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乾隆藏
- 此土著述
- 传法正宗记
传法正宗记
大鉴之六世。曰舒州投子山大同禅师。其所出法嗣凡一十三人。一曰第二世投子温禅师者。一曰福州牛头微禅师者。一曰西川香山澄照者。一曰陕府天福和尚者。一曰濠州思明者。一曰凤翔招福者。一曰兴元中梁山遵古者。一曰襄州谷隐和尚者。一曰安州九[嵕-凶+(鬯-匕)]山和尚者。一曰幽州盘山第二世和尚者。一曰九[嵕-凶+(鬯-匕)]山敬慧者。一曰东京观音岩俊者。一曰桂阳龙福真禅师者。
大鉴之六世。曰鄂州清平山令遵禅师。其所出法嗣一人。曰蕲州三角山令圭者。
大鉴之六世。曰潭州石霜庆诸禅师。其所出法嗣凡四十一人。一曰南际山僧一者。一曰大光山居诲者。一曰庐山怀祐者。一曰九峰道虔者。一曰涌泉景欣者。一曰云盖山志元者。一曰藏禅师者。一曰福州洪荐者。一曰德山慧空者。一曰吉州崇恩者。一曰石霜辉禅师。者一曰郢州芭蕉和尚者。一曰潭州伏和尚者。一曰鹿苑晖禅师者。一曰宝盖约禅师者。一曰云门海晏者。一曰湖南文殊和尚者。一曰石柱和尚者。一曰中云盖和尚者。一曰河中存寿者。一曰南岳玄泰者。一曰杭州敬禅师者。一曰潞府宗海者。一曰新罗钦忠者。一曰新罗行寂者。一曰洪州鹿源和尚者。一曰大阳山和尚者。一曰滑州观音和尚者。一曰郓州正觉和尚者。一曰商州高明和尚者。一曰许州庆寿和尚者。一曰镇州万岁和尚者。一曰镇州灵寿和尚者。一曰镇州洪济和尚者。一曰吉州简之者。一曰大梁洪方者。一曰邛州守闲者。一曰新罗朗禅师者。一曰新罗清灵者。一曰汾州爽禅师者。一曰余杭通禅师者。
大鉴之六世。曰澧州夹山善会禅师。其所出法嗣凡二十二人。一曰乐普山元安者。一曰洪州令超者。一曰郓州四禅和尚者。一曰江西怀忠者。一曰盘龙可文者。一曰抚州月轮者。一曰洛京寰普者。一曰太原海湖和尚者。一曰嘉州白水寺和尚者。一曰凤翔府幽禅师者。一曰洪州同安和尚者。一曰韶州昙普者。一曰吉州仙居山和尚者。一曰太原端禅师者。一曰洪州延庆和尚者。一曰越州越峰和尚者。一曰鼎州只阇山和尚者。一曰益州栖穆和尚者。一曰嵩山全禅师者。一曰益州夹山院和尚者。一曰西京云岩和尚者。一曰安福延庆休和尚者。
大鉴之七世。曰灌溪志闲禅师。其所出法嗣一人。曰池州鲁祖山教和尚者。
大鉴之七世。曰魏府兴化存奖禅师。其所出法嗣二人。一曰汝州宝应和尚者。一曰天钵和尚者。
大鉴之七世。曰镇州宝寿沼禅师。其所出法嗣二人。一曰汝州西院思明者。一曰西院第二世宝寿和尚者。
大鉴之七世。曰涿州纸衣和尚。其所出法嗣一人。曰镇州谭空者。
大鉴之七世。曰镇州三圣慧然禅师。其所出法嗣二人。一曰镇州大悲和尚者。一曰淄州水陆和尚者。
大鉴之七世。曰濠州思明禅师。其所出法嗣一人。曰襄州善本者。
大鉴之七世。曰潭州大光山居诲禅师。其所出法嗣凡一十三人。一曰潭州有缘者。一曰龙兴和尚者。一曰潭州伏龙山第一世和尚者。一曰潭州伏龙山第二世和尚者。一曰京兆白云善藏者。一曰潭州伏龙山第三世和尚者。一曰陕府龙陵山和尚者。一曰大光山玄禅师者。一曰漳州藤霞和尚者。一曰宋州净觉和尚者。一曰华州证和尚者。一曰鄂州永寿和尚者。一曰鄂州灵竹和尚者。
