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笑史

宋景文修史
宋景文修唐史,好以艰深之辞,文浅易之说。欧公思有以训之。一日,大书其壁曰:“宵寐匪祯,札闼洪休。”宋见之,曰:“非‘夜梦不祥,题门大吉’耶?何必求异如此?”欧公曰:“《李靖传》云:‘震霆不暇掩聪’,亦是类也。”宋公惭而改之。
嘲窃句
陈亚《嘲窃古人诗句》诗云:“昔贤自是堪加罪,非敢言君爱窃词。叵奈古人无意智,预先偷子一联诗。”
僧惠崇能诗,其尤自负者;“河分冈势断,春入烧痕青。”崇之子弟嘲曰:“河分冈势司空曙,春入烧痕刘长卿。不是师兄多犯古,古人诗句犯师兄。”
潘邠老诗多犯老杜。王直方云:“老杜复生,须与潘十厮炒。”
祥符、天禧中,杨大年、钱文禧、晏元献为诗,皆宗李义山,号“西昆体”。后进效之,多窃取义山诗句。尝内宴,优人作戏,有为义山者,衣服破裂,告人曰:“吾为馆职诸公挦撦,以至如此!”坐者皆笑。
剥取他人口珠,是盗儒也,如何止坐毁坏衣冠律?
李义府《白燕》诗云:“镂月为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有枣强尉张怀庆,好偷窃名士文章,乃增二字为七言,云:“生情镂月为歌扇,出性裁云作舞衣。照鉴自怜回雪影,来时好取洛川归。”时人谓之“活剥张昌龄,生吞郭正一”
武太常邦御,以水竹楼求刘楚雄为记,其文曰:“淇澳之斐,而瀑布急雨之,而碎玉密云之,而投壶铮铮之,而围棋丁丁之。巨细疾徐,皆先生之甔磬匏丝也。”又曰:“氅衣幅巾,见者以为神仙中人。”全用王元之《竹楼记》中语。有戏者曰:“昨梦一人,峨冠博带,意甚不平,曰:‘我宋学士王禹偁也,昔作郡守,有竹楼一座。今被刘楚雄拆毁,且将楼中之物,一一窃去。’问是何物,曰:‘楸枰一局,壶矢十二枝,文集十卷,氅衣一袭,幅巾一顶,止遗囊琴一张在焉。’又问:‘窃此何焉?’曰:‘都贮于太常水竹楼中,故不平也。’”
点金成铁
梁王籍诗云:“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荆公改用其句曰:“一鸟不鸣山更幽。”山谷笑曰:“此‘点金成铁’手也!”
倩笔
《霅溪纪闻》:湖州吴平山,素不能诗,值座师王荆石公寿,试作八句,求同年沈公节甫改削。沈用其韵,更制一首,复嫌于全删,姑举笔点其末二句,而并归之。吴大喜,谓沈所赏,语必佳,不忍弃,既书沈诗,而并载己二句于末,遂为十句,重一韵。王公大笑。
平山名秀,鲁而好学。一日止读书七行,至晚犹不成诵,必跪而自督。辛末会试,五策犹富,元驭犹讶其该博,投置首卷,而一诗乃不通窍如此!
