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秘史


第一一八回 元帝颁诏赦天下

  却说晋中宗元皇帝司马睿,字景文,乃宣帝曾孙,琅玡王司马觐之子。初为安东将军,因愍帝被伪汉刘聪所弑,诸将固劝,乃即大位于建康,国号东晋,改元建武元年,在位十六年,寿四十六。  昔魏文帝篡汉,任司马氏为相,世执魏政。魏明帝时,宝石负图有石马七,乃牺牛之像,时又有“牛继马后”之谣。按司马懿启封于晋,至愍帝方及七代,应“七马”数也。怀、愍二帝,值五胡乱华,为贼刘聪所掳。帝乃琅玡王也,同西阳王羕等五王渡江来,父老裹粮而归之,遂据地建康而为都焉,是为东晋元帝。时有“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之说。其帝实非司马氏也,乃琅玡秦王妃夏侯氏,因与小吏牛金私通所生,而冒司马姓,实牛姓是也,是应“牛继马后”之谶也。  元帝既即大位,乃赦天下,其余文武增一等。帝与文武商议,欲赐诸吏投刺劝进者,加位二等;民投刺者,皆除吏,凡二十余万人。散骑常侍熊远曰:“陛下应天继统,率土归戴,岂独近者情重远者轻?不若依汉法遍赐天下恩爵以为普晋,且可以息检窍之烦,塞巧伪之端也。”帝不从,群臣又请更立太子司马绍为皇太子,帝从之。  绍仁孝,喜文辞,好武艺,且好贤礼士,容受规谏,与庾亮、温峤等为布衣之交。亮丰格峻整,善谈老庄,帝器重之。  庾亮妹为绍妃,使亮侍讲东宫。帝好“刑名家”,以韩非书赐太子绍。亮谏曰:“申、韩刻薄伤化,不足法圣心。”太子纳之。  史说刘隗,字大连,彭城人。少有文翰,因避乱渡江,帝以为从事中郎。帝既即位,委以重任,深器重之。时庐江太守梁龛,明日该除妇服,今日请客奏伎。当丞相长史周顗等数十余人,知龛有丧服未满,而宴会非礼,乃会刘隗入见元帝,奏梁龛慢服之愆。因上曰:“夫嫡妻长子,皆期杖居庐。故周景王有三年之丧。既除而宴,古训犹在。况龛匹夫,暮饮朝除,慢服之愆,宜肃纪律,请免龛之官。”帝纳之,减龛俸一月,于是群臣无不惮之。  

第一一九回 邓伯道弃子留侄

  史说邓攸,字伯道,平阳人。祖父邓殷,尝为淮南太守,梦行水边,见一女子,猛兽自后断其盘囊。请入圆梦。占者曰:“水边有女汝字也,断盘囊者,新兽头代故兽头也,子不作汝阴,当作汝南也。”后果应其梦,迁为汝阴太守。及至攸,父早丧,少孤,与弟同居,为镇东将军。贾混甚厚遇之,攸常诣其府,贾混以百姓案讼之事示攸,因谓曰:“卿能为我一决乎?”攸不视曰:“孔子云‘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贾混因此奇之,以女妻攸。  至是,石勒兵至,百姓皆逃。邓攸以牛马负妻子,而又被勒兵掠去牛马,只得步走,以箩自担其儿及弟之子邓绥而行。  攸自度盘缠稀少,恐不得两全,乃谓妻贾氏曰:“路遥途远,盘缠稀少,宜减一口,方可保全到南。”贾氏曰:“可弃绥也。”攸曰:“吾弟早亡,唯有一息,理不可绝,只应弃我儿耳!  幸而得存,我与你年纪未老,后当有子矣。“妻泣曰:”恩不及如夫妇,亲不及如父子,君何舍子而留侄耶?“攸曰:”今事急矣,不得不弃,若留子弃侄,弟必绝嗣,旁人谓我不义。“  由是妻大哭而从。邓攸乃放子于路,抱绥而走。其子朝弃暮赶及,明日攸以绳缚于树而去。  来至江东,元帝闻其义,以邓攸为太子中庶子。时吴郡缺太守,人多欲之,元帝以授邓攸。  攸载米至郡,俸禄无所受,惟饮吴水而已,在郡刑政清明,百姓欢悦,为中太守。因称疾辞职归。郡有常例,凡太守辞职旨,送迎钱至数百万,因此吏民以其钱送攸。攸不受一钱,于是百姓数千人,不忍其去,乃留牵攸船,船不得行,攸乃少停,至夜中密发遁去。故吴人歌之曰:统如打五鼓,鸡呜天欲曙。  邓侯挽不留,谢令推不去!  攸归家,思自弃子之后,妻不复孕。乃置妾某氏,因询其家同,妾说是北人,遭乱流落至此,因道父母名姓,乃攸之甥。  攸遂嫁之,不复蓄妾,因以无嗣,时人义而哀之,为之语曰:“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  时晋帝遣使以慕容廆为龙骧将军、大单于,廆既受其爵,以游邃为龙骧长史,以刘翔为主簿,命邃创朝仪。裴嶷曰:“晋室衰微,介居江表。中原之乱,非明公不能拯也!今诸郡虽各拥兵,然皆顽愚相聚,宜以渐并取为西讨之资,未可便尊以撰朝仪。”廆悦之,以嶷为长史,委以军务之谋。诸部弱小者,稍稍击取之,皆嶷之力也。  

