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集藏
- 文总集
- 晚清文选
晚清文选
自盗贼起粤西,蹂躏吴越秦楚,边省亦寇攘骚然。在上修文不暇给,为士者乃始失所恃。吾贵州已两科废省试,府州县岁考,至有停十年者。生童望考途,无去处。力不能提刀杀贼,建军功,致尊显,复不能钻营长官,借奏书尸 名保举,又不能因缘勾当公事,稽团务,庀厘局,中间乾没,以苟且养妻儿。城乡富家子弟,倘佯怃岁月,莫就师。贫者舍策而易业,则欲倚舌耕求束修之奉,又贱且难也。
吾意此时当有权宜之法,以收士心而振士气。如宋因军兴诏川陕类试,未尝必至京师也。宋元明乡试,皆即台秩选聘属官,及家居士大夫,或儒士主考,亦未尝必遣京朝官也。或可仿其意行之。而无一二府为足蒇事地。然则,士生此邦,值此时,如之何其不怨!吾又意士诚志圣人之道,听命于天人者,诚无如何矣。自修其可恃,而亦无如何哉!是固难为一概道也。
表弟黎莼斋行谨而能文。自弱冠补廪膳生,久屈于不试。将适武昌,省其从兄。拟足资遂北,附顺天乡试。过我言别。此其计良苦。然计此行至綦市登舟,出涪陵鱼复,下三峡秭归夷陵,顺流趋荆州,经洞庭之口,及大别而拜汝兄。若复前去,更过雪堂,观庐岳,北历徐兖,瞻光日下,水陆不止万里。风樯轮辙之间,睾然想望孔孟之所为教,程朱之所为学,以及屈宋李杜欧苏之所发为文章,必有相遇于心目间者。则意斯行也诚快。彼听命于天人者,虽不可知,而在已者所得多矣。况以子之才,又在必售之数乎?行矣。吾虽衰,犹能待他日归而观子之所得也。
☆曾国荃○统筹闽粤浙三省防务片
海防区分南北洋,而山东之烟台,归北洋兼辖,闽浙粤三口,归南洋兼辖。烟台只有一口,尚易兼顾。闽粤则有台澎金厦雷琼之散布。浙江则有定海镇海之要隘。道远则经营匪易,隔省则呼应欠灵。今津沽吴淞等处既拟增雷快铁甲等船,福建广东浙江三省,亦须速筹巨款,及时制备,庶无事则各为操练,有事则立调应援,以期声势联络,巩固海疆。各省督抚臣,皆具深谋远识。何省应增何项船只若干,或由厂自造,或由外国订购,亦宜趁此决计自强,通力合作。相应请旨敕下各该省,赶速筹商,奏明办理。至近日西人陆战,皆用炮队当先,而以后膛洋枪继之。臣处有由滇粤台北前敌观战来者,言之甚详。是陆兵从前专练洋枪,以后更宜加练炮队。所需后膛枪炮,尤为最要之军械。一经海口封禁,购办无从。似须先事购备。并添购机器,推广仿造,庶免缺乏之虞。除饬上海金陵两机器局遵照妥办外,一并请旨敕下闽粤等省,预行筹备。洵于防务有裨。
☆李鸿章○派员携带幼童出洋并应办事宜疏
窃臣等拟选聪颖子弟,前赴泰西各国肄习技艺,以培人材,业于十年七月初三日专摺会奏在案。旋准总理衙门覆奏,不分满汉子弟,择其质地端谨,文理优长,一律送往。每年所需薪水膏火,准于江海关洋税项下借拨等因,知照前来。
伏查挑选幼童出洋肄业,固属中华创始之举,抑亦古来未有之事。所有携带幼童委员,联络中外,事体重大,拟之古人出使绝域,虽时地不同,而以数万里之遥,需之二十年之久,非坚忍耐劳,志趣卓越者,不足以膺是选。查有奏调来江之四品衔刑部候补主事陈兰彬,夙抱伟志,以用世自命。挹其容貌,则粥粥若无能,绝不矜才使气。与之讨论时事,皆洞烛几微。盖有远略而具内心者。又运同衔江苏候补同知容闳,前在花旗等处最久,而志趣深远,不为习俗所囿。同治二年,曾派令出洋购买机器。该员练习外洋风土人情,美国尤熟游之地。足以联外交而窥秘钥。以上二员,上次摺内业经奏明,均堪胜任。相应请旨饬派陈兰彬为正委员,容闳为副委员,常川驻扎美国,经理一切事宜。此时不敢遽请奖叙。将来办有成效,再由臣等从优酌保。
至挑选幼童,应在上海先行设局。头批出洋后,即挑选次年之第二批,又挑选第三年第四年各批。与出洋之员,呼吸相通。查有盐运使衔候补知府刘翰清渊雅纯笃,熟悉洋务。业经檄令总理沪局事宜。所有驻洋及在两局中外大小事件,由陈兰彬等互相商办,各专责成。兹将臣等前奏所未及者,酌拟应办事宜,开列清单,恭呈御览。仰恳天恩饬下总理衙门,核覆施行。
附出洋应办事宜六条:
