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乾隆藏
- 此土著述
- 传法正宗记
传法正宗记
大鉴之四世。曰蒲州麻谷山宝彻禅师。其所出法嗣二人。一曰寿州良遂者。一曰新罗无染者。
大鉴之四世。曰湖南东寺如会禅师。其所出法嗣四人。一曰吉州茱山慧超者。一曰舒州景诸者。一曰庄严寺光肇者。一曰潭州幕辅山昭禅师者。
大鉴之四世。曰京兆章敬寺怀晖禅师。其所出法嗣凡十六人。一曰京兆弘辩者。一曰龟山智真者。一曰鼎州怀政者。一曰金州操禅师者。一曰鼎州古堤和尚者。一曰河中府公畿和尚者。一曰柏林闲云者。一曰宣州玄哲者。一曰河中府宝坚者。一曰西京道志者。一曰绛州神祐者。一曰西京智藏者。一曰许州无迹者。一曰寿山惟肃者。一曰新罗玄昱者。一曰新罗觉体者。
大鉴之四世。曰杭州盐官齐安禅师。其所出法嗣八人。其一曰襄州关南道常者。一曰洪州双岭玄真者。一曰径山鉴宗者。一曰白云昙靖者。一曰潞府文举者。一曰新罗品日者。一曰寿州建宗者。唐宣宗皇帝。
大鉴之四世。曰婺州五泄山灵默禅师。其所出法嗣四人。一曰福州龟山正原者。一曰甘泉寺晓方者。一曰甘泉寺元遂者。一曰明州栖心寺藏奂者。
大鉴之四世。曰洛京佛光寺如满禅师。其所出法嗣一人。曰太子少傅白居易者。
大鉴之四世。曰明州大梅山法常禅师。其所出法嗣三人。其一曰新罗国迦智者。一曰杭州天龙和尚者。一曰新罗国忠彦者。
大鉴之四世。曰荆州永泰寺灵湍禅师。其所出法嗣五人。其一曰湖南上林成虚者。一曰五台秘魔和尚者。一曰湖南祇林和尚者。一曰吕后山文质者。一曰苏州法河者。
大鉴之四世。曰幽州盘山宝积禅师。其所出法嗣二人。一曰镇府普化和尚者。一曰镇州上方和尚者。
大鉴之四世。曰京兆兴善寺惟宽禅师。其所出法嗣六人。一曰京兆法智者。一曰京兆慧建者。一曰京兆无表者。一曰京兆元净者。一曰京兆慧光者。一曰京兆义宗者。
大鉴之四世。曰云水靖宗禅师。其所出法嗣二人。一曰华州小马神照者。一曰华州道圆者。
大鉴之四世。曰潭州龙牙山圆畅禅师。其所出法嗣二人。一曰嘉禾藏廙者。一曰羊肠藏枢者。
大鉴之四世。曰汾州无业大达国师。其所出法嗣二人。其一曰镇州常正者。一曰镇州奉先义禅师者。
大鉴之四世。曰庐山归宗寺法常(或作智常)禅师。其所出法嗣六人。一曰福州芙蓉山灵训者。一曰汉南谷城县高亭和尚者。一曰新罗大茅和尚者。一曰五台山智通者。一曰洪州高安大愚者。一曰江州刺史李渤者。
大鉴之四世。曰鲁祖山宝云禅师。其所出法嗣一人。曰云水和尚者。
大鉴之四世。曰紫玉山道通禅师。其所出法嗣一人。曰山南道节度使干迪者。
大鉴之四世。曰华严寺智岩禅师。其所出法嗣一人。曰黄州齐安和尚者。
