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集藏
- 演义
- 清朝秘史
清朝秘史
西前楼南是东转角楼,再西稍南是西转角楼。中前楼东垣内有八方亭,过去是楞严坛。楞严坛过去,另一所东别院,名叫瑞应宫。宫内前是仁应殿,中是和感殿,后是晏安殿。”
“日天琳宇迤东稍南,稻田弥望,河水周环。中有田字式的殿,凡四门,东北两面都有楼。北楼正宇是澹泊宁静,东是曙光楼。东殿门外,是翠扶楼,西殿门外,别垣内宇,是多稼轩,共是七楹。东临稻畦的,是观稼轩。后面是怡情悦目、稻香亭。再东稍北,是溪山不尽,兰溪隐玉。多稼轩西池的南面是水精域,西面是静香屋、招鹤磴池。后面东北是寸碧,西北是引胜。正北是互妙楼,从澹?白宁静踱河桥而西,是映水兰香,东南是钓鱼矶,北面是印月池,南面是知耕织、濯麟沼,西南是贵织山堂、祀蚕神、映水兰香。东北是水木明瑟,再北稍西,是文源阁,上下各六楹。阁西是柳浪闻莺,西北环池带河,为濂溪乐处。后面是云香清胜,东为芰荷深处,折而东北,是香雪廊,廊东是云霞舒卷楼、临泉亭。南面是花神庙,庙中正殿名叫蕃育群芳。东北是香远益清楼,楼西是乐天和,是味真书屋。再西面是池水共星月同明,庙东沿山渡过普济桥,经濂溪乐处迤北对河那一带,是多稼如云、艾荷香、湛绿室。东北的是鱼跃鸢飞,四面为门,各五楹。东为畅观轩,西南是铺翠环楼。楼南是传妙室,再南便是山口。”
“走出山口是多子亭,亭东一带都是禾畴。南北两岸,仿着农居村市,名叫北远山村。北岸石垣之西,是兰野,后面是绘雨精舍,西南是水村图。再西有楼,前后相属,前是皆春阁,后是稻凉楼。再西是涉趣楼,右面是湛虚书屋。由东北度桥折而西,是湛虚翠轩,再西是耕云堂,是石帆阁。西南临河是西峰秀色,河西是小匡庐,东是含韵斋。再东是一堂和气,再东南是自得轩。后垣之东,是岚镜舫,西面是花港观鱼。迤东两个船坞,一个叫江船坞,北岸是四宜书屋。这四宜书屋,就是安澜园正字,东南是葄经馆,再东南是采芳洲,后面是飞睇亭,东北是缘帷舫,西南是无边风月之阁。再过去是涵秋堂,北面是烟月清真楼,楼西南是远秀山房,楼北度过曲桥,是染霞楼。
四宜书屋之东,临池楼宇,是方壶胜境。南面建有两座石坊,北面是哕鸾殿、琼花楼。殿东是蕊珠宫,宫之南就是船坞。西北是三潭印月,踱过桥就是天宇空明,后面是澄景堂,东面是清旷楼,西面是华照楼。”
“从此西行,到澡身浴德,已抵福海西南隅了。澡身浴德之南,是含清晖,北是涵妙识,折而西向,是静香馆,再西是解愠书屋,西南是旷然阁,北踱河桥望瀛洲。望瀛洲之北,是深柳读书堂,过去是溪月松风、平湖秋月,再过去是流水音,此处已在福海西隅了。从东北出山口,临河是花屿兰皋,折而东南踱桥,两蜂插云,风景很好。再东南是山水乐,山水乐之北,是君子轩,是藏密楼。福海中央殿前,是蓬岛瑶台,东是畅襟楼,西是神州三岛,东偏为随安室,西偏是日月平安报好音。东南踱桥是东岛,岛上有亭,题名瀛海仙山。