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乾隆藏
- 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
- 大乘入楞伽经
大乘入楞伽经
“云何言说分别?谓执著种种美妙音词,是名言说分别。
“云何所说分别?谓执有所说事是圣智所证境,依此起说,是名所说分别。
“云何相分别?谓即于彼所说事中,如渴兽想,分别执著坚湿暖动等一切诸相,是名相分别。
“云何财分别?谓取著种种金银等宝,而起言说,是名财分别。
“云何自性分别?谓以恶见如是分别此自性,决定非余,是名自性分别。
“云何因分别?谓于因缘分别有无,以此因相而能生故,是名因分别。
“云何见分别?谓诸外道恶见,执著有无、一异、俱不俱等,是名见分别。
“云何理分别?谓有执著我、我所相,而起言说,是名理分别。
“云何生分别?谓计诸法若有若无,从缘而生,是名生分别。
“云何不生分别?谓计一切法本来不生,未有诸缘而先有体,不从因起,是名不生分别。
“云何相属分别?谓此与彼递相系属,如针与线,是名相属分别。
“云何缚解分别?谓执因能缚而有所缚,如人以绳方便力故缚已复解,是名缚解分别。
“大慧,此是妄计性差别相,一切凡愚于中执著若有若无。大慧,于缘起中,执著种种妄计自性;如依于幻见种种物,凡愚分别见异于幻。大慧,幻与种种,非异非不异。若异者,应幻非种种因;若一者,幻与种种应无差别,然见差别。是故非异、非不异。大慧,汝及诸菩萨摩诃萨,于幻有无,不应生著。”
尔时,世尊重说颂言:
“心为境所缚,觉想智随转,
无相最胜处,平等智慧生。
在妄计是有,于缘起则无,
妄计迷惑取,缘起离分别。
种种支分生,如幻不成就,
虽现种种相,妄分别则无。
彼相即是过,皆从心缚生,
妄计者不了,分别缘起法。
此诸妄计性,皆即是缘起,
妄计有种种,缘起中分别。
世俗第一义,第三无因生,
妄计是世俗,断则圣境界。
如修观行者,于一种种现,
于彼无种种,妄计相如是。
如目种种翳,妄想见众色,
彼无色非色,不了缘起然。
如金离尘垢,如水离泥浊,
如虚空无云,妄想净如是。
无有妄计性,而有于缘起,
建立及诽谤,斯由分别坏。
若无妄计性,而有缘起者,
无法而有法,有法从无生。
依因于妄计,而得有缘起,
相名常相随,而生于妄计。
以缘起依妄,究竟不成就,
是时现清净,名为第一义。
妄计有十二,缘起有六种,
自证真如境,彼无有差别。
五法为真实,三自性亦尔,
修行者观此,不越于真如。
依于缘起相,妄计种种名,
彼诸妄计相,皆因缘起有。
智慧善观察,无缘无妄计,
真实中无物,云何起分别?
圆成若是有,此则离有无,
既已离有无,云何有二性?
妄计有二性,二性是安立,
分别见种种,清净圣所行。
妄计种种相,缘起中分别,
若异此分别,则堕外道论。
以诸妄见故,妄计于妄计,
离此二计者,则为真实法。”
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自证圣智行相,及一乘行相。我及诸菩萨摩诃萨得此善巧,于佛法中不由他悟。”
佛言:“谛听!当为汝说。”
大慧言:“唯。”
佛言:“大慧,菩萨摩诃萨,依诸圣教无有分别,独处闲静观察自觉,不由他悟离分别见,上上升进,入如来地。如是修行,名自证圣智行相。
“云何名一乘行相?谓得证知一乘道故。云何名为知一乘道?谓离能取、所取分别,如实而住。大慧,此一乘道,唯除如来,非外道、二乘、梵天王等之所能得。”
大慧白佛言:“世尊,何故说有三乘,不说一乘?”
