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集藏
- 文评
- 翠娱阁评选十六名家小品
翠娱阁评选十六名家小品
昔人云。学道须于富贵场中闹一闹亦正欲就中寻厌离也陈姬真情种亦是真道种
◆杂着◆
禅门本草补
○禅门本草补
慧日禅师作禅门本草。云禅□甘。性凉。安心脏。袪邪气。辟壅滞。通血脉神益志。驻颜色。除热恼侞缚发解其功若神令人长寿故佛祖以此药疗一切众生病。号大药王若世明灯破诸执暗所虑迷乱幽蔽不信病在膏盲妄染神鬼流浪生死者不可救焉伤哉。余因效颦作诸味云。
讲味甘。微辛。性温阴中阳也开心胷明目除积久翳障益智不假修炼炮制但有精粗大小真膺之异须细拣择类破故纸者有毒不□入药此味远出流沙外。汉时始入中国。中国种之枝叶亦繁不似出西域者良宜量元气盛衰服之元气盛者服之即消衰者多滞鬲上舌干口燥咽喉少津液常时痞闷令人动气发嗔甚者发狂尤令人脚软不能动履中此毒者。用金刚子。棘栗球或吐或下尽吐下出宿物胸脾清虚得汗而愈一方用大棒击患人头取汗亦愈。无汗者不治。
戒味辛。微苦回甘陈人者辛味亦尽性凉。阳中阴也煅炼炮制极净。寘汗独处。便常用澡浴。其树或五叶。或八叶。或十叶或一百二十叶。大小粗细久近不同。四月八日。及腊月八日。采之良不可自取。须曾采者指示。乃得。此味号为药中之王能治百病不论元气盛衰皆宜服之元气盛者恃强不服能至狂疾哀者初服觉苦辣频频服之久自得味其药易破宜谨收藏。护惜小破坏犹可用。若大坏者不堪用也。亦有小毒偏服者损目。
定味甘。微辛。性清凉。阴中阴也安神定魄除烦热生津液产于深山者良亦有微毒。量元气盛衰服之元气盛也不抱时服。俱有効衰者多服。亦能损目。令人心战怔忡。或四肢软怯。喜睡眠。恶见人。恶闻人声或白日见鬼魅亦有勉强服之不为害者。然此味内有□毒。须鍜炼毒尽。乃可入药。有大小久近之异。有九种似天棘者不佳。草泽医人采之不入官药。其有一种土人呼为罗汉果。入药取効差小。若不拣择。悞服如天棘类者。乍得清凉。直至八万四千刧。毒亦发作发则令人下坠。不可服也。用般若汤为君。服之最验。
净土。味甘平。性清凉。中和。去秽恶。令人美颜色。长生。似莲庂有五色者。青者为最。不用煅炼炮制。四方俱有。生西方者艮。无毒不论元气盛衰人俱宜服之。元气盛者久服之白日飞身。衰者服之。亦能轻身不死。系古来人医玉合成金丹。留此灵药。属普度世间。但其味冲澹服者多无恒又此药属信信则少服亦効不信者不効若大限垂至白药不救名医袖手。但此味至心服之。从一服至七服无不効者。最忌世间腥秽等物。若夹杂服之。取効亦微。
直可补禅本草、泡炙论所不及。彰好着恶。弱门羲皇。
◆尺牍◆
寄六侄
寄四五弟
寄八舅
与丘长孺
寄梅长公
与梅衡湘
寄陶不退
○寄六侄
存亡徂迁。倏忽易岁惟夜夜入梦有若平生耳海内第一佑己既去复何心世缘玉泉清溪。山水幽绝。将有终焉之志。归期都未可定想已入社矣酌宽严之中以处家酌丰俭之中以理财寡欲养身修名避讥是所望也。
自是老于世途人。末四句皆老于世途语。
○寄四五弟
山中已有一亭。次弟作屋。辰起阅藏经数卷倦即坐亭上看西山一带堆蓝设色天然一幅米家墨气午后闲走乳窟。听泉精神日以爽徤百病不生吾弟若有来游意。极好。三月初间。花鸟更新奇来住数日烟云供养受用不尽也
白云不堪持赠春事更觉宜人
○寄八舅
自别老舅人山。无日不快。仰看堆蓝之山色。俯听跳跦之水声。神骨清。百病消除。寺内有旧庵基正据山水之胜已倾蘘鬻得。旦晚市水。修造有次苐矣。此去十五六里。即为青溪峯峦洞壑殆非人境到此饭伊蒲绝嗜欲觉得容易遣日自信于山木有缘联榻不寐遂有此一番佳境界非愚甥不能造此思路非老舅不能赏鉴也已矣已矣胸次舒泰耳目清净岂非福耶二三月丙。此中山色泉声更尝十倍。老舅如有。山行之典。当扫乳窟以□
清心冷致濯□言表。
○与丘长孺
前梅长公来得手教。知今春必入都。但恐酉卿回又当有一段聚首之趣。未能顿行耳弟春试事不知若何若非贵客即游客矣趁此色力强徤偏探名山胜水亦是快事前书说谦光最玅。然弟自觉往日涉世全是些客气近日气稍平故人谓之谦耳葢资质冲和。我远不如长孺及酉卿即已亦甚受累今将许多出头胜人意思渐渐销融便觉偃旗息鼓有许多太平气象此长孺十年前学问。我今方到之我之不及长孺远矣天下多事有锋颕者先受其祸吾辈惟嘿惟谦可以有容繁华气微山林趣重终当伴中即于村落间耳前往拜李长者坟泣然欲涕龙不潜鳞凤不戢羽何言哉兄家事不知近日若何。畜声妓一事甚能缚人本为行乐设然却有许多苦即防闲一念。费心已甚真不如开后阁纵之耳何如
