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详注

  于是凛秋暑退,熙春寒往。楚辞曰:窃独悲此凛秋。字书曰:凛,寒也。左氏传,张趯曰:火星中而寒暑乃退。老子曰:众人熙熙,如登春台。河上公注:熙熙,淫情欲也。熙春,阴阳交通,万物感动,登台观之志意淫,故曰熙春。广雅曰:熙,炽也。易曰:暑往则寒来。微雨新晴,六合清朗。吕氏春秋曰:神通乎六合太夫人乃御版舆,升轻轩,礼记曰:诸侯曰夫人。注:夫之言扶也,言能以礼自扶。版舆,车名。傅畅晋诸公赞曰:傅祗以足疾,版舆上殿。版舆,一名步舆。周迁舆服杂事记曰:步舆方四尺,素木为之,以皮为襻,掆之,自天子至庶人通得乘之。远览王畿,近周家园。周礼曰:方千里曰王畿。体以行和,药以劳宣。尔雅释言曰:宣,徇遍也。郭璞注曰:皆周遍也。杜预左传注曰:宣,散也。常膳载加,旧痾有痊。说文曰:痾,病也。庄子曰:今余病少痊。司马彪曰:痊,除也。席长筵,列孙子。柳垂阴,车结轨。曹子建名都篇曰:列坐竟长筵。言屈轨不行也。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曰:结轨还辕。张揖曰:结,犹屈也。陆擿紫房,水挂赪鲤。马融高第颂曰:黄果扬芳,紫房溃漏。张载安石榴赋曰:紫房独熟。毛苌诗传曰:赪,赤也。或宴于林,或禊于汜。史记曰:武帝禊灞上。续汉书曰:三月上巳,宫人皆禊于东流水上,自洗濯,拂除宿疾垢也。风俗通曰:禊者,絜也。仲春之时,于水祓除,故事取于清絜也。尔雅曰:穷渎曰汜。郭璞注曰:水无所通也。尔雅曰:水决复入曰汜。昆弟班白,儿童稚齿。王隐晋书曰:兄御史释,弟燕令豹。礼记曰:班白不提挈。尔雅曰:幼,稚也。方言曰:稚,小也。称万寿以献觞,咸一惧而一喜。毛诗曰:万寿无疆。史记曰:武安君起为寿。如淳曰:上酒为称寿。黄香天子颂曰:献万年之玉觞。论语,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安国曰:见其寿则喜,见其衰老则惧。寿觞举,慈颜和。舞赋曰:严颜和而怡怿。浮杯乐饮,丝竹骈罗。说苑曰:公承不仁,举大白浮君。广雅曰:浮,罚也。汉书曰:陈平厚具乐饮太尉。风俗通曰:丝曰弦,竹曰管。西京赋曰:蓬莱而骈罗。顿足起舞,抗音高歌。杨恽报孙会宗书曰:奋袖低卬,顿足起舞。傅武仲舞赋曰:抗音高歌,为乐之方。人生安乐,孰知其佗?佗,谓荣贵也。国语曰:晋文公适齐,齐侯妻之女,甚善焉。文公曰:人生安乐,孰知其佗。
  退求己而自省,信用薄而才劣。论语,孔子曰:君子求诸己。曾子曰:旦就业,夕而自省。奉周任之格言,敢陈力而就列。论语,孔子曰: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论语考比谶,赐问曰:格言成法,亦可以次序也。几陋身之不保,尚奚拟于明哲。尔雅曰:几,近也。孟子曰: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毛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此安仁不自保,何更拟于昔之哲人,而登官位于世也。仰众妙而绝思,终优游以养拙。老子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毛诗曰:优哉游哉,亦是戾矣。郑玄曰:戾,止也。优游自安止,言思不出其位。
文选考异
