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集藏
- 话本
- 大唐秦王词话
大唐秦王词话
次日早晨,百官俱穿朝服,到丞相府开读诏书,遍行所属郡县,狱中罪犯,俱各赦放。囹圄扫荡似萧条古寺,狱底空虚如寂寞荒居。那秦王与文靖出了南牢,望空顶礼,离却金墉城。且说徐茂功猛想起来说:“仓猝中,我们失忘了!秦王君臣此去,没有鞍马,如何是好?”叔宝说:“我家下有马,就准备送去!”三人同至叔宝府中,叔宝分付家童,备了三匹马,取了些路费金银,三人上马扳鞍,飞云相似趱出金墉城。直到十里长亭,远远望见秦王。叔宝高叫:“殿下暂停玉步!”秦王听见,失惊问:“刘文靖!后面有人追赶来了!”刘文靖回头一瞧,叫:“主公!休得惊恐,来的就是三位恩人!”秦王连忙站住。三人远远地下马,趱近前来,说:“殿下!此去路途遥远,特送鞍马路费!”秦王说:“多谢三位,施恩无厌,图报何时!”魏徵说:“某等本待相送数里,尤恐魏王驾回,不得远送,秦将军送过千秋岭就回,我二人在十里长亭等候!”一声保重,各自分别。叔宝保着驾前行。一声保重两离分,去了兴唐立国君。
加鞭打动能行马,过了千秋岭下存。
马上秦王呼叔宝,停鞭拱手谢将军。
刚强李密少仁恩,改诏谁能似魏徵?
从此蛟龙归大海,九重云汉任飞腾!
“世民若不亏君救,今日焉能转大秦?
刻骨怎忘全命德,铭心难报再生恩。
今朝执袂临岐别,天遣何时重见君?”
秦王说将军:“那李密骄奢之主,终必败亡,明哲之士察乎去就!
为我传言徐魏相,乞将微意达高明。
良臣相木栖身稳,择主兴邦是俊英。”
叔宝辞王难割舍,储君不忍两离分。
君臣泪滴分襟处,闪过天牌报事人!
且说秦王共叔宝,行过千秋岭,不忍分别。留恋之间,猛闪报事人来:“秦将军!魏王回朝,快须接驾!”两下里听见,魄散魂飞,各不相顾,纵马加鞭,各分一路去了。秦王与刘文靖离了千秋岭,趱行不题。且说叔宝飞马回到十里长亭,见了茂功、魏徵。叔宝说:“魏王驾回,二位大人如何不去迎接?”茂功说:“恐你与秦王远送,倘魏王驾回,谁替你答应?以此差人赚你回来。”叔宝说:“军师虽则有益于小弟,只是唬得我慌张了些儿!”茂功问:“秦王临别之时,有甚话说?”叔宝说:“秦王别时,多多致意二位大人,说我主骄奢之国,终必败亡。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佐。我听秦王此言,是要我们归唐的话。”三人一路闲话,趱回金墉城去了。
第八回 西秦伪霸主起兵 河南假周公显圣
诗:昔日何曾武陵游,午夜清歌月满楼。
银杏树前长似昼,露桃花下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字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惟见水长流。
休将诗句逞佳音,还整词章献贵英!
话说秦王与刘文靖,不分昼夜,径上长安。正当高祖驾设早朝:明光漏尽晓寒催,长乐金钟度凤台。
月隐禁城双阙迥,云迎仙仗九重开。
旌旗半卷天河落,阊阖平分曙色来。
朝罢佩声花外转,回看佳气满庭台。
文武百官朝贺已毕,班部中闪过袁天罡、李淳风奏说:“今日午时,二殿下回朝!”高祖说:“你见寡人思念吾儿,故说此以宽朕怀!”李淳风说:“如殿下午时不回,臣等就得诳君之罪!我王若不信,臣同西府众将官出城迎接,一同回朝见主!”高祖见说,满面欢容:“朕看你今日阴阳准不准!”李淳风说:“将殿下孝服与臣带去,或者要挂孝,一时取备不及。”高祖准奏。袁天罡、李淳风出朝,同西府众将,直来到霸陵川等候。正是眼望旌捷旗,耳听好消息!
