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集藏
- 话本
- 大唐秦王词话
大唐秦王词话
太子临岩呼烈士,储君立涧问君臣:“当时李密囚吾日,哪想同宗共祖情?
不赦幸人将诏改,吾身方得转西秦。
至今深感三贤士,料想将军晓此因。
神祸金墉生怪鼠,天灾洛口化为尘。
时衰巧中神师计,火灭烟消百万兵。
四马投唐归顺主,神尧德量果洪深。
国公封你银安殿,臣宰和王一处存。怜你鳏居劳圣虑,又将御妹配为婚。
狼心野性全如旧,叛逆阴谋反背恩。
一到潼关诛守将,忍将公主受非刑。
沿途掳掠残良善,烧毁城居损万民。
刀剜马践难偿命,今日身亡莫怨人。
你王本是娄金狗,罪谪尘凡强做君。
楚汉争锋当日事,张良弃楚做刘臣。
贤豪若肯归唐帝,衣柴腰金极品尊。
若道一声言不肯,登时乱箭送残身。
忠贤好把心思忖,见有金牌扣涧门!”
说罢伯当回太子,“储君枉自废心勤。
死是魏王朝内鬼,活为李主殿前臣。
君臣甘愿联尸死,地府相随永不分!”
众总管说:“主公!伯当既不肯投降,开弓放箭罢!”秦王说:“且住!待我再劝谕他一番!”
西府秦王重扣涧,邢公山下问将军:“改邪归正真男子,背暗投明称俊英。
择主匡扶明哲士,相枝栖宿是良禽。
若还不把唐朝顺,死后甘心莫怨人!”
虎将开言回太子:“金枝不必再伸论!
忠臣岂肯重投主,烈女何曾嫁二人?”
秦王说:“既这等,众总管政箭!”
唐朝总管十八路,都持硬弩放雕翎。
不肯容情齐下手,满满弓开似月轮。
箭似飞蝗如骤雨,一双龙虎血流津。
伯当解甲遮王体,弃命挨身护主人。
马上秦王频叹息,鞍轿太子自评论:伯当虽尽忠和孝,可惜轻身死暗君!
秦王令众军士把王伯当尸首打捞起来,浑身箭杆,尽皆取下,备一口棺木装了,埋在邢公山涧边,有块石高数尺。秦王赞伯当几句,勒成碑碣:李密雄图霸与王,邢公山下叠尸亡。
时来巩洛仓盈谷,运退金墉鼠耗粮。
丧国亡师因伐郑,残躯断首为谋唐。
生前枉聚千员将,哪有全忠似伯当。
秦王分付,把李密的尸抬去,首级取将下来,用木匣盛了,交付与唐俭、盛彦师二人,送上长安见朝廷,把反情一一奏闻。二将辞别了秦王,径上长安。秦王传令:“人马起营,到桃林县安民!”
魏王何事起奸谋?国破家亡不转头。
一品受恩心未足,直教身丧涧中休!
卷三
词:我爱春,春意好。山嘴吐时烟,墙头戴芳草。黄鹏骂杏花,惹得游蜂恼。海棠憔悴牡丹愁,只恐韶光容易老。
我爱夏,夏日长。玉碾棋声碎,罗翻扇影凉。南风卖奇货,满路菱荷香,蝉在绿荫深处噪,也须回首顾螳螂。
我爱秋,秋色楚。篱菊忆陶潜,征鸿唤苏武。黄叶落空阶,随风乱飘舞。双双社燕数归期,旧巢应待明年补。
我爱冬,冬日闲。烹茶融雪水,曳杖看冰山。戍唱征衣曲,将军夜渡关。若过渔翁堪入画,一蓑披得冻云远。
春去夏来秋复冬,光阴似箭转如蓬。
暂停四景闲人句,且说归唐大将功!