文当戒俗
杨文公尝戒其门人“为文宜避俗语”,既而公因作表云:“伏惟陛下,德迈九皇。”门人郑戬请于公曰:“卖韭黄讫,末审何时得卖生菜?”公大笑,易之。
书马犬事
欧阳公在翰林时,常与同院出游。有奔马毙犬,公曰:“试书其事。”一曰:“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一曰:“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公曰:“使子修史,万卷未已也!”曰:“内翰云何?”公曰:“逸马杀犬于道。”相与一笑。
明堂赦文
胡卫、卢祖在翰林,草明堂赦文云:“江淮尽扫于胡尘。”太学生嘲之曰:“胡尘已被江淮扫,却道江淮尽扫于。传语胡、卢二学上,不如依样画胡卢。”
押韵
唐梅权衡,吴人也,入试不持书策,人皆谓奇才。及府题出《青玉案赋》,以“油然易直子谅之心”为韵。场中竞谈“谅”字难押。梅于庭树下,以短签画地起草。日晡,梅赋先成。张季遐求视所押,以为师模。梅大言曰:“押字须商量,争应进士举?”季遐自谦薄劣,乃率数十人请益。梅曰:“此韵难押,诸公且厅上坐,听某押处解否。”遂朗吟曰:“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谅。犬蹲其旁,鸱拂其上。”因讲青玉案者是食案,所以言“犬蹲其傍,鸱拂其上”也。众大笑。出《乾【月巽】子》。
苗振召试馆职。晏示相语曰:“宜稍温习。”苗曰:“岂有三十年作老娘,而倒绷孩儿者乎?”既试赋,韵有“王”字。振押云:“率土之滨莫非王。”不中选。晏笑曰:“苗君竟倒绷孩儿矣!”

胡旦作《长鲸吞舟赋》云:“鱼不知舟在腹中,其乐也融融;人不知舟在腹内,其乐也泄泄。”又曰:“双须竿直,两目星悬。”杨孜览而笑曰:“许大鱼,眼孔恁小!”又庆历中,试题为《天子之堂九尺》。赋者曰:“成汤当陛而立,不欠一分;孔子历阶而升,止余六寸。”用《孟子》曹交言汤九尺、《史记》言孔子九尺六寸事。
熙宁中,省试《王射虎侯赋》。有一卷云:“讲君子必争之艺,饰大人所变之皮。”又欧阳公主文,试《贵老为其近于亲赋》。有一卷云:“睹兹黄耆之状,类我严君之容。”
褚归应试,作《大舜善与人同》,破云:“道虽贯于万世,善犹同于众人。”见黜。一友戏慰曰:“公以‘尿罐’对‘油筒’,宜其黜落。”
经义
政和中,举子皆试经义。有学生治《周礼》,堂试以《禁宵行者》为题,此生答义云:“宵行之为患者大矣,凡盗贼奸淫为过恶者,白昼不能显行也,必昏夜合徒窃发。踪迹幽暗,虽欲捕治,不可物色。故先王命官曰司寤氏,而立法以禁之,有犯无赦,宜矣!不然,则宰予昼寝,何以得罪于夫子?”学官者甚喜其议论有理,但不晓以宰予为证之意,因召问之。答曰:“昼非寝时也。今宰予正昼而熟寐,其意必待夜间出来胡行乱走耳!”学官为笑而止。
使宰我睡寐中惊出一身冷汗。
时艺
陈白沙献章,当成化初会试,虽负重名,亦投时好,竞出新奇,作《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题,其破云:“物各有其等,圣人等其等。”考官戏批其傍云:“若要中进士,还须等一等!”
张鳌山提学江北,以《冯妇善搏虎》为题。徐州一士云:“冯妇,一妇人也,而能搏虎,不惟搏也,而又善焉。夫搏虎者何?扼其吭,斩其头,剥其皮,投于五味之中而食之也,岂不美哉!”