大鉴之七世。曰筠州九峰道虔禅师。其所出法嗣凡一十人。一曰新罗清院和尚者。一曰洪州泐潭神党者。一曰吉州行修者。一曰洪州明禅师者。一曰吉州嵇和尚者。一曰洪州延茂和尚者。一曰洪州同安常察者。一曰洪州泐潭悟禅师者。一曰吉州禾山无殷者。一曰泐潭牟和尚者。
大鉴之七世。曰台州涌泉景欣禅师。其所出法嗣一人。曰台州六通绍禅师者。
大鉴之七世。曰潭州云盖山志元禅师。其所出法嗣三人。一曰云盖山志罕禅师者。一曰新罗卧龙和尚者。一曰彭州天台和尚者。
大鉴之七世。曰潭州谷山藏禅师。其所出法嗣三人。一曰新罗瑞岩和尚者。一曰新罗泊严和尚者。一曰新罗大岭和尚者。
大鉴之七世。曰潭州中云盖山禅师。其所出法嗣一人。曰云盖山景和尚者。
大鉴之七世。曰河中府栖岩存寿禅师。其所出法嗣一人。曰道德者。
大鉴之七世。曰洪州云居山道膺禅师。其所出法嗣凡二十八人。一曰杭州佛日和尚者。一曰苏州永光院真禅师者。一曰洪州同安丕禅师者。一曰归宗澹权者。一曰池州广济和尚者。一曰潭州水西南台和尚者。一曰歙州朱溪谦禅师者。一曰杨州丰化和尚者。一曰云居山道简者。一曰归宗怀恽者。一曰洪州大善慧海者。一曰鼎州德山第七世和尚者。一曰南岳南台和尚者。一曰云居山昌禅师者。一曰池州嵇山章禅师者。一曰晋州大梵和尚者。一曰新罗云柱和尚者。一曰云居山怀岳者。一曰[阿-可+令]珏和尚者。一曰潭州龙兴寺悟空者。一曰建州白云减禅师者。一曰潭州幕辅山和尚者。一曰舒州白水山玮禅师者。一曰庐州冶父山和尚者。一曰南岳法志者。一曰新罗庆猷者。一曰新罗慧禅师者。一曰洪州凤栖山慧志者。
大鉴之七世。曰抚州曹山本寂禅师。其所出法嗣凡一十四人。一曰抚州荷玉光慧者。一曰筠州洞山道延者。一曰衡州育王山弘通者。一曰抚州金峰从志者。一曰襄州鹿门处真者。一曰抚州曹山慧霞者。一曰衡州华光范禅师者。一曰处州广刹容禅师者。一曰泉州小溪院行传者。一曰西川布水岩和尚者。一曰蜀川西禅和尚者。一曰华州草庵法义者。一曰韶州华严和尚者。一曰庐山罗汉池隆山主者。
大鉴之七世。曰潭州龙牙山居遁禅师。其所出法嗣五人。一曰潭州报慈藏屿者。一曰襄州含珠山审哲者。一曰凤翔白马弘寂者。一曰抚州崇寿院道钦者。一曰楚州观音院斌禅师者。
大鉴之七世。曰京兆华严寺体静禅师。其所出法嗣三人。一曰凤翔府紫陵匡一者。一曰饶州北禅院惟直者。一曰潍州化城和尚者。
大鉴之七世。曰筠州九峰普满禅师。其所出法嗣一人。曰洪州同安威禅师者。
大鉴之七世。曰青林师虔禅师。其所出法嗣六人。一曰韶州龙光和尚者。一曰襄州石门寺献禅师者。一曰襄州广德和尚者。一曰郢州芭蕉和尚者。一曰定州石藏慧炬者。一曰襄州延庆通性者。
大鉴之七世。曰洛京白马遁儒禅师。其所出法嗣二人。一曰兴元府青剉山和尚者。一曰京兆保福和尚者。
大鉴之七世。曰益州北院通禅师。其所出法嗣一人。曰京兆香城和尚者。
大鉴之七世。曰高安白水本仁禅师。其所出法嗣二人。一曰京兆重云智晖者。一曰杭州瑞龙幼璋者。
大鉴之七世。曰抚州疏山康仁禅师。其所出法嗣凡二十人。一曰疏山第二世证禅师者。一曰洪州百丈安禅师者。一曰筠州黄檗慧禅师者。一曰随城山护国守澄者。一曰洛京灵泉归仁者。一曰延州延庆奉璘者。一曰安州大安山省。禅师者。一曰洪州百丈超禅师者。一曰洪州天王院和尚者。一曰常州正勤院蕴禅师者。一曰襄州洞山和尚者。一曰京兆三相和尚者。一曰筠州五峰山行继者。一曰商州高明和尚者。一曰华州西溪道泰者。一曰抚州疏山和尚者(亡其世数)。一曰筠州黄檗山令约者。一曰扬州祥光远禅师者。一曰安州大安山传性者。一曰筠州黄檗嬴禅师者。