而良史书之题以巧宦之目:袁本、茶陵本「书之题」三字作「题之」二字,「题」下校语云善作「书」。晋书作「书之题」,盖尤延之依彼改也。
注「文深善巧宦」:袁本、茶陵本作「巧善宦」三字。
注「汉书司马安」下至「而叹息」:袁本、茶陵本无此四十四字。
注「字林曰」:袁本、茶陵本无此三字。
注「仕不得志」:袁本、茶陵本无此四字。
注「言诚有巧宦之理拙固有之」:袁本、茶陵本无此十一字。
注「讳炎字安世」:袁本、茶陵本无此五字。
注「谅闇」下至「故曰谅闇」:袁本无此十七字,有「及谅闇并已见西京赋」。案:袁本是也,但「京」当作「征」耳。茶陵本所复出,与此全异,皆非。
注「孔安国曰知天命之终始」:袁本、茶陵本无此十字。
注「八徙官」下至「辄去官也」:袁本、茶陵本无此六十四字。
注「周公曰予多才多艺」:袁本、茶陵本无此八字。
注「方今」下至「方正也」:袁本、茶陵本无此十二字。
注「孔安国曰」下至「言政无非」:袁本、茶陵本无此十二字。
注「余羸老矣」:袁本、茶陵本「矣」作「也」,是也。
注「王隐晋书曰岳母寒以数戒焉」:袁本、茶陵本无此十二字。
注「郑玄曰」下至「容斗二升」:袁本、茶陵本无此十一字。
注「注知足之人」下至「终身不危殆也」:袁本、茶陵本无此三十九字。
灌园粥蔬:袁本、茶陵本「粥」作「鬻」,是也。晋书作「鬻」。
注「于陵子仲」:袁本、茶陵本「仲」作「曰终」二字。案:「终」字是也,「曰」字衍耳。此所引贤明传文,尤改误。
注「故曰腊也」下至「改腊曰嘉平」:袁本、茶陵本无此十七字。
注「奚其为为政」下至「即与为政同也」:袁本、茶陵本无此四十一字。
傲坟素之场圃:陈云:「傲」,晋书作「遨」,为是。袁本、茶陵本「场」作「长」,晋书作「长」。案:二本所载五臣铣注云「以为长圃啸傲其中矣」,是其本作「傲」字、「长」字,善注未有明文,无以考也。
注「坟大也」下至「素王之文也」:袁本、茶陵本无此十九字。
注「其智」下至「不可及也」:袁本、茶陵本无此十一字。
注「虞仲夷逸」下至「子男凡五等」:袁本、茶陵本无此三十四字。何、陈校但去「礼记至凡五等」十四字,未是。
注「尔雅曰地」下至「于纠切」:袁本、茶陵本无此十八字,有「黝长貌」三字。今案:二本是也。「黝」者「??」之同字也,玉篇长部有「??」,云「于皎切」。「????」,长不劲。广韵二十九筱同。故善云长貌。安仁以之与下文「杰」字偶句。「??」言梁之长,犹「杰」言台之高,于地谓之幽,敻乎无涉。不知何人误认,辄记于旁。尤延之不察,取而改之,读者莫辨矣。又二本正文下有「于纠」二字,向注云「黝,桥貌」,盖五臣不取长为训,而如字读之,善义既全异,音亦未必同也。
注「仲长昌言曰」下至「曷若辟雍海流」:袁本、茶陵本无此六十三字。
备千乘之万骑:何云「之」字疑。今案:各本皆同,晋书亦作「之」,无以考也。
注「郭璞尔雅注曰」下至「后人易之以竹」:袁本、茶陵本无此五十三字。
注「太学在国学东」:茶陵本无此六字,袁本亦有。案:无者是也。上节注引述征记有斯语,不当再出。
注「安革猛诗曰」:案:「安」字衍,「革猛」当作「韦孟」。各本皆误。依钱少詹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载海宁陈仲鱼鳣说订正。
注「来假祁祁又曰」:袁本、茶陵本无此六字。
注「言有道则可以为师」:袁本、茶陵本无此八字。
注「毛诗曰筑室百堵」:袁本作「筑室已见上」,是也。茶陵本复出,非。
注「甚甘」:袁本无此二字。茶陵本此节多脱误。案:凡二本之误,多不更论。
注「广志曰」下至「世罕得之」:袁本、茶陵本无此十六字。
