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昙毗婆沙论

  若处所有过去爱结系。复有现在爱结系耶。答曰。现在若现在前。若不起爱结。若起余结现在前。若起善不隐没无记心现在前。若无心。是故说为现在前。设有现在爱结系。复有过去爱结系耶。答曰。若前生不断则系。若前不生。生者已断则不系。若处所有未来爱结系。复有现在爱结系耶。答曰。若现在前。广说如上。设有现在爱结系。复有未来爱结系耶。答曰。如是。所以者何。先作是说。未来爱结系三世法。若处所有过去爱结系。复有未来现在爱结系耶。答曰。未来则系现在。若现在前。广说如上。设有未来现在爱结系。复有过去耶。答曰。若前生不断则系。若前不生生者。已断则不系。前生不断则系者。若处所有未来现在爱结系。即彼处所亦有过去前生爱结者则系。若未来现在爱结处所异。过去已生爱结处所异则不系。若前不生。即于彼处所生者已断则不系。若处所有未来爱结系。复有过去现在爱结系耶。答曰。或有未来爱结系。无过去现在。或有过去。无现在。或有现在。无过去。或有过去现在有未来爱结系无过去现在者。若处所爱结未断。则明未来有爱结系。若前不生。生者已断。则明过去无爱结系。若不现在前。则明现在无爱结系。有过去无现在者。若处所前生爱结未断。则明有过去爱结系。不现在前。则明现在无爱结系。有现在无过去者。若有过去爱结系。则有未来爱结系。有现在无过去者。若处所爱结现在前。则明现在有爱结系。若前不生。生者已断。则明过去无爱结系。若现在爱结系。则有未来爱结系。有过去现在者。若处所有前生爱结系则明有过去爱结系。若处所爱结现在前。则明有现在爱结系。若过去现在有爱结系。未来必有。若处所有现在爱结系。复有过去未来爱结系耶。答曰。未来则系过去。若前生不断则系。若前不生。生者已断则不系。设有过去未来爱结系。复有现在爱结系耶。答曰。若现在前。广说如上。诸别相烦恼。此中略说。如爱结作六句。恚结慢结愱结悭结。非一切遍。无明结作六句亦如是。若处所有过去见结系。复有未来见结系耶。答曰。如是若有未来见结系。复有过去见结系耶。答曰如是。所以者何。先作是说。诸总相烦恼。尽系三世法。未来现在。尽缘三世。广说如经本。见结作六句。诸总相烦恼。此中略说。如见结作六句。取结疑结。是一切遍。无明结作六句亦如是。若处所有过去爱结系。复有过去恚结系耶。答曰。若前生不断则系。若前不生。生者已断则不系。若前生不断则系者。若处所有过去爱结系。即彼处所有过去前生恚结系。若前不生。若于余处生。若生者已断则不系。设有过去恚结系。复有过去爱结系耶。答曰。若前生不断则系。若前不生。生者已断则不系。若前生不断则系者。若处所有过去恚结系。即彼处所有过去前生爱结系。若前不生。若于余处生。若生者已断则不系。若处所有过去爱结系。复有未来恚结系耶。答曰。若不断。云何不断耶。答曰。未离欲爱。设有未来恚结系。复有过去爱结系耶。答曰。若前生不断则系。若前不生。生者已断则不系。若前生不断则系者。若处所有未来恚结系。即彼处所亦有过去前生爱结系。若前不生。若于余处生。若生者已断则不系。若处所有过去爱结系。复有现在恚结系耶。答曰。若现在前。云何现在前。答曰。若不起余结不起善有漏不隐没无记心。若非无心。是名现在前。设有现在恚结系。复有过去爱结系耶。答曰。若前生不断则系。若前不生。生者已断则不系。广说如上。
  若处所有过去爱结系。复有过去现在恚结系耶。答曰。或有过去爱结系无过去现在恚结系。或有过去无现在。或有现在无过去。或有过去现在有过去爱结系。无过去现在恚结系者。若处所有前生。爱结不断则系。是明有过去爱结系。即彼处所不生前生恚结。生者已断则不系。是明无过去恚结系。不现在前。则明无现在恚结系。或有过去无现在者。若处所前生。恚结爱结不断则系。是明有过去恚结爱结系。无现在则明无现在恚结系。或有现在无过去者。若处所前生。过去爱结不断则系。是明有过去爱结系。即彼处所恚结现在前。则明有现在恚结系。若前不生。生者已断。则明无过去恚结系。或有过去现在者。若处所有过去前生爱结恚结。不断则系则明有过去爱结恚结系。即彼处所恚结现在前。则明有现在恚结系。设有过去现在恚结系。复有过去爱结系耶。答曰。若前生不断则系。若前不生。生者已断则不系广说如上。若处所有过去爱结系。复有未来现在恚结系耶。答曰。余广说如经本。作七句如经本。如爱结恚结。爱结愱结爱结悭结说亦如是。此中差别者应说。欲界系见道所断法。前生爱结。不断则系。爱结慢结爱结无明结。广说如经本。若处所有过去爱结系。复有过去见结系耶。答曰。若不断。云何不断。答曰。若道比智未生。设有过去见结系。复有过去爱结系耶。答曰。若前生不断则系。广说如上。若处所有过去爱结系耶。答曰。若不断。云何不断。答曰。道比智未生。设有未来见结系。复有过去爱结系耶。答曰。广说如经本。作七句亦如经本。如爱结见结作七句。爱结取结爱结疑结作七句。说亦如是。
