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张立斋考异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诰作语,御览诰作语。
  立斋按:从语是。
○在三同极。
  梅本同作罔。注云:「元作同,许改。」凌本黄本并同。御览作罔。
  立斋按:杨校云:「同极」据晋语:「事之如一」之意者非是,罔极者,言君子师三者之恩,固罔极也。
○汉高祖之敕太子。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无祖字。
○及马援已下各贻众戒。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己作以。
  立斋按:杨校举刘向诫子书,谓舍人小误者非,以马书传世称着而言。
○足称母师也。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也作矣。
○教者效也。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效作效。
  立斋按:御览非,效俗体通效,说前见。
○文教丽而罕于理。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罕下有施字。
  立斋按:王校删「于理」二字,指理为政理,故下言治体乘也。北海文丽而理乘,故败也。王校云:「乃施误为于辞,不可通,乃加理以足之」....云云,诚无此理也。以意删之,而以意说之也,殊误。
○若诸葛孔明之详约。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约作酌。
○辞之善也。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及御览辞作教。
○有命在天明为重也。
  梅本作「有命自天,明命为重」,凌本黄本并同。
  立斋按:梅本是。
○师氏诏王为轻命。
  黄本同。梅本王下有「明诏为轻」四字,凌本同。
  立斋按:宜作「师氏诏王,明为轻也」。
○兆民尹好。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范注:「尹当作式。」杨校云:「当作伊。」图书集成一三七引正作伊。
  立斋按:杨校可从。
     檄移第二十
○昔有虞始戒于国。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虞下有氏字。
  立斋按:此句与下句六字为偶,御览非。
○周将交刃而誓之。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无而字。
○古有威让之令令有文告之辞。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明钞本御览该作仪,无令字,告作诰。
  立斋按:据周语让字不误,下令字衍。
○惧敌弗服。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弗作不。
○刘献公之所谓。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无之字。
○董之以师武者也。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师武作武师,御览正作武师。
  立斋按:御览是,武师犹兵众也。
○齐桓征楚告菁茅之阙。
  梅本告作诰,菁作苞,凌本黄本并同。御览作菁。
  立斋按:左传作苞茅,谷梁作菁茅。
○檄者皦也。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明钞本御览皦作皎。
  立斋按:皦见诗王风:「有如皦日。」皎见诗陈风:「月出皎兮。」皦、皎字通,见玉篇。
○宣露于外。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露作布,王校据御览玉海补,盖露报不封,播诸视听者也。
○龚行天罚。
  梅本凌本黄本龚并作恭。
  立斋按:恭龚古通。
○诸侯御师。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御作御。
○亦且厉辞为武。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亦且作抑且。
○衡风所系。
  梅本凌本黄本衡并作冲。系并作击。注云:「冲元作衡,系元作系。」
  立斋按:楚辞河伯:「冲风起兮水横波。」冲风与欃枪对:击与扫对,从击冲是。
○惩其恶稔之时。
  梅本凌本黄本主同。王校御览惩作征,范注引孙云惩作乘。
  立斋按:惩征互通,荀子正论篇:「恶且征其来也。」又与征通,史记三王世家:「非教士不得从征。」王校改惩为征,非是。
○摇奸宄之胆订信慎之心。
  梅本慎作顺,凌本黄本并作慎。御览奸宄作奸凶,慎作顺。
  立斋按:书舜典「寇贼奸宄汝作士」周礼秋官司刑注,「由内为奸,起外为宄,」从奸宄是。
○有其三逆。
  梅本有作布,凌本黄本御览并同。
  立斋按:从布是。
○而辞切事明。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王校引宋御览辞作意。
○陈琳之檄壮有骨鲠。
  梅本檄下有豫州二字。注云:「豫州元脱。」御览无豫州二字,有作于。
○章密太甚。
  梅本密作实,凌本黄本并作密。御览密作实。
  立斋按:章易垢卦:「品物咸章。」章、明也,章密者、犹揭其隐私也。密指其发兵摸金而言。章其不可告入密也,故云太甚,密字是,王校据改从,实非是。
○发兵模金。
  梅本模作摸,凌本黄本并同,王失校。
  立斋按:模误。
○诬过其虚。
  梅本虚作虐,凌本黄本并同。
  立斋按:作虐是。
○皦然露骨矣。
  梅本露骨作露布。注云:「孙改,一本作暴露。」梅本凌本御览并同。御览无矣字。
