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乾隆藏
- 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
- 佛说陀罗尼集经
佛说陀罗尼集经
用石流黄雄黄二种。各取等分置草叶上。在观世音菩萨像前。用观世音心印咒。咒满一千八遍。和其暖水洗浴其身。一切障难一切恶梦一切疫病皆得除愈。
若月蚀时。用赤铜钵盛牛酥三两。在于露地。在观世音像前用黄土泥涂作圆坛。一尺五寸。酥钵置上。从初蚀时。诵咒乃至是月还生。如是方止。取其酥食必须食尽。不得留残。食此酥已。身中疾病悉得除愈。
若有国土人民疫病一切畜生疾病死时。安置道场取白芥子。押取其油使满一升。取紫橿木大如笔管。寸截数满一千八段。先于像前然紫橿柴。次取寸截细紫橿木。浸着油中。取其一段。咒一遍已投火中烧。如是乃尽一千八段。尔时能使一切人民。及诸畜生所有疫病悉得除愈。
复次若有他方怨贼。欲来侵境。以此观世音像。面正向彼怨贼来所。种种香华饮食供养。应取燕脂大如大豆。诵咒一千八遍满已。涂像左厢嗔面之上。令彼怨贼不能前进。若人卒得狂病。咒其白线。一咒一结成三七结。像前胡跪。更咒其线一百八遍。系着此像正前项上。经一宿已。取系病者项。若二日不差。还取咒索更咒一百八遍。绞着像颈。又经一宿取系病人项其病即差。
若有诸鬼入人宅中。像前然火。取薰陆香一百八颗。一咒一颗投火中烧。如是烧尽一百八颗。所有恶鬼。悉皆散走不敢更住。若有怨仇欲求人便。取其白线在于像前。一咒一结一百八结。系像左厢嗔面项上。经一宿已。解取此索称彼怨字。一称一截乃至截尽一百八结。怨人所作恶计不成。若人相恨。取五色线搓为咒索。像前胡跪。一咒一结一百八结。系像左厢嗔面项上。经一宿已。解取自系左臂之上。令彼嗔者和解欢喜。
若有人等欲求善事。取五色线搓作为索。像前胡跪。一咒一结成七结已。系着正前像面项上。经一宿已。取系自身所求如意。若人自知身有障难。种种妙香相和涂像。复以香水洗浴其像。浴像毕已。还收取水对像咒一百八遍。浴自身体。自浴身已。一切障难悉皆消灭。
尔时观世音菩萨。在佛前说俱致印法及陀罗尼七千坛法。说此法竟。告大众言。若欲修行此咒法者。先须入坛然后乃行。若不入者。不得辄教此印咒法。若辄教者。师及弟子获大重罪。说此品时。一切大众同时赞言。善哉善哉大悲大士。为欲救护一切众生。说印神咒及诸坛法。我等大众亦当随喜顶戴受持。说此经已。时会大众一时俱起。绕佛三匝礼佛而去。
佛说陀罗尼集经卷第六(观世音卷之三)
千转观世音菩萨心印咒第一(与一切观音菩萨心印咒同)
头指以下四指反叉。向内相捺。左大指屈入头指中间。右大指舒直向内。勿曲。两腕相合。以右大指来去咒曰。
唵(一)阿噜力(二)莎诃(三)
若作此印法。一切观世音菩萨见之。请观世音坐。作结界法。烧香供养竟。次作此印。观音欢喜。日日作者大好益善。
又千转印咒第二
