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注灯虎辩类

  《吴越春秋》:西施,苎萝村西鬻薪者之女。越王勾践败于会稽,范蠡取西施献之于吴王夫差。吴亡,西施复归范蠡,从游五湖。
  (以下若干则,凡底字别解处均作人名。)
  酌贪泉而觉爽 【我心则夷】
  《晋书》:吴隐之性廉洁,为广州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故老云:饮此水者,廉士皆贪。隐之至泉所,酌而饮之,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逾厉。
  匈奴号曰飞将军 【汉之广矣】
  《史记》:李广,成纪人。猿臂善射,文帝时以击匈奴有功,封散骑常侍,武帝时为右北平太守。匈奴畏之,号曰“飞将军”。
  蔡邕倒屣以迎宾 【见此粲者】
  汉·蔡邕宾客盈门,闻王粲至,倒屣迎之。粲年少短小,一座皆惊,邕曰:此王公孙,有异才,吾不如也。
  王荆公读《辨奸论》有感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苏洵作《辨奸论》,专为王安石而发。彼既读之,不无感想。按:题面由一“感”字,便能刻画道“于嗟”语气,颇称神妙。
  粉香腻玉搓咽项 【有莺其领】
  《西厢记》:“他眉儿是浅浅描,他脸儿是淡淡妆,他粉香腻玉搓咽项。下边是翠裙鸳绣金莲小,上边是红袖鸾销玉笋长。” 按:底句“领”字,再别解颈项,亦见妙趣。
  赐之鸱夷而投之江 (《书经》) 【惟胥以沈】
  《史记》:吴王夫差信太宰嚭之谗,使使赐子胥属镂之剑以死。子胥临死,告其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今可为器,而抉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吴王闻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 注:器,棺也;鸱夷,以马革为之。
  与父老约法三章 【邦有常刑】
  《史记》:汉高祖入关,与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以及盗,抵罪。
  客星犯帝座 【以近天子之光】
  东汉光武帝与严子陵共偃卧,子陵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曰:夜来客星犯帝座,甚急。帝笑曰:朕与故人严子陵同卧耳。 按:题面击动底句“近”字,撞得极有声响。
  封之有庳富贵之也 (《易经》) 【圣人立象以尽意】
  《孟子》:“亲之欲其贵也,爱之欲其富也。封之有庳,富贵之也。身为天子,弟为匹夫,可谓亲爱之乎?” 由题旨“亲爱”托出底句尽意。题外传神,余音嫋嫋。
  郁陶思君尔 【忧虞之象也】
  《孟子》:象往入舜宫,舜在床琴。象曰:“郁陶思君尔。”忸怩。
  武侯征南蛮 (《左传》) 【七禽皆获】
  后汉,南蛮衅,诸葛亮平之。有孟获者,为夷、汉所服。亮生致获,使观营阵,从使去。更七纵七禽,犹遣获。获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注:禽,与擒通。
  绿珠坠楼 【以报崇也】
  《晋书》:石崇有妓名绿珠,美而艳,善吹笛。孙秀使人求之,石祟勃然曰:绿珠吾所爱,不可得也。秀怒,矫诏收石崇。崇宴于楼上,介士到门,崇捐绿珠:吾今为尔得罪。绿珠曰:当效死于君前。因自坠于楼下而死。
  足下与楚则楚胜,与汉则汉胜 【以结二国之信】
  按:题面系蒯通说韩信语。底句“信”字踏实,“二国”扣合楚汉。妙处在一“结”字,更能浑括全神。
  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四书) 【其实体备於己】
  《三国志》:玄德曰:今天下英雄,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说文补注 【慎言其余】
  汉·许慎,字叔重,少博通经籍,马融常推敬之。时人为之语曰“五经无双推叔重”。著《说文解字》十四篇,推究六书之义,分部类从,至为精密,后世言小学者皆宗之。
  使奉许叔居许东偏 【可以寄百里之命】
