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乾隆藏
- 小乘律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
若复苾刍有四月请须时应受。若过受者除余时。波逸底迦。余时者。谓别请更请。殷勤请常请。此是时。若苾刍者谓邬波难陀。四月者谓齐四月。请者谓他延请。受者谓许其事。若过者谓过期限。除余时者谓别请时。即是不及余人。更请。谓数数更请。殷勤请者。谓更殷勤尽心而请。常请者。谓是长时延请。此是时者。谓随开时。释罪如上。此中犯相其事云何。若苾刍他请粗食从索美好。索时恶作。食便堕罪。若他与好食从索粗者。索时恶作。食时无犯。如与乳等时便从索酪等。索时恶作。食时堕罪。若病者无犯。若苾刍巡家乞食。女人见已持食而出。若苾刍情有所希者。应告彼女曰。更不须饭。若女返问。圣者更何所须者。此即是请随所须者。当就觅之无犯。又无犯者谓初犯人。广说如上。
遮传教学处第七十五
佛在王舍城羯兰铎迦池竹林园中。世尊法尔若制二部共学处时。即二部僧伽并皆须集。此之学处是二部共有。然尼众不集。佛告具寿阿难陀。汝可语朱荼半托迦。汝当持此学处诣苾刍尼众而为宣告。时阿难陀即往朱荼半托迦所。具陈佛语。时朱荼半托迦奉佛教已。便往尼寺欲宣佛教。于其中路见六众苾刍。便告之曰。具寿。佛为二部僧伽今制学处。六众问曰。是何学处。即为陈说。
若复苾刍有四月请须时应受。若过受者除余时。波逸底迦。若有别请更请殷勤请者常请者。此是时。既为说已报六众曰。具寿。此之学处应当修学。六众报曰。汝是愚痴不分明不善好。我今岂能用汝之言行斯学处。我若见余苾刍善闲三藏者。当随彼言受行学处。作是骂已遂便舍去。时半托迦又至十二众苾刍尼处。彼亦如是作非法言。余众苾刍苾刍尼闻已欢喜。顶受奉行。时半托迦还住处已。即以此事白诸苾刍。时少欲者闻是语已以缘白佛。佛言乃至我观十利。为诸苾刍制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闻诸苾刍作如是语。具寿。仁今当习如是学处。彼作是语。我实不能用汝愚痴不分明不善解者所说之言受行学处。我若见余善闲三藏。当随彼言而受行者。波逸底迦。若彼苾刍实欲求解者。当问三藏。此是时。若复苾刍者谓六众也。余义如上。具寿。仁今当习如是学处者。谓是所传学处。不能用汝愚痴等者。谓思其恶思说其恶说作其恶作。名之为愚。若不持经律论。名之为痴。若于三藏不了其义。名不分明。若于三藏不善决择。名不善解。余文易知。乃至释罪皆如上说。此中犯相其事云何。若有苾刍告余苾刍作如是语。具寿。仁可习行如是学处。彼便报云。我不能用汝语。便以愚等四事一一说时。皆得堕罪。若彼前人是实愚等。说时无犯。又无犯者谓初犯人。广说如上。
默听斗诤学处第七十六
佛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时邬陀夷断众结惑证阿罗汉。具寿阐陀向憍闪毗省缘而坐。阿说迦补捺伐素俱并命终。难陀邬波难陀。依大众住。时十七众见是事已。各生勇决报怨之心。共作是议。于六众内极相欺恼者。邬波难陀常为初首。我等应与作舍置羯磨。便向食堂所共为筹议。时邬波难陀诣其窗所侧耳而听闻彼议论。即入堂中苦为克责。作如是语。我必当为汝等作大治罚。汝等岂可不闻古仙颂曰。
譬如绊象皮绳朽 风吹日曝已多时
虽复无力可如初 五百群羊尚可缚