大鉴之四世。曰怀海禅师。福州长乐人也。初参道一禅师于南康。得大法要及居百丈山。四方学士莫不归之。然海师尤有远识。尝以禅者所会。未始有制度。遂以其事宜。折中于经律之规。法遗于后世。其所出法嗣凡三十人。一曰沩山灵祐者。一曰黄檗希运者。一曰大慈山寰中者。一曰天台普岸者。一曰石霜性空者。一曰筠州常观者。一曰福州大安者。一曰古灵神赞者。一曰广州通禅师者。一曰江州云龙(或作龙云)台禅师者。一曰洛京卫国道禅师者。一曰镇州万岁和尚者。一曰洪州东山和尚者。一曰高安无畏者。一曰东岩道旷者。一曰刑州素禅师者。一曰唐州大乘山吉。本者。一曰小乘山慧深者。一曰扬州昭一者。一曰罗浮鉴深者。一曰洪州九仙山梵云者。一曰百丈涅槃和尚者。一曰庐山操禅师者。一曰越州契真者。一曰筠州包山天性者。一曰大梅山彼岸者。一曰辽山藏术者。一曰只阇山道方者。一曰清田和尚者。一曰大于和尚者。
大鉴之四世。曰荆南惟忠禅师。其所出法嗣四人。一曰道圆者。一曰益州如一者。一曰庐山东林雅禅师者。一曰奉国臣照者。
大鉴之四世。曰吴头陀。其所出法嗣一人。曰玄固者。
大鉴之四世。曰池州南泉普愿禅师。其所出法嗣凡十七人。其一曰长沙景岑者。一曰白马昙照者。一曰终南山师祖者。一曰香严义端者。一曰赵州从谂者。一曰池州灵鹫闲禅师者。一曰茱萸山和尚者。一曰子湖利踪者。一曰嵩山和尚者。一曰日子和尚者。一曰苏州西禅和尚者。一曰池州白衣甘贽者。一曰资山存制者。一曰江陵道弘者。一曰宣州玄极者。一曰新罗道均者。一曰宣州刺史陆亘者。
大鉴之四世。曰荆州天皇道悟禅师。其所出法嗣一人。曰澧州龙潭崇信者。
大鉴之五世。曰澧州龙潭崇信禅师。其所出法嗣二人。一曰德山宣鉴者。一曰泐潭宝峰和尚者。
大鉴之五世。曰赵州东院从谂禅师。其所出法嗣凡一十三人。一曰洪州严阳尊者。一曰扬州慧觉者。一曰陇州奉禅师者。一曰婺州从朗者。一曰婺州新建禅师者。一曰杭州多福和尚者。一曰益州西睦和尚者。一曰麻谷和尚者。一曰观音定鄂者。一曰宣州茗萍和尚者。一曰太原免道者。一曰幽州燕王者。一曰镇州赵王者。
大鉴之五世。曰衢州子湖岩利踪禅师。其所出法嗣四人。一曰台州胜光和尚者。一曰漳州浮石和尚者。一曰紫桐和尚者。一曰日容和尚者。
大鉴之五世。曰鄂州茱萸禅师。其所出法嗣一人。曰石梯和尚者。
大鉴之五世。曰长沙景岑禅师。其所出法嗣二人。一曰雪窦常通者。一曰婺州严灵者。
大鉴之五世。曰白马昙照禅师。其所出法嗣一人。曰晋州霍山无名者。
大鉴之五世。曰吉州性空禅师。其所出法嗣二人。一曰歙州务源和尚者。一曰枣山光仁者。
大鉴之五世。曰京兆翠微无学禅师。其所出法嗣五人。一曰鄂州青平令遵者。一曰投子山大同者。一曰湖州道场如讷者。一曰建州白云约禅师者。一曰伏牛山元通者。
大鉴之五世。曰潭州道吾山圆智禅师。其所出法嗣三人。一曰石霜庆诸者。一曰渐源仲兴者。一曰禄清和尚者。
大鉴之五世。曰潭州云岩昙晟禅师。其所出法嗣四人。一曰筠州洞山良价者。一曰涿州杏山鉴洪者。一曰潭州神山僧密者。一曰幽溪和尚者。
大鉴之五世。曰华亭船子德诚禅师。其所出法嗣一人。曰澧州夹山善会者。
大鉴之五世。曰襄州关南道常禅师。其所出法嗣二人。一曰关南道吾者。一曰漳州罗汉者。
大鉴之五世。曰杭州径山鉴宗大师。其所出法嗣三人。一曰天童咸启者。一曰背山行真者。一曰杭州大慈山行满者。
大鉴之五世。曰天龙禅师其所出法嗣二人。一曰婺州俱胝和尚者。一曰新罗彦忠者。
大鉴之五世。曰高安大愚禅师。其所出法嗣一人。曰筠州末山尼了然者。