手印与前一切观世音心印同惟足不同。头指以下四指反叉。向内相捺。左大指屈入头指中。右大指舒直。向内勿曲。两腕相合。两脚作丁字形。右脚丁头左脚丁尾。乃右脚直立。左膝曲在外。努[膫-(日/小)+(夸-大)]。身屈向左边。以心印当右乳前。勿着乳。面作笑颜。头面向右。每月十五日香汤洒浴。入于净室。而作此印诵后大咒。四重五逆悉皆消灭。
千转陀罗尼曰。
那(上音)谟啰(上音)怛那(二合)跢啰(二合)夜耶(一)那谟阿[口 梨]耶婆卢(轻呼)枳帝摄筏(二合)啰耶(二)菩提萨埵(去音)耶(三)摩诃萨埵(去音)耶(四)摩诃迦嚧尼迦(去音)耶(五)跢侄他(六)阇(上音)曳阇曳(七)阇(上音)夜婆醯(上音)儞(八)阇(上音)榆跢唎(上)(九)迦(上音)罗迦(上音)罗(十)么罗么罗(十一)者罗(上音)者罗(上)(十二)器拏器拏(十三)萨婆羯磨跋啰(上音)拏儞迷(十四)薄伽婆底(都儞反)娑(上音)诃(上音)萨啰薄羯底(十五)萨婆菩(上音)陀婆卢(轻呼)枳羝(十六)者刍(上音眼十七)输(上音)噜怛啰(上音耳十八)揭啰(上音)拏(上音鼻十九)是诃(上音)皤(二十舌)迦夜(二十一身)末弩(二十二心)毗(上音)输达儞(二十三)素啰(上音)素啰(上音二十四)钵啰(上音)素啰(上音)钵啰(上音)素啰(上音二十五)萨婆菩(上音)陀阿(上音)地瑟耻(二合)羝莎诃(二十六)达么陀(去音)睹揭啰(上音)鞞莎诃(二十七)阿(上音)婆皤(二十八)娑(上音)皤婆皤(二十九)达摩皤(三十)菩陀(上音)尼曳(三十一)莎诃(三十二)
千转经云。诵此咒已恶业销灭。诵至七遍五逆罪灭。若满千遍已罪无不灭。满十万遍面见观音种种庄严者。七日之中初作法时。惟得食乳糜酥酪白饼粳米饭。不得食盐酱菜。最后一日勿食。十五日夜空腹。佛前相续诵咒。无定限数。见像动摇。出声唱言善哉善哉。放光明曜。复以真珠宝物安咒师顶上。即知成验。面见观音已。得满一切善愿。又于睡眠中。梦见观音种种庄严者。一切善事成就。一切恶业销灭。直转读者亦得灭罪。欲东西行时。先咒手七遍以摩拭面所至之处无诸灾横。
若能清净如法常诵不废。得第一地。若有女人能诵持者。后成男子。更不重受如是女形。失作坛。安置供养备讫。然始诵咒。其坛四面各十六肘。四重作规。院相皆外白色内四色。各一重如似壁势。即是八重也。合五方色。四面开门。东西南北相当。正中一重不须开门。大瓦罐八枚。瓮子四枚。各满盛水。插柏及柳枝。安水罐瓮中。作白饼粳米饭乳酪酥蜜香果子等供养。然十六灯。四门外合插十六只未经用箭。挂五彩线于箭上。取佉陀啰木(紫姜木是)四枚。二长五指。二长六指。钉坛四角。散种种时非时华于坛上。又取颇伽木(拘杞子小者是)一千八百枚。各长一尺。若一瓦钵若铜钵。和酥乳涂此木枝。咒一枝一遍即掷火中。无佉陀啰木时(赤枣木代亦得)须画一白色观音圣者像。随力大小作。又先翻法云。千劫聚集业障。一时诵念悉皆灭尽。得千佛聚集善根。得背千劫流转生老病死边际。舍此身已。即见千转轮圣王。恒持十善。若欲生诸佛净土者。昼夜各三时诵二十一遍。满三七日。如其所欲。即于梦中。或见佛金色形像及菩萨形像。此是先相。即知当生净土。