时十七众知邬波难陀觉其事已。便出共诣温堂之所评论其事。欲为舍置。时邬波难陀复于屏处听其言说。便入堂中更为害语。时彼十七便往上阁。邬波难陀住在中阁。彼在中阁。邬波难陀住在阁下。彼在房内。邬波难陀遂居檐下。或复翻此。彼在门屋下。邬波难陀即在门隅。或时翻此。时十七众共作是议。我等不能为彼老人作舍置羯磨。唐捐辛苦宜就其所共作忏摩。便至其所请见容恕。既愧谢已。问言大德。因何得知我等欲为大德作其舍置。彼便一一具答其事。汝所至处我随后听。少欲苾刍闻是语已共生嫌耻。云何苾刍知他苾刍有斗诤事共作评论。而便。窃往侧听其语。作如是念。随彼筹议我当发举。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乃至我观十利为诸苾刍制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知余苾刍评论事生。求过纷扰诤竞而住。默然往彼听其所说。作如是念。我欲听已当令斗乱。以此为缘者。波逸底迦。
若复苾刍。谓邬波难陀。余义如上。余苾刍者。谓此法中人。言评论事者。谓初见不可意事始作评论。言求过者。谓求觅过愆更相道说。纷扰者。谓情不含忍发举其事。诤竞者。以此诤事入斗诤门。自结朋党共相扶扇。斗诤而住默而听者。谓窃听其言随彼所说。斗乱者。欲令纷竞不止息也。释罪如上。此中犯相其事云何。若苾刍在于上阁共为议论。有余苾刍升阁之时。应蹈阶道作声。或謦欬或弹指若不作如是事升阁之时。但闻言声未解其义。得恶作罪。若解言义便得堕罪。广说如前。乃至门屋轻重之罪随事应知。若经行处若静林中。亦准事应识。若有苾刍随路行时共为筹议。苾刍后来。所有行法皆准升阁应知。若不作者。得罪轻重如上。若苾刍先无仇隙。遇尔闻之。或复听已欲令斗诤。方便殄息者无犯。又无犯者谓初犯人。广说如上。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四十二
不与欲默然起去学处第七十七
尔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时邬陀夷断诸结惑。广说如上。乃至十七众共为筹议。集苾刍众已。诣上座前作如是白。我今有所诘问。乃至欲与邬波难陀作舍置羯磨。时上座难陀作如是语。邬波难陀是老上座。宁容辄与作舍置事。十七众白大众曰。若与恶人为朋扇者。众亦与作舍置羯磨。难陀闻已遂生怖惧。以已毛緂聚在座上。状似人形默而起去。时众不知。遂与邬波难陀作舍置羯磨已。便诣难陀泣而告曰。何期黑钵忽然与我作舍置事。难陀报曰。汝不须忧。彼众不集作法不成。邬波难陀曰。谁不集耶。答曰我不在众。少欲苾刍闻是语已共生嫌耻。云何苾刍知众集已作如法事。默然起去。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乃至我观十利。为诸苾刍制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知众如法评论事时。默然从座起去者。波逸底迦。如是世尊为诸苾刍制学处已。时诸苾刍久在众中。其看病人及授事人事有废阙。由此为缘佛更听许。若有缘者应嘱授去。世尊赞叹持戒。乃至广说。前是创制此是随开。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知众如法评论事时。默然从座起去。有苾刍不嘱授者除余缘故。波逸底迦。若复苾刍者谓是难陀。余义如上。众谓佛弟子。如法评论者。谓是如法单白白二白四羯磨。默然从座起去者。谓出势分外。不嘱授者。有苾刍不语知而去。释罪同前。