殊多悟后语。实历语唯实历自悟亦悟方有实历
○寄梅长公
天下事不可知。先兄捐弃之后。家严继之。四五年后。第便是一白发老翁栖隐有分。与进取似无缘矣然以绝意世路之故微得些淡泊闲静消息彼造物者能穷我矣然不能使我不读书使我不看山水使我不学道也得其一已足消遣况兼有之乎。居山了不知都明消息。不知近况若何。古梅来附一字。草率不既。
既至穷中偏可作活今人解颐。
○与梅衡湘
久不获通候明公。然近尝了西卿处知动定。数年来俗态纷纷乃明公静而观之真所谓长安虽闹我国晏然者也此乃不动声色而措天下千泰山之安手段非真实学问何以有此自秃翁去后。绝无可与言者近日京师有志者都向事相上理会。□□□微取证一脉。殆将绝矣。□公周旋否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中郎虎贲。
静镇殊难○语中尝诩诩卓老固知是一宇中可人□之者何意
○寄陶不退
弟自家严捐弃之后。已□□庵玉泉山中将终老焉。以故不得常居家中。故往来诣问阙如人情世态堪为□哭仁兄会计偕舍亲辈。自当知其详也。□道二十余年。种种不见得力熟处愈熟生处愈□明年当往东南求友不独明眼悟道人可为我□宗□□有志学道十分以生死□念□□是弟辈之□□也
翠娱阁评选袁中郎先生小品 明 袁宏道着
◇袁中郎先生小品◇
序
卷一 序 引 广庄 解 述 记
卷之二 纪游 传 疏 祭文 志铭 题跋 书 尺牍
●序
叙袁中郎先生小品
夫人无事不欲行其胸臆至文字动思摹古曰如是方合某格如是方同某人句程字仿日变月移以就之且踵艰深之习辄作□僚学庄严之泒便为翁仲生旦丑净□受世转不解有我良可痛矣不知文章亦自抒其性灵而已揉直作曲斲圆成方一种灵气乃受屈折剥削止水断山有何生韵牛郎叙会心集大有取于趣小修称中郎诗文云率真率真则性灵现性灵现则趣生即其不受一官束缚正不蔽其趣不抑其性灵处夫士桮桊其已以比时祗博一官至不受官制必解脱后快更何事得转移哉冲口信手具写其中郎中郎遂自成一中郎矣然趣近于谐谐则韵欲其远致欲其逸意欲其妍语不欲其沓拖故予更有取于小品
壬申日南至钱塘陆云龙雨侯甫题
●翠娱阁评选袁中郎先生小品卷一
钱塘陆云龙雨选
公安袁宏道中郎着
宣城梅 羮子和阅
序
引
广庄
解
述
记
◆序◆
陶孝若枕中呓序
谢于楚历由草引
叙陈正甫会心集
叙四子稿
送江陵薛侯入觐序
寿邹南皋先生六十序
寿洪太母七十序
○陶孝若枕中呓序
夫迫而呼者不择声非不择也郁与口相触卒然而声有加干择者也古之为风者。多出于劳人思妇夫非劳人思妇为藻于学士大夫郁不至而文胜焉故吐之者不诚听之者不跃也余同门友陶孝若。工为诗。病中信口腕率成律度夫郁莫甚于病者其忽然而鸣如瓶中之焦声水与火暴相激也忽而展转诘曲如灌木之荧风悲来吟往不知其所受也要以情真而语直故劳人思妇有时愈于学士大夫而呻吟之所得往往快于平时夫非病之能为文而病之情足以文亦非病之情皆文而病之文不假饰也是故通人贵之。
凡郁中所出。每得趣。石公形容描写葢亦尽矣。
○谢于楚历由草引
古云诗能穷人。又云诗非能穷穷者而后工也夫使穷而后工。曹氏父子当为伧夫。而谢客无芙蓉之什。昭明兄弟要以纨绮终也。唯云诗能穷人大似有之管城亲而牙筹疏一不合也气高语率令人自远二不合也富者恶其厉缗仇之若敌贵者忌其厉官避之若祟三不合也有一干此。皆足以穷。而况并之。故云一日执管。二朝废饔。妻子之所羞。而宗党之所怒。也是物者。何益人秋毫事而余辈酷嗜。之余与于楚交有年。初于歙。再于白下。于广陵。于燕市。每见必以诗相质。力追作者。今春忽见于柳浪衣上尘寸许是则梦想不及者也。问别来何所遇嘿无语。试解其装但见其诗益富语益奇而他无有余叹曰谢郎穷若此。而诗不止。是中殆有鬼。非命也。善乎坡公之谓王子立也。有致穷之具而与子瞻为亲気欲往求鲁直。其穷殆未易瘳也余才不逮古人。而穷不啻过之。世人之见余者。皆唾畏其气相沾染也。于楚访予深山。是予大幸。然两人者。其气味适足以相增益。甚非趋避之道也。于楚不能忍穷。幸且焚笔研。余亦从此改业焉。