且说秦王与刘文靖一路行来,问:“前面是什么地方?”刘文靖说:“是霸陵川。”秦王两手加额,称谢天地:“幸得到家了!”又问:“前面来的人马,是什么人?”刘文靖说:“敢是闻知殿下回朝,来接驾的!”秦王说:“谁知你我今日回朝?怎么就得有人接驾?”正说之间,只见袁天罡、李淳风飞马趱近前来,口称:“殿下!臣等接驾来迟,望恕臣罪!”秦王说:“我只想无回朝之日!当初不听卿谏,果遭此难!幸天垂佑,得离虎窟!”李淳风说:“上古圣帝得天下难,守天下必久,故灾者福之由,以警人君后车之戒!”言未绝,只见西府众官前来迎接。秦王进了潼关,帅府坐下,各官朝贺。李淳风奏说:“正宫窦太后,为思念主公,致成忧郁,已归天了。今备孝服在此,不知挂孝进朝,却是见了万岁后挂孝?”秦王见说大惊,叫急取孝服来。秦王挂了孝,百般痛哭娘娘!
一度悲伤雨泪倾,呼天号地百千声:“只缘逆子囚他国,致使慈亲殒内庭。
罔极深恩殊未报,弥天罪谴更谁矜。
今朝纵死何能赎,剖腹剜心怨不平!”
秦王正在悲泣之际,李淳风奏说:“殿下!且请节哀,臣奏朝廷午时见驾,如耽迟,则是臣的阴阳不准,请驾回朝!”秦王见说,即忙上马,诸总管随驾。进了长安城,直至东华朝前下马。黄门官奏知。高祖传旨:“宣到御前!”高祖一见,忙离宝座,扯住秦王,父子抱头痛哭。高祖说:“远路风霜,免朝拜罢!且将征伐河南,怎么被李密拿禁?有恩的,也奏与寡人知道;有仇的,也奏与寡人知道,备细说来!”
太子躬身言往事,秦王敛手诉前因:“去时兵聚千秋岭,两阵王充紧闭门。不信阴阳贪玩景,偶逢白鹿是妖神。军中起止如参驾,射中金镵倒在尘。
半晌还魂西北去,为因取箭后追跟。
遥遥好似神相引,误撞金墉一座城。
岂料魏王生恶意,一时差遣马和军。
数员捉虎擒龙将,无限翻江搅海兵。
三保开山前勇战,弘基段志逞豪英。
当先两两交锋处,闪过凶神程咬金。
手持钢斧前来砍,纵马飞追险丧魂。
意急开弓忙放箭,贼臣坠马得逃生。
惊惶躲入三清庙,炉内焚香告老君。
顷刻三军围古庙,须臾魏将困山门。
差人上树遥观见,制节怀仇更发嗔。
劈开古庙难逃命,举斧飞擒倒在尘。
幸遇恩星秦叔宝,劈楞筒架救儿身。
那时得脱非常难,好似重生再长人。
索绑绳缠参李密,当时要斩哪容情!
茂功几句忠言谏,免死归牢受苦辛。
项带长枷愁夜晚,身缠铁索怕黄昏。
愁眉蹙损思皇母,血泪沾衣想父君。
何年父母重完聚,寒暑无由效清温。
闷想忽逢文靖至,也临狱底受灾刑。
相惊共诉从前事,日坐针毡不得宁。
幸逢天遣梁王反,李密兴师自统兵。
徐魏秦琼权国事,昭阳宫内产储君。
杜差干报宫中喜,李密心欢放赦文。
囚徒轻重皆宽宥,独不颁恩赦世民!
应是生前逢月德,偶然今世遇恩星。
魏徵改‘不’翻为‘本’,方得离灾转大秦。
我王休忘三贤士,御笔标题记姓名!”