一挑选幼童,不分满汉子弟,年十二岁至二十岁为率。收录入局,由沪局委员,查考中学西学,分别教导。将来出洋后,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每遇房虚昴星等日,正副二委员传集各童,宣讲《圣谕广训》,示以尊君亲上之义。庶不至囿于异学。
一幼童选定后,取具年貌籍贯,暨亲属甘结,收局注册。在沪局肄习,以六个月为率。察看可以造就,方准资送出洋。仍由沪局送册报明通商大臣,转咨总理衙门查考。至洋局课程,以四个月考验一次。年终分别等第报查。其成功则以十五年为率。中间艺成后,游历两年,以验所学。然后回至内地,听候总理衙门酌量器使,奏明委用。此系选定官生,不准半途而废,亦不准入籍外洋。学成后,不准在华洋自谋别业。
一出洋委员及驻沪办事所有内外往来文件,应刊给关防。洋局之文曰:奏派选带幼童出洋肄业事宜关防。沪局之文曰:总理幼童出洋肄业沪局事宜关防。均经臣刊刻饬发,以资信守。
一每年八月颁发时宪书,由江海关转交税务司,递至洋局。恭逢三大节以及朔望等日,由驻洋员之率同在事各员,以及诸幼童,望阙行礼,俾娴仪节而昭诚敬。
一出洋办事,除正副二委员外,拟用翻译一员,教习一员。查有五品衔监生曾恒忠,究心算学,兼晓沿海各省土音,堪充翻译事宜。光禄寺典簿附监生叶源浚,文笔畅达,留心事务,堪充出洋教习事宜。业由臣檄饬遵照,届时同正副委员一并前往。
一每年需用经费,查照奏定章程,于江海关洋税项下指拨。洋局用款,下年应用之项,于上年六月前,由上海道筹拨银两,眼同税务洋司汇寄外,交驻洋之员验收。其沪局用款,即交沪局总办支销。惟原奏系二十年内共用一百二十万金,约计每年须六万两。而细加推算,分年应用之款,参差不齐,不能适符六万之数。如首数年沪上设局,幼童齐往,用款较钜。第四年竟至八万九千六百余两。末数年幼童已归,用款较减。第十九年仅需二万三千四百余两。此外各年递推,亦皆多寡悬殊。兹有陈兰彬等核开清单,某年应用银若干,交江海关道署存照,按年寄洋,仍由该道分析造报,以昭核实。
○选派闽厂生徒出洋习艺并酌议章程疏
窃臣葆桢前于同治十二年十一月,奏陈船工善后事宜摺内,请于闽厂前后学堂,选派学生分赴英法两国学习制造驾驶之方,及推陈出新,练兵制胜之理。速则三年,迟则五年。拟令船厂监督日意格详议章程,经总理衙门,议请敕下南北洋大臣会商熟筹等因。奉旨依议。钦此钦遵在案。旋因台湾有事,倥偬未及定议。
上年臣等筹议海防摺内,于出洋学习一事,焉不谋同辞。及臣日昌、臣赞诚先后接办船政,察看前后堂学生内秀杰之士,于西人造驶诸法,多能悉心研究。亟应遣令出洋学习,以期精益求精。臣等往返函商,窃谓西洋制造之精,实源本于测算格致之学,奇才迭出,月异日新。即如造船一事,近时轮机铁胁,一变前模,船身愈坚,用煤愈省,而行驶愈速。若不前赴西厂观摩考索,终难探制作之源。至如驾驶之法,近日华员亦能自行管驾,涉历风涛。惟测量天文沙线,遇风保险等事,仍未得其深际。其驾驶铁甲兵船,于大洋狂风巨浪中,布陈应敌,离合变化之奇,华员皆未经见。自非目接身亲,断难窥其秘钥。查制造各厂,法为最盛,而水师操练,英为最精。闽厂前堂学生,本习法国语言文字,应即令赴法国官厂学习制造。务令通船新式轮机器具,无一不能自制,方为成效。后堂学生本习英国语言文字,应即令赴英国水师大学堂,及铁甲兵船学习驾驶,务令精通该国水师兵法,能自驾驶铁船于大洋操战,方为成效。如此分途学习,期以数年之久,必可操练成才,储备海防之用。至学生中有天资杰出,能习矿学化学及交涉公法等事。均可随宜肄业。
惟人数既多,道里辽远,非遴选贤员,派充监督,不足以资统驭而重责成。查有三品衔候选道李凤苞,学识闳通,志虑远大,于西洋舆图算术,及各国兴衰源流,均能默讨潜搜。中外交涉要务,尤为练达。实属不可多得之才。以之充派华监督,必能胜任。至访询各国官厂官学,安插学生,延请洋师,仍应有情形熟悉之员,联络维持,主客方无隔阂。臣葆桢原奏所称正一品衔闽厂监督日意格,前已回国。经臣等催调来华,商办一切。该员久襄船政,条理熟谙。于船厂学生,情谊亦能融洽。以之派充洋监督,必可胜任。
