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诸菩萨意,各欲得四十里华,则自然四十里华在前。诸菩萨皆于虚空中共持华,则散诸佛及诸菩萨、阿罗汉上。华皆在虚空中下向,华甚香好。华适小萎便自堕地,则自然乱风吹,萎华悉自然去。诸菩萨意,各复欲得八十里华,则自然八十里华在前。诸菩萨皆复于虚空中,共持华散诸菩萨、阿罗汉上。华皆复在虚空中下向。华小萎便自堕地,则自然乱风吹萎华去。诸菩萨意,各复欲得百六十里华,则自然百六十里华在前。诸菩萨皆复于虚空中,共持华则散诸佛及诸菩萨、阿罗汉上。华皆复于虚空中下向。华适小萎便自堕地,则自然乱风吹,华悉自然去。诸菩萨意,各复欲得三百二十里华,则自然三百二十里华在前。诸菩萨皆复于虚空,共持华则散诸佛及诸菩萨、阿罗汉上。华皆复在虚空中下向。华适小萎便自堕地,则自然乱风吹,华悉自然去。诸菩萨意,各复欲得六百四十里华,则自然六百四十里华在前。诸菩萨皆复于虚空中,共持华散诸佛及诸菩萨、阿罗汉上。华皆复在虚空中下向。华适小萎便自堕地,则自然乱风吹,华悉自然去。诸菩萨意各复欲得千二百八十里华,则自然千二百八十里华在前。诸菩萨皆复于虚空中,共持华散诸佛及诸菩萨、阿罗汉上。华皆复在虚空中下向。华适小萎便自堕地,则自然乱风吹,华悉自然去。诸菩萨意,各复欲得二千五百六十里华,则自然二千五百六十里华在前。诸菩萨皆复于虚空中,共持华散诸佛及诸菩萨、阿罗汉上。华皆复在虚空中下向。华适小萎便自堕地,则自然乱风吹,华悉自然去。诸菩萨意,各复欲得五千一百二十里华,则自然五千一百二十里华在前。诸菩萨皆复于虚空中,共持华则散诸佛及诸菩萨、阿罗汉上。华皆复在虚空中下向。华适小萎便自堕地,则自然乱风吹,华悉自然去。诸菩萨意,各复欲得万二百四十里华,则自然万二百四十里华在前。诸菩萨皆复于虚空中,共持华散诸佛及诸菩萨、阿罗汉上。华皆复在虚空中下向。华适小萎便自堕地,则自然乱风吹,华则自然去。诸菩萨意,各复欲得二万四百八十里华,则自然二万四百八十里华在前。诸菩萨皆复于虚空中。持华散诸佛及诸菩萨、阿罗汉上。华皆复在虚空中下向。华适小萎便自堕地,自然乱风吹,华悉自然去。诸菩萨意,各复欲得五万里华,则自然五万里华在前。诸菩萨皆复于虚空中,共持华散诸佛及诸菩萨、阿罗汉上。华皆在虚空中下向。华适小萎便自堕地,则自然乱风吹,华悉自然去。诸菩萨意,各复欲得十万里华,则自然十万里华在前。诸菩萨皆复于虚空中,共持华则散诸佛及诸菩萨、阿罗汉上。华皆在虚空中下向。华适小萎便自堕地,则自然乱风吹,华悉自然去。诸菩萨意,各复欲得二十万里华,则自然二十万里华在前。诸菩萨皆复于虚空中,共持华则散诸佛及诸菩萨、阿罗汉上。华皆在虚空中下向。华适小萎便自堕地,则自然乱风吹,华悉自然去。诸菩萨意,各复欲得四十万里华,则自然四十万里华在前。诸菩萨皆复于虚空中,共持华则散诸佛及诸菩萨、阿罗汉上。华皆在虚空中下向。华适小萎便自堕地,则自然乱风吹,华悉自然去。诸菩萨意,各复欲得八十万里华,则自然八十万里华在前。诸菩萨皆复于虚空中,共持华则散诸佛及诸菩萨、阿罗汉上。