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集经

  佛及佛出世  诸佛法实体
  菩萨如彼法  不放逸而知
  诸善无漏聚  佛世智者最
  依众生心成  修善行因缘
  是能知诸法  是能觉诸法
  是人到诸行  若能知诸佛
  菩提无与者  亦无人取彼
  实知自身法  名为觉觉者
  若能知自身  唯是相无实
  是能知如佛  及知菩提法
  唯相诸众生  虚妄分别说
  菩萨如实知  如梦幻等相
  妄觉实觉者  无能知此行
  若调诸根马  是能依定知
  是人无怨亲  及作不可作
  亦无取舍法  是名真法集
  能正知诸法  故说法集义
  不正知诸法  是故说恶法
  贪法及离贪  清净平等见
  见贪痴亦然  是名真法集
  为利诸众生  发大慈悲心
  而不见众生  若离于真空
  若如是知法  平等无垢处
  得妙洲觉处  彼黠成正觉
  如世间幻师  发心度幻人
  彼幻不着幻  以未曾有故
  知三界如幻  发大菩提心
  为度诸众生  实知彼众生
  自身如虚空  众生自性空
  一切处见法  得忍住胜洲
  不行于诸法  亦不还诸法
  以不行不还  得住净行洲
  若住如是实  平等法界心
  即时诸佛记  是必成大觉
  自身佛亦然  及得受佛记
  见彼法平等  即时诸佛记
  得无障碍处  证灭行世间
  一切处无过  以大悲为身
  若菩萨有智  欲如是法集
  修行是法行  必得是法集
  无所发菩萨说此偈时。六万二千菩萨得无生法忍。八千天子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复次无所发菩萨摩诃萨。语奋迅慧菩萨言。善男子。菩萨应修行实谛法集。何以故。诸菩萨。以实谛智以为法集。善男子。何者是实谛。善男子。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乃至舍身命。不舍彼心。不舍诸众生。是名菩萨摩诃萨实谛。善男子。若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时舍心舍众生者。如是菩萨则为可呵。是人名为最上妄语。问曰。云何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复舍彼心。不舍诸众生。答曰。若菩萨知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是菩萨不复舍彼心。何以故。是菩萨知实谛。是故菩提心不退转。问曰。何者是苦。云何知苦。答曰。于五阴爱不爱逼恼。是名为苦。菩萨知于彼苦空无寿者无我我所。唯是因缘和合而生。是名知苦。菩萨见彼苦唯是集。虚妄不坚固无寿者。名为知集。菩萨知彼苦从本际不来。不至未来际不在现在际。无始无终。自体本来寂灭。自体空自体寂静。如是知名为知灭。问曰。所言灭者此说何法。答曰。善男子。言灭者不可言。问曰。善男子。若言灭者不可言。何故言灭。答曰。善男子。说灭者。谓客烦恼诸障不实虚妄分别法。菩萨不分别彼不实法。尔时得言名为灭灭。而虚妄法本来无法可灭。是故如来。说一切法本来寂灭。问曰。善男子。如来说菩萨不证灭。若菩萨证灭。是菩萨堕声闻辟支佛地。如来何故作如是说。答曰。善男子。言证者名为现见。然灭法不可现见。是故如来。说灭法不可见。若法不可见。彼法亦不可证。是故如来说菩萨不见灭不证灭。依此义故。如来说菩萨不证灭。声闻取法相故证灭知。以何等念何等观何等行。如是知如是见如是决定。名为知道。复次善男子。言苦者名为我。彼我有相。若如是集名为知集。菩萨见彼集。不见一法能集。如是知名为知灭。若能如是观。若能如是求。名为知道。复次善男子。随所随所法上心著名为苦。何以故。善男子。如来常说随所心著名为苦。随所心着处不实。是故从心着生集名为集。苦不着心苦名为灭。以何等智不着彼智。名为知道。善男子。我今依实谛智能说。诸菩萨若一劫及无量劫说。而不可得尽。说此实谛智时。六万菩萨。依实谛熏修智。得不退转地。虚空中无量百千天女。于诸法中。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法集经卷第四