佛言:“大慧,声闻、缘觉,无自般涅槃法故,我说一乘。以彼但依如来所说调伏远离,如是修行而得解脱,非自所得;又彼未能除灭智障及业习气,未觉法无我,未名不思议变易死,是故我说以为三乘。若彼能除一切过习,觉法无我,是时乃离三昧所醉,于无漏界而得觉悟已,于出世上上无漏界中修诸功德,普使满足,获不思议自在法身。”
尔时,世尊重说颂言:
“天乘及梵乘,声闻缘觉乘,
诸佛如来乘,诸乘我所说。
乃至有心起,诸乘未究竟,
彼心转灭已,无乘及乘者。
无有乘建立,我说为一乘,
为摄愚夫故,说诸乘差别。
解脱有三种,谓离诸烦恼,
及以法无我,平等智解脱。
譬如海中木,常随波浪转,
声闻心亦然,相风所漂激。
虽灭起烦恼,犹被习气缚,
三昧酒所醉,住于无漏界。
彼非究竟趣,亦复不退转,
以得三昧身,乃至劫不觉。
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后悟,
声闻亦如是,觉后当成佛。”
大乘入楞伽经卷第四无常品第三之一
尔时,佛告大慧菩萨摩诃萨言:“今当为汝说意成身差别相。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大慧言:“唯。”
佛言:“大慧,意成身有三种。何者为三?谓入三昧乐意成身、觉法自性意成身、种类俱生无作行意成身。诸修行者入初地已,渐次证得。
“大慧,云何入三昧乐意成身?谓三、四、五地入于三昧,离种种心寂然不动,心海不起转识波浪,了境心现皆无所有,是名入三昧乐意成身。
“云何觉法自性意成身?谓八地中,了法如幻皆无有相,心转所依,住如幻定及余三昧;能现无量自在神通,如华开敷速疾如意,如幻、如梦、如影、如像,非四大造与造相似,一切色相具足庄严,普入佛刹了诸法性,是名觉法自性意成身。
“云何种类俱生无作行意成身?谓了达诸佛自证法相,是名种类俱生无作行意成身。
“大慧,三种身相,当勤观察。”
尔时,世尊重说颂言:
“我大乘非乘,非声亦非字,
非谛非解脱,亦非无相境。
然乘摩诃衍,三摩提自在,
种种意成身,自在华庄严。”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五无间业。何者为五,若人作已堕阿鼻狱?”
佛言:“谛听!当为汝说。”
大慧言:“唯。”
佛告大慧:“五无间者,所谓杀母、杀父、杀阿罗汉、破和合僧、怀恶逆心出佛身血。
“大慧,何者为众生母?谓引生爱,与贪喜俱,如母养育。何者为父?所谓无明,令生六处聚落中故。断二根本,名杀父、母。云何杀阿罗汉?谓随眠为怨如鼠毒发,究竟断彼,是故说名杀阿罗汉。云何破和合僧?谓诸蕴异相和合积聚,究竟断彼,名为破僧。云何恶心出佛身血?谓八识身妄生思觉,见自心外自相共相,以三解脱无漏恶心,究竟断彼八识身佛,名为恶心出佛身血。大慧,是为内五无间。若有作者,无间即得现证实法。
“复次,大慧,今为汝说外五无间,令汝及余菩萨闻是义已,于未来世不生疑惑。云何外五无间?谓余教中所说无间。若有作者,于三解脱不能现证。唯除如来、诸大菩萨及大声闻,见其有造无间业者,为欲劝发令其改过,以神通力示同其事,寻即悔除证于解脱。此皆化现,非是实造。若有实造无间业者,终无现身而得解脱。唯除觉了自心所现身资所住,离我、我所分别执见,或于来世余处受生,遇善知识,离分别过,方证解脱。”
尔时,世尊重说颂言:
“贪爱名为母,无明则是父,
识了于境界,此则名为佛,
随眠阿罗汉,蕴聚和合僧,
断彼无余间,是名无间业。”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愿为我说诸佛体性。”
佛言:“大慧,觉二无我,除二种障,离二种死,断二烦恼,是佛体性。大慧,声闻、缘觉得此法已,亦名为佛。我以是义,但说一乘。”
尔时,世尊重说颂言:
“善知二无我,除二障二恼,
及不思议死,是故名如来。”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如来以何密意,于大众中唱如是言:‘我是过去一切诸佛’?及说百千本生之事:‘我于尔时作顶生王、大象、鹦鹉、月光、妙眼’,如是等?”
佛言:“大慧,如来应正等觉,依四平等秘密意故,于大众中作如是言:‘我于昔时作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
“云何为四?所谓字平等、语平等、身平等、法平等。
“云何字平等?谓我名佛,一切如来亦名为佛,佛名无别,是谓字等。
“云何语平等?谓我作六十四种梵音声语,一切如来亦作此语,迦陵频伽梵音声性,不增不减,无有差别,是名语等。
“云何身平等?谓我与诸佛,法身、色相及随形好等无差别,除为调伏种种众生现随类身,是谓身等。
“云何法平等?谓我与诸佛皆同证得三十七种菩提分法,是谓法等。
“是故如来应正等觉,于大众中作如是说。”
尔时,世尊重说颂言:
“迦叶拘留孙,拘那含是我,
依四平等故,为诸佛子说。”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我于某夜成最正觉,乃至某夜当入涅槃,于其中间不说一字,亦不已说,亦不当说,’不说是佛说。世尊,依何密意作如是语?”
