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集藏
- 笑话
- 古今笑史
古今笑史
锦鸡爱其毛羽,自照水,因而有溺死者。
陕西生半翅鸟,倍大如鸽鹑,肉味亦如之。性极痴,又谓之“半痴”,亦曰“痴半斤”。好视红物,飞不远,辄下歇。人着红裙袄以诱之,则近身凝视不去,故可得。
蚺蛇大者如柱,性喜花。尝出逐鹿食,寨兵数辈,满头插花趋赴,蛇必驻视。渐近,竞拊其首,大呼“红娘子”,蛇头亦俛不动。壮士大刀断其首。众奔散,伺之有顷,蛇身觉,奋迅腾掷,旁小木尽拔,力竭乃毙。数十人舁之,一村饱其肉。
螳螂,嗔痴也。鹅与鳜,骄痴也。乌鲗,愚痴也。锦鸡,爱痴也。半翅、蚺蛇,爱痴亦贪痴也。故痴趣非人不能领,若恶痴,则畜生之不若矣!
专愚部第四
子犹曰:人有盗范氏钟者,负之有声,惧人之闻,遽自掩其耳。太行、王屋二山,高万仞,愚公年九十,面山而居,恶而欲移之。二事人皆以为至愚,抑知秦政之鞭石为移山,曹瞒之分香为掩耳乎?彼自谓一世之英雄,孰知乃千古之愚人也。故夫杨广与刘禅同亡,国忠与苍梧齐蔽。平生凶狡,徒作笑柄,静言思之,不愚有几?集《专愚》第四。
昏主
刘玄称帝,群臣列位,低头以手刮席,汗流不止。
司马文王问刘禅:“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郤正教禅:“若再问,宜泣对曰:‘先墓在蜀,无日不思。’”会王复问,禅如正言,因闭眼。王曰:“何乃似郤正语?”禅惊视曰:“诚如尊命!”
大受用福人。
晋惠帝在华林园闻虾蟆声,问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为私乎?”侍中贾胤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时天下荒馑,百姓多饿死。帝闻之,曰:“何不食肉糜?”
晋阳失守,齐后主出奔。斛律孝卿请帝亲劳将士,为帝撰辞,且曰:“宜慷慨流涕,感激人心。”众既集,帝不复记所受言,遂大笑。左右亦群咍。将士莫不解体。
王太后疾笃,使呼宋主子业。子业曰:“病人间多鬼,那可往?”太后怒,谓侍者:“取刀来剖我腹,那得生宁馨儿!”
隋兵入台城,群臣劝依梁武见侯景故事。后主曰:“吾自有计。”乃挟宫人十余出景阳殿,欲投井中。袁宪及夏侯公韵苦谏,不从;以身蔽井。后主与争,久之方得入。军人呼井不应,欲下石,乃闻叫声。以绳引之,怪其太重,乃与张贵妃、孔贵嫔同束而上。后人名为“辱井”。初,贺若弼拔京口,彼人密启告急。叔宝为饮酒,遂不省之。高颎至,犹见启在床上,未开封也。叔宝既谒隋主,愿得一官号。隋主曰:“叔宝全无心肝!”
杨玄感败。帝命推其党与,曰:“玄感一呼而从者十万,益知天下人不欲多,多则相聚为盗耳。不尽加诛,无以惩后!”由是所杀三万余人。帝后至东都,顾盼街衢,谓侍臣曰:“犹大有人在!”
笑话有独民县知县,如杨广之言,须作独民国皇帝方可。○二刘、晋惠,皆土偶也。齐、宋三主,皆乳竖也。若杨广之才气,自足笼罩天下,而“不欲人多”一语,其愚乃甚于前六主者。迨星象示异,而始引镜自照,曰:“好头颈,谁当斫之!”此话又前六主所不肯说者矣。故天愚可开,人愚不可开。
逃债埋钱
周赧王为诸侯所侵逼,名为天子,实与家人无异。贳于民,无以偿,乃登台避之。因名曰“逃债台”。
宋明帝彧奢费过度,府藏空虚,乃令小黄门于殿内埋钱,以为私藏。
周赧王是“债主”,宋明帝是“地藏王”。
反贼
张丰好方术。有道士言丰当为天子,以五采囊裹石,系丰肘,云“石中有玉玺”。丰信之,遂反。既当斩,犹曰:“肘后有玉玺。”旁人为椎破之,乃知被诈,仰天曰:“当死无恨!”
