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集藏
- 文总集
- 文选详注
文选详注
据开阳而俯视兮,临旧乡之暗蔼。善曰:春秋运斗枢曰:北斗七星,第六开阳也。楚辞曰:忽临睨夫旧乡兮。悲离居之劳心兮,情悁悁而思归。楚辞曰:将以遗夫离居。字林曰:悁,忿恨也。善曰:毛诗曰:劳心悁悁。乌玄切。魂眷眷而屡顾兮,马倚辀而徘徊。辀,车辕也。善曰:韩诗曰:眷眷怀顾。毛诗曰:屡顾尔朴。虽游娱以偷乐兮,岂愁慕之可怀。善曰:楚辞曰:聊假日而偷乐兮。出阊阖兮降天途,乘焱忽兮驰虚无。阊阖,天门也。降,下也。善曰:楚辞曰:倚阊阖而望兮。又曰:乘回风而远游。服虔甘泉赋注曰:焱,风也。上林赋曰:凌惊风,历骇焱,乘虚无,与神俱。焱,必遥切。云菲菲兮绕余轮,风眇眇兮震余旟。楚辞曰:云菲菲而承宇。眇眇,远貌。周礼曰:鸟隼为旟。尔雅曰:错鸟隼为旟。此谓合剥鸟皮毛置之竿头,即礼记所谓载鸿及鸣鸢也。缤连翩兮纷暗暧,儵眩眃兮反常闾。苍颉篇曰:眩眃,目视不明貌。善曰:眩,音悬。眃,音云。
收畴昔之逸豫兮,卷淫放之遐心。善曰:左氏传,羊斟曰:畴昔之羊,子为政。毛诗曰:逸豫无期。楚辞曰:神要眇以淫放。毛诗曰:无金玉尔音而有遐心。修初服之娑娑兮,长余佩之参参。善曰:楚辞曰:退将复修吾初服。又曰:长余佩之陆离。文章奂以粲烂兮,美纷纭以从风。御六艺之珍驾兮,游道德之平林。周礼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毛诗曰:依彼平林。结典籍而为罟兮,驱儒墨以为禽。儒家者,述圣道之书也,以仁义为本,以礼乐为用。墨家者,强本节用之书也,以贵俭尚贤为用。善曰:驱,音驱。墨,墨家流也。玩阴阳之变化兮,咏雅颂之徽音。善曰:孙卿子曰:四时代御,阴阳交化。周易曰:四时变化。毛诗曰:大姒嗣徽音。嘉曾氏之归耕兮,慕历阪之嵚崟。善曰:琴操曰:归耕者,曾子之所作也。曾子事孔子十有余年,晨觉,眷然念二亲年衰,养之不备,于是援琴鼓之曰:歔欷归耕来兮!安所耕历山盘兮!恭夙夜而不贰兮,固终始之所服。不贰,不差贰也。服,所服事也。善曰:毛诗曰:夙夜在公。楚辞曰:事君而无贰。夕惕若厉以省?兮,惧余身之未敕。敕,整也。善曰:周易曰:君子夕惕若厉,无咎。苟中情之端直兮,莫吾知而不恧。善曰:楚辞曰:苟余情之端直。又曰:国无人兮莫我知。小雅曰:小愧为恧,女六切。默无为以凝志兮,与仁义乎逍遥。善曰:老子曰:上德无为。楚辞曰:超无为以志清。上林赋曰:驰骛乎仁义之涂。不出户而知天下兮,何必历远以劬劳?善曰:老子曰: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见天道。河上公曰:圣人以己身知人身,以己家知人家,所以见天下矣。毛诗曰:之子于征,劬劳于野。