此中犯相其事云何。若苾刍知众有如法事言论决择。有苾刍不嘱授默然从座而起去者。乃至言声所及处来。得恶作罪。舍此处时得根本罪。又无犯者谓初犯人。广说如上。
不恭敬学处第七十八
佛在王舍城羯兰铎迦池竹林园中。时有二苾刍。一名杂色二名象师子。知诸苾刍集食堂中。依世尊教欲殄诤事。斯之二人。一顺众命。一便违教不赴众所。众评论已不生恭敬。令事纷扰。少欲苾刍共生嫌贱。云何苾刍众殄诤时自不赴集。见评论已不存恭敬。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广说乃至我观十利。为诸苾刍制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不恭敬者。波逸底迦。
若复苾刍者谓杂色。余义如上。不恭敬者有其二种。一谓大众。二是别人。于此二处不恭敬时。皆得堕罪。
此中犯相其事云何。若苾刍知大众集评论事时。唤令赴集而不来者。便得堕罪。唤住不住遣去不去。遣取卧具而不肯取。不遣取时即便强取。遣请房等事皆同此。违众教时皆得堕罪。若苾刍见邬波驮耶阿遮利耶作如是语。唤来不来。乃至房等事。违别人教时皆得恶作。若依道理而白知者。非不恭敬。此皆无犯。又无犯者谓初犯人。广说如上。
饮酒学处第七十九
佛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时憍闪毗失收摩罗山。于此山下多诸聚落。有一长者。名曰浮图。大富多财衣食丰足。娶妻未久诞生一女。颜貌端正人所乐观。至年长大。娉与给孤独长者男为妻。浮图长者未久之间。复诞一息。容仪可爱。初生之日父见欢喜。唱言善来善来。时诸亲族因与立名。号曰善来。由此孩儿薄福力故。所有家产日就销亡。父母俱丧投窜无所。时诸人众见其如此。遂号恶来。与乞丐人共为伴侣。以乞活命。时有一人。是恶来父故旧知识。见其贫苦遂与金钱一文令充衣食。从此离别渐至室罗伐城。其姊从婢见而记识。归报大家曰。我适出外逢见恶来。非常贫窭。其姊闻已深生恻隐便。令使者送白叠金钱权充虚乏。彼薄福故便被贼偷。姊闻此事而嗟叹曰。我今何用如此恶业薄福人耶。即弃而不问。时给孤独长者请佛及僧就舍而食。备办种种上妙香馔。瞻望佛僧渴仰而住。是时恶来并诸乞侣。闻长者设供冀拾遗餐。遂共相携诣设食处。长者遥见贫人命使者曰。佛僧将至驱出贫人。时诸乞伴各生此念。斯大长者先有悲心。我等孤独常为依怙。何故今时苦见驱逐。岂非恶来恶业之力殃及我等。即便共举掷之粪聚。恶来既被同伴所轻。遂于粪聚啼泣而卧。长者令使往白时至。尔时世尊于日初分执持衣钵。大众围绕往长者家欲诣食所。尔时世尊由大悲力引向恶来处立。告诸苾刍曰。汝等当厌流转诸有无边苦海。复厌生死资生之具。汝等观此最后生人。更不流转受斯苦恼。不自支济。即告阿难陀曰。汝于今日为善来故应留半食。尔时世尊入长者家就座而坐。长者既见大众坐定。即以种种净妙饮食。供佛及僧皆令饱足。时阿难陀由彼善来恶业力故。所许半食忘不为留。世尊大师得无忘念知阿难陀忘不留食。即于己钵留其半分。时阿难陀食已生念。我于今日情有扰乱。违世尊教。佛告阿难陀。假使赡部洲四至大海满中诸佛。然此诸佛各说深法。汝悉受持无有遗忘。今由善来薄福力故。令汝不忆。汝今可去唤彼善来。时阿难陀奉教而去。至彼告曰。善来善来。彼不自忆善来之名。默尔无对。阿难陀复更唱言。是浮图之子先号善来。非余人也。善来闻已作如是念。说伽他曰。