  尔时奋迅慧菩萨。语无所发菩萨言。善男子。何者是菩萨摩诃萨心念处智。何者是念。云何心念处。尔时无所发菩萨摩诃萨。语奋迅慧菩萨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已于一切法中无生智。为心念处智。以无生智为最胜。诸菩萨。彼无生智。以无生智业。得名一切处不乱一切处直一切处不动。如大海水不可量。一切声闻辟支佛无能知。以何等心念。能闻持一切诸佛如来所说法而不散失。是菩萨心念处。诸佛如来现前知。此是如是菩萨心念处。彼菩萨心念处有十种处。何等为十。所谓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念佛念处。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心念处。是名十种念处。善男子。何者是菩萨身念处。菩萨如是安心。此身来不从本际。去不至后际。不住本际未来际。唯从虚妄分别心而生。无作者无寿者。无前中后际。不住无根本。无教者无取者。而但以客尘言语而说。若身体形状。若质若入。若如是观身此身不坚固。唯是父母赤白和合不净而生。臭秽以为体。贪嗔痴怖以为贼乱。破坏不住。种种无量百千万病。以为家宅。复次善男子。菩萨于身中如是安念。是身从头至足。众分聚集。所谓。足足指跟踝[跳-兆+尃]胫髀膝臗骨腰脊胸胁腹肋。观手手指肘腕肩臂颊颐颈项髑髅眼耳。如是等事积聚成身。以业有为作者。以种种烦恼随烦恼虚妄分别百千万种为窟宅。此身多有种种不净。所谓发毛爪齿血肉皮骨肝胆肠胃生熟。二脏脾肾心肺肪膏脑膜黄白痰阴涕唾目泪大小便利臭秽可恶。是等无量不净物聚集。如是等中何者是身。菩萨如是观身。作是思惟。此身无实犹如虚空。是名菩萨如虚空念处。如是安心。见一切法皆如虚空。菩萨如是知身。于诸法中无有动心不住心。是菩萨不动不住。名住念处。如是住念中能如是知。如菩提身亦如是。此中不可得生厌心。何以故。一切是邪念非正念。于何等法中生厌心。是名菩萨摩诃萨身念处。
  又善男子。何者是菩萨受念处。善男子。菩萨生如是心。言受者名为觉。彼觉有三种。谓颠倒。不颠倒。离彼二。又颠倒受者。谓一切凡夫散乱心颠倒心。彼诸凡夫。以无常受为常。以苦受为乐。以无我受为我。以不净受为净。是名颠倒受。不颠倒受者。受无常为无常。受苦为苦。受无我为无我。受不净为不净。此谓声闻辟支佛受。是名不颠倒受。离彼二受者。受无常非常非无常。受苦非苦非无苦。受无我非我非无我。受不净非净非不净。是名菩萨受念处。菩萨如是受而不见受者。不见能受者。亦不见所受。菩萨作是思惟。如来常说一切有为法以为受。若以一切法为受者。此中何等法以为受者。非所受以为能受。以彼所受非能受故。而非无为法能受有为法。离无为法有为法无受者。菩萨如是。彼所受不见能受。复不见所受者。能教彼所受者。是菩萨。见如菩提所能受亦如是。是名菩萨摩诃萨受念处。又善男子。何者是菩萨心念处。善男子。菩萨作是思惟。彼受唯是心。而心不住不可取无形。何等法不可取无形。彼所受法为何所似。非心非心知。非心非心见。复作是思惟。随何等心从因缘生。见彼诸心皆由他力而有。是菩萨。不见离心而有菩提。知此心法即是菩提。菩萨尔时即得心自在。以得心自在故。即于大乘而得自在。尔时即于一切众生得平等心。是菩萨。尔时住于大乘中。不依他力。是名菩萨心念处。
