。王闻是语心生惑着。遣使从索彼国不与。重遣使言求暂相见。四五日间还当发遣。时彼国王约敕淫女。汝之姿态。所有伎能好悉具备。使迦尸王惑着于汝。须臾之间不能远离。即遣令去经四五日寻复唤言。欲设大祀须得此女。暂还放来后当更遣。时迦尸王即遣归还。大祀已讫遣使还索。答言。明日当遣。既至明日亦复不遣。如是妄语经历多日。王心惑着。单将数人欲往彼国。诸臣劝谏不肯受用。时仙人山中有猕猴王。聪明博达多有所知。其妇适死取一雌猕猴。诸猕猴众皆共嗔。诃责此淫猕猴。众所共有何缘独。当时猕猴王将雌猕猴。走迦尸国投于王所。诸猕猴众皆共追逐。既到城内发屋坏墙不可料理。迦尸国王语猕猴王言。汝今何不以雌猕猴还诸猕猴。猕猴王言。我妇死去更复无妇。王今云何欲使我归。王语之言。今汝猕猴破乱我国。那得不归。猕猴王言。此事不好耶。王答言不好。如是再三王故言不好。猕猴王言。汝宫中有八万四千夫人。汝不爱乐。欲至敌国追逐淫女我今无妇唯取此一。汝言不好。一切万姓视汝而活。为一淫女云何捐弃。大王当如。淫欲之事。乐少苦多。犹如逆风而执炽炬。愚者不放必见烧害。欲为不净如彼屎聚。欲现外相薄皮所覆。欲无反复如屎涂毒蛇。欲如怨贼诈亲附人。欲如假借必当还归。欲为可恶如厕生华。欲如疥疮而向于火。把之转剧。欲如狗啮枯骨。涎唾共合谓为有味。唇齿破尽不知厌足。欲如渴人饮于碱水。逾增其渴。欲如段肉众鸟竞逐。欲如鱼兽贪味。至死其患甚大。尔时猕猴王者我身是也。尔时王者难陀是也。尔时淫女者孙陀利是也。我于尔时欲淤泥中拔出难陀。今亦拔其生死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