大鉴之七世。曰澧州钦山文邃禅师。其所出法嗣二人。一曰洪州上蓝自古者。一曰澧州太守雷满者。
大鉴之七世。曰乐普山元安禅师。其所出法嗣十人。一曰京兆永安善静者。一曰蕲州乌牙山彦宾者。一曰凤翔府青峰传楚者。一曰邓州中度和尚者。一曰嘉州洞溪和尚者。一曰京兆卧龙和尚者。一曰嘉州黑水慧通者一。曰京兆盘龙和尚者。一曰单州东禅和尚者。一曰鄜州善雅者。
大鉴之七世。曰江西逍遥山怀忠禅师。其所出法嗣二人。一曰泉州福清师巍者。一曰京兆白云无休者。
大鉴之七世。曰袁州盘龙山可文禅师。其所出法嗣五人。一曰江州庐山永安净悟者。一曰袁州木平山善道者。一曰陕府龙溪和尚者。一曰桂阳志通者。一曰庐州寿昌净寂者。
大鉴之七世。曰抚州黄山月轮禅师。其所出法嗣一人。曰郢州桐泉山和尚者。
大鉴之七世。曰洛京韶山寰普禅师。其所出法嗣二人。一曰潭州文殊和尚者。一曰祥州大岩白和尚者。
大鉴之七世曰洪州上蓝令超禅师。其所出法嗣二人。一曰河东北院简禅师者。一曰洪州南平王钟传者。
大鉴之七世。曰袁州仰山南塔光涌禅师。其所出法嗣五人。一曰越州清化全付者。一曰郢州芭蕉慧清者。一曰韶州黄连山义初者。一曰韶州慧林鸿究者。一曰洪州黄龙和尚者。
大鉴之七世。曰袁州仰山西塔光穆禅师。其所出法嗣。一人曰吉州资福如宝者。
大鉴之七世。曰鄂州岩头全豁禅师。其所出法嗣九人。一曰台州师彦者。一曰怀州彦禅师者。一曰吉州慧宗者。一曰福州道闲者。一曰福州从范者。一曰福州严禅师者。一曰洪州海一者。一曰信州韶和尚者。一曰洪州讷和尚者。
大鉴之七世曰洪州感。潭资国禅师。其所出法嗣一人。曰安州志圆者。
大鉴之七世。曰金陵道巘禅师。其所出法嗣一人。曰金陵广化处微者。
大鉴之七世。曰福州雪峰义存禅师。其所出法嗣五十六人。一曰玄沙师备者。一曰福州慧棱者。一曰福州玄通者。一曰杭州道怤者。一曰福州长生山皎然者。一曰鹅湖山智孚者。一曰漳州报恩怀岳者。一曰杭州西兴化度者。一曰福州鼓山神晏者。一曰漳州隆寿绍卿者。一曰福州仙宗行瑫者。一曰福州莲华山从弇者。一曰杭州龙华寺灵照者。一曰明州翠岩令参者。一曰福州弘瑫者。一曰潭州云盖山归本者。一曰韶州林泉和尚者。一曰洛京南院和尚者。一曰越州洞岩可休者。一曰定州法海行周者。一曰杭州龙井通禅师者。一曰漳州保福从展者。一曰泉州瑞龙道溥者。一曰杭州龙兴寺宗靖者。一曰福州南禅契璠者。一曰越州越山师鼐者。一曰南岳金轮可观者。一曰泉州福清玄讷者。一曰韶州云门文偃者。一曰衢州南台仁禅师者。一曰泉州东禅和尚者。一曰余杭大钱从袭者。一曰福州永泰和尚者。一曰池州和龙山守讷者。一曰建州梦笔和尚者。一曰福州古田极乐院允俨者。一曰福州芙蓉山如体者。一曰洛京憩鹤山和尚者。一曰潭州沩山栖禅师者。一曰吉州潮山延宗者。一曰益州普通山普明者。一曰随州双泉梁家庵永禅师者。一曰漳州保福超悟者。一曰太原孚上座者。一曰南岳惟劲者。一曰台州十相审超者。一曰江州庐山讷禅师者。一曰新罗国大无为禅师者。一曰潞州玄晖者。一曰湖州清净和尚者。一曰益州永安雪峰和尚者。一曰庐仙德明禅师者。一曰抚州明水怀忠者。一曰益州怀杲(或作果)者。一曰杭州耳相行修者。一曰嵩山安德者。
