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乾隆藏
- 大乘论
- 中论
中论
答曰:经虽说有三毒名字,求实不可得。何以故?
若离于染法,先自有染者,
因是染欲者,应生于染法。
若无有染者,云何当有染?
若有若无染,染者亦如是。
若先定有染者,则不更须染,染者先已染故。若先定无染者,亦复不应起染,要当先有染者然后起染;若先无染者,则无受染者。
染法亦如是,若先离人定有染法,此则无因,云何得起?似如无薪火。若先定无染法,则无有染者。是故偈中说:若有若无染,染者亦如是。
问曰:若染法、染者先后相待生,是事不可得者;若一时生,有何咎?
答曰:
染者及染法,俱成则不然;
染者、染法俱,则无有相待。
若染法、染者一时成,则不相待。不因染者有染法,不因染法有染者,是二应常,已无因成故。若常则多过,无有解脱法。
复次,今当以一、异法,破染法、染者。何以故?
染者、染法一,一法云何合?
染者、染法异,异法云何合?
染法、染者,若以一法合,若以异法合:若一则无合。何以故?一法云何自合?如指端不能自触。若以异法合,是亦不可。何以故?以异成故,若各成竟不须复合,虽合犹异。
复次,一、异俱不可。何以故?
若一有合者,离伴应有合;
若异有合者,离伴亦应合。
若染、染者一,强名为合者,应离余因缘而有染、染者。复次,若一,亦不应有染、染者二名。染是法,染者是人,若人、法为一,是则大乱。
若染、染者各异,而言合者,则不须余因缘而有合;若异而合者,虽远亦应合。
问曰:一不合可尔,眼见异法共合。
答曰:
若异而有合,
染、染者何事?
是二相先异,然后说合相。
若染、染者,先有决定异相,而后合者,是则不合。何以故?是二相先已异,而后强说合。
复次,
若染及染者,先各成异相;
既已成异相,云何而言合?
若染、染者先各成别相,汝今何以强说合相?
复次,
异相无有成,是故汝欲合;
合相竟无成,而复说异相。
汝已染、染者异相不成故,复说合相。合相中有过,染、染者不成,汝为成合相故,复说异相。汝自已为定,而所说不定。何以故?
异相不成故,合相则不成;
于何异相中,而欲说合相?
以此中染、染者异相不成故,合相亦不成。汝于何异相中,而欲说合相?
复次,
如是染、染者,非合不合成;
诸法亦如是,非合不合成。
如染,恚、痴亦如是;如三毒,一切烦恼、一切法亦如是,非先非后、非合非散等,因缘所成。
中论卷第二破三相品第七
问曰:经说有为法,有三相生、住、灭。万物以生法生,以住法住,以灭法灭,是故有诸法。
答曰:不尔。何以故?三相无决定故。是三相,为是有为能作有为相?为是无为能作有为相?二俱不然。何以故?
若生是有为,则应有三相;
若生是无为,何名有为相?
若生是有为,应有三相生、住、灭,是事不然。何以故?共相违故。相违者,生相应生法,住相应住法,灭相应灭法。若法生时,不应有住、灭相违法;一时则不然,如明闇不俱。以是故,生不应是有为法,住、灭相亦应如是。
问曰:若生非有为,若是无为,有何咎?
答曰:若生是无为,云何能为有为法作相?何以故?无为法无性故。因灭有为名无为,是故说不生不灭名无为相,更无自相。是故无法不能为法作相,如兔角龟毛等不能为法作相。是故生非无为,住、灭亦如是。
复次,
三相若聚散,不能有所相,
云何于一处,一时有三相?
是生、住、灭相,若一一能为有为法作相,若和合能与有为法作相,二俱不然。何以故?若谓一一者,于一处中或有有相、或有无相。生时无住、灭,住时无生、灭,灭时无生、住,若和合者,共相违法,云何一时俱?若谓三相更有三相者,是亦不然。何以故?
若谓生住灭,更有有为相,
是即为无穷,无即非有为。
若谓生、住、灭更有有为相,生更有生、有住、有灭,如是三相复应更有相,若尔则无穷。若更无相,是三相则不名有为法,亦不能为有为法作相。
问曰:汝说三相为无穷,是事不然。生、住、灭虽是有为,而非无穷。何以故?