西北踱桥是北岛,岛上有接秀山房。福海东隅正宇后,是琴趣轩,北面方楼,题名‘寻云’。东南是澄练楼,后楼是怡然书屋,稍东佛室是安隐幢,南面是搅翠亭。接秀山房之南,有一所依山临河的,名叫别有洞天,西是纳翠楼,西南是水木清华之阁,稍北是时赏斋,西是夹镜鸣琴,南是聚远楼,东是广育宫。宫前建有石坊,后面是凝祥殿,南面是南屏晚钟。再东踱桥,是西山入画,过去就是山容水态。西面是湖山在望佳山水、洞里长春、雷蜂夕照的正宇,题名‘涵虚朗鉴’。”
“在福海东面,惠如春在其西北,寻云榭在其东北。正北是贻兰亭、会心不远。正南是临众芳,临众芳之南,一所宫院名叫云锦墅,墅中遍植牡丹。再过去是菊秀松蕤、万景大全,廓然大公。平湖秋月之西,是双鹤斋,再西是环秀山房,西北是规月楼,过去是临湖楼。东北上一所宫院,名叫绮吟堂,是四春里头海棠春娘娘寝宫。宫的北面,一条曲径,名叫采芝径,穿过岩洞,是峭菁居,西是披云径,径西是启秀亭。远去是韵石淙、芰荷深处。北垣门外,是天真可佳楼,西垣外是影山楼。
水木明瑟东南,是坐石临流,再过去是面院风荷、碧桐书院。
院西佛楼,名叫洛咖胜境。境南有桥跨池,东西九空,坊楔二座,西为金鳌,东为玉蝀。金鳌西南何向外室,名叫四围佳丽;玉蝀东亭,名叫饮练长虹。再东渡桥,折而北,设有城关一座,名叫宁和镇。镇东是东楼门,镇北是同乐园。前后楼各有五楹,前是清音阁,东是永日堂。中有南北长街,街西是抱朴草堂,街北踱过双桥,是卫城,竖有坊楔三座。城南面是多宝阁,内是山门正殿,题额‘寿国寿民’。后面是仁慈殿,再后面是普福宫,城北是最胜阁、洞天深处、如意馆,再南就是垂天贶。
中天景物,斯文在兹,后天不老,都是众皇子肄业的所在。全圆胜景,差不多都在这里了。我问你进来一天半日,可游的遍没有?”
燕儿道:“哎呀呀,这许多地方许多名儿,别说游,记也记不清呢。”
郭太监道:“别说你,在园子里住了三年五载,不认得路径的多的很,谁能够处处都游遍?即如我,没有到过的地方,不知有得多少呢。”
燕儿道:“干爷,你引我杏花村馆去逛逛罢,别的地方,过一日再游。”
郭太监道:“也好。”
爷儿两个,就从秀木佳荫起身,穿过多少曲径,抄过多少回廊,从平安院西折而南,踱过石桥,只见绿荫遍地,芳草媚人,枝头杏子,随风低拂。遥想杏花开时,灿烂缤纷,金勒马嘶,玉楼人醉,此间景物,定必豁目醒心。正在冥思默索,不提防一个旗装宫女,急步飞来,一见郭太监,就道:“郭总管,娘娘传你问话,快快进去,快快进去!”
郭太监见那宫女形色仓惶,倒唬一大跳,忙问什么事。那宫女道:“娘娘在窗帘里瞧见你……”
说到这里,缩住嘴,向燕儿一笑,一扭身奔回去了。郭太监心下大疑,回向燕儿道:“你站在这儿,等我入内回了话再来。”
说毕,傍花依柳,走入院中去了。燕儿独个儿站在那里,瞧见满地花影,因风乱舞,一寸芳心,愈益忐忑不定。正这当儿,忽见郭太监笑容满面的出来,站在回廊下,向自己招手道:“来来来。”
燕儿走上两步,问道:“干爷,引我里面逛去吗?”