○敢指曹公之锋幸哉免袁党之戮也。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范注:「孙云,御览无敢止二字。」纪评云:「指当作撄。」王校云:「御览无此二句。」
  立斋按:此二句当置「诬过其虐」之下然字之上,幸哉之哉衍文,王校非。
○桓公檄胡。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作桓温。
○或述此休或叙彼苛虐。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作「或述休明,或叙否剥。」
  立斋按:从御览述此叙彼四字为长。
○算强弱。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算作验。
○凡此众条。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王校引宋本御览条作作。
○莫或违之者也。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之字在莫字下。
○无所取才矣。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铃木云:「才当作材。」
  立斋按:才材古通。
○言约而事显。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约作简。
○烦命资移。
  梅本烦作顺。注云:「元作烦,曹改。」凌本黄本御览并同。命御览作众。
○坚用符契。
  梅本用作同,注云,「元作用,曜改,」凌本黄本并同。御览同作明。
  立斋按:下句亦有同字,以御览作明是。
○而体义大同。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义字无,同下有也字。
  立斋按:应作「意则小异,而体乃大同」。
○三驱驰刚。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纪评云:「刚疑作纲。」
  立斋按:纪评是。
○推压鲸鲵。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推作惟。
  立斋诰:推压与下文抵落为偶,黄本误。
○移宝易俗。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宝、王校引徐云,作风。黄本注云:「宝一作实。」
  立斋按:王校从风字,若是「移风易俗」,与下「草偃风迈」,嫌重似非,而宝实二字又欠解,存疑为是。
      封禅第二十一
○绿图。
  梅本凌本黄本绿并作录,纪评云:「录当作绿。」
  立斋按:正纬篇:「尧造绿图,昌制丹书。」绿图见河图挺左辅,丹书见大戴记,范注谓纪说无考非是。
○夷吾谲陈。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黄本注云:「陈当作谏。」纪评云:「陈训敷陈,不必改谏。」
  立斋按:陈谏皆通,谏本诗大序,主文而谲谏。陈本书咸有一德,乃陈戒于德。
○距以怪物。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铃木云:「闵本作拒。」
  立斋按:距拒古通,荀子法行篇:「欲来者不距。」注云:「与拒同。」
○铭号之秘祝。
  梅本铭作名。注云:「元作铭,朱改。」祀作祝。注云:「元脱朱补。」纪评云:「铭字不误。」
  立斋按:铭说文,记诵也,故言「铭号。」纪云,铭字不误,本此,朱改非。秘祀从秘祝是,古有秘祝之官,见史记孝文纪。周礼春官有大祝掌六祝之辞,祀为形误。
○天之壮观。
  梅本作「祀天之壮观矣」,凌本黄本并同。
○秦始皇铭岱。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作秦皇。
  立斋按:明诗篇,秦皇灭典,与此同,始字衍。
○请德铭勋。
  梅本请作讄。注云:「元作请。」凌本黄本请并作诵。
  立斋按:梅本作讄,音垒,说文祷也。王校误从诵非。又讄今作诔。
○文字张纯。
  梅本字作自。注云:「字符作自。」凌本黄本并同。
  立斋按:上文,文自李斯,梅本改是。
○叙离分。
  梅本分作合。注云:「元脱许补。」凌本同,黄本分作离。注云:「元脱许补。」一本作合,黄本所据梅本或异。
  立斋按:分为合之形近致讹,从合是。乱亦可通,盖下言武功,上言离乱,有乱必勘,自相偶属也。
○骨掣靡密辞贯圆通。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王校云:「制原作掣,义不可通,今改,且疑骨亦体之坏文。」
  立斋按:掣,牵取也,靡密犹致密,骨取其靡密,而辞贯其圆通,骨与辞,亦具表里内外之意。掣字亦见尔雅,句本甚协,而王校率意,非是。
○雅有懿乎。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纪评云:「乎当作采。」
  立斋按:从采是。
○丽而不典。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杨校云:「丽当作靡。」
  立斋按:典引序原作靡,杨校是。
○风末力寡。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范注云:「风末当作风昧。」
  立斋按:范注改昧字甚误,史记韩安国传:「风末力衰也」之句,实舍人所本,出处甚明。参注订,檄移篇注。
○文理烦序。
  梅本烦作顺。注云:「曹改。」凌本黄本并同。杨校云:「按烦颇形近,故曹学佺改为颇,黄氏英声,为舍人所本。
  立斋按:今检梅本曹改,明明为顺字,黄本据之不误。夫顺者,序当以顺为归。尔雅释古云:「舒业顺叙也。」疏「顺本不逆而有叙也,」叙通序,宜从顺序为是,杨校谓黄本失据,失检甚误。
○而日新其来者。
  梅本来作采,凌本黄本并同。
  立斋按:从采是。
