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乾隆藏
- 小乘阿含部
- 佛说生经
佛说生经
佛说佛心总持经第十九
闻如是。一时佛游[少/兔]檀[少/兔]国。宾近大海之边。佛所行树。于师子座。与无央数诸天眷属围绕。而为说法。彼时世尊。告安详摩夷亘天及净居身天子。诸天子。当知有总持。名佛心之法。过去如来至真等正觉所说。为四部会。最于后世。救摄拥护。令得自归。普获特胜。所生到处。护一切义。为诸菩萨学大乘者。令蒙法恩。使得普至。一切所为。则有超异。以故说耳。今者诸贤。亦当受之。持讽诵读。我灭度后。最后世时。四辈众会。学大乘者。闻其名者。当分别说。为他人讲。心怀忍辱。心得自在。闻其音难。设致其名。超异德性。如来所说而复摄护。已愿最上所见自在。其有欲闻。当为说之。众会对曰。唯然世尊。当受圣教。如佛所言。终不敢违。使如来教普然具足。众会又问。何谓世尊佛心总持法乎。世尊告曰。今次第说。无垢离垢造一切义。皆已逮得。所作诸德。无有边际。三世平等。一切十方。具足诸慧。示现一切。诸所有藏。诸法自在。具足成就。所作通达。普了周匝。除一切眼。皆于三界。普至十方。寂然憺怕。获诸脱门。分别法界。究竟猗着。皆念一切诸所作为。超度余心。已得解脱。除结转法。普于虚空。本性清净无垢。劝化三处。过去当来现在。平等三世。断除无余。离于所有。第一度证。所行如言。所作成就。一切大慈。而兴大哀。于一切人。而无所度。佛告天子。是为佛心总持法也。为四辈说。求菩萨乘。其有讽诵。怀在身心。谛晓了识。持此经者。怀诸思想。譬若如来立在于顶。思则得见。其有能见。若有闻者。能说经法。若有持者。未曾有忘。究竟于学。当复得住。于道所住。说经寂然。以故讲经。所持当持。未曾忽疑。以是之故。能忍总持一切所闻。所得如海。逮不起法忍。于一切法。而得自在。无所挂碍。至解脱门。如意具足。于现在法。于我法教。当受重任。弃诸重担。此族姓子。则为见佛。若睹此等。当从听受。当观其法。莫察其形。不当毁呰而轻易也。摩夷亘天子白佛言。唯然。受教不敢违也。普当宣传如来之命。然于后世。以是经法。为四辈说。及菩萨乘。当为分别。若有诵得。若有忘者。当为开示。族姓子。汝当令得见。及使听闻。护如来所说言教。我等亦当奉受如来所说。此族姓子。当成大义。佛告摩夷亘天子。卿当奉行。如今所言。是则佛教。佛说如是。摩夷亘天子。净居诸天。一切众会。天龙鬼神。世人阿须伦。闻经欢喜。
怨家像知识 而强结亲友
诸王所行多 则主于土地
其国多大臣 而常兴斗诤
当为造弊眼 于是说如是
跎饥梨尼 跎饱梨尼。
师比丘 跪罗陀 [蒢-余+有]偈陀 沙瑜投陀沤阿夷比兜波 昧瘅翅那旃 跪离那波罗翅提尼陀槃尼 尼披散尼 摩呵曼那[少/兔]陀梨那。
其有于是。于我空耗所有财宝。令逮得之。若过去则以是神咒。当以手授。重其手足拥护于膝重于膑。常皆见重。为胁见重。使下见重。令颈见重。使心见重。令四部众。皆使见重。悉令平等。所从来处。风散其华。
沤那提奴 沤那提陀 沤弥提屠 沤提屠取披鞬陀 叱阇叱者。
朱陀阇陀 波沙提 波沙檀尼耶醯迦弥仇弥遮罗翅 朱罗铃摩尼 阿提陀。
浮弥羡那伊俞罗头 那翅只禘弥 比阐禘弥 萨披那楼 弥檀[少/兔]南模 摩迦尼 阿禘比耶 令所祝吉 梵天劝助。
佛说护诸比丘咒经第二十