第十七回 魏玄成抱竿哭主 徐世勣被说降唐
话说唐秦王起兵,先到桃林安民不题。且说唐俭晓行夜宿,渴饮饥餐,来至大国长安,进城天色已晚。天外暮山紫,林间夕照红。晚景不题。
次日,高祖驾设早朝。只见:御炉香蔼黄金殿,潜济衣冠拜冕旒。百官朝拜已毕,唐俭、盛彦师出班启奏:“臣随二殿下征讨王项拔、杜伏威,闻报李密在潼关造反,斩了盛彦古,杀了独孤娘娘,占住桃城招军买马,积草屯粮。二殿下恐李密招集群党,侵犯地方,以此撤军下桃林,将李密追至邢公山、断密涧擒斩。先差臣二人回朝启奏,二殿下到桃林安民。事毕,就领人马到恒定、历阳去!”高祖见奏,雷霆大怒,连骂:“背义忘恩的反贼!怎么杀了御妹,又杀守关之臣,把朕的好意,悉付流水!”传旨向云阳市里,立数丈高竿,悬挂反贼首级示众,钦赏盛彦师添拨三千人马,守备潼关,着官校护送独孤娘娘灵柩回朝。又差唐俭带领花缎羊酒,到边享贺秦王。二将领了旨意,盛彦师赴潼关守备,唐俭竟往西府去了。正是:朝朝红日升沉,夜夜冰轮起落。
把李密首级,才号令得三日,有一白衣秀士,威仪整整,文质彬彬,走到高竿之下,两手抱竿,将李密兴废哭诉一番:倘秀才临两泪倾,伤情惨戚忆王孙。
抱竿痛哭声声慢,乌夜啼悲想魏君。
早信茂功端正好,二郎神谏邴原真。
三贤贬谪梁州序,赚煞雄师百万兵。
虞美人家亡国破,满庭芳草化为尘。
混江龙主无投奔,滚绣球抛弃谏臣。
四块玉临唐帝辇,双双龙虎谒金门。
神尧传下元和令,贺圣朝宣宰辅臣。
重叠金銮参圣主,感皇恩赐玉芙蓉。
一枝花配成姻眷,沉醉蓬莱凤阁春。
不恋殿前欢乐好,诈行香愿出西秦。
秦王怒发三台令,虎将雄师驻马听。
断密涧沉如梦令,蓦山溪里箭折身。
忙将三换头诛落,驾夜行船上玉京。
高祖喜春来首级,悬竿哨遍四方民。
迎仙客诉多时节,闪过哪吒数队兵。
挂金索绑白襕士,拥入朝天见帝君。
魏徵哭诉未绝,众军校说:“这人好大胆!不遵圣旨,抱竿而哭,必有原故!”连忙走近前来,把白衣秀士拿住,拥至朝前等旨。高祖正视朝,黄门官奏:“有白衣秀士,抱竿痛哭李密,如今绑在朝前!”高祖说:“拿来!”拥到驾前俯伏。高祖问:“你是李密手下什么人?”魏徵不答应。高祖又问:“你是他的文官,还是武将?莫非至亲契友么?”也不答应。高祖大恼,说:“既不回话,斩首报来!”魏徵仰面对天,应声高叫:“唐不及汉!”高祖说:“且放转来!”遂问:“怎么唐不如汉?”魏徵道:“昔日汉高祖与楚霸王,结义八拜为交。高祖为兄,项王为弟。后来霸王与汉王争夺江山,霸王因兵败,自刎乌江。汉高祖心下不忍,将霸王尸首,用王礼殡葬。今陛下与李密宗亲,非同汉楚结义之辈,虽则李密谋叛不忠,斩之以彰国法。万岁乃仁德之君,岂忍将李密首级,悬竿号令?”高祖问:“你既然通今博古,为何不言名姓?”魏徵说:“臣得罪于二殿下,以此不敢通名!”高祖道:“就有罪犯,寡人俱赦!”魏徵道:“臣是魏徵!”高祖见说,惊讶不已:“险些失误了贤士!吾儿世民,不亏贤士改赦,岂有归日?朕御屏上现写三位的名姓,久慕不忘。今得见卿,天之幸也!”便欲封官赠职。魏徵叩首说:“若蒙圣上洪恩,敕放魏王首级,待臣殡葬之后,方敢受爵!”高祖准奏,传旨:“收了李密首级,选地殡葬!”魏徵陈说祭仪,拜奠已毕:“臣今日辞主投唐去也!”归朝朝拜高祖,山呼万岁。高祖钦赐花缎,官封东宫洗马。魏徵当驾谢恩。