系曰:系,系也。言系一赋之前意也。天长地久岁不留,善曰:老子曰: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俟河之清秪怀忧。秪,适也。善曰:左氏传,子驷曰:周谚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杜预曰:逸诗也,言人寿促而河清迟也。京房易传曰:河千年一清。愿得远渡以自娱,上下无常穷六区。善曰:楚辞曰:远度世以忘归。六区,上下四方也。周易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超踰腾跃绝世俗,飘遥神举逞所欲。说文曰:逞,极也。天不可阶仙夫稀,善曰:周髀曰:天不可阶而升。柏舟悄悄吝不飞。柏舟,诗篇名也。注:愠,怨也。悄悄,忧貌。群小,众小人在君侧也。吝,恨也。其诗曰: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又曰:静言思之,不能奋飞。注:不如鸟奋翼而飞去。臣不遇于君,犹不忍去,厚之至也。松乔高跱孰能离,松,赤松子;乔,王乔。离,附也结精远游使心携。携,离也。善曰:楚辞曰:愿轻举而远游。公羊传曰:携其妻子。何休曰:携,犹提将也。回志朅来从玄谋,朅,去也。善曰:刘向七言曰:朅来归耕永自疏。获我所求夫何思!夫,复也。
文选考异
注「平子名衡」下至「系曰」:袁本、茶陵本作「玄道也德也其作此赋以修道德志意不可遂愿轻举历远游六合之外势既不能义又不可故退而思自反其系曰」四十五字。
注「夫何思玄而已」:袁本、茶陵本重「思」字。
注「众妙之门」:袁本、茶陵本此下有「平子时为侍中诸常侍恶直丑正危衡故作思玄非时俗」二十二字。案:此节注修改,盖初与二本同也。未详尤所据。凡本卷以下增多。皆仿此。
旧注:袁本、茶陵本「旧」上有「张平子」三字。案:有者是也。此每篇下所标作人姓名。
注「结深兰之亭」:袁本、茶陵本重「亭」字,是也。
注「尚书帝曰」:袁本、茶陵本无「帝」字,是也。
注「隤恺」:袁本、茶陵本「恺」作「敳」,是也。
注「毛苌传曰」下至「此言无遣为法也」:袁本、茶陵本无此二十一字。
注「而吾曰遇之」:袁本「曰」作「日」,是也。茶陵本亦误「曰」。
注「汉书曰贾谊曰」下至「曰阽」:袁本、茶陵本无此二十六字。
恶既死而后已:何校「恶」改「要」。陈云范书作「要」。袁本、茶陵本作「要」,云善作「恶」。案:各本所见,传写误也。
注「礼记曰箪笥」下至「盖珤字相似误耳」:袁本、茶陵本作「员曰箪方曰笥并盛食器也」,无上八字、下十七字。
注「馽中立切今赋作絷字」:袁本、茶陵本无此九字。
注「萧该音本作陂」下至「陂邪也」:袁本、茶陵本无此三十五字。
注「善曰贾逵曰」:袁本、茶陵本无「贾逵曰」三字
注「说文曰辫」下至「鞶带也」:袁本、茶陵本无此二十九字。
注「说文曰珩」下至「所以节行」:袁本、茶陵本无此二十一字。
昭彩藻与琱琭兮:陈云「琱琭」,范书作「雕琢」。袁本云善作「琱琭」。茶陵本云五臣作「雕琢」。案:「琱」即「雕」字,善不注「琭」,恐传写误。
注「夏末乃止」:袁本、茶陵本无此四字。
注「顺阴阳气而生」:案:「阳」字不当有。各本皆衍。
注「贼害之鸟也」下至「缪也」:袁本、茶陵本无此十三字。
注「尔雅曰苬芝」下至「瑞草」:袁本、茶陵本无此十五字。
咨姤嫮之难并兮:何校「姤」改「妒」。陈云范书作「妒」。袁本云善作「姤」。茶陵本云五臣作「妒」。案:各本所见,皆传写误。善注云「妒,恶也。」章怀注后汉书曰:「言嫉妒者,憎恶美人,故难与并也。」善意正如此,作「妒」无疑,若作「姤」,与「恶也」之训不复可通。各本并注中亦误作「姤」字,遂以为与五臣有异,其实非也。作「妒」字误而为「姤」,已见颜氏家训,是此二字多混。