文以趣胜大堪捧腹。
○叙陈正甫会心集
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又其下。则有如苏州之烧香煑茶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面无端容。目无定晴。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人生之至乐真无踰于此时者孟子所谓不失赤子。老子所谓能婴儿葢指此也趣之正等正觉最上乘也山林之人。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故虽不求趣而趣近之愚不肖之近趣也以无品也品愈卑故所求愈下或为酒肉。或为声伎率心而行无所忌惮自以为绝望于世故举世非笑之不顾也此又一趣也迨夫年渐长。官渐高品渐大有身如梏有心如棘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余友陈正甫深于趣者也。故所述会心集苦干人。趣居其多。不然虽介若伯夷。高若严光。不录也噫孰谓有品如君。官如君。年之壮如君。而能知趣如此者哉。
自然二字。趣之根荄。不尔癖耳累耳。
取赤子。次及愚不肖。石公真是具眼。
○叙四子稿
今世禁文体者日益厉而时文之轨辙日益坏上之人刻意求平下之人剖意求奇所标若此。所趋若彼岂文体果不足正哉夫禁士者一人。取士者又一人。士向利则德故从取不从禁即不然。令禁士者取士。将一出于平而平不胜取不得不求其异者求其异者而平者自斥虽欲自守其禁不可得也势为之也余谓文之不正在于士不知学圣贤之学惟心与性今试问诸业举者。何谓心。何谓性如中国人语海外事茫然莫知所置对矣焉知学。既不知学于是圣贤立言本旨晦而不章影猜响觅有如射覆深者胜之以险丽者夸之以表诡者张之以贷义本浅也而艰深其词如佥夫小人之匿其心以欺人者也故曰险也词本芜也而雕绘其字如纨袴子弟目不识丁徒以衣餙相矜故曰表也理本荒也而剽窃二氏之皮肤如贫无担石之人掯富家之囷以夸示乡里也故曰贷也三者皆由于不知学。智穷能索。自不得不出于此。为主司者既不能详别其真伪故此辈亦往往有幸中者后生学子。相与尤而效之。而文体不可复整矣故士当教之知圣学耳知学则知文矣禁何益哉门人某等留心学问。其为文根理而发。无浮词险语。是可喜也。故识其前以告都人士之为文者。
奇亦何害。但犹是取其险。取其表。取其贷耳。安能得亡。
○送江陵薛侯入觐序
当薛侯之初令也。珰而虎者。张甚。郡邑之良。泣而就逮。侯少年甫任事。人皆为侯危。侯笑曰。不然。此蒙庄氏所养虎者也猝饥则噬人而猝饱必且负嵎吾饥之使不至怒。而饱之使不至骄。政在我矣。已而果就约。至他郡邑暴横甚。荆则招之亦不至。而是时适有播酋之变。部使者檄下如雨。计亩而诛。计丁而夫。耕者哭于田。驿者哭于邮。而荆之去川也迩。沮水之余。被江而下。惴惴若不能一日处。侯谕父老曰。是釡中鱼何能为。戒一切勿嚣。且曰奈何以一小逆疲吾赤子。诸征调皆缓其议。未几果平。余时方使还。闻之叹曰。今天下为大小吏者皆若此。无忧太平矣。小民无识。见一二官吏与珰相持而击。则羣然誉故激之名张而调之功隐吾务其张而不顾其害此犹借锋以割耳自古国家之祸造于小人而成于贪功幸名之君子者十常八九故自楚蜀造祸以来。识者之忧。有深于珰与夷者。辟如病人冀病之速去也。而纯用攻伐之剂其人不死于病而死于攻今观侯之治荆。激之耶。抑调之耶。吏侯一日而秉政其不以贪功幸名之药毒天下也审矣侯为人丰颐广额。一见知其巨材。今年秋以试事分校省闱。首取余友元善。次余弟宗郢。元善才识卓绝。其为文骨胜其肌。根极幽彻。非具眼如侯。未有能赏识其儁者。余弟质直温文。其文如其人。能不为师门之辱者。以此二士度一房。奚啻得五。侯可谓神于相士者也。侯之徽政不可枚举。畧述其大者如此。汉庭第治行。讵有能出侯上者。侯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