注「广志曰」下至「置树苑中」:袁本、茶陵本无此二十字。
注「荆州记」下至「仙人朱仲来窃」:袁本、茶陵本无此十七字,有「周文朱仲未详」六字。案:二本是也。此等皆尤增改之误。
注「大山肃」下至「为碓磨之磨」:袁本、茶陵本无此三十二字。案:无者是也。此见颜氏家训勉学篇,必或记于旁,而尤误取以增多者。彼「肃」上有「羊」字,记者失去,遂成误中之误。
注「尔雅曰荆桃」下至「不解核」:袁本、茶陵本无此二十八字。案:二本是也。安仁自以桃、樱桃、胡桃为三桃。善注但有樱桃、胡桃者,桃不须注耳。不知者乃记尔雅于旁,尤取之最误。若善果引此,是荆冬山胡而四,并桃成五,与正文乖戾甚矣。凡增多之误多此类。
注「棣实似樱桃也」:袁本、茶陵本「实似」二字作「山」。案「山」字是也。「实似」误涉下。
蓼荾芬芳:袁本、茶陵本「荾」作「荽」,注同。案:二本是也。晋书作「荽」,「荽」「荾」同字。此亦或记于正文及注旁,而尤误取之者。
注「郑玄仪礼注曰葰廉姜也」:袁本、茶陵本无此十字。
注「与葰同」:袁本、茶陵本无此三字。
注「菜似姜」:袁本、茶陵本无此三字。
注「曹子建求亲表曰」:何校「求」下添「通亲」二字,陈同,是也。各本皆脱。
注「火星中而寒暑乃退」:袁本、茶陵本无「星」字、「而」字。
注「河上公注」下至「熙炽也」:袁本、茶陵本无此三十七字。
注「尔雅释言曰」下至「皆周遍也」:袁本、茶陵本无此十七字。
注「言屈轨不行也」:袁本、茶陵本「言」上有「结犹屈也」四字。
注「张揖曰结犹屈也」:袁本、茶陵本无此七字。
注「王隐晋书曰兄御史释弟燕令豹」:袁本、茶陵本无此十三字。
注「孔安国曰」下至「则惧」:袁本、茶陵本无此十五字。
注「竹曰管」:袁本、茶陵本无此三字。
注「蓬莱而骈罗」:袁本、茶陵本「蓬」上有「夹」字。
注「为乐之方」:袁本、茶陵本无「之」字。案:二本是也。彼赋善自无「之」字。
注「此安仁不自保」下至「而登官位于世也」:袁本、茶陵本无此二十一字。
哀伤

长门赋

并序
长门赋
  司马长卿
  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外戚传曰:陈皇后者,长公主嫖女也。曾祖婴,与项羽起,后归汉,为唐邑侯。传子至孙午,午尚长公主,生女。初,武帝得立为太子,长公主有力,取主女为妃。及帝即位,立为皇后,擅宠骄贵,十余年而无子。闻卫子夫得幸,几死者数焉。元光五年,坐女子楚服等为皇后巫蛊祠祭呪诅,罢退归长门宫。嫖,匹妙切。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汉书曰:卓氏女文君既奔相如,相如与俱之临邛卖酒舍,文君当垆,相如身自涤器于市。因于解悲愁之辞。郑玄仪礼注曰:于,为也。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说文曰:悟,觉也。陈皇后复得亲幸。字林曰:幸吉而免凶也。其辞曰:
  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神女赋曰:夫何神女之妖丽。何休公羊传注曰:据疑问不知者曰何。佳人,谓陈皇后也。楚辞曰:闻佳人兮召予。说文曰:佳,善也。广雅曰:佳,好也。尔雅曰:虞,度也。郭璞曰:谓测度也。言忖所为被退在长门宫之事。魂踰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言精魂踰佚,形体枯槁,悲悴之甚也。苍颉篇曰:佚,扬也。楚辞曰:神儵怱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留。槁,古老切。言我朝往而暮来兮,饮食乐而忘人。我,武帝也。言帝昔许朝往暮来,幸临于己。今以饮食恣乐而忘于为人。人,后自谓也。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亲。郑玄周礼注曰:慊,绝也。言帝心绝移,不省故旧,交在得意相亲而已。慊字或从火,非。尔雅曰:省,察也。慊,理兼切。
