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入楞伽经

  佛言:“大慧,善哉!善哉!汝为哀愍世间天人而问此义,多所利益,多所安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大慧言:“唯。”
  佛言:“大慧,一切众生于种种境,不能了达自心所现,计能所取虚妄执著,起诸分别堕有无见,增长外道妄见习气,心心所法相应起时,执有外义种种可得,计著于我及以我所,是故名为虚妄分别。”
  大慧白言:“若如是者,外种种义,性离有无,起诸见相。世尊,第一义谛亦复如是,离诸根量宗因譬喻。世尊,何故于种种义言起分别,第一义中不言起耶?将无世尊所言乖理,一处言起,一不言故?世尊又说虚妄分别堕有无见。譬如幻事种种非实,分别亦尔有无相离,云何而说堕二见耶?此说岂不堕于世见?”
  佛言:“大慧,分别不生不灭。何以故?不起有无分别相故,所见外法皆无有故,了唯自心之所现故。但以愚夫分别自心种种诸法,著种种相,而作是说。令知所见皆是自心,断我、我所一切见著,离作所作诸恶因缘,觉唯心故转其意乐,善明诸地,入佛境界,舍五法、自性诸分别见。是故我说虚妄分别,执著种种自心所现,诸境界生;如实了知,则得解脱。”
  尔时,世尊重说颂言:
  “诸因及与缘,从此生世间,
  与四句相应,不知于我法。
  世非有无生,亦非俱不俱,
  云何诸愚夫,分别因缘起?
  非有亦非无,亦复非有无,
  如是观世间,心转证无我。
  一切法不生,以从缘生故,
  诸缘之所作,所作法非生。
  果不自生果,有二果失故,
  无有二果故,非有性可得。
  观诸有为法,离能缘所缘,
  决定唯是心,故我说心量。
  量之自性处,缘法二俱离,
  究竟妙净事,我说名心量。
  施设假名我,而实不可得,
  诸蕴蕴假名,亦皆无实事。
  有四种平等,相因及所生,
  无我为第四,修行者观察。
  离一切诸见,及能所分别,
  无得亦无生,我说是心量。
  非有亦非无,有无二俱离,
  如是心亦离,我说是心量。
  真如空实际,涅槃及法界,
  种种意成身,我说是心量。
  妄想习气缚,种种从心生,
  众生见为外,我说是心量。
  外所见非有,而心种种现,
  身资及所住,我说是心量。”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如来说言:‘如我所说,汝及诸菩萨,不应依语而取其义。’世尊,何故不应依语取义?云何为语?云何为义?”
  佛言:“谛听!当为汝说。”
  大慧言:“唯。”
  佛言:“大慧,语者,所谓分别习气而为其因,依于喉、舌、唇、齶、齿、辅而出种种音声文字,相对谈说,是名为语。
  “云何为义?菩萨摩诃萨住独一静处,以闻思修慧,思惟观察向涅槃道自智境界,转诸习气,行于诸地种种行相,是名为义。
  “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善于语义,知语与义不一不异,义之与语亦复如是。若义异语,则不应因语而显于义;而因语见义,如灯照色。大慧,譬如有人持灯照物,知此物如是,在如是处;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因语言灯,入离言说自证境界。
  “复次,大慧,若有于不生不灭、自性涅槃,三乘、一乘,五法、诸心自性等中,如言取义,则堕建立及诽谤见,以异于彼起分别故。如见幻事计以为实,是愚夫见,非贤圣也。”
  尔时,世尊重说颂言:
  “若随言取义,建立于诸法,
  以彼建立故,死堕地狱中。
  蕴中无有我,非蕴即是我,
  不如彼分别,亦复非无有。
  如愚所分别,一切皆有性,
  若如彼所见,皆应见真实。
  一切染净法,悉皆无体性,
  不如彼所见,亦非无所有。
  “复次,大慧,我当为汝说智、识相。汝及诸菩萨摩诃萨,若善了知智、识之相,则能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慧,智有三种,谓世间智、出世间智、出世间上上智。云何世间智?谓一切外道凡愚计有无法。云何出世间智?谓一切二乘著自共相。云何出世间上上智?谓诸佛、菩萨观一切法皆无有相,不生不灭,非有非无,证法无我,入如来地。