  《左传》:隐公十一年,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 注:郑庄公见齐鲁相逊,亦不敢自取许国,又仗大夫百里奉之。
  骊姬使人止荀息勿死奚齐之难 【如有所立卓尔】
  《左传》鲁僖公九年冬十月,里克杀奚齐于次。荀息将死,人曰:不如立卓子而辅之。
  曹大家续完汉帙 【固所愿也】
  汉·班固之妹班昭,适曹世,早寡。固著汉书末就而卒,和帝诏昭踵成之。数召入宫,令皇后贵人事以师礼。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战必胜矣】
  秦二世元年,陈胜与吴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诈称公子扶苏、楚将项燕。诸郡苦秦苛法者皆归之。
  山泽寻梅 【损者三友】
  《易》:“山泽损”,以“兑下艮上”为损卦。 又近世画家以松竹梅合绘,称为岁寒三友。
  绨袍恋恋尚有故人之意 【非以干禄也】
  《史记》:魏使须贾至秦,忽见范叔,惊曰:“范叔固无恙乎?何一寒至此!”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 按:范叔在魏时,遭须贾之难,佯死,潜逃至秦,变姓名为张禄。至是而为秦相,须贾以绨袍赠之,只知有故人范叔,并不知为秦相张禄也。如是则“非干”二字便反振得神。
  吴市吹箫第一声 【方员之至也】
  《吴越春秋》:伍员,字子胥。父奢、兄尚,为平王所杀,子胥奔吴以图覆楚。初至吴市,吹箫乞食,后佐吴伐楚。 按:此则无一字呆着色相 却无一字不传神情。吾尝记佛家言:“空门便是法门”。
  夫阳子本以布衣处于蓬蒿之下 【城非不高也】
  唐·阳城,北平人,隐中条山,德宗拜为中谏议大夫,在位五年。天下得失之不为不久,而未尝一言及于政。故韩愈作《争臣论》以讥之。 从题面反振而出,“非不高”之志,自凌空得神。
  非德宗之鄙暗,亦何从而用之 【杞不足徵也】
  宋·苏洵《辨奸论》:“卢杞之奸,固足以败国;然不学无文,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从而用之?” 反振得神,意透题顶。以静穆之思,运空灵之笔,允称杰作。
  脱颖而出 【拔一毛】
  《史记·平原君传》:秦攻赵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於楚,约其门下客于俱,毛遂自荐。君曰:“贤者譬之锥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胜未有闻也。”遂曰:“臣今请处囊中耳。若蚤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描写“拔”字具有神韵,非静细心思,未易领会。
  关公不肯割三郡还吴 【未可与权】
  《三国志》:孙权命诸葛瑾至蜀,索还荆州。玄德已允许,云长变色曰:吾与兄桃源结义,誓共匡扶汉室。荆州三郡(长沙、零陵、桂阳)本大汉疆土,岂得妄以尺寸与人。
  食以草具 【是简驩也】
  《国策》:齐·冯驩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按:此则表里相扣,不拘拘于字句间。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梁山之役孝侯死焉 【若于齐,则未有处也】
  晋·周处,阳羡人,少孤,不修细行。乡里患之,与南山之虎,长桥之蚊,并称三害。处乃励志改行,射虎斩蛟。后入吴,从陆云求学,仕吴为东观左丞。归晋,迁御史中丞。齐万年反,力战死,谥孝侯。
  断袖 (古文) 【不贤而能如是乎】
  汉哀帝嬖董贤,尝共昼寝。贤偏籍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 按:此则运典巧合,妙处在数虚字,极得呼应之神。
  附凤翼 【而欲依羽以成功名】
  东汉·耿纯谓光武曰:天下士大夫,捐亲戚弃土壤,从大王于矢石之间者,固望攀龙鳞,附凤翼,以成所志耳。 按:此则表理相扣,上半关映题字,下半紧透题旨,可谓探骊得珠。
  汉昭烈帝传 【前人之述备矣】
  后汉·刘备,字玄德,汉中山靖王胜之后。讨黄巾贼,起兵后为豫州牧,得诸葛亮于襄阳,用其策取荆州,定巴蜀,王汉中。曹丕篡汉,备遂即位于成都,国号汉,为三国蜀汉。末年讨吴大败,仅以身免,终于白帝城,谥昭烈皇帝。
  宦官之后汉祸未巳 (蒙经) 【犹苦卓】