生生之所生,生于彼本生,
本生之所生,还生于生生。
法生时通自体七法共生,一法、二生、三住、四灭、五生生、六住住、七灭灭。是七法中,本生除自体,能生六法,生生能生本生,本生能生生生。是故三相虽是有为,而非无穷。
答曰:
若谓是生生,能生于本生,
生生从本生,何能生本生?
若是生生能生本生者,是生生则不名从本生生。何以故?是生生从本生生,云何能生本生?
复次,
若谓是本生,能生于生生,
本生从彼生,何能生生生?
若谓本生能生生生者,是本生不名从生生生。何以故?是本生从生生生,云何能生生生?生生法应生本生,而今生生不能生本生,生生未有自体,何能生本生?是故本生不能生生生。
问曰:是生生生时,非先非后能生本生,但生生生时能生本生。
答曰:不然。何以故?
若生生生时,能生于本生,
生生尚未有,何能生本生?
若谓生生生时,能生本生可尔,而实未有,是故生生生时,不能生本生。
复次,
若本生生时,能生于生生,
本生尚未有,何能生生生?
若谓是本生生时,能生生生可尔,而实未有,是故本生生时,不能生生生。
问曰:
如灯能自照,亦能照于彼;
生法亦如是,自生亦生彼。
如灯入于闇室照了诸物,亦能自照;生亦如是,能生于彼,亦能自生。
答曰:不然。何以故?
灯中自无闇,住处亦无闇,
破闇乃名照,无闇则无照。
灯体自无闇,明所及处亦无闇,明闇相违故。破闇故名照,无闇则无照,何得言灯自照亦照彼?
问曰:是灯非未生有照,亦非生已有照;但灯生时,能自照亦照彼。
答曰:
云何灯生时,而能破于闇?
此灯初生时,不能及于闇。
灯生时名半生半未生,灯体未成就,云何能破闇?又灯不能及闇,如人得贼乃名为破,若谓灯虽不到闇而能破闇者,是亦不然。何以故?
灯若未及闇,而能破闇者,
灯在于此间,则破一切闇。
若灯有力,不到闇而能破者,此处燃灯,应破一切处闇,俱不及故。
复次,灯不应自照照彼。何以故?
若灯能自照,亦能照于彼;
闇亦应自闇,亦能闇于彼。
若灯与闇相违故,能自照亦照于彼;闇与灯相违故,亦应自蔽蔽彼。若闇与灯相违,不能自蔽蔽彼;灯与闇相违,亦不应自照亦照彼。是故灯喻非也!破生因缘未尽故,今当更说。
此生若未生,云何能自生?
若生已自生,生已何用生?
是生自生时,为生已生?为未生生?若未生生则是无法,无法何能自生?若谓生已生,则为已成,不须复生,如已作不应更作。若已生、若未生,是二俱不生故无生。汝先说生如灯能自生亦生彼,是事不然,住、灭亦如是。
复次,
生非生已生,亦非未生生,
生时亦不生,去来中已答。
生名众缘和合有生,已生中无作故无生,未生中无作故无生。生时亦不然,离生法,生时不可得;离生时,生法亦不可得,云何生时生?是事去来中已答。
已生法不可生。何以故?生已复生,如是展转则为无穷,如作已复作。复次,若生已更生者,以何生法生?是生相未生,而言生已生者,则自违所说。何以故?生相未生而汝谓生。若未生谓生者,法或可生已而生,或可未生而生,汝先说生已生,是则不定。复次,如烧已不应复烧,去已不应复去,如是等因缘故,生已不应生。
未生法亦不生。何以故?法若未生,则不应与生缘和合;若不与生缘和合,则无法生。若法未与生缘和合而生者,应无作法而作,无去法而去,无染法而染,无恚法而恚,无痴法而痴,如是则皆破世间法,是故未生法不生。复次,若未生法生者,世间未生法皆应生,一切凡夫未生菩提今应生菩提不坏法,阿罗汉无有烦恼今应生烦恼,兔等无角今皆应生;但是事不然,是故未生法亦不生。
问曰:未生法不生者,以未有缘、无作、无作者、无时、无方等故不生。若有缘、有作、有作者、有时、有方等和合故未生法生,是故若说一切未生法皆不生,是事不尔。
答曰:若法有缘、有时、有方等和合则生者,先有亦不生,先无亦不生,有无亦不生,三种先已破,是故生已不生,未生亦不生,生时亦不生。何以故?已生分不生,未生分亦不生,如先答。复次,若离生有生时者,应生时生,但离生无生时,是故生时亦不生。复次,若言生时生者,则有二生过:一以生故名生时,二以生时中生。二皆不然,无有二法,云何有二生?是故生时亦不生。复次,生法未发则无生时,生时无故生何所依?是故不得言生时生。如是推求,生已无生,未生无生,生时无生,无生故,生不成;生不成故,住、灭亦不成;生、住、灭不成故,有为法不成。是故偈中说去、未去、去时中已答。
问曰:我不定言生已生、未生生、生时生,但众缘和合故有生。
答曰:汝虽有是说,此则不然。何以故?