高祖又问:“今遇先生,已遂大愿。不知秦、徐二贤,今在何邦?”魏徵说:“秦叔宝在河南东郑王处,徐茂功谪官在黎阳。此人足智多谋,运筹决策,兼晓阴阳术数。若得茂功归唐,群凶不足虑也!我主如要此人,臣去说他,匡扶社稷,若何?”高祖说:“思念三贤,如渴求浆,如饥待食!今既知踪迹,就烦先生一往!”高祖亲修一道旨意,付与魏徵。魏徵拜辞出朝,卸却冠裳,穿上绅衣幅巾,带了仆从,径往黎阳城去,只见:山横鸟道,路绕羊服。数家烟火深林,几处花村犬吠。夜宿月留茅舍影,晓行鸡度竹窗声。
不题魏徵行程,再说唐秦王安抚已毕,把人马趱到恒定,离城五里安营,屯下人马,安歇一宵。次日升帐,传令着刘弘基领三千人马,到恒定城挑战。刘弘基披挂上马,领军出营,直临城下骂阵。有恒定哨马,来报漫天王,王项拔急聚将佐,商议出兵。骁将张凯曰:“某愿迎敌!”王项拔大喜,赐酒助威。张凯顶盔贯甲,点三千人马,趱出恒定城,排开阵势。张凯擎刀跃马,拥出阵门。刘弘基大喝一声:“天兵到此,还不早献城他,安敢拒敌!”张凯也不打话,拍马舞刀砍来。战不数合,被刘弘基一枪,把张凯刺于马下,砍倒旗竿,乱杀恒定人马。刘弘基奏凯回营,秦王不胜之喜,书上稽勋簿,赏劳不题。
再说恒定哨马飞报漫天王。有参谋许范曰:“唐兵虽胜,其气必骄!今夜分兵去劫唐营,出其不意,必获全胜!”漫天王喜其谋,即命护卫将军苏洪、吕翔,领一支兵,劫中哨。王世才、柳瑾领一支兵,劫左哨。高胜、吴守方领一支兵,劫右哨。漫天王带领副将周劭、范金,领一支兵,压阵策应。分拨已定,众将披挂,整齐人马不题。
且说秦王在营与众总管正议军情,蓦然起一阵狂风,险些儿把帅字旗刮折。李淳风奏说:“今夜主有贼兵劫寨,就计破之!”忙传军令:“左右俱掘下陷人坑,把人马四面埋伏,屯着空营,悬羊擂鼓,饿马提铃,虚设灯烛,埋伏人马。但听号炮一响,就把贼兵围剿!”又令:“殷开山、高士廉二将领二千铁骑,埋伏于恒定城东门两旁,倘贼兵败回,不许放他入城!”各门俱令将士把截归路。调遣已定,众总管带领人马,分头埋伏去了。再说漫天王王项拔,众将装束停当,到了二更时分,军尽衔枚,马皆勒口,一拥出城,径奔唐营。不知高低,都跌下陷坑。唐营放起号炮,四面埋伏的兵,如山崩水涌,围裹将来,把王项拔三路人马,尽投入陷坑。王项拔见中了唐家计策,急退兵回城,被殷开山、高士廉挡住归路。王项拔无心恋战,拍马转身就走。殷开山骤马赶上,举起醮金斧,当头砍去,王项拔死于马下。周劭、范金尽皆抛戈乞降。殷开山说:“既降,叫开城门接驾!”二将趱近城,叫开了门,同参谋许范见了殷开山。开山分付军士,不许伤害平民,止将王项拔一府人口,绑赴军门。次日,满城百姓,香花结彩,周劭、范金、许范随着殷开山,到营见了秦王,迎接进城。王府坐下,三人朝见秦王:秦王把王项拔家属滴库远边,其余将住,随军听用。安抚黎民,,改换旗号,设宴庆赏功臣。着李大亮镇守地方。仓库俱已宁溢,传令起兵到历阳,;收社伏威去,剑指华山山欲裂,马饮长河河欲竭。
驱兵直下历阳城,刀头不染生灵血!