郭太监道:“你说这人,真是运气来了。你道娘娘传我进去做什么?原来就为是你。你我到这儿,娘娘在窗帘里,早已瞧见,问我那面生女子是谁,瞧她气派态度,不像是旗人呀。我只得照实回奏,并求娘娘洪恩恕罪。娘娘道:‘这也不值什么,瞧她模样儿,也还伶俐,传她进来,要是合我的意思,就把她做了我的宫眷也好。’你想这不是天大的喜事吗?”
燕儿道:“果然很好,只可惜我宫里的规矩不很明白可怎样?”
郭太监道:“谁生出就会的,慢慢学着就是了。”
,燕儿道:“我这么蠢的人,怎样娘娘慧眼,偏生看上了。”
郭太监道:“快随我进去罢,娘娘等的不耐烦了。”
于是燕儿跟随郭太监,径投杏花村馆来,跨上丹墀,小太监打起杏黄缎帘,才一进门,就闻一阵香扑了脸来,刺鼻透脑,荡魄消魂,身子便似在云端里一般。心想此香这么厉害,料就是龙涎宫香了。郭太监紧步急行,走得飞快,燕儿紧紧追随,也没暇赏玩宫中景物。展眼之间,早到寝宫,只见十来个宫女、太监,雁翅似的站立着,鸦雀无声,炕上坐着一个丽人,想来就是杏花春娘娘了。只见她淡扫蛾眉,薄施脂粉,卓文芙蓉之面,小蛮杨柳之腰。江采苹明秀难描,赵合德温柔自裕。倚在炕几上,手执金簪,正在拨弄金炉里香屑呢,那一副绮态柔情,真令人魂消魄醉。燕儿这时光,心里一爱,不由自主,扑翻娇躯就拜。杏花春笑问几岁了,你叫什么名字。燕儿照实奏复。
杏花春道:“我留你在这儿做官眷,你可愿意?”
燕儿碰头道:“得蒙娘娘收为宫女,叠被摊床服侍娘娘一辈子,就是我的造化了。”
杏花春道:“是真话么?”
燕儿道:“怎么不真。娘娘这么神仙似的人物,能够守着一辈子,谁还不愿呢。”
杏花春道:“你来了我就好了。”
从今以后,我也不怕她们了。原来此时牡丹、武林二春,都有着极美丽极柔媚的宫眷,南朝粉黛,北部胭脂,会萃一堂,引得文宗不时临幸,恩遇十分优渥。
杏花春见她们得着殊宠,心下很是不自在,蕉心难展,蝶梦不成,时时泪泻红帛,夜夜魂销碧草。隔院笙歌,增人愁思。前檐鹦鹉,难诉衷肠。不能指桑说槐,未免打鸡骂犬。因此宫闱之间,海倒江翻,醋雾酸风,迷漫圆明全境。当下杏花春认识了蒋燕儿,提足精神,替她装饰,满望因花引蝶,一缕情丝,把痴峰的六足,牢牢绾祝命小太监到前面探听文宗举动,自晨至暮,盼断秋波。不意小太监回来,报称大事不好,万岁爷在勤政殿被一个听选旗女,出言顶撞。这旗女真也泼胆,把万岁爷说上一大串不好听的话;万岁爷怒得要不的,独个儿到天地一家春去了。杏花春一得此信,意懒心灰,顿时翠减红销,不胜憔淬。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七十五回 杏花春奉诏宴群芳 叶相国高谈惊四座
说话杏花春新收蒋燕儿为宫眷,满望感动君心,重承恩泽,不意妒花风雨,叠二连三,宫门寂寂,春梦迟迟,筝怨朱弦,烛啼红泪,不胜杨柳陌头之感。原来文宗因军报叠获胜仗,圣心大抒,下旨广选秀女。凡八旗女孩儿,年在十四岁以上,二十岁以下,都要报名听选。此时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报名入册的,累百盈千。文宗每朝,就在勤政清贤殿,亲自选验。这一夕,文宗宿在武林春院内,次日起身,日影移窗,时已不早。
太监跪奏秀女齐集多时,静候万岁爷钦选。文宗点点头,用过早点,随命排驾到勤政殿,才到暖阁屏后,就听得殿上一股极清脆的声音,好似在那里排喧什么人似的。文宗奇诧道:“宫禁重地,谁敢这么放诞无礼呢?”