闻如是。一时世尊。游于摩竭罗阅只城东在于奈树间。梵志丘聚。从是北上。上錍提山中天帝石室。尔时无数比丘。各各驰走。匆匆不安。如捕鱼师。布网捕鱼。鱼都驰散。世尊遥见。无数比丘。各各驰散。扰扰不安。佛问比丘。何为驰散扰动如斯。若鱼畏网。比丘对曰。我遭患所在不安。遇诸贼盗。鬼神罗刹。诸象及龙。饿鬼师子。及诸妖魅。鬼魅非人。熊罴诸邪。沟边溷鬼。蛊道巫咒。佛告比丘。当为汝说。常当救济一切拥护。谛听善思念之。比丘答曰。唯然受教。佛言。何等为一切救济拥护如是。
阿轲弥 迦罗移 嘻隶嘻隶 般錍 阿罗[金 畀] 摩丘 披赖兜 呵头沙。
翅拘犁因提隶者比丘披沤罗须弥者罗难楼在者罗。
阿耆破耆 阿罗因阿罗耶 耶勿遮坻[金 畀]移阿[金 畀]。
若不解脱我当劝解。为其拥护救济。令安吉祥无患。若贼鬼神罗刹蛊道符咒。护四百里周匝。无敢娆者。其不恭顺。犯是咒者。头破七分。所以者何。佛告比丘。今吾普观天上世间。若如是咒。咒愿拥护。终无恐惧。衣毛不竖。除其宿命。不请南无。世尊所咒者。吉梵天劝助是咒。
佛说吉祥咒经第二十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城。是名曰转法轮。莫能踰者。是地广普。若有娆者。佛皆说之。今当讲诵。大人圣贤。具足归彼。时佛告贤者阿难。吾为汝说神咒之王。汝当持之。诸佛所说。至诚行。趣道行。十二因缘行。月行。日行。贤者行。日月俱行。谛听善思念之。阿难言。受教而听。如是。
休楼 牟楼 阿迦罗 [金 畀]罗 莫迦垣罗颰提 波罗铃波刍阿尼呵 耶提阿尼耶提阿提邪提頞禘末谛卢卢罗罗颰提摩那罗罗波夷吒。
无量总持。诸印之王。诸佛所说。为至诚行。为修道行。平等迹行。日行。月行。如日月行。佛语阿难。此总持句。为佛之句。为尊上句。为学句。圣贤之句。得利义句。所怀来句。无兵仗句。若族姓子族姓女。若入此句。入无数解百千之门。能分别说。佛告阿难。雪山南胁。有大女神。名设陀怜迦醯(晋名摄声)。有五百子及诸眷属。彼闻此经。即自起往。举声称怨。呜呼痛哉。呜呼何以剧乎。吾身本时。取若千百众生人精。以为饮食。害命服之。于今不堪。不能复犯。沙门瞿昙。为四部众而设拥护。所以者何。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是神咒。童男童女。入于郡国县邑聚落。持是吉祥咒。若讽诵说。无能娆者。所以者何。今沙门瞿昙所说神咒。遣逐非人。灭除众患。常住于此。而现于魔宫。诸弊魔言。天王欲知沙门瞿昙。以空汝界。今者天王。当共被铠。将诸群从。暂勒兵众。譬如菩萨初坐树下。魔被以铠甲。及诸兵众。往诣佛所。于是世尊告阿难曰。是大女神设陀罗迦醯。止于雪山之南。与五百子俱。遥闻如来说是神咒总持印咒。恐怖怀懅。衣毛为竖。及于诸魔一切官属。及余众魔。于时彼魔被其铠翰。与眷属俱。往诣世尊。恶心欲诣沙门瞿昙。彼时有菩萨。名曰降弃魔。降魔及官属。还诣佛所。稽首圣足。叉手归佛。白世尊言。我已摄制于此弊魔及诸官属。发遣诸兵。并设陀迦醯大女神。而制伏之。不敢为非。亦不敢娆。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不敢中害。无所妨废。善哉世尊。愿说总持法印。为四辈众。令皆得拥护。使得安隐。唯佛加哀。普及人民令得安隐。于是世尊。为是神咒。应时欣笑。阿难问佛。世尊何故笑。笑当有意。佛告贤者阿难。汝宁见降弃魔菩萨道行殊特。降魔官属设头迦醯大女神技术皆以坏败。心怀忧戚。于彼忽然没而不现。到斯说是总持之印。尔时世尊。思此总持印王。摄伏一切诸恶鬼神及诸妖魅。除一切娆。伏鸠伏鸠休浮休楼阿只提。如是总持印王咒。其有鬼神、女神、鸠桓.龙.金翅鸟。及诸弊兽一切众魅。至意有意在道断他怀来为食为句。迹甘尝为月动摇善震动意为心。何况细微无不微也。其大德总持。无择无冥。而无所断。其心诵其十事读于今笑。当所作者亦无所选。佛告阿难。是无择句。总持句。无所选句。安隐句。拥护句。于诸众人无所娆句。无所害句。禁制句。讽诵者句。为四部众则设拥护。人与非人。不能犯也。若卧出时。所在寤寐。无敢娆者。况佛所说。其闻此咒。莫不安隐。佛说如是。欢喜而去。