华皆在虚空中下向。华适小萎便自堕地,则自然乱风吹,华则自然去。诸菩萨意,各复欲得百六十万里华,则自然百六十万里华在前。诸菩萨皆复于虚空中,共持华则散诸佛及诸菩萨、阿罗汉上。华皆在虚空中下向。华适小萎便自堕地,则自然乱风吹,华悉自然去。诸菩萨意,各复欲得三百万里华,则自然三百万里华在前。诸菩萨皆复于虚空中,共持华则散诸佛及诸菩萨、阿罗汉上。华皆在虚空中下向。华适小萎便自堕地,则自然乱风吹,华悉自然去。诸菩萨意,各复欲得四百万里华,则自然四百万里华在前。诸菩萨心意,俱大欢喜踊跃,皆在虚空中,共持华则散诸佛及诸菩萨、阿罗汉上。华都自然合为一华,华正团圆周匝各适等,华转倍前极自软好,转胜于前华好,数百千色,色色异香,甚香不可言。诸菩萨皆大欢喜,俱于虚空中,大共作众音自然伎乐,乐佛及诸菩萨、阿罗汉。当是之时,快乐不可言。诸菩萨皆悉却坐听经,听经竟则悉皆讽诵通利,重知经道,益明智慧。其诸华香,小萎便自堕地,则自然乱风吹华,悉皆自然去。则诸佛国中,从第一四天王上,至三十六天上,诸菩萨、阿罗汉、天、人,皆复于虚空中,大共作众音伎乐。诸天人前来者,转去避后来者,后来者转复供养如前,更相开避。诸天人欢喜听经,皆大共作音乐。当是之时,快乐无极。诸菩萨供养听经讫竟,便皆起为诸佛作礼而去,则复飞到八方上下无央数诸佛所,则复供养听经,皆各如前时悉遍。以后日未中时,诸菩萨则皆飞而去,则还其国,悉前为无量清净佛作礼,皆却坐一面听经,听经竟,皆大欢喜。”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中
  佛言:“无量清净佛及诸菩萨、阿罗汉欲食时,则自然七宝机、自然劫波育、自然罽氎以为座。无量清净佛及诸菩萨、阿罗汉皆坐已,前悉有自然七宝钵,中皆有自然百味饮食。饮食者,亦不类世间饮食之味也,亦复非天上饮食之味也。此百味饮食者,都为八方上下众,自然之饮食中精味,甚香美无有比,都自然化生耳!其饮食自在所欲得味甜酢,钵自在所欲得。诸菩萨、阿罗汉中有欲得银钵者,中有欲得金钵者,中有欲得水精钵者,中有欲得琉璃钵者,中有欲得珊瑚钵者,中有欲得琥珀钵者,中有欲得白玉钵者,中有欲得车渠钵者,中有欲得玛瑙钵者,中有欲得明月珠钵者,中有欲得摩尼珠钵者,中有欲得紫磨金钵者,皆满其中百味饮食,自恣若随意则至,亦无所从来,亦无有供作者,自然化生耳!诸菩萨、阿罗汉皆食,食亦不多亦不少,悉自然平等。诸菩萨、阿罗汉食亦不言美恶,亦不以美故喜。食已,诸饭具、钵、机、坐皆自然化去,欲食时乃复化生耳!诸菩萨、阿罗汉,皆心清洁,不慕饭食,但用作气力耳!皆自然消散糜尽化去。”
  佛告阿难:“阿弥陀佛为诸菩萨、阿罗汉说法时,都悉大会讲堂上。其国诸菩萨、阿罗汉,及诸天人民无央数,都不可复计,皆飞到无量清净佛所,悉前为无量清净佛作礼,却坐听经。无量清净佛便则为诸比丘僧,诸菩萨、阿罗汉,诸天人民,广说道智大经,皆悉闻知经道,莫不欢喜踊跃心开解者。即四方自然乱风起,吹国中七宝树,七宝树皆复作五音声。乱风吹七宝华,华覆盖其国,皆在虚空中下向。华甚香极自软好,香遍国中。