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乾隆藏
- 大乘单译经
- 菩萨璎珞经
菩萨璎珞经
慧心所含容 不见度不度
圣人行甚奇 能忍此众苦
亿劫行功德 乃成一法本
三定空无相 无愿行诸法
众智十力慧 超越无生处
本修音响慧 八声甚净妙
分别五阴行 蠲除思想贪
沉湮生死本 不求出要路
三本不舍本 乃出于道要
自识宿命通 法身不思议
坏有成无等 是力不可沮
虚空无量界 非一非二三
随行本誓愿 净修众妙道
生死滓浊法 愚士所贪乐
慧观无染着 永除愚惑法
菩萨乐寂静 思惟无量法
现在不生灭 非有非不有
自识宿命智 观本生死根
如人临江海 尔乃战栗惧
弘誓度无极 平正道地行
坐卧入深藏 常离秽污行
地水火风空 神识猗着住
欲求禅窟处 不知神识趣
人亦信复然 因缘共合会
识离四大空 不知各所趣
法海无有涯 受入内外尘
本性自清净 不识别污染
大道本无法 观法内外净
不念去来今 世智无等双
晓众一切音 有量无量法
劫数磨灭法 岂有常存者
能断众生厄 永离四魔地
贪嫉本无性 尔乃应净观
本坐树王下 初夜中亦然
一心一意止 定意无复乱
七日体不倾 咸察三世法
灭一无复一 从是乃觉寤
今既得成佛 愍念未度者
兴转无上法 在于鹿野苑
先说四明慧 苦习尽道慧
为未觉寤者 三说乃成就
一切无量众 初闻甘露法
皆得无生心 无复有生灭
虽现于此生 神游无量界
在在转法轮 处处现变化
于此现作佛 十月处母胎
圣人无尘垢 不耽在五欲
是故精进学 念离有无识
体性行自然 不毁于法界
过者不可量 来者亦无尽
现在复变易 神识为所在
识为生死本 流浪无穷已
欲至无为岸 三禅为第一
愿得无色法 染以无形服
于无自娱乐 不愿处三有
念我本牢誓 为本际众生
故复随俗人 不阙弘誓心
菩萨行三本 互有胜负心
我今乃自达 为精进中最
如来所现变 无有能思量
或处岩石间 寂默无言说
分别内六尘 无我无人想
外法亦当尔 常想非常想
吾从初发意 立行不为己
今虽得先寤 岂不为余者
所以力勤学 恐负本所愿
故度未度者 是谓如来誓
佛本初发愿 不念劫数难
虽处于尘欲 此苦亦不久
正法本无一 差品有三号
道如日月照 无有高下心
一智及一慧 本从一愿成
我今不舍一 故号第一尊
二观从一法 从念过三苦
本无苦境界 法身自分别
菩萨执权慧 教人无法想
真人意常净 不念起无起
恒以大慈心 不念众生阙
由是自璎珞 法义具足慧
道本自无我 此出众生口
不可为众生 说本自无我
今当说有行 渐令见道迹
令知无常想 久当自觉寤
在世修圣行 终不失义本
不以文字故 显现于世人
从诸佛受教 游戏诸定意
人中神龙步 获四无所畏
如来别有谛 一一不思议
无猗无所染 故号人中尊
凡人学世典 齐可至无想
不如一句义 不与生死处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云何族姓子。审解此义有情无情不乎。答曰如是。世尊。实无等伦。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讽诵受持有情于无情无情于有情义者。便能具足一切诸法。何以故。诸佛世尊一切贤圣皆由此义而得成佛。自今已后我等善男子善女人。皆当拥护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讽诵有情于无情无情于有情者。何以故。如我所观如来所说。过去当来今现在佛。皆由此义而得成就。我等亦当逮此法义。尔时有菩萨名曰无观。即从座起偏露右臂叉手长跪。白佛言。世尊。我等八人于此贤劫中。当拥护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讽诵是句义者。便当获十功德福。云何为十。一者得无形相法。二者深入法藏。三者辩才第一。四者得无量法。五者获捷疾智。六者不舍弘誓心。七者定意自在。八者逆知众生念。九者立无生心。十者行本自然。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讽诵此句义者。便当获十功德。若使三千大千刹土满中善男子善女人。皆令成就得菩萨道故。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讽诵此一句义。何以故。诸善功德皆由是生。尔时世尊告净菩萨。云何族姓子。令三千大千刹土众生尽为释提桓因。其功德福宁为多不。净菩萨白言。甚多甚多世尊。佛言。故不如立信善男子善女人修三禅本。其功德福甚多甚多。佛言。云何族姓子。若三千大千刹土众生尽为梵天。一一梵天神德无量。其功德福宁为多不。净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佛言。故不如一地菩萨摩诃萨修三禅行。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不可以譬喻为比。佛复告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若善男子善女人已在一地得菩萨号。