○声英克彪。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杨校云:「声英二字当乙,始能与上逖听句相对。」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蜚英声,为舍人所本。
  立斋按:杨校云,声英二字当乙,实谬误之甚,声英出处甚明而赞文为四字韵文,若乙去二字尚可读乎。
     章表第二十二
○伊尹书诚。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诫作戒。
  立斋按:戒诫古通,易系上:「小惩而大诫。」
○又作书以缵。
  梅本缵下注云:「当作赞。」凌本黄本并同。御览作缵。
  立斋按:赞、囋、赞互通,缵,诗书皆作训继,御览非。囋见荀子,赞则后起字,王失校。
○言事于王。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及御览王并作主。
  立斋按:据「降及七国」句,则王字是。左传昭廿八年:「成鲋对魏纾曰,主之举也,近文德也矣。」大夫之臣称其大夫亦可曰主也,主是泛称,则此从王是。
○汉定礼仪。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王校引明钞本御览作「汉初定仪」,另本定仪作定制。
  立斋按:汉初定制,与上文秦初定制句重,则依王校从钞本御览非。盖「汉定礼仪」,已见史记汉高命张苍等定礼仪,则有明文也。
○四曰议。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议上有驳字。
  立斋按:议始见于易节卦:「君子以制度数议德行。」又周官:「议事以制。」驳议指议中之执异者而言,见蔡邕独断,是驳议属于议之一体也。
○奏以按劾。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按作案。
  立斋按:按案互通,亦通作桉见正韵。
○表以陈情。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请作情。
○赤白曰章。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赤白作青赤。
  立斋按:赤白日章,见考工记,杨校是。
○表者标也。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标作摽。
  立斋按:摽、拊心貌。诗邶风:「寤身有摽。」又说文:「击也。」与标殊旨,于表无涉,御览非。
○谓德见仪。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见下有于字,与御览同。
○章表之目。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章表作表章。
○经国之枢机。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无之字,枢机作枢要。
○而在职司也。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作「布在职司也。」
○左雄奏议。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奏作表。
○胡广章奏。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奏作表。
○昔晋文受册三从命。
  梅本下有辞字。注云:「元脱朱补。」凌本黄本并同。御览册作策。
○曹公称为表不止三让。
  御览同,梅本止作必,凌本黄本并同。
  立斋按:据曹本传作「不止」是。
○所以魏初表章。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表章作章表。
○则未足美矣。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无美字。
○至于文举之荐弥衡。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于作如。
○志尽文畅。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畅作壮。
○则其标也。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标作摽。
  立斋按:左哀十二年:「无不摽也。」又诗台南:「摽有梅。」击落之义,御览非。
○应物掣巧。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掣作制、纪评云:「制字是」。
○逮晋初笔札。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逮作迨。
○则张华为俦。
  梅本俦作。注云:「元作俦。」御览俦作,曹学佺云:「俦字亦通。」
○世珍鹪鹩莫顾章表。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无此八字。
○信美于往载。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注云:「载一作册。」御览作载。
  立斋按:载,记载也。书洛诰:「丕视功载。」注:「视群臣有功者,记载之。」从载是。
○序志显类。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显作联。
  立斋按:书泰誓:「天类显道,厥类惟张。」显类二字本此,御览非。
○原夫章表文为用也。
  梅本文作之。注云:「元作文谢改。」凌本黄本并同。御览文作之,无也字。
○表以致禁。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御览禁作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