又受持法。取突婆香(唐云茅香)并苗五斤。楮木一千个。长一尺。并酥总咒一千遍。临欲烧之。以酥涂木茎及香上。各咒一遍烧之。预五月六月。取牛粪阴干。突婆香水和作泥作场。身二肘圆作场。场上安种种华香。冬月无华。刻华安之。然熏陆香。咒师面向东坐诵满一千遍。法成。未咒之时。用此咒水二十一遍或七遍。服之。咒水解污净室。道场佛堂。洒身。咒柳枝打病。咒水治病并得。各二十一遍。若能一生日别三时。时别诵二十一遍。灭罪不可思议。通一切用。作是法者观世音欢喜。
观世音母身法印第三
两大指坚。各捻二小指头。两手并竖相着。二头指相捻。在二大指小指上。二无名指亦尔。二中指在上。头少不相到。掌下相着。头指来去咒曰。
唵(一)税闭(二合)提(二)槃陀啰(二合)婆悉尼(三)折吒么俱吒(四)陀罗尼(五)莎诃(六)
是法印咒。若有人能日日作之。相续供养。以胡麻酥蜜和稻谷华。诵咒一遍一烧火中。如是乃至一千八遍。一百八遍咒烧亦得。如是日日作是法者。一切观世音欢喜。又法孩儿啼哭。当以此咒。咒结咒索。系项即止。
观世音母心印咒第四
合腕。二食指二中指二无名指。并屈头相拄。与大节令平。二大指并竖相着。捻食指头侧。二小指竖头相着。大指来去咒曰。
唵(一)摩诃室唎(二合)曳(二)莎诃(三)
是前二法印咒。名观世音母法。若有人诵持。能除身中百亿劫重罪。一切菩萨闻此咒者。皆得奢摩他。由此因绿得成佛位。故名菩萨母咒。有能受持者。不久当蒙诸佛授记。一切观世音菩萨。由此咒印得奢摩他记。
持一切观世音菩萨三昧印咒第五
两腕合。二大指二小指。直竖头合。余指不相着。直竖(但开二大指小指头不相到是名十一面印是大三昧印头指来去)咒用十一面大咒。
作是法者。能除一切王贼水火刀毒等难。皆无怖畏。是观世音威神力故。欲请诸菩萨等法。先须作三昧印。即得一切菩萨欢喜。
观世音菩萨随心印咒第六
二手中指无名小三指。向外相叉。合掌右压左。指头总博掌背。并竖二食指相着。大指亦然。各博食指。大指来去。归命与前十一面等归命法同咒曰。
跢侄他(一)唵(二)多(去)唎多(去音)唎(三)咄多(去音)唎(四)咄唎(五)莎诃(六)
是法印咒。若人欲得聪明。取一黄牛置清净所。令一童男子持八戒斋。构取牛乳。经于三日。所构得乳。日日还与其牛饮之。从第四日至第七日。构得乳者。即用作酪。以酪作酥。日月蚀时。香汤洒浴。着新净衣。而作四肘五彩水坛。其坛无门。其坛东面置莲华座。座上安置鸡都摩致。南面置都逻罗华座。北面置俱噜屈罗华座。中央置随心观世音华座。十六盏灯八盘饮食。烧香散华而供养已。取前件酥。盛一新净赤铜器中。咒师此日不食。三度洒浴。念佛。不得余想。将其酥碗置坛中心。令其作酥小儿。在外看于日月。勿令小儿见坛内事。咒师不得见于日月。若见日月一不得验。若日月渐生来。至心作多唎心印。把其酥碗。数数咒酥。其酥碗中三种相现。谓[曘-雨+而]烟火。若但[曘-雨+而]。服酥之人一日诵得七百偈经。若出烟者。服酥之人一日诵得七百偈经。若出火者。服酥之人及与他服。即大聪明。一日诵得一千偈经。若其如常。亦能强记。其酥一两二两三四五两。任意皆得。
又有随心观世音印第七(不见别号亦无别咒)
二手十指皆竖头合。掌内少空。两腕相着。正当心上(此印共供养一切印法同)