注「羡韩众之流得一」:案:「流」字不当有。各本皆衍。皆引远游文。
即岐址而??情:袁本、茶陵本「??」作「胪」,注同,是也。何、陈皆云后汉书作「摅」,详旧注云「陈也,善云「力于切」,选文不作「摅」,与范书异也。
注「上九爻辞云肥遁」:案:「肥」当作「飞」,下「故名肥遁」同。各本皆误。正文作「飞」,何云后汉书作「飞」。陈云七启有「飞遁离俗」语,上注亦作「飞」,此不知者改之耳。
注「又曰聊浮游于山陿」:袁本、茶陵本无此八字。
注「遁下体是艮」下至「故曰扬声」:袁本、茶陵本无此二十六字。
注「遁上九变为兑」下至「故曰不营」:袁本、茶陵本无此六十四字。
注「天为泽」:袁本、茶陵本「天」上有「故曰」二字。
注「虽复险戏世路可知」:袁本、茶陵本无此八字。
注「玉阶天子阶也」下至「言尚欲进忠贤」:袁本、茶陵本无此二十四字。
注「东龟长又曰东曰龟甲属」:袁本、茶陵本无「长又曰东曰龟」六字。案:「甲」当作「果」,各本皆伪。
注「尔雅曰龟」下至「以甲卜审」:袁本、茶陵本无此二十七字。
注「字林曰逞尽也」:袁本、茶陵本无此六字。
注「说文曰远也」:袁本、茶陵本无此五字。
注「古文周书曰」下至「及王子于治」:袁本、茶陵本无此一百七十六字。案:二本最是也。善注自上文「母氏喻道也」,其下云「唯归于道」,其下引「老子至母者道也」,一意承接,中间不得有此段,与上下异解,必或记于旁,尤延之误取以增多无疑。余条亦往往类此。
注「从水欶声」下至「液汁也」:袁本、茶陵本无此十三字。
去秽累而飘轻:袁本、茶陵本「飘」作「彯」。案:后汉书作「票」。善不注,未审果何作。
注「海中山也」:袁本、茶陵本「山」上有「神」字。
注「玄中记曰」下至「沉于大海」:袁本、茶陵本无此一百二十六字。
注「饮沆瀣」:袁本、茶陵本此下有「以长生」三字。
注「日出旸谷」:案:「旸」当作「汤」。各本皆误。
注「海外东经曰」下至「有扶桑」:袁本、茶陵本无此十五字。
注「又如椹树长丈」:袁本、茶陵本无「又如椹树」四字,「长」下有「数千」二字。
注「杨雄太玄经曰」:案:「经」当作「赋」。各本皆误。此赋古文苑载之。
注「昔禹致群臣于会稽之山」:陈云「臣」当作「神」,是也。各本皆误。
翩缤处彼湘滨:案:「缤」后汉书作「傧」。章怀注「翩,连翩也;傧,弁也」。善不注,未审果何作。其五臣翰注云「翩缤,美貌」,恐非善意。其字固不必作「缤」也,盖涉下文「缤连翩兮纷暗暧」而误,五臣因辄以「美貌」解之耳。
注「山海经曰洞庭之山」下至「遂号为湘夫人也」:袁本、茶陵本无此一百八十三字。
注「左氏传」下至「为祝融」:袁本、茶陵本无此十七字。
注「善曰尔雅曰沄沉也」:袁本、茶陵本无此八字。
注「自北户之外」:袁本、茶陵本「户」下有「孙」字。
注「北户孤竹」:袁本、茶陵本「孤竹」作「孙」。
注「方言曰」下至「躔行也」:袁本、茶陵本无此十字。
注「广雅曰踌躇犹豫也」:袁本、茶陵本无此八字。
注「不寿者八百岁」:何校「不」改「下」,陈云「不」当依范书注作「下」,是也。各本皆伪。
注「字林曰潺湲流貌」:袁本、茶陵本无此七字。
注「太公金匮曰」下至「谓为冯夷」:袁本、茶陵本无此十九字。
注「注曰冯夷」下至「而水仙」:袁本、茶陵本无此二十字。