华皆自散无量清净佛,及诸菩萨、阿罗汉上,华堕地皆厚四寸。华适小萎,则自然乱风吹,萎华自然去。则四方俱复自然乱风起,吹七宝树,七宝树皆复自作五音声。乱风吹七宝树华,华复如前,皆自然散无量清净佛,及诸菩萨、阿罗汉上,华堕地复厚四寸。华小萎,则自然乱风吹,萎华悉自然去。乱风吹华,如是四反。则第一四天王诸天人、第二忉利天上诸天人、第三天上诸天人、第四天上诸天人、第五天上诸天人、第六天上诸天人、第七梵天上诸天人,上至第十六天上诸天人,上至三十六天上诸天人,皆持天上万种自然之物,百种杂色华,百种杂香,百种杂缯彩,百种劫波育叠衣,万种伎乐,转倍好相胜,各持来下,为无量清净佛作礼,则供养无量清净佛,及诸菩萨、阿罗汉。诸天人皆复大作伎乐,乐无量清净佛,及诸菩萨、阿罗汉。当是之时,快乐不可言。诸天人前来者,转去避后来者,后来者转复供养如前,更相开避。则东方无央数佛国,不可复计如恒水边流沙,一沙一佛其数如是,诸佛各遣诸菩萨无央数不可复计,皆飞到无量清净佛所,则为无量清净佛作礼,以头面著佛足,悉却坐一面听经;听经竟,诸菩萨皆大欢喜,悉起为无量清净佛作礼而去。则西方无央数诸佛国,复如恒水边流沙,一沙一佛其数如是,诸佛各复遣诸菩萨无央数,都不可复计,皆飞到无量清净佛所,则前为无量清净佛作礼,以头面著佛足,悉却坐一面听经;听经竟,诸菩萨皆大欢喜,起为无量清净佛作礼而去。则北方无央数诸佛国,复如恒水边流沙,一沙一佛其数如是,诸佛各复遣诸菩萨无央数,都不可复计,皆飞到无量清净佛所,则前为无量清净佛作礼,以头面著佛足,悉却坐一面听经;听经竟,诸菩萨皆大欢喜,起为无量清净佛作礼而去。南方无央数诸佛国,复如恒水边流沙,一沙一佛其数如是,诸佛各复遣诸菩萨无央数,都不可复计,皆飞到无量清净佛所,则前为无量清净佛作礼而去。则复四角无央数诸佛国,各复如恒水边流沙,一沙一佛其数各如是,诸佛各复遣诸菩萨无央数,都不可复计,皆飞到无量清净佛所,前为无量清净佛作礼已,头面著佛足,悉却坐一面听经;听经竟,诸菩萨皆大欢喜,起为无量清净佛作礼而去。”
  佛言:“八方上下诸无央数佛,更遣诸菩萨,飞到无量清净佛所,听经供养,转更相开避。如是则下面诸八方无央数佛国,一方者各复如恒水边流沙,一沙一佛其数复如是,诸佛各遣诸菩萨无央数,都不可复计,皆飞到无量清净佛所,前为阿弥陀佛作礼,以头面著佛足,悉却坐听经;听经竟,诸菩萨皆大欢喜,起为无量清净佛作礼而去。上方诸佛,更遣诸菩萨,飞到无量清净佛所,听经供养相开避,前来者则去避后来者,后来者供养亦复如是,终无休绝极时。
  “譬若如恒沙刹,东方佛国如是,
  各各遣诸菩萨,稽首礼无量觉。
  西南北面皆尔,如是恒沙数土,
  是诸佛遣菩萨,稽首礼无量觉。
  此十方菩萨飞,皆以衣裓诸华,
  天拘蚕种种具,往供养无量觉。
  诸菩萨皆大集,稽首礼无际光,
  绕三匝叉手住,叹国尊无量觉。
  皆持华散佛上,心清净称无量,
  于佛前住自说,愿使我刹如此。
  所散华止虚空,合成盖百由旬,
  其柄妙严饰好,悉遍覆众会上。
  诸菩萨都往至,诸尊刹难得值,
  如是人闻佛名,快安隐得大利!