随心观世音祈一切愿印第八
左手大指屈而向掌。又屈头指头。离大指头四五分许。中指以下三指。总申相博。以印横侧着心上。指头向右。咒用前咒。是一法印。欲求愿时。先作纵广四肘水坛。悬诸幡盖种种庄严。于其坛中着随心像。当其像前列着四碗。其四碗中各盛一味。谓盛石蜜沙糖乳蜜。如其次第各盛供养。散种种华烧沉水香。供养像已。对像至心发露忏悔。随其所愿仰祈请竟。像前作印。以袈裟覆。或用净巾。覆其印已。至心诵咒满八百遍。更莫余缘。诵此咒竟。随心所愿悉得称意。随事大小。一日乃至七日作法。日日三时。晨朝日中及黄昏时。依前作法必果所愿。除不至心。
十二臂观世音菩萨身印咒第九
左右无名指。各列在中指背上。竖二中指头相着。合竖二小指二大指并着。屈二食指头相拄。各压大指头。其食指齐第二节令平。食指来去咒曰。
唵(一)摩诃税(去音)羝(二)莎诃(三)
是法印咒。取牛粪牛尿酥乳酪等各一大两。总共和搅。香汤洒浴着新净衣。正面向东。并足蹲坐。即咒前药一百八遍。六月一服一年再服自身无病治病大吉。
观世音菩萨不空罥索身印咒第十
准前观世音母身印。上唯改开二中指。去一寸许。二头指无名指少举。勿与大指相着。头指无名指间。开容一中指地。头指来去咒曰。
跢侄他(一)唵(二)湿闭(二合)多夜(三)湿闭(二合)多菩阇(去音)夜(四)咽(去音)醯咽醯(五)钵啰么(六)输驮萨埵(七)摩诃迦嚧腻迦(八)莎诃(九)
是法印咒。通种种用皆有大力。亦能降伏一切恶鬼神。疗一切病。一切贼难皆不能害。若被枷锁。取施输末罗指。作印咒已。涂枷锁上。更至心咒即得解脱。
观世音菩萨不空罥索口法印第十一
以左右小指。内只直竖。右无名指。[打-丁+必]左无名指中指背。向头指中指岐间入。左无名指。从右中指无名指间出之。即入食指中指岐间入。二中指直竖头相拄。屈二食指。各钩无名指头。并二大指。直竖头相拄。与小指离半寸许。同诵前咒。
观世音菩萨不空罥索牙法印第十二
准前口印。唯改少屈二中指头。各压二大指头。二小指出外右压左。总握无名指背。咒用前咒。
是一法印。能除一切水火风贼刀及王难。夜叉罗刹一切鬼神毒龙毒蛇系缚等难。若人日日常作供养。得观世音及诸菩萨等皆生欢喜。命终得生阿弥陀佛国。又复十方净土随意往生。
若欲止风。先以此咒咒灰一百八遍。小片绢裹。将随身去。若风来者。以右手取灰。向风打散。次以右余指作拳。头指直竖。向风数数诵咒嗔喝即断。
观世音菩萨不空罥索心中心咒第十三
咒曰。
唵(一)唎悉底哩(二合)卢迦(去耶反)毗社夜(二)阿谟伽波舍(三)摩诃鸠嚧驮(四)啰阇夜(五)唎陀(去音)夜(六)阿波啰(上音)提阿跢(七)呜吽呜[合 牛](八)[打-丁+巿][打-丁+巿](九)
是一法咒。能灭罪障。忏悔治病。大有神验。具如不空罥索经说。
画观世音菩萨像法