秦王奏说:“当日程咬金追到老君堂,亏秦叔宝简架宣花斧,救臣一命;李密要斩臣,亏徐茂功善言取救,方得免死,监禁南牢;李密放赦,独不赦臣,亏魏徵改‘不’为‘本’,取救孩儿,私得还朝。”高祖说:“寡人知道了!”唤近侍官取一管朱笔过来,高祖拈笔在手,写在御屏上:“大恩人秦叔宝、徐茂功、魏徵。”写罢,放下朱笔,又唤侍臣取黑笔过来,却写:“大仇人程咬金!有日擒拿这贼,碎尸万段!”吩咐:“吾儿!参拜你母亲灵位去!且回西府,将养几时,免来朝贺!”秦王辞父出朝,一壁厢高祖散了文武,驾回后宫不题。
君王驾转臣僚散,八位三台出禁门。
无限骅骝开道路,几多鹰隼出风尘。
话说魏王黎阳起兵,三声迅炮,滔滔地把人马退回金墉城。大小官员,闻报魏王驾回,香花结彩,出城迎接。魏王入朝,文武朝贺已毕。魏王问:“寡人有赦,狱囚都释放了么?”近侍官奏说:“蒙主公恩宥,已都放了!”魏王又问:“唐朝李世民、刘文靖,好生监禁,用心防守!”侍臣奏说:“蒙万岁颁降洪恩,赦回本邦去了!”魏王见说,拍案高声,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分付近侍臣:“取朕的赦书来!”侍臣捧过赦书,魏王开看:“唐朝李世民、刘文靖,本赦还邦!”魏王心下自想:“我在黎阳放赦之时,其日虽然饮宴功臣,不致酒醉,尤恐差错,另写在空纸上,怎么‘本赦还邦’!”看字画又是一笔写成,不像改的踪迹。魏王又问:“诏书到日,接在何处?”侍臣奏说:“接在丞相府!”魏王怒道:“定是这厮善写诸家字体,多是受了外邦贿赂,欺瞒寡人,私改诏书!”魏徵连忙俯伏殿阶,奏说:“主人!秦王与臣平素不曾相识,臣安敢擅改诏旨?主公!若是疑臣,可差官到臣家搜检明白,如果有私,合门甘受死罪,若无赃私,伏望天恩宽宥!”闪过两班文武,一齐俯伏,各保:“魏徵实无过犯,伏乞我主霁威赦宥!”魏王说:“既是众臣保奏,姑念开国有功,饶死!追了牌印官带,贬归德州为民。三日不离朝纲,全家取斩!”传旨已毕,驾散文武。正是:时衰巩县摧豪杰,运退金墉散俊英!
眼看红日沉西去,不觉冰轮出海东。
天外月圆仍已缺,世间花谢又还红。
玉堂金马如春梦,富贵繁华总是空。
绿水青山千古在,桑田变海有谁逢!
不题魏王朝事,话说陇西金城校尉薛举,招军买马,积草屯粮,号西秦霸王,不久病故。其子薛仁杲称帝,改元秦兴元年。有骁将〔宗〕罗■、韩简、梁师成、郑庆、许贵、许华等,分兵屯守关隘,侵扰边境。唐朝报马报入潼关,盛彦右差人奏报高祖。高祖见报大怒,问众文武:“谁领兵征讨西秦?”李靖出班奏说:“西秦刀兵,须得西府殿下领兵征讨,方得成功!”高祖说:“只是吾儿在金墉回朝未久,如何又着他领兵?”李靖说:“不妨!别的发兵,不能定夺,臣保驾出征!”高祖准奏,传旨不多时,宣秦王入朝,直临御前朝见。高祖道:“吾儿!今有陇西薛仁杲,改年建号,侵犯边界,要兴兵征讨。李靖奏保吾儿同去收捕,你心下如何?”秦王说:“李靖保驾,万无一失,臣敢领兵!”就同李靖辞朝,下演武场整点人马。
人如彪虎,马似虬龙。绣旗舒展满天霞,银甲铺成平地雪。英雄猛将,人人插箭弯弓;勇烈男儿,个个擎枪执刃。军分五路,遇水叠桥;将列六丁,逢山开路。黑云荡漾,七星号带耸瑶空;彩帜飘摇,八卦阵图攒地轴。九天那刹离尘,十界妖星降世!