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其功德福宁为多不。净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佛言。故不如二地菩萨摩诃萨修三禅行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二地三禅行非一地所能及。佛复告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若二地菩萨皆令成就。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其功德福宁为多不。净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佛言。故不如三地菩萨摩诃萨修三禅行。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三地菩萨非二地所及。佛复告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若三地菩萨摩诃萨具足三禅。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其功德福宁为多不。净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佛言。故不如四地菩萨摩诃萨修三禅行。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四地三禅非三地三禅所及。佛复告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四地菩萨摩诃萨具足三禅。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其功德福宁为多不。净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佛言。故不如五地菩萨修三禅行。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五地三禅非四地三禅所及。佛复告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若五地菩萨摩诃萨具足三禅。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其功德福宁为多不。净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佛言。故不如六地菩萨修三禅行。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六地三禅非五地三禅所及。佛复告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六地菩萨具足三禅。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其功德福宁为多不。净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佛言。故不如七地菩萨修三禅行。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七地三禅。非六地三禅所及。佛复告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若七地菩萨具足三禅。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其功德福宁为多不。净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佛言。故不如八地菩萨修三禅行。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八地三禅非七地三禅所及。佛复告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九地菩萨具足三禅。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其功德福宁为多不。净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佛言。故不如十地菩萨摩诃萨修三禅行。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十地三禅非九地三禅所及。佛复告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十地菩萨具足三禅。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其功德福宁为多不。净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佛言。故不如一生补处菩萨摩诃萨。何以故。一生补处三禅非十住三禅所及。佛复告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一生补处菩萨修三禅行。遍满三千大千世界。云何族姓子。其功德福宁为多不。净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佛言。故不如如来至真等正觉须臾之间念三禅得其功德。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一切诸佛世尊由是三禅而得具足一切诸法。尔时世尊便说斯偈。