  过去爱结。过去恚结。问过去慢结。应作七句。或有说者。七句中。初句应作七句。所以者何。此中问七七句。答曰。七七句故。如先以过去爱结恚结。问过去慢结。次问未来慢结。次问现在。次问过去现在。次问未来现在。次问过去未来。次问过去未来现在。慢结亦应如是说。先以过去爱恚。问未来慢作初句。次问现在。次问过去现在。次问未来现在。次问过去未来。次问过去未来现在。次问过去。作最后句。复以过去爱恚。问现在慢作初句。次问过去现在。次问未来现在。次问过去未来。次问过去未来现在。次问过去。次问未来作最后句。乃至过去爱恚。问过去未来。现在慢作初句。乃至过去爱恚。问过去慢作最后句。若作是说。则有七七句。若作是说。则唐捐其功。于文无益于义无益。亦不成七七句。若欲于文有益于义有益。亦成七七句者。应作是说。如先以过去爱恚。问过去慢作初句。乃至以过去爱恚。问过去未来现在慢作最后句。应以未来爱恚。问未来慢作初句。次问现在。次问过去现在。次问未来现在。次问过去未来。次问过去未来现在。次问过去作最后句。复次现在爱恚。问现在慢作初句。次问过去现在。次问未来现在。次问过去未来。次问过去未来现在。次问过去。次问未来作最后句。乃至以过去未来现在爱恚。问过去未来现在慢作初句。乃至以过去未来现在爱恚。问过去未来现在慢作最后句。若作是说。则于文义有益。七七句成。如爱恚。问慢作七七句。爱恚问无明亦如是。乃至问悭结作七七句亦如是。置爱结。以恚结慢结。问无明结作七七句。乃至问悭结。作七七句亦如是。置恚以慢无明。问见结作七七句。乃至问悭结作七七句亦如是。乃至最后取结。以疑结愱结。问悭结作七七句亦如是。如以二结。问一结作七七句。以三以四以五以六以七以八。问一结作七七句亦如是。
  问曰。一行历六小七大七。有何差别。答曰。名即差别。复次以一行法作问。名一行。以六句作问名历六。以七句作问名小七。以二结问一结。乃至以八结问一结名大七。复次问不相似法。不以世定。名一行。问相似法。以世定名历六。问不相似法。以世定名小七。以二法问一法。乃至以八法问一法。以世定名大七。一行历六小七大七。是名差别。
阿毗昙毗婆沙论卷第四十六
使犍度一行品第二之三
  身见摄几使。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或有说摄法摄他法不摄自法。如毗婆阇婆提。依佛假名所说经。亦依世俗言语法。说摄法摄他法不摄自法。何者是假名所说经。如佛说譬如[怡-台+蓋]斗受入[怡-台+蓋]子。为[怡-台+蓋]子依。以[怡-台+蓋]斗胜故。摄诸[怡-台+蓋]子。彼作是说。[怡-台+蓋]斗异于[怡-台+蓋]子。而摄[怡-台+蓋]子。是故知摄法摄于他法不摄自法。余经亦说。五根慧最胜。为慧所摄。慧异四根。能摄四根。是故知摄他法。余经亦说。如佛问呵德迦居士。汝云何摄眷属。何以复知己摄眷属。居士答言。世尊所说四摄法。布施爱语利益同事。以四法摄于眷属。亦知己摄眷属。彼作是说。居士眷属。及与摄法。各各别异。而能相摄。是故知摄他法不摄自法。余经复说。正见正方便正觉。是慧身所摄。正念正定。是定身所摄。彼作是说。正见是慧。慧身所摄。正定定身所摄可尔。正觉正方便。非慧性。正念非定性。正觉正方便。为慧身所摄。正念为定身所摄者。故知摄法摄于他法。世俗言语法者。世俗亦作是说。户摄户枢。缕能摄衣。索摄薪束。在家之人亦作是说。我能摄我家资财象马僮仆。出家之人亦作是说。我摄衣钵。及摄沙门所用之物。彼以如是假名经所说。及世俗言语所摄法故。知摄法摄他不摄自法。亦明摄法摄于自体。若当摄法。但摄于他不摄自体者。则一法体。与一切法体同。若一法生一切法亦生。一法灭一切法亦灭。复更有过。见苦所断法。则摄修道所断法。见苦所断法若断。修道所断法亦应断。若然者则后生对治。而无有用。欲令无如是过故。说摄法摄于自性不摄他法。问曰。若摄法。但摄自法不摄他者。毗婆阇婆提所引经。及世俗言语法云何通。答曰。彼经是未了义是假名。是有余意。