南燕慕容德建平四年,妖贼王始聚众泰山,自号“太平皇帝”,父冏为太上皇,兄林为征东将军,泰为征西将军。德遣车骑将军王镇讨擒之。人谓之曰:“何为妖妄,自贻族灭?父及兄弟何在?”始曰:“太上皇蒙尘在外,征东、征西为乱兵所杀。如朕今日,复何聊赖!”其妻赵氏怒曰:“君止坐此口,以至于死,如何临刑犹自不革?”答曰:“皇后不达天命,自古及今,岂有不亡之国哉!”行刑者以刀环筑其口。始曰:“今为卿所苦,崩即崩尔,终当不易尊号。”
蠢父蠢子
苏州徐检庵侍郎,老而无子,晚年二妾怀孕,小言争竞,已坠其一矣。其一临蓐欲产,徐预使日者推一吉时,以其尚早,劝令忍勿生。逾时子母俱毙。《狯园》谓巨室子妇,误。
受了小夫人性躁的亏。养子不肖,有不如无。徐公不愚!但不知老夫人生徐公时,曾忍不曾忍?
《稗史》:吴蠢子年三十,倚父为生,父年五十矣。遇星家推父寿当八十,子当六十二。蠢子泣曰:“我父寿止八十,我到六十以后,那二年靠谁养活?”
徐公正防此一着!
《韩非子》云:东家母死,哭之不哀。西家子曰:“社胡不速死?吾哭之必哀。”齐人谓母为社。
蠢夫
苍梧绕孔子时人。娶妻而美,以让其兄。
考《南蛮传》,乌浒人如是。乌浒在广州南,交州北。见《南州异物志》。
杨国忠出使江浙。逾年,妇在家产男,名朏。国忠归,妇告以“远念成疾,忽昼梦尔我交会,因得孕”。国忠以为夫妇相念,情感所至,欢然不疑。
老贼多诈!
平原陶丘氏娶妇,色甚令,复相敬重。及生男,妇母来看,年老矣。母既去,陶遣妇颇急。妇请罪。陶曰:“顷见夫人衰齿可憎,亦恐新妇老后,必复如此,是以相遣,实无他也。”
佛家作五不净想,亦是如此,莫笑莫笑!
越中一士登科,即于省中娶妾。同年友问曰:“新人安在?”答曰:“寄于湖上萧寺。”同年云:“僧俗恐不便。”答曰;“已扃之矣。”同年云:“其如水火何?”答曰:“锁钥乃付彼处。”
呆谕德
唐顺宗在东宫,韦渠荐崔阡拜谕德,为侍书。阡触事面墙,对东宫曰:“某山野鄙人,不识朝典,见陛下合称臣否?”东宫笑曰:“卿是官僚,自合知也。”
安禄山曰:“臣不知太子是何官?”类此。然彼诈愚,此真愚。
呆刺史
周定州刺史孙彦高,被突厥围城,不敢诣厅,文符须征发者,于小窗接入。锁州宅门,及报贼登垒,乃身入柜中,令奴曰:“牢掌钥匙,贼来,慎勿与!”
呆参军
杭州参军独孤守忠,领租船赴都。夜半急集船人,至则无别语,但曰:“逆风必不得张帆。”
呆县丞
南皮丞郭务静,初上,典王庆案。郭曰:“尔何姓?”庆曰:“姓王。”须臾庆又来,又问何姓,庆又曰“姓王。”郭怪愕良久,仰看庆曰:“南皮左史总姓王。”又一日,与主簿刘思庄语,曰:“夜来一贼从内房出。”刘问:“亡何物?”郭曰:“无所亡。”刘曰:“不亡物,安知为贼?”郭曰:“但见其踉跄而走,未免致疑耳。”
山东马信由监生为长州县丞,性朴实。一日乘舟谒上官,上官问曰:“船泊何处?”对曰:“船在河里。”上官怒,叱之曰:“真草包!”信又应声曰:“草包也在船里。”
按:信清谨奉法,一无所染,后以荐擢,至今县治有去思碑焉。子犹曰:“如此草包,岂不胜近来金囊玉箧!”