  善男子。何者是菩萨摩诃萨法念处。善男子。菩萨随何等法。而生正念。若善法不善法。若可诃法不可诃法。若有漏无漏世间出世间法。若声闻辟支佛法。若凡夫法非凡夫法。是菩萨。于彼彼法而生正念。善巧能知善业柔软。善能修习善修毕竟。善修自力善修自在。知平等法不生不灭。是菩萨。不见一法离于不生不灭。不见一法离于空无相无愿。菩萨作是思惟。一切诸法无有寿者。以自性寂静故。一切法无我。以自性不二故。一切法无障碍。以自性如虚空故。一切法无分别。以远离心意识故。一切法寂静。以无烦恼性故。一切法无言语。以自性不可说故。一切法不尽。以无为性净故。一切法不可数。以过一切数量故。一切法正直。以过一切戏论故。一切法无根本。以无种子故。一切法无过失。以根本自净故。一切法不来。以无形故。一切法不去。以无住故。一切法光明。以自性空故。一切法空。以从因缘而有故。一切法无诤。以无分别故。一切法依自智力。以随所念而觉故。一切法菩提。以智境界故。一切法唯是名字。以无实物故。一切法离诸见。以不可见故。一切法不缚不脱。以无形相故。一切法不去。以真如为体故。一切法一界。以不差别于真法界故。一切法不差别。以实谛平等故。菩萨如是。观一切法。修行一切法。不见众生差别。不见法差别。不见乘差别。不见佛国土差别。不见法差别。不见妙法差别。不见缚不见脱。不见世间不见涅槃。不舍不取。不行不住。不受不舍。而住于寂静。住于不动。诸佛如来能见如是寂静解脱。菩萨在彼诸佛国土。即时诸佛为是菩萨。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是名菩萨摩诃萨法念处。
  又善男子。何者是菩萨念佛。善男子。菩萨修行念佛。念一切众生。我为一切众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菩萨安住如是念处。念诸佛如来有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彼诸佛法我必成就。复能念彼诸佛如来有如是念。不可思议广大清净无垢光明。离一切使烦恼及断烦恼习气。以智慧为首智慧为增上。以诸佛无为增上。至一切所证增上法。远离一切智障烦恼。一切声闻辟支佛不能测量。以无分别为体。以自然无障碍为无行无碍不住照一切众生心如虚空无分别。诸佛如来有如是念。菩萨念彼诸佛念宝。诸佛如来财宝。诸佛如来库藏。念如是等法名为念佛。善男子。诸佛不念亦非不念。于一切处自然无分别。诸佛如来有如是念。菩萨念于彼念故名念佛。诸佛于一切众生一切法不差别相。念于彼念故名念佛。诸佛无分别。亦非无分别。不取亦非不取。不去亦非不去。不生不灭。念如是念故名念佛。复次善男子。诸佛如来。以大功德智慧庄严。以大慈大悲为行。以度众生聚以为救者。为大医师拔烦恼刺。于一切众生起平等心。常在寂静三昧境界。不住离世间涅槃。到一切烦恼障智障彼岸。大众生住持。大众生依止。灭一切生身。得法身住法境界。一切处心无障碍。于一切时利益一切众生。身口无失不虚妄授记。于一切事不可嫌身口意业。远离贪嗔痴等一切烦恼。降伏一切诸魔外道。不与一切世间诤讼。深于一切世间大海。重于一切须弥宝山。不动不摇过于大地。柔软于水。光明于火。不着于风。无垢于空。去速于意。如意踰于摩尼宝。一切种智平等无二。于一切众生远离一切着处。度一切众生精进不休息。无量色身无量音声。无量功德无量境界。不可思议。得毕竟不思议法身。超过心意意识境界。以明行心。断除三趣恶法。大悲增上。所有功德与一切众生共。于一切众生犹如父母。怨亲平等。于诸众生香涂。不生忧喜心。住一切处有大光明。不可限量。究竟彼岸。大心众生大法贤财。成就大明行。成就大法师能说大法。成大丈夫毕竟成就大丈夫相。一切世间不能降伏。能照一切世间光明大方便行大善境界毕竟大解脱毕竟大身。以大众生为眷属。大身众生围绕无障碍。见闻供养修行亲近。远离自乐爱乐灭他苦。爱乐正法。以法为钱财。以法为食。以法为衣粮。以法为根本。以法为自在。为大法王。为法施主。常乐舍法。常不放逸。常乐寂静。一切众生以为桥梁。如大王道平坦无障。大日光明破诸闇冥。如大梵王大智金刚是大法箭。清净色身见无厌足。诸佛如来。有如是等无量功德。菩萨念彼诸功德已。为成就彼功德故修行。为成就彼功德故正念。是故名为念佛。是名菩萨摩诃萨念佛处。善男子。何者菩萨摩诃萨念法处。善男子。菩萨作是思惟。诸佛如是无量功德皆从法生。从法化。从法得。从法增上。从法有。从法境界。从法依。从法成就。复作是思惟。诸佛如来有相好庄严。彼亦从法生。从法化。