  后汉除宦官之后,而董卓当权,汉祸犹未已也。 按:此则妙处,全在里面数虚字互相击动,有若余音绕梁,袅袅不绝之致。
  帝严惮之若芒刺在背 【光于前】
  汉霍光为大将军,专威权。宣帝初立,心甚忌之。一日,上谒高庙,光骖乘于前,上严惮之,若芒刺在背,为之不安。
  生不忍以家政累之仍欲
  自任女又不肯经纪弥勤 (五言诗) 【还归细柳营】
  《聊斋志异·细柳》篇:生不忍以家政累之,仍欲自任,女又不肯。晨兴夜寐,经纪弥勤。每先一年,即储来岁之赋,以故终岁未尝见催租者一至其门。
  婢作色曰:殆矣 (七言诗) 【粉蝶如知合断魂】
  《聊斋志异·粉蝶》篇:婢曰:“夜已四漏,主人将起,彼此有心,来宵未晚。”方狎抱间,闻晏唤“粉蝶”。婢作色曰:“殆矣!”急奔而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西厢记》) 【无人调护】
  唐·崔护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里面相扣,神情隽越,意想空灵。阅者犹之美味当前,须仔细咀嚼,庶几不负江摇。
  从许子之道 (新名词) 【信教自由】
  《孟子》:“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描写“信教”二字颇真切,一“自”字尤妙于针对。
  号曰智囊 (口语) 【说错】
  汉·晁错多智,景帝号曰“智囊”。 按:谜底“说”字,紧扣“号曰”,题面便不抛荒。
  扇枕温被 (花名) 【夜来香】
  汉·黄香,年九岁,早丧母,事父致孝。对于寝处,夜必亲为经纪,夏则扇枕席,冬则以身温被褥。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 (《诗经》) 【不见复关】
  唐贞观中,张建封纳徐州妓关盼盼为妾,筑燕子楼以居之。建封卒,楼居十五年不嫁,后不食而死。 以下若干则,凡底字别解处均作姓氏。
  叔度襟怀汪汪若千顷之陂 【黄流在中】
  汉黄宪,字叔度,慎阳人。郭泰少游汝南,尝曰:“叔度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
  重游赤壁 (书经) 【后来其苏】
  《广舆记》:赤壁,山名,在今湖北黄冈城外。名赤鼻矶。苏轼谪宦,尝一再游其地,误以为周郎赤壁,故有前后《赤壁》两赋。 又按:底句“后”字,以扣题面“重”字,尤见缜密。
  画学正宗 (四书) 【考诸三王而不缪】
  清康熙间,太仓人王时敏、王原祁、王鉴三人,善画出水,意境高旷,时人号为画学正宗。
  一片降幡出石头 【以迎王师】
  唐·刘禹锡《西塞怀古》诗:“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注:王濬自武昌顺流迳趋建业城,兵八万,方舟百里。鼓譟入于石头城,吴王皓面缚舆榇诣军门降。
  拂须之谄不行乃成嫌隙 【此之谓寇仇】
  宋·丁谓为参政,宰相寇准荐之,得致通显,虽同列而事准甚恭。尝会食中尝会食中书,羹污准须,谓徐起拂之。准笑曰:“参政国之大臣,乃为人拂须耶?”谓惭,乃遂成嫌隙。
  召旦赐以樽酒 (《幼学》) 【惠王之珠】
  宋·王钦若劝真宗封禅。上曰:“王旦得毋可乎?”曰:“此酒甚佳,卿归与妻孥共之。”及归启封皆美珠。旦自后不敢有异议。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
  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七言诗) 【无人不道看花回】
  北魏·木兰姓花,父病不能从军,为有司所迫,木兰改装而代父戍边十二年。人不知其为女子。 按:底句“无人不道”等字,包括题面许多情况,可谓精彩夺目,快当惬心。
  王莽作大诰 (《诗经》) 【其命维新】
  《后汉书》:王莽篡汉,改国号曰新,用作大诰,施命于四方。 以下若干则凡底字别解处,均变易名词。
  日暮汉宫传蜡烛 【夜未央庭燎之光】
  唐韩·翃《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松涛 (书经) 【树之风声】
  宋·欧阳原功诗:下帘危坐听松涛。 注:松为风吹,声若波涛。
  书经秦火,仅存医药卜筮种树数篇而已 (《礼记》) 【学然后知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