第一二十回 李矩遣将夺汉营

  却说荣阳太守李矩,闻洛阳太守赵固率兵攻汉,被汉太子粲兵所败,乃遣将军郭默、郭诵领军一万,来救赵固。诵等既领兵出,谓部将耿稚曰:“今汉太子刘粲,屡胜赵固,必不设备,更谓困穷无救,不知我等动兵;你可引精骑八千,晓行夜伏,去到汉营,待夜举火烧其积垒,擂鼓呐喊,称道晋兵百万在此劫营,彼必自相残杀;乘乱而入,可得汉营,彼必逃溃。  若得其险要,则刘粲可擒。“  稚得令即出,引精骑八千,依计而行。来到汉营,果无准备,至夜耿稚令诸将放火,鸣鼓呐喊。汉太子刘粲闻知晋兵劫寨,乃引心腹逾营先走,奔据阳城。汉兵无主,俱各不知是计,以为晋兵已杀入营,又黑夜并不相认,俱各自相残杀,乱窜逃溃,耿稚等乘势杀散其众,入掳其营,救灭其火,于是稚等获汉器械军资,不计其数。  汉王聪闻知大惊,急使太尉泡隆率骑二万来助太子刘粲,合兵围住其营,稚见李矩大兵不至,令军士杀所获牛马而食之,放火焚其军资,以兵突围而出,奔武牢关屯住,于是赵固得此一军为救,徐徐而退屯祝朝廷闻知李矩遣将大破汉太子刘粲之兵,使人特诏,以矩都督河南三郡诸军事。  却说都尉陈安与相国司马保,举兵逼上邽县,保便使告急于张实,实遣步骑一万救之。军至新阳,闻愍帝崩,司马保欲谋称尊号。破羌都尉张诜知而言于实曰:“南阳王轻忘大体,而亟欲自尊,不能成功。晋王近亲,且有名德,当率天下以奉之。”实从之,遣牙门将军蔡忠奉表诣建康。及至,晋王已即帝位,重赏蔡忠而还。然实竟不用江东年号,自称建兴。  四月,帝加王导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于是,导使从事顾和等行扬州郡国从事,去而复返。各言二千石官长得失,独顾和无言,导问之,和曰:“明公作辅,宁使网漏吞舟,何缘采听风闻,以明察为政耶?”导咨嗟称善。  时汉“螽斯则百堂”火焚,烧死刘聪之子二十一人,聪痛哭不已。  

第一二一回 汉以王沈婢为后

  中常侍王沈养女有美色,汉王刘聪闻知,立以为其皇后。  当尚书令王鉴、中书监令崔懿之、曹恂上书曰:“臣闻王者之立后也,将以上配乾坤之性,象二仪敷育之义。主承宗庙,母临天下,后土执馈,皇后必择世德名媛,幽娴淑善,副四海之望,称神祗之心。是故周之追母姒氏,以兴‘关畀之化,飨祚百世。孝成任心纵欲,以婢为后,使皇统亡绝,社稷沦倾。  有周之隆,既如彼矣;大汉之祸,又如此矣!奈何一旦以婢主之?臣恐无福于国家也!“  汉主不纳,鉴又谏曰:“借使沈之女形余却丑,犹不可以尘椒房,况其家婢耶?”聪大怒,命王沈收鉴等三人诛之。鉴等临刑,沈以杖叩之曰:“庸奴复能为恶耶?”鉴嗔目叱之曰:“竖子!灭大汉者,正汝鼠辈与靳准耳!”懿亦叱准曰:“汝心枭獍,必为国患!汝既食人,人亦当食汝!”言讫而死,朝中无不嗟叹。 