  “大慧,复有三种智,谓知自相共相智、知生灭智、知不生不灭智。复次,大慧,生灭是识,不生灭是智;堕相无相及以有无种种相因是识,离相无相及有无因是智;有积集相是识,无积集相是智;著境界相是识,不著境界相是智;三和合相应生是识,无碍相应自性相是智;有得相是识,无得相是智。证自圣智所行境界,如水中月,不入不出故。”
  尔时,世尊重说颂言:
  “采集业为心,观察法为智,
  慧能证无相,逮自在威光。
  境界缚为心,觉想生为智,
  无相及增胜,智慧于中起。
  心意及与识,离诸分别想,
  得无分别法,佛子非声闻。
  寂灭殊胜忍,如来清净智,
  生于善胜义,远离诸所行。
  我有三种智,圣者能明照,
  分别于诸相,开示一切法。
  我智离诸相,超过于二乘,
  以诸声闻等,执著诸法有。
  如来智无垢,了达唯心故。”
  “复次,大慧,诸外道有九种转变见,所谓形转变、相转变、因转变、相应转变、见转变、生转变、物转变、缘明了转变、所作明了转变,是为九。一切外道因是见故,起有无转变论。此中形转变者,谓形别异见。譬如以金作庄严具,环钏璎珞种种不同,形状有殊,金体无易;一切法变亦复如是。诸余外道种种计著,皆非如是亦非别异,但分别故。一切转变如是应知,譬如乳酪酒果等熟。外道言此皆有转变,而实无有。若有若无,自心所见,无外物故。如此皆是愚迷凡夫,从自分别习气而起,实无一法若生若灭;如因幻梦所见诸色,如石女儿说有生死。”
  尔时,世尊重说颂言:
  “形处时转变,大种及诸根,
  中有渐次生,妄想非明智。
  诸佛不分别,缘起及世间,
  但诸缘世间,如乾闼婆城。”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如来,为我解说于一切法深密义及解义相。令我及诸菩萨摩诃萨善知此法,不堕如言取义深密执著,离文字语言虚妄分别;普入一切诸佛国土,力通自在,总持所印,觉慧善住十无尽愿,以无功用种种变现,光明照曜。如日月、摩尼、地水火风,住于诸地离分别见,知一切法如幻如梦,入如来位;普化众生,令知诸法虚妄不实,离有无品,断生灭执,不著言说,令转所依。”
  佛言:“谛听!当为汝说。大慧,于一切法,如言取义,执著深密,其数无量。所谓相执著、缘执著、有非有执著、生非生执著、灭非灭执著、乘非乘执著、为无为执著、地地自相执著、自分别现证执著、外道宗有无品执著、三乘一乘执著。
  “大慧,此等密执有无量种,皆是凡愚自分别执而密执著。此诸分别如蚕作茧,以妄想丝自缠缠他,执著有无欲乐坚密。大慧,此中实无密非密相。以菩萨摩诃萨见一切法住寂静故,无分别故。若了诸法唯心所见,无有外物,皆同无相;随顺观察,于若有若无分别密执悉见寂静,是故无有密非密相。大慧,此中无缚,亦无有解;不了实者,见缚解耳!何以故?一切诸法若有若无,求其体性不可得故。
  “复次,大慧,愚痴凡夫有三种密缚,谓贪恚痴,及爱来生,与贪喜俱。以此密缚,令诸众生续生五趣;密缚若断,是则无有密非密相。
  “复次,大慧,若有执著三和合缘,诸识密缚次第而起,有执著故则有密缚。若见三解脱,离三和合识,一切诸密皆悉不生。”
  尔时,世尊重说颂言:
  “不实妄分别,是名为密相,
  若能如实知,诸密网皆断。
  凡愚不能了,随言而取义,
  譬如蚕处茧,妄想自缠缚。”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由种种心分别诸法,非诸法有自性,此但妄计耳!’世尊,若但妄计,无诸法者,染净诸法将无悉坏?”
  佛言:“大慧,如是,如是,如汝所说。一切凡愚分别诸法,而诸法性非如是有,此但妄执无有性相。然诸圣者以圣慧眼,如实知见有诸法自性。”
  大慧白言:“若诸圣人以圣慧眼见有诸法性,非天眼、肉眼,不同凡愚之所分别。云何凡愚得离分别,不能觉了诸圣法故?世尊,彼非颠倒、非不颠倒。何以故?不见圣人所见法故,圣见远离有无相故,圣亦不如凡所分别如是得故,非自所行境界相故,彼亦见有诸法性相如妄执性而显现故,不说有因及无因故,堕于诸法性相见故。世尊,其余境界既不同此,如是则成无穷之失,孰能于法了知性相?世尊,诸法性相不因分别,云何而言以分别故而有诸法?世尊,分别相异,诸法相异,因不相似,云何诸法而由分别?复以何故凡愚分别不如是有,而作是言‘为令众生舍分别故,说如分别所见法相,无如是法’?世尊,何故令诸众生离有无见所执著法,而复执著圣智境界堕于有见?何以故不说寂静空无之法,而说圣智自性事故?”