注「淮南子曰天子」:袁本、茶陵本此六字,作「又曰」二字。
注「予合韵音夷渚切」:袁本、茶陵本无此七字。
注「穆叔孙穆子」下至「走向齐」:袁本、茶陵本此十五字作「初穆子去叔孙氏」七字。
注「通之有子在齐」:袁本、茶陵本无「通之有子」四字。「在」作「适」。
注「旦而瞻其徒」下至「而从我矣」:袁本、茶陵本此三十八字作「鲁人召之所宿庚宗之妇人献以雉曰余子长」十八字。
注「诈谓外人」:袁本、茶陵本无此四字。
注「覆器」下至「而死」:袁本、茶陵本此十六字作「不食而卒」四字。
注「苍颉篇谶书」下至「葬始皇郦山」:袁本、茶陵本无此三百三十七字。案:此亦非旧注也。若有之,善不烦于下更注矣。凡增多未是者,以此推之。
注「家甚贫」:袁本、茶陵本无「甚」字。
注「致赀巨万及期忌司命之言」:袁本、茶陵本此十一字作「利及期」三字。
注「与行旅者同宿」:袁本、茶陵本此六字作「同宿路」三字。
注「遂便贫困」:袁本、茶陵本无「便」字。
注「郑玄曰孕任子也」:袁本、茶陵本无此七字。
注「慎者」下至「裨灶」:袁本、茶陵本无此十四字。
注「叔孙昭子曰」:袁本、茶陵本无「叔孙」二字。
注「叔孙之言」下至「不验」:袁本、茶陵本无此十三字。
注「裨灶言于子产曰」下至「子产不予」:袁本、茶陵本无此三十一字。
注「遂不与」:袁本、茶陵本「遂」上有「是亦多言矣岂不或信」九字。
注「今言梓慎裨灶」下至「为言事之难知也」:袁本、茶陵本无此二十七字。
注「善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袁本、茶陵本「之状」作「好扶邑丈人而道苦之」。
注「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袁本、茶陵本「邑」作「黎丘」,无「有」字,「而醉」作「醉而」。
注「曰吾为汝父也」下至「何故」:袁本、茶陵本无此十九字。
注「孽矣无此事也」:袁本、茶陵本无「矣」字,「此事」作「若」。
注「昔也」下至「可问也」:袁本、茶陵本无此十一字。
注「是必奇鬼固尝闻之矣」:袁本、茶陵本「必」下有「夫」字,「鬼」下有「也我」二字,无「尝」字。「矣」字。
注「复于市欲遇而刺杀之」:袁本、茶陵本「复」下有「饮」字,无「杀」字。
注「明旦之市」:袁本、茶陵本无「之市」二字。
注「遂往迎之」:袁本、茶陵本无「往」字。
注「丈人望见之」:袁本、茶陵本「见之」二字作「其真子」三字。
注「尔雅曰丁当也」:袁本、茶陵本无此六字。
毋绵孪以幸己兮:何校「幸」改「涬」,注同。茶陵本有校语云善作「幸」,袁本无。案:后汉书作「涬」。章怀引衡集注云「涬,引也」,与此旧注正合,恐善亦作「涬」,茶陵及尤所见「幸」字,传写误也。
注「又曰周公若」:袁本、茶陵本无「周公若」三字。
注「淮南子曰汤时」下至「即降大雨」:袁本、茶陵本无此五十五字。
注「自以为牺牲」:袁本、茶陵本无「牲」字。
注「岂可除心腹之疾」:袁本、茶陵本无「岂可」二字。
注「民者国之本国无民」:袁本、茶陵本「者国之本」四字作「所以为」三字。
注「如何伤本而救吾身乎」:袁本、茶陵本无此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