有日,兵至历阳,离城十里安营。秦王升帐,两边排列将佐,号令军情,商议出兵。总管袁道泰奏说:“臣旧日与杜伏威有一面之交,此人虽是武将,情性闲雅,有儒者之风。臣今亲去招安,必然归顺。”秦王大喜:“卿当用心安抚!”袁道泰辞王出营,上马扳鞍,直至历阳城下。叫巡城头目:“快通报杜将军知道,说敌人袁道泰相访!”军士报入帅府。杜伏威即出城迎接,同袁道泰径至帅府,分宾坐下。杜伏威说:“故友不聆教益,倏三载矣!”袁道泰说:“兵火间隔,瞻仰无从,渴想之诚,神游梦聚而已!”杜伏威问:“故友从何处来?官任何邦?”袁道泰说:“某仕唐朝,职叨总管。今随二殿下征伐王项拔,俱被擒剿。就兴师到此,雄兵猛将,势若丘山。某思与兄素忝知爱,岂忍袖手旁观?其奏过殿下,奉旨特来招安将军。况殿下乃仁德之主,敬贤礼士,驱士马灭烟尘,十有六七。某恐火燎昆山,不分玉石。且将军素怀忠义,安忍戕害生灵?若归顺唐朝,必当重用!高明裁夺!”杜伏威说:“既蒙教谕!吾亦闻唐朝宽厚,敢不从命”即同袁道泰上马出城,径至唐营,趋入中军拜降,请秦王驾入城。秦王带领将士,大势人马起营进了历阳城,帅府坐下,大小官员俱来朝贺。杜伏威献上人口文册,秦王暂封杜伏威总管之职,随军听用,着温大雅守备城池。安抚已毕,一日,秦王传令,收拾人马回桃林县不题。
再说魏徵行程,非止一日,来到黎阳,进了城门径至徐茂功府门首,将一纸缄,付与阍人传进。茂功看了姓名,整冠束带,出来迎接,把魏徵邀进府中,各叙寒温,分宾而坐。茂功问:“魏大人!一向在于何处?功名事业若何?”魏徵说:“小弟守困在家,因念故友,远来相访!”茂功说:“大人来得却好!我在家正没兴趣,今荷宠临,且在舍下盘桓几时!”把魏徵请入书院坐下。不多时摆下酒肴。清泉酿西,碧溪钓鱼。玉瓯中饮浮莲子白,雕盘内爪嚼水晶寒。二人饮酒间,把李密兴废事,谈论一遍。只见家童来报说:“外面有一将官,背着黄宣,说漳南有旨到来!”茂功说:“大人请坐!我去看一看就来。”连忙起身出外。果见一员大将:凛凛威风气势昂,熊腰虎背半戎装,袋中紧扣弓和箭,鞘内深藏宝剑光。茂功把将官接到厅前,那将官把旨意放在桌上,却与茂功施礼,茂功问:“将军何邦至此?有何荣干?”那将官答道:“末将奉漳南夏王差来,苏定方就是!久仰先生大名,特来相请,匡扶社稷,伏乞俯从!”即速命驾。茂功说:“不才空有虚名,素无实学。弃功名如敝履,视轩冕若浮云。甘分渔樵,不愿出仕巴久,烦将军拜复夏王,休怪有妨来命!”苏定方再三礼请,茂功坚执不允。定方取了旨意,长揖而别,返回漳南去了。
茂功转入书院,魏徵问:“先生!何邦来请?”茂功说:“夏王窦建德,着苏定方来请!我因不愿为官,回复去了。”魏徵说:“先生为何不愿出仕?”茂功道:“大人!世乱人愁,鱼龙混杂。想我魏王这等富贵,三年之间,国破家亡。小弟曾道芜词数句,说与大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