佛说总持经第二十二
闻如是。一时世尊游于摩竭。在法闲居。佛之道树初成道时。与万菩萨俱。一切成就。普贤菩萨。行于无愿。其行无余。及空无菩萨。莲花藏菩萨。宝藏菩萨。行藏菩萨。妙曜菩萨。金刚藏菩萨。力士藏菩萨。无垢藏菩萨。调定藏菩萨。与一万菩萨俱。与一佛世界三千大千尘数菩萨俱。各各从异佛国。而来会此所。从方来化师子座。稽首佛足。在于佛前。坐师子座。于时此等菩萨大士。不计吾我。清净无瑕。各心念言。于此何因不可思议。诸佛世尊所有境界。无能称量。诸佛世尊。本之所愿。而有殊特。何因诸佛如来感动。何谓所为不可思议无挂碍行。云何世尊。无念无想。致此殊特。于时世尊。寻知此等诸菩萨心之所念。诸坐菩萨诸佛无处亦无不住。欲问如来诸佛威神一切光明。佛威神德。精进无踰。而得皆立。皆入诸佛诸总持法。广大圣觉。是等所入。殊特如此。无所挂碍。身之所入亦皆如此。诸佛眷属。弃捐诸瑕。诸佛之法。而不可获。而常安隐。于时莲华藏菩萨。入诸法所趣之心。无所挂碍。所念法门无诸弊碍。诸菩萨行为普贤愿。合集等行。正住于愿。入诸佛法。见十方佛。加于大哀。度于无极。降伏众生。休息恶趣。一切菩萨。诸三昧定。睹了本际。诸佛之慧。所行无尽。莫不归伏。趣诸道慧。皆照总持分别诸度莲花之藏。其诸菩萨。承佛圣旨。各自说言。诸佛尽听。诸佛世尊。所行无量。极大变化。随其本相。晓了诸法。一切皆知。诸佛超异。都无阴盖。诸佛世尊。普逮法界。入于法界。诸佛世界。有无处所无所挂碍。何为十。在兜术天。现尽寿命。忽没无能禁制。亦无有处。入母腹中。十月而生。又弃捐家。而乐出外。心常欣悦。坐佛树下。积累一切诸佛之法。一时之顷。普诸佛土示现。如来感动瑞应。常转法轮。悉殖德本。分别解说。当得佛时。具成菩萨。而以法成。诸佛世尊。永无住处。在在智慧。而建立之。是为佛子。无有处所。亦无所住。复次佛子。诸世尊有十教目。何等十。教化一切。诸度无极。皆除一切诸无智法。常修大哀。有十种力。普转法轮。教化群黎。禁制众生。成平等觉。开通萌类。令无所住。于此无行相法自归。已得寂然。亦教他人至觉灭度。是为十。复次佛子。复有十事。疾见如来。何等十。适见诸佛。则睹众生。便弃一切。诸所归趣。取要言之。速疾具足福德眷属。速受诸德之本。即得清净。无所短乏。便除狐疑。适见诸佛。为众生等。示于大乘。令无所畏。寻得成就。为不退转。适得逮见诸佛世尊。疾求分别众生之源。而开度之。便逮度世净众生根。适得逮见诸佛世尊。便无弊碍。是为十。佛说如是。诸菩萨闻经欢喜。
佛说生经卷第三
佛说所欣释经第二十三