大鉴之五世。曰新罗洪直禅师。其所出法嗣二人。一曰兴德大王者。一曰宣康太子者。
大鉴之五世。曰许州无迹禅师。其所出法嗣一人。曰道遂者。
大鉴之五世。曰小马神照禅师。其所出法嗣一人。曰缙云郡有缘者。
大鉴之五世。曰福州长庆院大安禅师。其所出法嗣凡一十人。一曰大随法真者。一曰灵树如敏者。一曰福州寿山师解者。一曰饶州峣山和尚者。一曰莆田崇福慧日者。一曰台州浮江和尚者。一曰潞州渌水和尚者。一曰广州圆(或作圆明)禅师者。一曰温州灵阳禅师者。一曰洪州纸衣和尚者。
大鉴之五世。曰洪州黄蘖山希运禅师。其所出法嗣凡一十三人。一曰临济义玄者。一曰睦州陈尊宿者。一曰杭州千顷山楚南者。一曰福州乌石山灵观者。一曰杭州罗汉宗彻者。一曰魏府大觉者。一曰相国裴休者。一曰扬州德元者。一曰土门赞禅师。者一曰襄州政禅师者。一曰吴门山弘宣者。一曰幽州超禅师者。一曰苏州宪禅师者。
大鉴之五世。曰潭州沩山灵祐禅师。其所出法嗣凡四十二人。一曰仰山慧寂者。一曰香严智闲者。一曰延庆法端者。一曰径山洪諲者。一曰灵云志勤者。一曰益州应天和尚者。一曰九峰慈慧者。一曰京兆米和尚者。一曰晋州霍山和尚者。一曰襄州王敬初常侍者。一曰长延圆鉴者。一曰志和者。一曰洪州道方者。一曰沩山如真者。一曰并州元顺者。一曰兴元府崇皓者。一曰鄂州全谂者。一曰嵩山神剑者。一曰许州弘进者。一曰余杭文立者。一曰越州光相者。一曰苏州文约者。一曰上元智满者。一曰金州法朗者。一曰鄂州超达者。一曰白粗从约者。一曰西堂复禅师者。一曰温州灵空者。一曰大沩简禅师者。一曰荆南智朗者。一曰沩山普润者。一曰沩山法真者。一曰黑山和尚者。一曰滁州神英者。一曰石(或无石字)霜山和尚者。一曰南源和尚者。一曰沩山冲逸者。一曰沩山彦禅师者。一曰三角法遇者。一曰邓州志诠者。一曰荆州弘圭者。一曰岩背道旷者。
大鉴之五世。曰遂州道圆禅师。其所出法嗣一人。曰终南山圭峰宗密者。
大鉴之五世。曰奉国神照禅师。其所出法嗣三人。一曰镇州常一者。一曰滑州智远者。一曰鹿台玄邃者。
大鉴之六世。曰筠州洞山良价禅师。其所出法嗣凡二十六人。一曰云居道膺者。一曰抚州本寂者。一曰洞山道全者。一曰龙牙居遁者。一曰京兆休静者。一曰京兆蚬子和尚者。一曰筠州普满者。一曰台州道幽者。一曰洞山师庆者。一曰洛京遁儒者。一曰越州干峰和尚者。一曰吉州禾山和尚者。一曰天童咸启者。一曰潭州宝盖山和尚者。一曰益州通禅师者。一曰高安白水本仁者。一曰抚州疏山光仁者。一曰澧州钦山文邃者。一曰天童义禅师者。一曰太原方禅师者。一曰新罗金藏和尚者。一曰益州白禅师者。一曰潭州文殊和尚者。一曰舒州白水和尚者。一曰邵州西湖和尚者。一曰青阳通玄和尚者。
大鉴之六世。曰鼎州德山宣鉴禅师。其所出法嗣九人。一曰岩头全豁者。一曰雪峰义存者。一曰天台慧恭者。一曰泉州瓦官者。一曰高亭个禅师者。一曰洪州资国和尚者。一曰德山绍奭者。一曰凤翔府无垢者。一曰益州双流尉迟者。
大鉴之六世。曰睦州陈尊宿。其所出法嗣二人。一曰睦州刺史陈操者。一曰严陵钓台和尚者。