三禅诸佛母 出生一切法
拔济众生苦 得为人中尊
十地菩萨种 所获禅不同
本慧无若干 息心为第一
现在十六法 于中自娱乐
不猗三毒本 乃应十句义
超越无量界 不失本观行
度脱诸众生 是谓三禅行
诸法如梦幻 非有非不有
尽化一切类 是谓三禅行
虽未在十地 能施作佛事
能现种种变 是谓三禅行
无等十二轮 畅演本无行
受入诸根本 是谓三禅行
生死无有量 不滞三有道
识神自然转 是谓三禅行
人既知非常 不着世荣宠
真人断彼此 是谓三禅行
有情非有情 无情亦复然
道行过三界 是谓三禅行
生死本无兆 因缘有诸法
彼彼不相知 是谓三禅行
慈愍普育养 不着身想本
法性无高下 是谓三禅行
菩萨根本行 惟空无相愿
得趣泥洹门 是谓三禅行
道从四等心 弘誓不可动
十慧超众道 是谓三禅行
具檀度无极 拯济下劣人
随所充其念 是谓三禅行
守戒无所犯 如护吉祥瓶
念念不杂想 是谓三禅行
忍辱行之本 受对心不变
无想如虚空 是谓三禅行
无数劫精进 终不怀懈怠
教训众生类 是谓三禅行
正受三禅行 一意念不变
感动十方界 是谓三禅行
智慧大海渊 平等无有二
蠲除诸妄想 是谓三禅行
善权无方法 变现无有量
不计有贵贱 是谓三禅行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百千亿众生皆发无上心。得三禅行。
菩萨璎珞经卷第十随行品第十八
尔时天龙鬼神阿须伦迦留罗旃陀罗摩休勒人与非人。及诸菩萨摩诃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各自生念我等欲观如来神智变化无量。游诸世界还复故处无觉知者。时有梵天名曰尊复尊。从他方佛刹来。行过三禅无所复畏。即从座起偏露右臂。叉手长跪而作颂曰。
天尊三达智 悉观三世本
断惑去狐疑 为现神智道
如尔性自然 行过超三有
菩萨璎珞慧 为总何等行
道树诸法本 无生心第一
自寤无师受 为随何行得
超越下劣地 上慕菩萨道
宣畅四要法 梵行清净本
天世众生类 念念各不同
灭想令不起 何由而得成
法界本自空 受慧有若干
一行得作佛 复由何等办
生死十二海 流转尚不停
佛慧无边际 寻究而度之
道本从一相 断灭无所生
观外身尘劳 内法亦复然
来处去此远 愿乐欲闻法
唯尊一一演 永令无尘湮
尔时世尊告尊复尊曰。善哉善哉族姓子。能于如来前而问斯义。今当以偈一一分别。
本从无数世 亲近善知识
不见本末空 是谓随行得
思惟无量法 分别本末空
道果不染污 是谓随行得
所念不处邪 不离正法本
一相本自寂 是谓随行得
十力王三千 永度彼此岸
修行本无法 消灭五阴苦
慧明所照处 上彻空无际
善化随本教 是谓随行得
空性澹然安 无愿相亦然
三定等有伴 是谓随行得
当其入定时 诸法无所有
舍身染一身 是谓随行得
诸佛法不异 分别随其人
过去已灭行 岂复有根兆
人智所修习 守信为权法
自灭吾我想 是谓随行得
从久远以来 众生染著有
有竟不自知 岂识无想法
但为大圣人 分别随其类
导引以正要 是谓随行得
劫数亦不难 令可如弹指
难寤痴惑人 就善乃为难
一身复一身 经历亿万垓
愍以无念想 不度终不舍
行本由自然 利钝各有品
今蒙大光明 是谓随行得
本我自造行 今复受其报
行尽无三界 独立无所猗
人想众常想 非是圣律教
能舍彼此想 是谓随行得
计身本自无 况有识神念
愚惑众生类 初不能舍离
道忍有五行 初念中亦然
思惟不净观 是谓随行得
身净无瑕垢 终不造邪业
所以口真诚 由本无欺故
道润所及处 辄得有所济
由前有粗涩 岂怨润不及
弘誓恒平等 不念粗以细
行等无彼此 是谓随行得
人知超其难 自守无他念
自济复济彼 是谓随行得
如人视五色 自起其识想
痛阴由是滋 不离大灾患
识法不可见 缘生若干念
一生复一灭 欲免甚为难
道慧有五相 分别成败法
行尽无窠窟 时识竟所在
一形受一形 身身不磨灭
夫欲伐其树 欲尽勿舍根
识根为蔓莚 所至无有碍
力士诸仙道 谁能寻其本
唯有三界尊 能摄使不逸
烧以智慧火 莫知闇冥处
无明众行灾 抑遏善根本
洗以八解水 除垢无尘堙
生死往来苦 今世就后世
咄嗟此苦恼 非圣孰能济
诸天受福堂 四梵亦复然
行由清净果 德为人中上
思惟古昔来 本无三恶趣
本造今自受 何为复有疑
若使诸世尊 不显曜道教
便于如来所 可讥说其过
吾亦愍念汝 受生不达本
如此众生类 不受圣训教
过佛无有量 汝由不睹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