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所欣释子。多所游至。出入无节。所诣门族。不可称计。或晨或冥。或早入冥出。于时阿难、优陀、薄拘卢等。合会一处。谓所欣释子曰。贤者何为而多行来。不知时节。何不时出时入。所诣之处。不自节量。所欣释子。寻骂众贤。出粗犷辞。卿等无智。扰扰摇动。不能自安。喧呼恶口。卿等懈怠。不为众僧有所兴立。吾今出入。常为众僧。严办所当。卿等能任如是劳乎。为诸众僧。有所办耶。勿得谓吾多有事理。诸贤多务。甚于吾身。所欣释子。卿等且复有所合办。知何如吾办众僧事。时诸比丘。同共发意。彼时三人。言语柔软。威德殊妙。依本福行。多所获致。过踰于彼。所欣释子。钝愚男子以卒暴决。愚騃自用。强有所求。不得如志。有一异天。诣长者家。得满大罂若干供养。贤者阿难。诣他长者。以柔软辞。宿德坚强。为说经法。令其家人。欢喜踊跃。从得分卫。大获供养。随意所施。不强不求。时诸比丘往启佛。具说本末。佛告诸比丘。于此四人。不但今世诤功分卫。唯有一人。所获薄少。余人得多。阿难比丘。众人劝助。一切所安。往古久远不可计时。于他异土。时有四人。以为亲厚。相敛聚会。共止一处。时有猎师。射猎得鹿。欲来入城。各共议言。吾等设计。从其猎师。当索鹿肉。知谁获多。俱即发行。一人陈辞。出其[麩-夫+黃]言。而高自畜。咄卿男子。当惠我肉。欲得食之。第二人曰。唯兄施肉。令弟得食。第三人曰。仁者可爱。以肉相与。吾思食之。第四人曰。亲厚捐肉。唯见乞施。吾欲食之。俱共饥渴。时猎师察四人言辞。各随所言。以偈报曰。
卿辞甚粗[麩-夫+黃] 云何相与肉
其言如刺人 但以角相施
复以偈报第二人曰。
此人为善哉 谓我以为兄
其辞如肢体 便持一脚与
复次第三人以偈报曰。
可爱敬施我 而心怀慈哀
辞言如腹心 便以心肝与
复次第四人以偈报曰。
以我为亲厚 其身得同契
此言快善哉 以肉皆相施
于时猎师。随其所志言辞粗细。各与肉分。于时天颂曰。
一切男子辞 柔软归其身
是故莫粗言 衰利不离身
尔时佛告诸比丘。第一粗辞则所欣释子。第二人者颰陀和黎。第三黑优陀。第四阿难也。天说偈者。则吾身。尔时相遇今亦如是。佛说如是。莫不欢喜。
佛说国王五人经第二十四
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诸尊比丘。各发心言。贤者舍利弗。贤者阿那律。贤者阿难。输轮。及诸弟子五百之众。本俱一时弃家为道。无所贪慕。不志世荣。悉为沙门。时舍利弗。嗟叹智慧最为第一。断众狐疑。和解斗诤。分别道义。无所不通。如冥中有炬火。多所昭曜。时阿那律。嗟叹巧便。为众人匠。多所成就现若干术。令人喜悦。工巧第一。于时阿难。叹嗟端正色像第一。颜貌殊妙。见莫不欣。众人爱重。一切尊敬。叹为佛有三十二相。于时输轮。既勤修习。未曾有懈。嗟叹精进。世间无伦。又能入海。多所成办。如来世尊。现生释种。弃国捐王。得成佛道。端正无比。色像第一。如星中月。光明超日。体长丈六。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其声八部。出万亿音。所讲说法。天龙鬼神。人物之类。各得开解。皆得其所。佛诸兄弟。伯叔之子。虽各自誉皆归命佛。以为弟子。佛之功德。不可称限。从无数百千亿劫。积累功德。自致得佛。为一切人示其道路。俱往诣佛。问其本末。谁为第一。我等聚会。各各自叹己之所长。佛告比丘。此诸人等。不但今世各自称誉常叹己身第一无双。前世亦然。生生所归。皆伏吾所。吾尊无极。所以者何。乃往过去无数久远世时。有一国王。名曰大船。国土广大。群僚大臣。普亦具足。其土丰熟。人民炽盛。王有五子。第一智慧。第二工巧。第三端正。第四精进。第五福德。各自嗟叹己之所长。其智慧者。嗟叹智慧天下第一。以偈颂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