我失善来名 今从何所至
岂非恶报尽 善业此时生
佛具一切智 一切众所归
由彼爱善言 名善来应理
我是无福人 诸亲皆弃舍
祸哉众苦逼 岂名为善来
时阿难陀即引善来往诣佛所。礼佛足已在一面坐。佛告阿难陀。与其半食。阿难陀取钵授与。是时善来见半食已遂便流泪。作如是语。虽佛世尊为我留分。但唯片许宁足我饥。世尊了知善来所念。以慰喻言告善来曰。假令汝腹宽如大海。啖一一口抟若妙高。随汝几时食终不尽。汝今应食。勿起忧怀善来便食。食已欢喜。世尊告曰。汝之衣角是何物耶。即便开解见一金钱。白佛言。此一金钱是父知识。见我贫苦持以相赠。由薄福故忘而不忆。世尊告曰。汝可持此金钱买青莲花来。善来去后佛及僧众俱还本处。是时善来奉佛教已。遂诣卖花人蓝婆住处入彼园中。园主见已报曰。恶来可去莫入我园。勿由汝故树池枯燥。善来报白。世尊使我买青莲花。说伽他曰。
我于青莲花 其实无所用
大师一切智 遣我买将来
尔时蓝婆闻是佛使心生敬仰即说伽他曰。
牟尼大寂静 天人咸供养
汝为佛使者 须花任意将
是时善来与金钱已。多取青莲花还诣佛所。世尊见已告言。善来汝可持此莲花行与僧众。善来持花从佛及僧次第行与。时诸苾刍皆不敢受。佛言于此施主生怜愍心当为受用。然诸香物皆益眼根。嗅之无过。时诸苾刍悉皆为受。花乃开敷。善来既见青莲花已。忆昔前身曾诸佛所修青处观影像现前。世尊复为演说法要。示教利喜便证见谛。是时善来获初果已。即说伽他自申庆赞。
佛以方便胜罥索 牵我令住于见谛
于恶趣中兴愍念 如拔老象出深泥
我于昔时名善来 后时人号恶来者
今是善来名不谬 由住牟尼圣教中
说是颂已即从座起。礼佛双足白言。世尊我今欲于如来善说法律之中。出家离俗修持梵行。世尊以梵音声告言。善来苾刍。汝修梵行。说是语已即便出家。须发自落法服着身。具足近圆成苾刍性。是时善来从此已后。发大勇猛守坚固心。于初后夜思惟忘倦。断除结惑证阿罗汉果。说伽他曰。
昔于诸佛所 但持瓦铁身
今闻世尊教 转作真金体
我于生死中 更不受后有
奉持无漏法 安趣涅槃城
若人乐珍宝 及生天解脱
当近善知识 所愿皆随意
从佛世尊度舍利子大目干连大迦摄波毕邻陀伐蹉等已。诸世间人不信敬者。便生嫌议作如是语。沙门乔答摩是盗世间珍宝之贼。于大地内时有如斯。人中龙象间出于世。悉皆窃诱令其出家以充给侍。佛亦曾度尼他贱人小路牛主胜惠河侧五百渔人及善来等。不信敬人复生讥谤。沙门乔答摩贪觅弟子无有休息。世有贫贱愚痴之人。亦度出家以为走使。世尊闻已作如是念。我大弟子德若妙高。时众无知辄为轻忽。无故招罪自害其躯。今我宜应发起善来殊胜之德。世尊法尔诸弟子中实有胜德。人不知者佛即方便彰显其德。尔时世尊为欲发起善来德故。命阿难陀曰。我今欲往失收摩罗山。若诸苾刍乐随逐者可持衣钵。广说乃至到失收摩罗山。时彼住处有一毒龙。于庵婆林依止而住。近此山边所有谷稼常被伤损。此山诸人闻佛来至。悉皆云集行诣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坐。尔时世尊为诸人众演说妙法。示教利喜默然而住。时诸人众即从座起。礼佛足已白言。世尊唯愿哀愍明当就舍受我微供。世尊知已默然而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