从法得。从法成就。诸佛如来有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亦从法生。从法化。从法得。从法成就。诸佛如来有十八不共法。彼法亦从法生。从法化。从法得。从法成就。所有世间出世间乐彼诸乐事亦从法生。从法化。从法得。从法成就。是故我求诸佛菩提。应尊重法。依法境界。依法修行。依法毕竟。依法坚固。是名菩萨法念处。复次善男子。菩萨作是思惟。法平等住。于一切众生。法非见高下众生而生差别。我亦如法心无分别平等无异。法非见面而起作业。以法不朋党故。我亦如法其心平等。法非见时而起作业。以法无时来而知内心自解故。我亦如法其心平等。法非于大众生而起作业。于下众生不作业。以法不高不下故。我亦如法其心平等不生分别。法非于净众生而作利益。于不净众生不作利益。以法远离高下心故。我亦如是其心平等不生分别。法非于圣人作利益。于非圣人不作利益。以远离福田非福田心故。我亦如是其心平等不生分别。法非昼作利益夜不作利益。非昼不作利益夜作利益。以法常不休息作利益故。我亦如是其心平等不生分别。法不过可化众生时节。我亦如是其心平等不生分别。法非于嗔众生不作利益。于不嗔众生欲作利益。以一切处不着故。我亦如是其心平等不生分别。法不增不减。法无量阿僧祇如虚空不尽不增长。我亦如是其心平等不生分别。众生不护法不护众生。我亦如是其心平等不生分别。法与一切世间作归依。我亦如是其心平等不生分别。法无有处生嗔害心。以无害相故。我亦如是其心平等不生分别。法不住烦恼使。以法远离使烦恼故。我亦如是其心平等不生分别。法非怖世间求涅槃。以法常无分别故。我亦如是其心平等不生分别。菩萨如是。于法中正念。是故名为念法。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念法处。善男子。何者是菩萨摩诃萨念僧。善男子。菩萨作是思惟。僧者名为如法语者。名为法行者。名为思法者。名为福田法者。名为住持法者。名为依法者。名为供养法者。名为所作如法者。名为如境界法者。名为修行成就法者。名为实法者。名为直法者。名为实清净法者。名为救众生者。名为大慈悲者。名为常寂静境界者。名为常归依法者。名为常自净行法者。复次善男子。菩萨作是思惟。如来说僧非唯一种。所谓世谛僧。第一义谛僧。惭愧僧。无惭愧僧。圣人僧。调伏僧。不退转僧。又善男子。菩萨于世谛僧摄受修行。于第一义谛僧供养修行。惭愧僧令得解脱修行。无惭愧僧诃责修行。圣人僧供养恭敬亲近修行。调伏僧如佛如是修行。不退转僧说法修行。复次善男子。菩萨作是思惟。僧者名为不断佛种。以佛子故。僧者能与所乐果报。以其福田故。僧者离烦恼。以无畏故。僧者舍一切所著。以得解脱故。僧者名为寂静。以调伏心故。僧者名为不杂。以无烦恼故。僧者远离恶法。以有惭愧故。僧者名为随顺语。以可化故。僧者名为知自身。以无憍慢故。僧者名为寂静。以无高心故。僧者名为知足。以无颠倒心故。僧者名为断绝分别。以无病故。僧者名为到妙洲渚。以得无畏处故。僧者名为见实。以不放逸故。僧者名为彼岸。以能到彼妙洲彼岸故。僧者名为不恶。以行阿兰若行故。僧者名为快。以毕竟趣道场故。僧者名为知三学。以修行弟子行故。僧者名为行于四念境界。以胜诸念修行者故。僧者名为修行四正勤境界。以修行精进故。僧者名为修行四如意足境界。以不疲倦故。僧者名为修行五根境界。以不破坏故。僧者名为修行五力境界。以降伏诸烦恼刺故。僧者名为修行七觉行。以无障碍故。僧者名为修行八圣道境界。以正见故。僧者名为修行实谛境界。以得归处故。僧者名为修行诸禅境界。以定心故。僧者名为修行因缘集境界。以能转法轮故。僧者名为大慈悲。以不退转处故。僧者名为一切功德聚集。以一生得大菩提故。又善男子。菩萨如是念僧已作是思惟。僧者如是无量功德。我皆欲得。亦令一切众生毕竟成就。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念僧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