呆主簿
德清有马主簿,本富家子,愚不谙事。忽一晚三更时,扣大令门甚急。令以为非火即盗,惊惶而出。簿云:“我思四月间田蚕两值,百姓甚忙,何不出示,使百姓四月种田,十月养蚕,何如?”令曰:“十月间安得有叶?”簿无以对,徐云:“夜深矣,请睡罢。”自以后每夜出,其妻必绐以“倭子在外,不可出”。遇圣节,其妻曰:“可出行礼。”簿摇手曰:“且慢且慢,有倭子在外。”
智短汉
则天朝大禁屠杀。御史娄师德使至陕,庖人进肉。问:“何为有此?”庖人曰:“豺咬杀羊。”师德曰:“豺大解事!”又进鲙,复问之。庖人曰:“豺咬杀鱼。”师德叱曰:“智短汉!何不道是獭?”
服槐子
道士黄可,孤寒朴野。尝谒舍人潘佑,潘教以服槐子,可丰肌却老,未详言服法。次日,潘入朝,方辨色,见槐树烟雾中有人若猿狙状。追视之,可也。怪问其故,乃拥槐徐对曰:“昨蒙指教,特斋戒而掇之。“潘大噱而去。
诵判
周沈子荣诵判二百道,赴天官试,竟日不下笔。人问荣,荣曰:“与平日诵判绝不相当。有一道事迹同而人名别,遂曳白而出。”来年选判水碓,又搁笔。人问荣,荣曰:“我诵水碓是蓝田,今富平,如何下笔?”
拙对
《谐史》:河南一士夫延师教子,其子不慧。出对曰:“门前绿水流将去。”子对云:“屋里青山跳出来。”士夫甚怒。一日士夫偕馆宾诣一道观拜客。道士有号彭青山者,脚跛,闻士夫至,跳出相迎。馆宾谓士夫曰:“昨令公子所谓‘屋里青山跳出来’,信有之矣。”士夫乃大笑。
商季子悟道
商季子笃好玄,挟资游四方,但遇黄冠士,辄下拜求焉。偶一猾觊其资,自炫得道,诱之从游。季子时时趣授道,猾以未得便,唯唯而已。一日至江浒,猾绐云:“道在是矣!”曰:“何在?”曰:“在舟樯杪。若自升求之。”乃置资囊樯下,遽援樯而升。猾自下抵掌连呼趣之,曰:“升!升!”至杪犹趣曰“升“。季子升无可升,忽大悟:“此理只在实处,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抱樯欢呼曰:“得矣!得矣!”猾挈资疾走。季子既下,犹欢跃不已。观者曰:“咄!彼猾也,挈若资去矣!”季子曰:“否否!吾师乎!吾师乎!此亦以教我也!”
唐皎注官
贞观中,唐皎除吏部侍郎,常引人入铨,问;“何方稳便?”或云其家在蜀,乃注与吴。复有云“亲老先住江南”,即唱之陇右。有一信都人希河朔,因绐云:“愿得江淮。”即注与河北一尉。由是大为选人所欺。
检觅凤毛
宋武帝尝称“谢超宗殊有凤毛”。超宗父名凤。右卫将军刘道隆在坐,出候超宗,曰:“闻君有异物,欲觅一见。”谢谦言无有。道隆武人,正触其父讳曰:“方侍宴,至尊说君有凤毛。”谢徒跣还内。道隆谓检觅凤毛,待至暗而去。
门蝇背龙
《北史》:厍狄伏连居室患蝇,杖门者曰:“何故听入!”