六月间,李凤苞、日意格二员来津,禀商臣鸿章。适有烟台之役,即携该员等同往,饬令筹议章程。滇案结后,曾将该员等所议各节,抄送总理衙门核夺。兹经臣等再四讨论,复与李凤苞、日意格切实核减学生员数,以三十名为度。肄习年限,以三年为度,责以成效,严定赏罚。出洋经费,分年汇解,约共需银二十万两。此项经费,必应筹定有著之款。臣鸿章前议由闽省额拨南北洋海防项下酌提动用,先尽厘金拨解。厘金不敷,即在闽海关四成洋税项下,就近凑拨。旋准福州将军臣文煜咨称,闽关四成洋税,无存款。俟第六十五结届满,再行核数拨解等因。新授闽浙督臣何过保定时,臣与面商一切,亦深以为然。兹由臣日昌函致臣鸿章,议定由闽省厘金项下筹银十万两,闽海关四成洋税项下筹银五万两,船政经费项下,匀拨银五万两。是此项二十万之数,均已议有著落。查照分年汇解章程,第一年七万三千两有奇,第二年六万有奇,第三年五万八千两有奇,并游历及应支教习修金等费,随时核计拨汇。闽力虽甚拮据,必能酌量缓急,以符定议。应请于海防额饷内,作正开销。
查西洋各国,均以中国遣人赴彼学习为和好证验。前派幼童赴美国,英使即有该国大书院极多,将来亦可随时派往之语。秋间,滇案议结时,臣鸿章面告威妥玛,以拟遣学生赴英学习。该使允俟总理衙门知照到日,转致本国外部。九月间,威妥玛回国过晤,臣复与商明照办。惟该国兵船,定例稍严。闻日本近时已有七人在英兵船学习。臣在烟台阅视洋操,即见有日本武弁在英国铁甲船,随同操演。今议学生分班送往,又有郭嵩焘等驻英商办,当无碍难之处。至法使白来尼屡以日意格办船有效为言。此举亦该使所深愿。现拟令该监督等率同学生,于明年正月启行。应请敕下总理衙门,迅速分别知照英法驻京公使,令其转达本国,妥为照料。臣鸿章于本年三月间,因洋员李劢协回国之便,派令武弁卞长胜等七人,同赴德国军营学习兵技。当时未派监督,心甚悬念。此次李凤苞出洋,饬令该员按三月一次,由轮车驰赴德国兼查卞长胜等功课。并请总理衙门酌量照会德国驻京公使,一体知照办理,
近自同治十二年筹遣幼童赴美学习之后,上年日意格回国,臣葆桢遣学生数名,随往游学。本年臣鸿章又遣卞长胜等赴德国学习。此次又派李凤苞等率领学生分赴英法两国。从此中国端绪渐引,风气渐开。虽未必人人能成,亦可拔十得五。实于海防自强之基,不无裨益。谨将臣等筹议船政学生出洋章程及经费数目,分缮清单,恭呈御览。仰恳饬下总理衙门核准施行。
○续选派闽厂生徒出洋疏
窃臣鸿章于光绪二年十一月,会同前南洋大臣沈葆桢等,奏明选派闽厂前后学堂制造学生十四名,艺徒四名,驾驶学生十二名,分赴法国官厂及英国水师学堂铁甲兵船学习制造驾驶之方,及推陈出新,练兵制胜之理。所需经费,由闽省额拨南北洋防经费内酌提动用。旋议定闽省厘金项下筹银四分之二,闽海关四成洋税及船政经费项下各筹拨银四分之一。按照章程,分年汇解。该学生等出洋后,均能悉心考究,窥见门径。虽所造深浅不同,尚不为故步所域。多已学成期满,陆续回华。其驾驶学生出色者,则有刘步蟾、林泰曾等,制造学生出色者,则有魏瀚、陈兆翱等。经臣等量材器使,或派管驾蚊船快船,或在船政差遣,及派往外洋为铁甲船监工。其余亦分任要务,各效所长。
惟现值整顿水师,研精船械,规模日扩,事事需才,尤觉不敷分布。臣鸿章于光绪五年九月,会同沈葆桢奏明闽局出洋生徒,应予蝉联就学,以储后起之秀,而备不竭之需。奉旨允行在案。查船政前后学堂生徒,初次选择三十人出洋,已拔其尤。其续入学堂者,年资稍浅,遴选较难。然育才之要,宜使迭出而不穷,日新之功,不可一得而自画。臣鸿章与臣兆棠往返咨商,拟定续选前学堂学生八名,后学堂学生六名,出洋肄业,并拟分拨经费银十万两,陆续汇解出使大臣兼肄业监督李凤苞收支。并请由出使英法大臣曾纪泽,会同督率照料。惟查后学堂学生内有许兆箕等四名,先经臣鸿章调赴天津派充水师学堂教习,及威远练船教练水手,皆有要差,碍难遽令出洋。现计后学堂学生仅有二名。合之前学堂学生八名,共有十名,先行尽数派员送至香港登舟出洋。余俟选择得人,续派前往。所需经费,仍应由福州将军及福建督抚臣与臣兆棠查照成案,分年匀拨接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