大鉴之八世。曰汝州南院禅师。其所出法嗣一人。曰汝州风穴延沼者。
大鉴之七世曰汝州西院思明禅师。其所出法嗣一人。曰郢州兴阳归静者。
传法正宗记卷第八
正宗分家略传下
大鉴之八世。曰韶州云门山文偃禅师。苏州嘉兴人也。姓张氏。天性颖悟。幼不类常童。出家得戒。学经律论未几皆通。及参访善知识。一见睦州陈尊宿。大达宗旨。寻印可于雪峰存禅师。自是匿曜一混于众。因南游至韶阳灵树敏禅师法会。敏异人也。号能悬知。见偃特相器重。遂命为众之第一座。及逝因遗书荐于广主刘氏。命禅师继领其所居。其后刘氏复治云门大伽蓝。迁偃居之。其声遂大闻。四方学者归之如水趋下。然其风教峭迅。趣道益至。今天下尚之号为云门宗者也。其所出法嗣凡八十八人。一曰韶州白云祥和尚者。一曰德山缘密者。一曰潭州南台道遵者。一曰韶州双峰竟钦者。一曰韶州资福和尚者。一曰广州广云元禅师者。一曰广州龙境伦禅师者。一曰韶州云门爽禅师者。一曰韶州白云闻禅师者。一曰韶州披云智寂者。一曰韶州净法章和尚者。一曰韶州温门山满禅师者。一曰岳州巴陵颢鉴者。一曰连州地藏慧慈者。一曰英州大容諲和尚者。一曰广州罗山崇禅师者。一曰韶州云门宝禅师者。一曰郢州临溪竟脱者。一曰广州华严慧禅师者。一曰韶州舜峰韶和尚者。一曰英州观音和尚者。一曰韶州林泉和尚者。一曰随州双泉师宽者。一曰韶州云门煦和尚者。一曰益州香林澄远者。一曰南岳般若启柔者。一曰筠州黄蘖法济者。一曰襄州洞山守初者。一曰信州康国耀和尚者。一曰潭州谷山丰禅师者。一曰颖罗汉匡果者。一曰鼎州沧溪璘和尚者。一曰筠州洞山清禀者。一曰蕲州北禅寂和尚者。一曰泐潭道谦者。一曰庐州南天王永平者。一曰湖南永安朗禅师者。一曰湖南潭明和尚者。一曰金陵清凉明禅师者。一曰金陵奉先深禅师者。一曰西川青城乘和尚者。一曰潞府妙胜臻禅师者。一曰兴元普通封和尚者。一曰韶州灯峰和尚者。一曰韶州大梵圆和尚者。一曰澧州药山圆和尚者。一曰信州鹅湖云震和尚者。一曰庐山开先清耀者。一曰襄州奉国清海者。一曰韶州慈光和尚者。一曰潭州保安师密者。一曰洪州云居山融禅师者。一曰衡州大圣寺守贤者。一曰庐州北天王徽禅师者。一曰郢州芭蕉山弘义者。一曰眉州福化院光禅师者。一曰庐州东天王广慈者。一曰信州西禅钦禅师者。一曰江州广云真禅师者。一曰韶州双峰慧真者。一曰云门山法球者。一曰韶州广悟者。一曰韶州长乐山政禅师者。一曰韶州佛陀山远禅师者。一曰韶州鹫峰山韶禅师者。一曰韶州净源山真禅师者。一曰韶州月华山禅师者。一曰韶州双峰真禅师者。一曰随州双泉山郁禅师者。一曰慈云山深禅师者。一曰庐州化城鉴禅师者。一曰庐山护国禅师者。一曰庐山庆云禅师者。一曰岳州永福朗禅师者。一曰郢州赵横山禅师者。一曰郢州纂子山庵主者。一曰庐州南天三海禅师者。一曰桂州觉华普照者。一曰益州铁幢觉禅师者。一曰新州延长山禅师者。一曰黄龙山禅师者。一曰眉州西禅光禅师者。一曰蕲州北禅悟同者。一曰舒州天柱山禅师者。一曰韶州龙光山禅师者。一曰观州水精院宫禅师者。一曰隋州智门山法觐者。一曰云门山朗上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