秦王领人马,长驱大进,下西秦不题。话说王世充,一日驾设早朝,丹墀齐玉珮,宝殿降皇宣。文武朝贺,东郑王说:“朕闻唐秦王在金墉私回本邦,他此去必然怀着前仇,还要领兵侵犯边界。你众将官须要用心操练人马,牢守汛地,准备粮草,饬整器械,以防不虞!”传旨已毕,东郑王散了朝,霎时间,被时催刻趱。但见:日落山腰,樵子行歌穿野径;烟生渡口,牧童横笛过深村。边城吹画角,古寺响金钟。碧天如洗,皓月初升。佳人归绣阁,才子剔银灯。天阶人静悄,万籁寂无声。云开河汉明如练,箭泛铜壶漏正沉。
其日夜间,王世充得南柯一梦,见一尊金甲神人,站在面前,口称:“东郑王替吾做主!”王世充问说:“何方贤圣,哪处尊神?有何教谕?”那金甲神道:“吾乃周文王之子,周公旦就是。今为上界之神,有三所庙宇,在金墉城内,李密拆毁了我的,把基址造了宫殿,木料造了洛口仓。有三千神祗,没存身处,要你替我报仇!那李密运败时衰,气数已尽。你虽然兵势不及,吾神阴兵相助。明日以借粮为由,便好取他天下!”才说罢,一阵清风过处,就不见了。王世充忽然惊醒道:“呀!我只道是白日里,原来是梦中!”问宫官:“什么时候?”宫官答应说:“清风过二鼓,明月正三更。”东郑王分付:“记着天明圆梦!”
休言子午传更漏,隐隐星河曙色浮。
绛帻鸡人声唱晓,尚衣方进翠云裘。
将军执斧六龙殿,刽子擎刀五凤楼。
御烟香蔼开宫扇,文武衣冠拜冕旒。
设朝已毕,东郑王传旨,宣桓法嗣近前。桓法嗣直临御座,东郑王把梦中神人之言,逐一说与桓法嗣,道:“未知凶吉若何?”桓法嗣屈指寻文,袖占一卦,奏说:“主人!卜得大吉之卦,果然我主有齐天之福,合该取李密城池!”东郑王见说,万千之喜,问:“军师!怎么用计设谋,好与他定夺?”桓法嗣说:“那李密果有洛口三仓,我主如今修一封书,卑辞曲礼,备修贡献之物,差人问他借十万石粮米。那时节相机行事,遇巧设谋!”东郑王准奏。即修书备礼,封印停当,差王元赍到金墉城去,问魏王借粮,“说本邦因唐家侵扰,缺乏兵粮,乞借十万石,禾熟加利奉还。小心用意,办事速回!”王元说:“臣知道了!”领了旨意出朝,一骑马趱出河南城去。纵马迢遥登古道,摇鞭屈曲过深林。
晓来残月离邮舍,晚带寒烟宿馆亭。
落日趱程闻犬吠,严霜促起听鸡鸣。
登山渡水都休论,早至金墉魏国城。
王元进了金墉城,东华朝前下马,魏王正视早朝,门上官奏说:“有使臣候旨!”魏王叫:“宣至殿前!”王元朝拜已毕,魏王问:“是哪邦的天使?”王元说:“臣是东郑王差来的。”把借粮的话启奏魏王,呈上礼物并书。近侍官接了,放在龙案上,拆开套一看,上写:东郑王世充熏沐顿首,恭惟魏王殿下:圣德宽弘,四方仰戴,施仁拯溺,聚士延英。充每欲侍教,缘天各一方,道路修阻,未皇如愿,幸鉴罪原。切闻唇齿之国,互相救援。今唐秦王恃强独霸,领兵屡侵吾境,若不预防,急难措手。兹因欠缺兵粮,敢使告假米十万石,俟敝邦秋成之日,倍息奉还。倘沐俯从,曷胜感佩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