王荆湖学博谈及吴郡一士,作《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题,文中将“九尺以长”、“四寸以长”分股。又一士作《二女果》题,文中二股立柱云:“尧非不欲以之自奉一也,舜非不欲以之奉瞽瞍也。”闻者绝倒。
乙卯,王宗师按临苏州,凡童生劣卷俱发回。有一童生作《不占而已矣》题,文中二股柱云:“古之占者,有鬼谷先师其人焉;今之占者,有柳华岳其人焉。”众共哗笑。旁有一人与此童相识,深加叹惜。众问其故,答云:“怪道某阿官不进学,宗师是浙人,怎知我苏州有柳华岳?”众大笑。又一童居近齐门任蒋桥。此桥以任、蒋二土地庙得名也。题出《任土地者次之》,童即以蒋土地与任土地分主客二股。
申于王云:有作《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题者,破云:“以可欺之人,居可欺之地,而卒莫之或欺焉。可以见天理之常存,而人心之不死矣。”或嫌其欠简健。他日作《鲁人猎较,孔子亦猎较》,破云:“鲁俗颓,圣人雷。”或又嫌其崛且晦,须不长不短,点切题面字眼,方醒人目。他日又作《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破云:“纪圣人之鸟处,‘甲’之出头,而‘天’之侧头者也。”
一士作《能近取譬》题文,质于唐六如。唐称赞不已。士又再三求正,唐曰:“细玩‘能近取’三字不做,觉偏枯些。”士嘿然而去。
而去。
评唐诗
杨用修曰:唐诗有极劣者,宋人采入《全唐诗话》,使观者曰:“是亦唐诗一体。”譬之燕、赵多佳人,其间有跛者、眇者、羝者、氲者、疥且痔者,乃专房宠之,曰:“是亦燕、赵佳人之一种。”可乎?
前人诗文之病
简文时,费旭诗有句云:“不知是耶非?”殷芸诗有“飘飏云母舟”句。帝大笑曰:“旭既不识其父,芸又飘飏其母耶?”
许浑句中多用“水”字。谚曰“许浑千首湿”。又罗隐诗皆有“喜”、“怒”、“哀”、“乐”、“心”、“志”等语,不离一身,故以“罗隐一生身”为对。不若对以“杜甫一生愁”为优。
杨盈川为文,好以古人姓名连用,如“张平子之略谈,陆士衡之所记”,“潘安仁宜其陋矣,仲长统何足知之”。时号为“点鬼簿”。骆丞文好以数对,如“秦地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时号为“算博士”。李义山为文多检阅书册,左右鳞次,时号“獭祭鱼”。
王禹玉诗多用“珍”、“宝”、“黄金”、“白玉”为对,时号“至宝丹”。有人云:“诗能穷人,且强作富贵语,看如何?”数日搜索,止得一联,云:“胫脡化为红玳瑁,眼睛变作碧琉璃。”为之绝倒。
高英秀辩捷滑稽,尝与赞宁共议古人诗病,云:“李山甫《览汉史》‘王莽弄来曾半破,曹公将去便平沈’,是破船诗。李群玉《咏鹧鸪》‘方穿诘曲崎岖路,又听钩辀格磔声’,是梵语诗。罗隐‘云中鸡犬刘安过,月里笙歌炀帝归’,是见鬼诗。杜荀鹤‘今日遇题题似著,不知题后更谁题’,此卫子诗也,不然安有四蹄?”卫地多驴,故呼驴为“卫子”。
曹唐《寓金陵佛寺》云:“水底有天春漠漠,人间无路月茫茫。”人谓之“鬼诗”。罗隐《咏牡丹》云:“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人谓之“女子诗”。
释贯休有《咏渔父》云:“眼前不见市朝事,耳畔唯闻风水声”。梅圣俞曰:“此患肝肾风也。”又云:“尽日觅不得,有时还自来。”曰:“此是人家失却猫儿。”
贾岛有《哭僧》诗云:“写留行道影,焚却坐禅身。”唐人谓“烧杀一活和尚”。
张祐《柘枝》诗云:“鸳鸯细带抛何处,孔雀罗衫属阿谁?”白乐天每呼为“问头诗”。祐曰:“公亦有《目连经》。《长恨歌》云:‘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此非目连访母耶?”