第一二二回 匹磾杀太尉刘琨
却说刘琨世子刘群,为段末柸所得,末柸厚礼之。并许琨为幽州刺史,欲与琨袭之。兄匹磾密遣人赍群书,请琨为内应。  使人为匹磾逻骑所获,将其书来与匹磾,匹磾以其书示琨曰:“吾意亦不疑公,因以白公耳!”琨曰:“吾与公同盟,庶雪国家之耻;若儿书密达,亦终不以一子之故,负公而忘义也。  公可察之!“匹磾初无害公之意,将听其还屯。其弟叔浑谏之曰:”刘琨虽无谋害之心,必定决谋归之意,若听其一面之虚词,放其远屯,决不可制矣!不若留之。“匹磾遂留琨不与还屯。会代郡太守辟闾嵩,潜谋欲袭匹磾而不留琨。事泄,匹磾令人收刘琨缢杀之。  刘琨从事卢谌等,闻琨被匹磾所害,帅琨余众来依末柸,末柸受之。朝廷已知,以匹磾尚强,冀其能平河朔,乃不为琨举哀,及让匹磾之过。温峤闻琨被害,上表称刘琨尽忠帝室,家破身亡,宜加褒恤。后匹磾死,帝方加赠琨太尉,谥曰“愍”。于是夷狄之人,俱恨匹磾。  初,温峤为刘琨奉表诣建康也,其母崔氏固止之,峤绝裾而去。既至,屡求返命,朝廷不许。会琨死,帝除娇为散骑侍郎。峤闻母亡,阻乱不得奔丧,固让不拜,苦请北归。诏曰:“今粲逆未枭,请军奉迎梓宫,犹未得进,峤可以私难而不从王命耶?”不得已受拜为散骑侍郎。  时六月,帝以刁协为尚书令。协性刚悍,与物多忤,与侍中刘隗俱为帝所宠任。欲救时弊,每崇上抑下排阻豪族,为王氏所疾。诸琐碎之政,皆云隗、协所建,协又使酒侵毁公卿,见者皆侧目。  

第一二三回 代王郁律破刘虎
七月,铁弗国刘虎,名刘武,先与猗卢,在并州结仇,及回国,聚数万众,前来复仇。杀至北部,北部大人告急于代王郁律。代王尽起本部军兵来援。武闻知代兵来,亦引军于盘河布阵,代王列阵桥西。  代王横槊立马于桥上大呼曰:“背主之徒,如何不见?”  武亦乘马而出,指代王曰:“你先助刘琨以杀吾,今特来复仇耳!”代王曰:“昔先帝以汝为不忠不义之人,助桀为虐,故约刘琨杀汝,汝不知悔,反逞狼心狗行,尚欲来侵吾地耶?”  刘武大怒,策马挺枪,直杀上桥,代王看见,忙使东部大人上桥迎敌。东部大人跃马而出,与刘武交锋,战有十合,武抵当不住,拨回马便走。东部大人乘势追赶过桥。武走入阵中,东部大人拍马径入阵来,如入无人之境,往来在阵中追赶。武手下健将四员,接住厮杀,被东部大人刺一将下马,其三将奔散。  东部大人追刘武透出阵后,武只得弃众望山谷而逃。东部大人骤马在后,厉声高叫:“快快下马受缚,免汝一死!”武弓箭尽落,头盔坠地,纵马逃出寨外而去。其部落尽降于代王,代王遂有西域之地,兵马精强,复振北方。  