  佛言:“大慧,我非不说寂静空法,堕于有见。何以故?已说圣智自性事故。我为众生无始时来计著于有,于寂静法以圣事说,今其闻已不生恐怖,能如实证寂静空法,离惑乱相,入唯识理,知其所见无有外法,悟三脱门,获如实印,见法自性,了圣境界,远离有无一切诸著。
  “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不应成立一切诸法皆悉不生。何以故?一切法本无有故,及彼宗因生相故。复次,大慧,一切法不生,此言自坏。何以故?彼宗有待而生故。又彼宗即入一切法中,不生相亦不生故。又彼宗诸分而成故。又彼宗有无法皆不生,此宗即入一切法中,有无相亦不生故。是故一切法不生,此宗自坏。不应如是立,诸分多过故,展转因异相故。如不生,一切法空、无自性亦如是。
  “大慧,菩萨摩诃萨应说一切法如幻如梦,见不见故,一切皆是惑乱相故,除为愚夫而生恐怖。大慧,凡夫愚痴堕有无见,莫令于彼而生惊恐,远离大乘。”
  尔时,世尊重说颂言:
  “无自性无说,无事无依处,
  凡愚妄分别,恶觉如死尸。
  一切法不生,外道所成立,
  以彼所有生,非缘所成故。
  一切法不生,智者不分别,
  彼宗因生故,此觉则便坏。
  譬如目有翳,妄想见毛轮,
  诸法亦如是,凡愚妄分别。
  三有唯假名,无有实法体,
  由此假施设,分别妄计度。
  假名诸事相,动乱于心识,
  佛子悉超过,游行无分别。
  无水取水相,斯由渴爱起,
  凡愚见法尔,诸圣则不然。
  圣人见清净,生于三解脱,
  远离于生灭,常行无相境。
  修行无相境,亦复无有无,
  有无悉平等,是故生圣果。
  云何法有无?云何成平等?
  若心不了法,内外斯动乱,
  了已则平等,乱相尔时灭。”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若知境界但是假名,都不可得,则无所取;无所取故,亦无能取;能取、所取二俱无故,不起分别,说名为智。’世尊,何故彼智不得于境?为不能了一切诸法自相共相、一异义故,言不得耶?为以诸法自相共相种种不同更相隐蔽而不得耶?为山岩石壁、帘幔帷障之所覆隔而不得耶?为极远极近、老小盲冥、诸根不具而不得耶?若不了诸法自相共相、一异义故言不得者,此不名智,应是无智;以有境界而不知故。若以诸法自相共相种种不同,更相隐蔽而不得者,此亦非智;以知于境说名为智,非不知故。若山岩石壁、帘幔帷障之所覆隔,极远极近、老小盲冥而不知者,彼亦非智;以有境界,智不具足而不知故。”
  佛言:“大慧,此实是智,非如汝说。我之所说,非隐覆说。我言境界唯是假名不可得者,以了但是自心所见外法有无,智慧于中毕竟无得;以无得故,尔焰不起。入三脱门,智体亦忘。非如一切觉想凡夫,无始已来戏论熏习,计著外法若有若无种种形相;如是而知,名为不知,不了诸法唯心所见,著我、我所分别境智,不知外法是有是无,其心住于断见中故。为令舍离如是分别,说一切法唯心建立。”
  尔时,世尊重说颂言:
  “若有于所缘,智慧不观见,
  彼无智非智,是名妄计者。
  无边相互隐,障碍及远近,
  智慧不能见,是名为邪智。
  老小诸根冥,而实有境界,
  不能生智慧,是名为邪智。
  “复次,大慧,愚痴凡夫,无始虚伪,恶邪分别之所幻惑,不了如实及言说法,计心外相,著方便说,不能修习清净真实离四句法。”
  大慧白言:“如是,如是,诚如尊教,愿为我说如实之法及言说法。令我及诸菩萨摩诃萨于此二法而得善巧,非外道、二乘之所能入。”
  佛言:“谛听!当为汝说。大慧,三世如来有二种法,谓言说法及如实法。言说法者,谓随众生心为说种种诸方便教。如实法者,谓修行者于心所现离诸分别,不堕一异、俱不俱品,超度一切心意意识,于自觉圣智所行境界,离诸因缘相应见相,一切外道、声闻、缘觉堕二边者所不能知,是名如实法。此二种法,汝及诸菩萨摩诃萨,当善修学。”
  尔时,世尊复说颂言:
  “我说二种法,言教及如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