孟浩然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人谓是“孟盲子”。荆公宅乃谢安所居地,有谢公墩。公赋诗曰:“我名公姓偶相同,我宅公墩在眼中。公去我来墩属我,不应墩姓尚随公。”人谓与死人争地界。
怜才莫如明皇,而孟老不识,竟以“不才明主弃”之语自绝,真盲子矣!荆公在朝日与人争新法,既罢争墩,亦其性也。
张师锡《老儿诗》五十韵,摹写极工。中有“看经嫌字小”,不免是老僧,“脚软怕秋千”,不免是老妇。
程师孟知洪州,作静堂,自爱之,无日不到,为诗题于石,曰:“每日更忙须一到,夜深长是点灯来。”李元规见而笑曰:“此是登溷诗。”
柳耆卿词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或戏之曰。“‘杨柳岸,晓风残月’,此乃艄公登溷处耳。”
刘子仪尝有《赠人》诗云:“惠和官尚小,师达禄须干”,取“下惠圣之和”、“子张问达而学干禄”之事。或有除去“官”字,示人曰:“此必番僧也,其名达禄须干。”闻者大笑。
有迁楚藩者,李于鳞以诗送之,云:“江汉日高天子气,楼台秋入大王风。”一友曰:“二语似贺陈友谅登极。”
《古今诗话》:乐天《长恨歌》云:“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峨嵋在嘉州,与幸蜀路全无交涉。杜甫《武侯庙柏》诗云:“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四十围乃径七尺,无乃太细长也。史称防风氏身广九亩,长三丈。按广大尺,九亩乃五十丈四尺,如此防风之身乃一饼餤耳。此文章之病也。
张文潜常云:“子瞻每笑‘天边赵盾益可畏,水底右军方熟眠’,谓‘汤燖了王羲之也’。”文潜戏谓子瞻云;“公诗有‘独看红蕖倾白堕’,不知‘白堕’是何物?子瞻云:“《洛阳伽蓝记》有刘白堕,善酿酒。”文潜曰:“白堕既是人,何以言倾?”子瞻笑曰:“魏武《短歌行》云:‘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杜康亦是酿酒人名也。”文潜曰:“毕竟用得不当。”时文潜有仆曹某,失去酒器。子瞻笑曰:“公且先去理会曹家那汉,却来此间厮魔。”满座大笑。
吴人多谓梅子为“曹公”,尝望梅止渴也。又谓鹅为“右军”。士写礼帖云:“醋浸曹公一甏,汤燖右军两只。”见者大笑。
九字诗附
中峰和尚有九字梅花诗云:“昨夜西风吹折千林梢,渡口小艇滚入沙滩坳。野树古梅独卧寒屋角,疏影横斜暗上书窗敲。”卢赞元酴醾花诗:“天将花王国艳殿春色,酴醾洗装素颊相追陪。绝胜浓英缀枝不韵李,堪友横斜照水搀先梅。”
诗非不佳,然自一画以添至于四言、五言、七言极矣,复九之,必且十一、十三,以至无穷,如吴中之“急口山歌”而后已。故附于笑末,以为文胜之戒。

不韵部第八
子犹曰:语韵则美于听,事韵则美于传。然韵亦有夙根,不然者,虽复吞灰百斛,洗胃涤肠,求一语一事之几乎韵,不得矣。山谷常嘲一村臾云:“浊气扑不散,清风倒射回。”此犹写貌,未尽传神。极其伎俩,直欲令造化小儿羞涩,何止风伯避尘已也?集《不韵》第八。
汗臭汉
余靖不事修饰。作谏百日,因赐对面陈。时方盛暑,上入内云:“被一汗臭汉薰杀!喷唾在吾面上。”
不洗脚
《北史》:阴子春身服垢污,脚常数年不洗,云:“洗辄失财败事。”妇甚恶之,曾劝令一洗。不久,值梁州之败,谓洗脚所致,大恨妇,遂终身不洗。
阊门市居,往来纷沓,泥水蹂践,积成块垒,俗呼“长墩”,去之败家,任其崎岖,终不敢动。子春“长墩”,乃在脚底里。
三鹿郡公
袁利见性粗疏,方棠谓:袁生已封“三鹿郡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