第一二四回 刘约死去复还魂

  却说汉主聪子刘约死去,一指尚温,遂不敢殡殓。忽然苏醒,对宫人言:“见祖父刘元海于不周山,经五日,复从至昆仑山,三日而返于不周山。见诸王公卿将相死者,悉在宫室,宫室甚是雄壮,号曰‘象珠离国’。当元海谓约曰:”东北有遮须夷国,无王,久待汝父为之王耳。汝父后三年当来,来后中国大乱,汝且还,后年当来见汝。‘不日约拜辞而归,道遇一’猗尼渠余国‘,国王引约人宫,与约皮囊一枚,曰:“与吾遗汉皇帝。’因谓约曰:”刘郎后年来必见过,当以小女相妻。‘“约归,置皮囊于几上,俄而苏起,使左右去几上取皮囊开之,有一方白玉。题文曰:”猗尼渠余国大王,敬信遮须夷国大王,岁在’摄提‘,当相见也。“刘约驰将此玉呈上聪看,及见元海之言,一一奏上。汉王聪听此说,大悦曰:”吾不惧死矣!“后聪死,果将此玉同葬焉。  时东宫鬼哭,赤虹经天,或奏曰:“上下当为三分,愿陛下早为之所。”汉王弗听,怒入后宫,闷闷不已。遂寝疾,遣使征刘曜、石勒受遗诏辅政,二人皆固辞不至。于是聪乃以刘曜为丞相,领雍州牧;石勒为大将军,领幽冀牧;上洛王刘景、济南王刘骥并录尚书事;以靳准为大司空,皆迭奏事。次日将危,召太子刘粲,并靳准入卧所,流涕满面,嘱以后事。准亦涕泣曰:“陛下善保龙体,不须烦恼。”聪曰:“朕今日不豫,以太子托卿,卿宜尽忠王室,不怀二心!”准叩头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志!陛下将息龙体,臣等必尽犬马之报。”是夜聪崩,计在位九年,改元者三。  宫人报知太子,太子与百官举哀,发丧已毕,靳准与群臣扶太子刘粲登位为汉主,俱各山呼万岁。君臣礼毕,国号大汉,汉王封靳准为大将军,录尚书事,一应军国大事,皆决于靳准。  汉主粲晨夜烝淫,奸宿刘聪之后——靳氏、宣氏、樊氏、王氏等妃。此五皇后,皆年未满二十,并有国色,故粲贪烝,不出理政。  靳准见汉王粲淫乱无道,阴有异志,私谓粲曰:“迩闻上洛、济南诸王,欲行伊、霍之事,陛下宜早图之。”粲信之,使人收刘景、刘骥杀之。粲游宴后宫,军国之事,一决于准。  

第一二五回 靳准谋灭汉王粲

  八月,靳准与弟靳术商议曰:“今汉王粲无道,烝乱宫室,不理朝政,吾欲勒兵诛之,取其天下,你可助我一臂之力,共享富贵。”术曰:“愿从兄命。”准曰:“来日弟与吾二人勒兵入宫,尽诛刘氏,百官自从。”计会已定。  次日,靳准、靳术兄弟,各披甲执锐,领甲兵二万人,术引兵突入宫廷,但见阉官,不论大小,尽皆杀之。靳准斩关而入,樊陵、许相出殿来呼:“不得无礼!”术立斩二人,以下尽皆奔走。赵广、夏胜四个,赶在翠华楼上放火,跳下楼,就楼前被剁做肉泥。宫中火焰冲天。汉王粲同五皇后,并内省官属,复从走北宫。靳准正在宫中,环甲持戟,立于阁下,望见汉王拥五后过来,大呼:“烝贼休走!”喝众军向前,将汉王粲并五后擒祝又令军士入宫,将汉王宗室刘氏男女、少长尽皆杀之。  准自出坐殿上,靳术领甲兵环立四边,命手下军呼集百官,至殿下,谓曰:“今汉王粲不亲政事,淫乱太后,吾故杀之,自代其位。诸大臣顺者高官,逆吾者必诛!汝等心下何如?”  群臣皆不敢逆,只得山呼万岁毕。准自谓曰:“吾自称为大将军、汉天王也。”又谓胡嵩曰:“自古无胡人为天下者,今以传国玺付汝,还于晋家。”嵩不敢受,准怒杀之。又命武士将汉王粲,并五皇后宗室男女少长三百余人,斩于东市。又使人发掘元帝刘聪墓,取出棺椁焚之,烧其宗庙,尽皆灭之。  靳准既即天王位,以弟为丞相,总督中外诸军事,又遣使告司州刺史李矩曰:“刘渊屠各小丑,矫称天命,使二帝幽没,卿等辄率众扶持梓宫以还,请以上闻。”  李矩得其语,驰遣人上闻之于晋帝。晋帝大悦,使太常韩胤等前去,奉迎梓宫。  靳准欲以王延为左光禄大夫,延骂曰:“弑主逆贼,何不速杀我,以吾左目置西阳门,观相国之人也!再以吾右目置建春门,观大将军之人也!”准怒杀之。  却说相国刘曜,闻平阳大乱,每日啼哭,自长安发兵讨之。  石勒闻知,亦率精兵五万,以讨靳准,据襄陵北原。靳准探知二处起兵,亦引兵十万来迎战。勒坚壁以挫之。  十一月,呼延晏私奔来报相国刘曜,时曜兵至垒,延晏迎着,哭说靳准谋逆之事,相国曜大哭,昏倒在地,众将急曰:“死者不可复生,痛之无益。”曜停哀,命将土举哀数日。晏入内曰:“今少帝为贼所弑,殿下宜即大位,以安众心。”曜从之,乃即皇帝位于赤壁,改元戊寅为光初元年,下诏以石勒为大司马,加九锡,进爵为赵公。于是勒始进兵攻准,平阳以及羌羯,降者十余万落,勒皆从于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