一切观世音菩萨像。通身白色。结加趺坐百宝庄严莲华座上。头戴七宝庄严华冠。而有重光。其华冠中有立化佛。其华冠后作簸箕光。其光之内总作赤色。其像背倚七宝绣机。其像左手屈臂当心。又屈中指向上直竖。右手屈臂。向左手上。屈头指与大指相捻。而拄左手中指之上。其像颈有宝珠璎珞。左右臂腕各有宝钏。又以宝花庄白亵络膊。身着花庄白亵之裙。其裙腰作青色赤裹。又以宝[絕-巴+日]系其腰上。其像左右厢各有一菩萨。以为侍者。其二菩萨。通身黄色俱头戴华冠。右厢菩萨。右手屈臂而把白拂。左手屈臂而把莲华。左厢菩萨。右手屈臂把杂宝华一枝。左臂屈竖手把白拂。悉着朝霞。缦[膫-(日/小)+(夸-大)]之上。华庄白亵绞于髀上。而各立于莲华座上。其像侍者后左右厢。各有三菩萨。以次上下侧身。各面向像瞻仰而坐。助观世音。神通自在救护众生。其像左厢上一菩萨。通身黄色头上有少黄色。以宝庄华。缘于髻上。青色圆光。耳有白环。而申右手当右膝上。皆展五指。垂掌向下。左手当心而把莲华。以白华亵络其膊上。两臂腕上而着宝钏。又以朝霞缦[膫-(日/小)+(夸-大)]。而坐青莲华上。次下菩萨。通身黄色头戴华鬘作赤圆光耳有白环。乳房高大。以轻白华亵。横缦乳上。右手背在髀上。屈着。竖手向上。五指俱散。左手覆在左髀膝间。臂腕有钏。着朝霞裙坐红莲华上。次下菩萨。通身白色。面上眉间而有天眼。其头发髻如似赤色。头无华鬘。作青圆光。耳上无环。而有四臂右边一臂。屈肘向后腋间出举向头。以其手指拄着发鬓。一手屈臂。拄右膝上。把黄色数珠珠有三七。左一臂屈肘向后。腋间出手。向上至于肩上。手指如拳。一臂拄着髀膝间。覆手把经匣。以浅绿纱络其膊上。以朝霞裙交其脚胫。而坐紫色莲华座上。右厢三菩萨。次上一菩萨。通身白色头戴华鬘。作青圆光。耳有白环乳房高大。以白华亵横缦乳上。左手屈臂在左髀上。而把莲华。右手按髀上。仰把一物。状似果子。亦如似华。盛在掌中。班斑然作。臂腕有钏。着朝霞裙。帖膝坐于紫莲华上。次下菩萨。通身黄色头戴赤色华鬘。作赤圆光。耳有白环。左手屈臂在左髀上。把于莲华。右手在右髀上。仰掌散指如峻显之。臂腕有钏。以素白亵络其膊上。着朝霞裙。交脚而坐红莲华上。次下菩萨。通身黄色头有花鬘。仰面向上看视其像。耳有白环作青圆光。而有四臂。乳房高大。以白宝褺横缦乳上。二手合掌。又一左手屈臂在左髀上。而把莲花。其华紫色。其华茎状如箭干形。而作黄色。华头向上。右一臂屈向后。腋间出手。向上至于肩前。而把数珠。珠有三七。而着赤色菊华褺裙。交脚而坐青莲华上。其菩萨等并是观世音菩萨眷属。于其像上。近光左右。各有二躯须陀会天。右厢天者。作乾闼婆音乐供养。左厢天者。以散华香供养菩萨。又华光两边。各有四鸟而助供养。左边有二频伽鸟。并行而立。次后有二鹦鹉。并行。右边有二孔雀。并行。次后有二白鹤。并行。其像座下左厢。又有二菩萨。通身赤色作年少形。颜容端正躯貌肥壮。头发短促如作赤色。面上眉间有一天眼。有一白蛇。从背后出。而向左转高举头。却向此菩萨面看。右手屈展。左手近乳而把莲华。而着竖襕青白色亵。短小裙子缦腰[膫-(日/小)+(夸-大)]上。立而不坐。右厢菩萨。通身黄色着朝霞裙。合掌峻坐紫莲华上。仰面看像而作供养。布以绿地。其像两边有菩提树。于其树上有凌霄华。绞络座下。着青绿黄赤紫等色。为厕宝地画像法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