左右皆蝇营之辈,偏自不觉。
宋仁宗时,大名府有营兵,背生肉,蜿蜒如龙。时程天球判大名,见之骇曰:“此大犯禁!”乃囚其人于狱,具奏于朝。上览其奏,笑曰:“此赘耳,何罪?”即令释之。
周世宗以方面大耳为罪。背肉如龙,真可疑矣!
回回
夷人党护族类,固其习性同然,而回回尤甚。京师隆福寺成,民人纵观,寺僧云集。一回回忽持斧上殿,杀僧二人,伤者二三人。即时执送法司鞫问,云:“见寺中新作轮藏,其下推轮者,皆刻我教门形像。悯其经年推运辛苦,是以雠而杀之。”
孔子恶作俑,这回子恼得不错。
不知忌日
权龙襄不知忌日,谓府吏曰:“何名私忌?”对曰:“父母亡日,请假,布衣蔬食,独坐房中不出。”权至母忌日,于房中静坐,有青狗突入,大怒曰:“冲破我忌日!”更陈牒,改作明朝,好作忌日。
依桓玄不立忌日,惟立忌时,更便。或谓桓玄非礼。余笑曰:“今士君子之辈不忌日,不忌时,专一‘忌刻’,又何也?”金熙宗时,移书宋境曰:“皇帝生日,本是七月。今为南朝使人冒暑不便,已权作九月一日。”若生日可权,忌日亦可改矣。
唐文宗开成元年,诏曰:“去年重阳取十九日,今改九月十三日为重阳。”又张说上《大衍历序》,宋璟上《千秋表》,并以八月五日为端午。苏子瞻云:“菊花开时即重九。”在海南艺菊九畹,以十一月望与客泛酒作重九。古人不拘类如此。在今日,则为笑话矣。
性忘
唐三原令阎玄一性忘。曾至州,于主人舍坐。州史前过,以为县典也,呼欲杖之。史曰:“某州佐也。”玄一惭谢。须臾县典至,玄一疑即州佐也,执手引坐。典曰:“某县佐也。”又惭而止。
唐临朐丞张藏用善忘。尝召一匠不至,大怒,使擒之。匠既到,适邻邑令遣人赍牒来。藏用读毕,便令剥赍牒者,笞之至十。起谢杖,因请其罪,藏用方悔其误,乃命里正持一器饮之,而更视他事。少顷,忽见里正,指酒曰:“此何物?”里正曰:“酒也。”藏用曰:“何妨饮之!”里正拜饮。藏用遂入衙斋。赍牒人竟不得饮,扶杖而出。
性胡涂
沂州刺史李元皛,怒司功郑承明,欲笞之,先令屏外剥进。承明狡猾,值博士刘琮琎来,绐以“上怒来迟,令汝剥入”。琮琎以为实,便脱衣,承明转遣吏卒擒进,乃自逸。元皛见剥至,辄命杖数十。琮琎起谢曰:“蒙恩赐杖,请示罪名。”元皛始觉误笞,怒曰:“为承明所卖!”亦不追治。
唐张利涉昼寝,忽惊觉,索马入州,叩刺史邓恽,谢曰:“闻公欲赐责,死罪死罪!”恽曰:“无之。”涉曰;“司功某甲所言之。”恽大怒,呼某甲,欲加杖。甲苦诉无此语。涉乃徐悟,前请曰:“望公舍之,涉恐是梦中见说耳。”
王皓,字季高,少立名行,性懦缓。曾从齐文宣北伐,乘一赤马,旦蒙霜气,遂不复识,自言失马,虞侯为求,不获。须臾日出,马体霜尽,系在目前,方云:“我马尚在。”
李文礼性迟缓,时为扬州司马。有吏自京还,得长吏(疑为史)家书,云姊亡。李仓卒闻之,便大恸。吏曰:“是长史姊。”李徐悟曰:“我无姊,向亦怪道。”
不是性缓,还是性急。无姊且哭,况有姊乎?李公定多情者。
马速非良
李东阳尝得良马,送陈师召骑入朝。归,成诗二章,怪而还其马,曰:“吾旧所乘马,朝回必成六诗。此马止二诗,非良也。”东阳笑曰:“马以善走为良。”公思之良久,复骑而去。
不知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