  问曰。云何彼经是未了义是假名。是有余意耶。答曰。如经说。[怡-台+蓋]斗受入[怡-台+蓋]子能摄[怡-台+蓋]子者。此中说依持是摄。所以者何。[怡-台+蓋]子依[怡-台+蓋]斗。[怡-台+蓋]斗持[怡-台+蓋]子故。而不散坏如说。五根中慧为最胜。为慧所摄。此中慧是方便说摄。所以者何以慧方便故。五根能有所行。而成大事如说。我以世尊所说四摄法。摄于眷属。乃至广说。此中说不离散是摄。以四摄方便。令眷属不离散故。如说正觉正方便正念。是慧身定身所摄者。此中说随顺是摄。正觉正方便。随顺慧身。正念随顺定身故。如说户摄户枢。缕能摄衣。索摄薪束。此中说持是摄。如说在家出家人。摄田财衣钵等。此中说饶益是摄。摄法摄他法者。或时摄或时不摄。或有所以摄。或有所以不摄如偈说。
  因事生于爱  因事生于恚
  世人起爱恚  无不因事者
  摄法摄自法者。一切时摄皆有所以。一切时摄者。无有不摄自相时皆有。所以者何。自体不待所以故摄法。若观察自相法。还摄自相法时。有何善利耶。答曰。除去我想聚想。能修法想别想。若众生有我想聚想。便生贪恚痴心。生贪恚痴故。于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不能得脱。若能除去我想聚想观色。犹如散尘。观无色法。前后不俱总观。有为法离散之相。犹如散沙。便生空解脱门种子。若观诸行空而不乐生死。便生无愿解脱门种子。若不乐生死而求涅槃。便生无相解脱门种子。依下三昧。便生中三昧。依中三昧生上三昧。依上三昧能离三界欲。观察自相法。还摄自相法时。有如是善利。身见摄三使。总而言之。身见摄三使。身见在三界。欲界身见。还摄欲界身见。乃至无色界身见。还摄无色界身见。戒取摄六使。疑摄十二使。余摄如经本说。
  问曰。云何名摄。答曰。自体于自体。是有是实。是可得故名摄。自体于自体。非异自体。于自体非外。自体于自体非远。自体于自体不相舍。自体于自体非空。自体于自体无盈长。自体于自体。非不已有。非不今有。非不当有。自体还摄自体故名摄。非如手把食指捻衣名摄。以诸法还摄自体名摄。不摄于他。
  三结摄三不善根耶。三不善根摄三结耶。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或有说摄法摄于他不摄自体。欲重止如是说者意故。而作此论。三结摄三不善根。三不善根摄三结耶。答曰。各不相摄。余广说如经本。
  身见令几有相续。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或有说不染污心。令有相续。如毗婆阇婆提作如是说。
  问曰。彼何故作此说耶。答曰。依佛经。佛经说菩萨住正智入母胎。住正智住母胎。住正智出母胎。为止如是说者意。欲明唯以染污心令有相续故而作此论。问曰。唯以染污心令有相续者。佛经云何通。答曰。此说不颠倒心名正智。众生皆以颠倒心入母胎唯除菩萨。菩萨入母胎时。有如是念。此是我母。此是我父。于母起母亲爱。于父起父亲敬。以不颠倒心入母胎故名正智。
  复次所以作此论者。
  或有说唯以爱恚二结。令有相续。如譬喻者。彼何故作是说耶。答曰。彼依佛经。佛经说三事合故入母胎。一父母有染心共会一处。二其母无病值时。三受身者现在前。当于是时。受身者二种心。展转现在前。若与欲俱。若与恚俱。为止如是说者意。亦明一切结令有相续故。而作此论。问曰。若然者。佛经云何通。答曰。彼说中有心。不说有相续心。或有说。恶道中心。以恚心令有相续。人天中心。以爱心令有相续。为止如是说者意。亦明欲界众生三十六使令有相续。色界三十一使。无色界三十一使令有相续。为止他义乃至广说。而作此论。有亦有多名。如此中说。众生数受身处五阴是有。如说欲界。死生欲界中。一切欲界有相续耶。此中亦说。众生数受身处五阴名有。如说为缠所缠。令地狱有相续。此中亦说。众生数受身处五阴名有。如说欲界有相续时。最初得几业报根。此中亦说。众生数受身处五阴名有。如说有四有。前时有死有中有生有。此中亦如上说。如说舍欲界有。还令欲界有相续时。一切尽灭欲界系法。还起欲界系法现在前。此中亦如上说。如说云何有法。答言。有漏法。是此中说。一切有漏法是有。如说沛仇当知有生时以识为食。此中说。生相续时心眷属名有。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