佛言:“大慧,依二密法故作如是说。云何二法?谓自证法,及本住法。
“云何自证法?谓诸佛所证,我亦同证,不增不减;证智所行,离言说相,离分别相,离名字相。
“云何本住法?谓法本性,如金等在矿,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位、法界、法性皆悉常住。大慧,譬如有人行旷野中,见向古城平坦旧道,即便随入止息游戏。大慧,于汝意云何?彼作是道及以城中种种物耶?”
白言:“不也。”
佛言:“大慧,我及诸佛所证真如,常住法性亦复如是。是故说言:‘始从成佛乃至涅槃,于其中间不说一字,亦不已说,亦不当说。’”
尔时,世尊重说颂言:
“某夜成正觉,某夜般涅槃,
于此二中间,我都无所说。
自证本住法,故作是密语,
我及诸如来,无有少差别。”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愿说一切法有无相。令我及诸菩萨摩诃萨离此相,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谛听!当为汝说。”
大慧言:“唯。”
佛言:“大慧,世间众生多堕二见,谓有见、无见;堕二见故,非出出想。
“云何有见?谓实有因缘而生诸法,非不实有;实有诸法从因缘生,非无法生。大慧,如是说者,则说无因。
“云何无见?谓知受贪瞋痴已,而妄计言无。大慧,及彼分别有相,而不受诸法有;复有知诸如来、声闻、缘觉无贪瞋痴性,而计为非有。此中谁为坏者?”
大慧白言:“谓有贪瞋痴性,后取于无,名为坏者。”
佛言:“善哉!汝解我问。此人非止无贪瞋痴名为坏者,亦坏如来、声闻、缘觉。何以故?烦恼内外不可得故,体性非异非不异故。大慧,贪瞋痴性,若内若外皆不可得,无体性故,无可取故;声闻、缘觉及以如来本性解脱,无有能缚及缚因故。大慧,若有能缚及以缚因,则有所缚;作如是说,名为坏者。是为无有相。
“我依此义密意而说:宁起我见如须弥山,不起空见怀增上慢。若起此见名为坏者,堕自共见乐欲之中,不了诸法唯心所现,以不了故见有外法刹那无常展转差别蕴界处相,相续流转起已还灭,虚妄分别离文字相,亦成坏者。”
尔时,世尊重说颂言:
“有无是二边,乃至心所行,
净除彼所行,平等心寂灭。
不取于境界,非灭无所有,
有真如妙物,如诸圣所行。
本无而有生,生已而复灭,
因缘有及无,彼非住我法。
非外道非佛,非我非余众,
能以缘成有,云何而得无?
谁以缘成有,而复得言无?
恶见说为生,妄想计有无。
若知无所生,亦复无所灭,
观世悉空寂,有无二俱离。”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请佛言:“世尊,惟愿为说宗趣之相。令我及诸菩萨摩诃萨善达此义,不随一切众邪妄解,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谛听!当为汝说。”
大慧言:“唯。”
佛言:“大慧,一切二乘及诸菩萨,有二种宗法相。何等为二?谓宗趣法相、言说法相。
“宗趣法相者,谓自所证殊胜之相,离于文字语言分别,入无漏界成自地行,超过一切不正思觉,伏魔外道,生智慧光,是名宗趣法相。
“言说法相者,谓说九部种种教法,离于一异、有无等相,以巧方便随众生心令入此法,是名言说法相。
“汝及诸菩萨,当勤修学。”
尔时,世尊重说颂言:
“宗趣与言说,自证及教法,
若能善知见,不随他妄解。
如愚所分别,非是真实相,
彼岂不求度,无法而可得!
观察诸有为,生灭等相续,
增长于二见,颠倒无所知。
涅槃离心意,唯此一法实,
观世悉虚妄,如幻梦芭蕉。
无有贪恚痴,亦复无有人,
从爱生诸蕴,如梦之所见。”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愿为我说虚妄分别相。此虚妄分别,云何而生?是何而生?因何而生?谁之所生?何故名为虚妄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