  吾等类得是德,诸此刹获所好,
  计本国若如梦,无数劫净此土。
  见菩萨绕世尊,威神猛寿无极,
  国觉众甚清净,无数劫难思议。
  时无量世尊笑,三十六亿那术,
  此数光从口出,遍照诸无数刹。
  则迴光还绕佛,三匝已从顶入,
  色霍然不复现,天亦人皆欢喜。
  廅楼亘从坐起,正衣服稽首问,
  白佛言何缘笑,唯世尊说是意。
  愿授我本空莂,慈护成百福相,
  闻是诸音声者,一切人踊跃喜。
  梵之音及雷霆,八种音深重声,
  佛授廅楼亘决,今吾说仁谛听。
  众世界诸菩萨,到须阿提礼佛,
  闻欢喜广奉行,疾得至得净处。
  已到此严净国,便速得神足俱,
  眼洞视耳彻听,亦还得知宿命。
  无量觉授其决,我前世有本愿,
  一切人闻说法,皆疾来生我国。
  吾所愿皆具足,从众国来生者,
  皆悉来到此间,一生得不退转。
  若菩萨更兴愿,欲使国如我刹,
  亦念度一切人,令各愿达十方。
  速疾超便可到,安乐国之世界,
  至无量光明土,供养于无数佛。
  其奉事亿万佛,飞变化遍诸国,
  恭敬已欢喜去,便还于须摩提。
  非有是功德人,不得闻是经名,
  唯有清净戒者,乃逮闻此正法。
  曾更见世尊雄,则得信于是事,
  谦恭敬闻奉行,便踊跃大欢喜。
  恶骄慢弊懈怠,难以信于此法,
  宿世时见佛者,乐听闻世尊教。
  譬从生盲冥者,欲得行开导人,
  声闻悉或大乘,何况于俗凡诸!
  天中天相知意,声闻不了佛行,
  辟支佛亦如是,独正觉乃知此。
  使一切悉作佛,其净慧智本空,
  复过此亿万劫,计佛智无能及。
  讲议说无数劫,尽寿命犹不知,
  佛之慧无边幅,如是行清净致。
  奉我教乃信是,唯此人能解了,
  佛所说皆能受,是则为第一证。
  人之命希可得,佛在世甚难值,
  有信慧不可致,若闻见精进求。
  闻是法而不忘,便见敬得大庆,
  则我之善亲厚,以是故发道意。
  设令满世界火,过此中得闻法,
  会当作世尊将,度一切生老死。”
  佛语阿难:“无量清净佛为诸菩萨、阿罗汉说经竟,诸天人民中,有未得须陀洹道者则得须陀洹道,中有未得斯陀含道者则得斯陀含道,中有未得阿那含道者则得阿那含道,中有未得阿罗汉道者则得阿罗汉道,中有未得阿惟越致菩萨者则得阿惟越致菩萨。阿弥陀佛辄随其本宿命求道时,心所喜愿大小随意,为说经辄授之,令其疾开解得道,皆悉明慧各自好喜,所愿经道莫不喜乐诵习者。则各自讽诵经道,通利无厌无极也。诸菩萨、阿罗汉中有诵经者,其音如雷声;中有说经者,如疾风暴雨。时诸菩萨、阿罗汉,说经行道皆各如是,尽一劫竟终无懈倦时也。皆悉智慧勇猛,身体皆轻便,终无有痛痒,极时行步坐起。皆悉才健勇猛,如师子中王在深林中,当有所趣向时,无有敢当者。无量清净佛国,诸菩萨、阿罗汉,说经行道皆勇猛,无有疑难之意,则在心所作为不豫计百千亿万倍,是猛师子中王也。如是猛师子中王百千亿万倍,尚复不如我第二弟子摩诃目揵连勇猛百千亿万倍也。无量清净国诸菩萨、阿罗汉,皆胜我第二弟子摩诃目揵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