停住步,静心听时,只听那人道:“谁没有家,谁没有老子娘,生捉活折,硬把人家弄到这个不见亲人的所在来。谁是铁石造成的?就铁石造成的,也要心伤泪落,何况是我?休说鞭笞,就是死我也不怕。现在天下乱得这个样子,长毛在江南称王作帝,兵微饷绌,京城里人衣食都不完全,每天喝着粥苟延性命。即以咱们而论,总算做到朝廷四品官,隔日之粮都没有,差不多要饿死。不听得选用将相,召见贤士,倒今儿选妃,明儿挑女的乐着。古书上说的无道昏君,现在的主子怕就是么。”
文宗自出世到今,从没有受过这么的排喧,想到‘无道昏君’的话,不禁毛发悚然,踱出屏风,坐上暖阁,举目向外面瞧时,见燕瘦环肥,站了一丹墀的女子,随问谁在这儿讲话?内监随即传旨。随见众女子里头,有一个穿蓝衣的,鹤立鸡群似的挺身而出,跪下奏道:“是奴才讲的话。”
文宗道:“你讲点子什么?”
那女子道:“奴才等引见听选,久候不见圣驾,天寒身栗,欲出不得,总管老爷以朝廷禁令相责。奴才死罪,因言天下乱得这个样子,兵微饷绌,京城里人,差不多要饿死。不听得选用将相,召见贤土,倒今儿选妃明儿挑女的乐着。古书上说的无道昏君,奴才死罪,窃以拟论万岁爷,自知罪大已极,甘愿伏诛。”
文宗半晌无语,既而道:“你不愿意听选,送你回家就是了。”
随令内监好好儿送她家去,不准难为她。后人有诗咏道:女侔三旗结队偕,绣襦锦襆映官槐。
翥牙未命南征将,选秀惟闻撂绿牌。
文宗圣度汪洋,见这旗女的话,整直凯切,切中情事,十分嘉许,送了她回家后,随命罢掉选秀女之事。太监呈上黄匣,文宗拆封瞧阅,内有兵部侍郎曾国藩奏报军情一折,内称“十二月初十,水陆合攻湖口贼营,未获胜利。十二日,水师三板船驶入内湖,焚去贼舟数十号,乘胜追逐,至大姑塘以上,奈贼人复于湖口殿卞,筑垒增栅,以断吾后,致之三板船,不得驶出。吾军之在外江者,尽是快撮、蟹龙等大船,掉运不灵,不能援救。贼率小艇,乘夜来袭,被焚战船三十九号,余船退回九江。不料贼人分船渡江,占踞小池口,皖贼复上犯鄂境。
二十五日,贼师来犯,吾军又遭大挫,被焚战船十余号。臣之座船,亦陷于贼,文卷册牍,尽都失散。臣部水师,屡获大捷,声威九震,自至湖口,苦战经月,忽有挫失,皆由臣国藩调度无方,请交部严加议处”等语,复去翻来,瞧了二三遍,未免不很自在,也没心绪再去瞧阅别的章奏。
退朝下来,终很郁郁,因沿堤散步,随意走去。经过光风霁月堂,坦坦荡荡,踱过碧阑桥,便到了翠微堂,早有当值太监,报知杏花春。杏花春率领宫眷人等直迎出来,伏地迎驾。
文宗步入杏花春馆,杏花春递上一杯茶,文宗就她手里,喝了两口,却不转眼的打量杏花春。见她汉装打扮,乌云似的芳发,梳成盘龙髻儿,鬓边插着支珠宝劄成的蝴蝶。身穿妃色缎绣蝶灰鼠袄,青缎天马出风背心,西湖色绣蝶缎裙。金莲瘦削,玉腕玲珑,长眉入鬓,俊眼流波,真是没一件不好,没一样不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