  伊予志之慢愚兮,怀贞悫之欢心。苍颉篇曰:怀,抱也。说文曰:悫,谨也。郑玄礼记注曰:悫,愿也,空角切。愿赐问而自进兮,得尚君之玉音。愿君问己,因而自进也。尚,犹奉也。毛诗曰:无金玉尔音。奉虚言而望诚兮,期城南之离宫。言奉君虚言而望为诚实。离宫,即长门宫也,在城南。修薄具而自设兮,君曾不肯乎幸临。薄具,肴馔也。史记曰:临,亲也。廓独潜而专精兮,天漂漂而疾风。楚辞曰:悲愁穷戚兮独处。礼记曰:祥而廓然。郑玄曰:忧悼在心之貌。登兰台而遥望兮,神怳怳而外淫。王逸楚辞注曰:怳,失意也。又曰:不安之意也。韩子曰:神不淫放则身全。广雅曰:淫,游也。兰台,台名。浮云郁而四塞兮,天窈窈而昼阴。毛苌诗传曰:郁,积也。楚辞曰:日窈冥兮羌昼晦。说文曰:窈,深远也。雷殷殷而响起兮,声象君之车音。言似君之车音也。毛诗曰:殷其雷。殷,音隐。飘风回而起闺兮,举帷幄之襜襜。楚辞曰:裳襜襜以含风。王逸曰:襜襜,摇貌。桂树交而相纷兮,芳酷烈之誾誾。酷烈、誾誾,香气盛也。誾,鱼斤切。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猿啸而长吟。说文曰:存,恤问也。翡翠胁翼而来萃兮,鸾凤翔而北南。胁,敛也。萃,集也。
  心凭噫而不舒兮,邪气壮而攻中。凭噫,气满貌。字林曰:噫,饱出息也,乙戒切。管子曰:邪气袭内,玉色乃衰。攻中,言攻其中心。下兰台而周览兮,步从容于深宫。好色赋曰:周览九土。尚书曰:从容以和。正殿块以造天兮,郁并起而穹崇。孔安国尚书传曰:造,至也。郭璞方言注曰:郁,壮大也。穹,崇高貌。间徙倚于东厢兮,观夫靡靡而无穷。高诱吕氏春秋注曰:间,顷也,谓下兰台少顷也。郭璞方言注曰:靡靡,细好也。挤玉户以撼金铺兮,声噌吰而似锺音。字林曰:挤,排也,子计切。说文曰:撼,摇也,胡感切。金铺,以金为铺首也。噌吰,声也。噌,音曾;吰,音宏。
  刻木兰以为榱兮,饰文杏以为梁。木兰似桂木。文杏亦木名。罗丰茸之游树兮,离楼梧而相撑。丰茸,众饰貌。游树,浮柱也。离楼,攒聚众木貌。汉书音义,臣瓒曰:邪柱为梧。字林曰:撑,柱也,直庚切。施瑰木之欂栌兮,委参差以槺梁。方言曰:栌,栱也。言以瑰奇之木,以为欂栌,委积参差,以承虚梁。说文曰:欂栌,柱上枅也。方言曰:?,虚也。?与槺同,音康。时彷佛以物类兮,象积石之将将。楚辞曰:时彷佛而不见,心淳热其若汤。说文曰:髣佛,见不审諟也。尚书曰:导河积石。将,七羊切。五色炫以相曜兮,烂耀耀而成光。埤苍曰:炫,光貌。广雅曰:曜,照也。贾逵国语注曰:耀,明也。致错石之瓴甓兮,象玳瑁之文章。郑玄礼记注曰:致,密也。错石,杂众石也。言累众石令之密致,以为瓴甓。采色间杂,象玳瑁之文章也。尔雅曰:瓴甋谓之甓。郭璞注曰:今江东呼甓为?砖。张罗绮之幔帷兮,垂楚组之连纲。尚书曰:荆州厥篚,玄纁?组。孔安国曰:组,绶类也。周礼曰:幕人掌帷绶之事。郑司农注曰:组绶所以系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