大鉴之六世。曰镇州临济义玄禅师。曹州南华人也。姓邢氏。少有远志。戒后即务学宗乘。及往黄檗法会。其上座僧初劝禅师。问法于黄檗曰。如何是祖师西来的的意。黄檗便打。禅师凡三问。黄檗皆三打之。师以此乃告辞其上座僧。上座遂谓黄檗曰。义玄虽后生可教。若辞去师宜多方接之。明日义玄果辞黄檗遂谓汝可往大愚。及玄至。大愚因问曰。什处来。玄曰。黄檗来。大愚曰。黄檗有何言教。言义玄尝三问。如何是西来的的意。为其三度打之。不知过在何处。大愚曰黄檗恁么老婆。为汝得彻困。犹觅过在。玄于是大悟曰。元来佛法也无多子。大愚遽搊玄曰。汝适来道我不会。而今又道无多子。是多少来是多少来。玄遂挥大愚肋下三拳。大愚托开玄曰。汝师黄檗。非干我事。玄却返黄檗。黄檗问曰。汝回何速。玄曰。秖为老婆心切。黄檗曰。大愚遮老汉待见与打一顿。玄曰。说什么待见即今便打。遂鼓黄檗。一掌。黄檗。吟吟大笑。禅师后乃还赵。赵人慕之。遂命居临济。学者闻风皆不远归之。其所出法嗣凡二十四人。一曰鄂州灌溪志闲者。一曰幽州谭空者。一曰镇州宝寿沼和尚者。一曰镇州三圣慧然者。一曰魏府存奖者。一曰定州善崔者。一曰镇州万岁和尚者。一曰云山和尚者。一曰桐峰庵主者。一曰杉洋庵主者。一曰涿州纸衣和尚者。一曰虎溪庵主者。一曰覆盆庵主者。一曰襄州历村和尚者。一曰沧州米仓和尚者。一曰齐耸者。一曰涿州秀禅师者。一曰善权彻禅师者。一曰金沙禅师者。一曰允诚禅师者。一曰新罗智异山和尚者。一曰魏府大觉者。一曰定上座者。一曰奯上座者。
大鉴之六世。曰魏府大觉禅师。其所出法嗣四人。一曰庐州大觉者。一曰庐州澄心旻德者。一曰汝州南院和尚者。一曰宋州法华和尚者。
大鉴之六世。曰圭峰宗密禅师。其所出法嗣六人。一曰圭峰温禅师者。一曰慈恩太恭者。一曰兴善太锡者。一曰万乘宗禅师者。一曰瑞圣觉禅师者。一曰化度仁瑜者。
大鉴之六世。曰鹿台玄邃禅师。其所出法嗣一人。曰龙兴念禅师者。
大鉴之六世。曰滑州智远禅师。其所出法嗣四人。一曰彭门审用者。一曰圆绍者。一曰上方真禅师者。一曰东京法志者。
大鉴之六世。曰扬州光孝院慧觉禅师。其所出法嗣一人。曰升州长庆道巘者。
大鉴之六世。曰袁州仰山慧寂禅师。其所出法嗣凡一十人。一曰仰山光穆者。一曰晋州景通者。一曰杭州龙泉文喜者。一曰新罗顺支者。一曰仰山南塔光涌者。一曰仰山东塔和尚者。一曰洪州观音常蠲者。一曰福州东禅慧茂者。一曰福州明月山道崇者。一曰处州遂昌者。
大鉴之六世。曰邓州香严智闲禅师。其所出法嗣凡一十二人。一曰吉州止观者。一曰寿州绍宗者。一曰襄州延庆法端者。一曰益州无染者。一曰益州长平山和尚者。一曰益州演教大师者。一曰安州清干者。一曰终南山丰德寺和尚者一曰均州武当山晖禅师者。一曰江州双溪田道者。一曰益州照觉和尚者。一曰睦州东禅和尚者。
大鉴之六世。曰福州双峰禅师。其所出法嗣一人。曰双峰古禅师者。
大鉴之六世。曰杭州径山洪諲禅师。其所出法嗣四人。一曰洪州米岭和尚者。一曰庐州寂禅师者。一曰临川义直者。一曰杭州功臣令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