若谓生时生,是事已不成,
云何众缘合,尔时而得生?
生时生已种种因缘破,汝今何以更说众缘和合故有生?若众缘具足、不具足,皆与生同破。
复次,
若法众缘生,即是寂灭性,
是故生、生时,是二俱寂灭。
众缘所生法,无自性故寂灭,寂灭名为无,此无彼无相,断言语道灭诸戏论。众缘名,如因缕有布,因蒲有席。若缕自有定相,不应从麻出。若布自有定相,不应从缕出。而实从缕有布,从麻有缕,是故缕亦无定性,布亦无定性。如燃、可燃因缘和合成,无有自性,可燃无故燃亦无,燃无故可燃亦无;一切法亦如是,是故从众缘生法无自性,无自性故空如野马无实。是故偈中说,生与生时二俱寂灭,不应说生时生。汝虽种种因缘欲成生相,皆是戏论,非寂灭相。
问曰:定有三世别异,未来世法得生,因缘即生,何故言无生?
答曰:
若有未生法,说言有生者,
此法先已有,更复何用生?
若未来世中,有未生法而生,是法先已有,何用更生?有法不应更生。
问曰:未来虽有,非如现在相,以现在相故说生。
答曰:现在相未来中无,若无,云何言未来生法生?若有,不名未来,应名现在,现在不应更生。二俱无生故不生。
复次,汝谓生时生亦能生彼,今当更说。
若言生时生,是能有所生,
何得更有生,而能生是生?
若生生时能生彼,是生谁复能生?
若谓更有生,生生则无穷,
离生生有生,法皆能自生。
若生更有生,生则无穷。若是生更无生而自生者,一切法亦皆能自生,而实不尔。
复次,
有法不应生,无亦不应生,
有无亦不生,此义先已说。
凡所有生,为有法有生,为无法有生,为有无法有生,是皆不然,是事先已说。离此三事更无有生,是故无生。
复次,
若诸法灭时,是时不应生;
法若不灭者,终无有是事。
若法灭相是法不应生。何以故?二相相违故。一是灭相,知法是灭;一是生相,知法是生。二相相违法,一时则不然,是故灭相法不应生。
问曰:若灭相法不应生,不灭相法应生。
答曰:一切有为法念念灭故,无不灭法。离有为,无有决定无为法,无为法但有名字,是故说不灭法终无有是事。
问曰:若法无生,应有住。
答曰:
不住法不住,住法亦不住,
住时亦不住,无生云何住?
不住法不住,无住相故。住法亦不住。何以故?已有住故。因去故有住,若住法先有,不应更住。住时亦不住,离住、不住更无住时,是故亦不住。如是一切处求住不可得故,即是无生。若无生,云何有住?
复次,
若诸法灭时,是则不应住;
法若不灭者,终无有是事。
若法灭相,是法无有住相。何以故?一法中有二相相违故,一是灭相,二是住相。一时一处有住、灭相,是事不然,是故不得言灭相法有住。
问曰:若法不灭,应有住。
答曰:无有不灭法。何以故?
所有一切法,皆是老死相;
终不见有法,离老死有住。
一切法生时无常,常随逐无常有二,名老及死。如是一切法,常有老死故无住时。
复次,
住不自相住,亦不异相住;
如生不自生,亦不异相生。
若有住法,为自相住?为他相住?二俱不然。若自相住则为是常,一切有为法从众缘生,若住法自住,则不名有为。住若自相住,法亦应自相住,如眼不能自见,住亦如是。若异相住,则住更有住,是则无穷。复次,见异法生异相,不得不因异法而有异相;异相不定故,因异相而住者,是事不然。
问曰:若无住,应有灭。
答曰:无。何以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