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详注

  其生兮若浮,其死兮若休。庄子曰: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澹乎若深泉之静,泛乎若不系之舟。庄子,老聃曰:其居也,渊而静,其唯人心乎。鹖冠子曰:泛泛乎若不系之舟。不以生故自宝兮,养空而浮。邓展曰:自宝,自贵也。郑氏曰:道家养空,虚若浮舟也。庄子曰: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德人无累,知命不忧。庄子,苑风曰:愿闻德人。淳芒曰:德人者,居无思,行无虑也。又曰:圣人循天之理,故无天灾,故无物累。周易曰:乐天知命,故不忧。细故蔕芥,何足以疑。鹖冠子曰:细故袃葪,奚足以疑。袃葪与蔕芥,古字通。张揖子虚赋注曰:蔕芥,刺鲠也。
文选考异
谊既以谪居长沙:袁本、茶陵本「谪」作「谪」。案:「谪」字是也。注引韦昭作「谪」可证。史记、汉书皆作「适」,或以「适」改「谪」而为「谪」也。
注「闲暇不惊恐也」:袁本、茶陵本「闲」上有「李奇曰」三字,与「萃集也」连在「私怪其故」句下,是。此及下条亦李奇注,尤皆误也。
注「谶于鵩鸟也」:袁本「谶」作「问」,是也。茶陵本亦误「谶」。
注「鹖冠子曰固无休息」:茶陵本无此八字,是也。袁本有,亦非。
注「颜师古曰」:袁本、茶陵本「师古」作「监」,是也。
注「而相怨伐」:袁本、茶陵本无「伐」字。
注「射伤吴王阖闾阖闾且死」:袁本、茶陵本不重「阖闾」。
注「已决之矣遂兴师」:袁本、茶陵本无「决之矣遂兴师」六字。
注「持满者」下至「以地」:袁本、茶陵本无此十五字。
注「以遗之不许」:袁本、茶陵本无此五字。
注「使陪臣种」:袁本、茶陵本无此四字。
注「敢告下执事」:袁本、茶陵本无「下」字。
注「吴王将许」:袁本、茶陵本「许」下有「之」字。
注「谢曰」下至「遂自杀」:袁本、茶陵本无此十三字。
注「乃蔽面曰」:袁本、茶陵本「乃」下有「自」字。案:此节各条,尤所校改,皆未是也。
何足控抟:案:「抟」当作「揣」,汉书作「揣」,选文与之同,故善注有「且史记揣作抟字」之语,若自作「抟」,于注全不可通,必五臣因此改正文作「抟」,后来以之乱善耳。幽通赋注引作「揣」,亦其一证也。又注中控揣,爱生之意也。孟康曰:揣,持也。如淳曰:揣,音团,或作抟。在此赋训揣为量。今各本于正文既误之后,改「揣」作「抟」,改「抟」作「揣」,皆不可通,所当订正。
注「控抟爱生之意也」:袁本、茶陵本「控」上有「善曰」二字,是也。案:此一节盖皆善注。
注「善曰鹖冠子曰」:袁本、茶陵本无「善曰」二字,是也。说见上。又袁本「鹖」上有「又」字,「子」下有「亦」字,是也。茶陵本无,非。
注「师古曰患音还」:袁本、茶陵本无「师古曰」三字。案:无者是也。
注「郭璞曰」:案:「璞」当作「象」。各本皆误。所引大宗师篇文之注也。
或趋东西:袁本、茶陵本「东西」作「西东」。案:二本是也。尤误倒。史记、汉书皆作「西东」。其孟康注云:「东西」者,即不拘语倒耳。
注「大人者与天地」:袁本、茶陵本「大」上有「文子曰」三字,是也。
窘若囚拘:案:「窘」当作「僒」,注同。汉书作「僒」,选文与之同,故善云「囚拘之貌」。其五臣良注「窘困也」。乃作「窘」耳。各本皆以五臣乱善。史记索隐云汉书作「僒音去殒反」,与善读求殒反正合。
得坻则止:案:「坻」当作「坎」。汉书作「坎」,选文与之同。观善引孟康注于首可见。其下复引张晏兼广异本,必五臣因此改「坎」为「坻」,故仅取张「小洲」之语作注也。各本皆以五臣乱善。
注「易明夷则仕」:茶陵本「明」上有「大」字,无「夷」字,袁本作「明夷」,与此同。案:各本皆误也。「易明夷」当作「谓夷易」,汉书颜注引可证也。陈云别本作「明夷易」,亦误。
德人无累:袁本、茶陵本「累」下有「兮」字,下「细故蔕芥」句同。案:此不着校语,无以考也。

鹦鹂赋

并序。山海经曰:黄山有鸟,其状如鸮,青羽赤喙,人舌能言,名鹦鹉也。注曰:舌似小儿舌,脚指前后各两。鹉,一作?,莫口切。
鹦鹂赋
  祢正平范晔后汉书曰:祢衡,字正平,平原人也。少有才辩而尚气慠。曹操欲见之,不肯往,操怀忿,而以才名,不欲杀之,送刘表。后复侮慢于表,表不能容,以江夏太守黄祖性急,故送衡与之。祖长子射为章陵太守,尤善于衡。射大会宾客,人有献鹦鹉者,射举札于衡前曰:愿先生赋之。衡揽笔而作,辞彩甚丽。后黄祖杀之,时年二十六。
  时黄祖太子射亦宾客大会,有献鹦鹉者,举酒于衡前曰:「祢处士,应劭风俗通曰:处士者,隐居放言也。今日无用娱宾,窃以此鸟自远而至,明慧聪善,羽族之可贵,典引曰:来仪集羽族于观魏。愿先生为之赋,使四坐咸共荣观,不亦可乎?」老子曰: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其辞曰:
  惟西域之灵鸟兮,挺自然之奇姿。体金精之妙质兮,合火德之明辉。西域,谓陇坻出此鸟也。老子曰:以辅万物之自然。河上公曰:辅万物自然之性也。西方为金,毛有白者,故曰金精。南方为火,觜有赤者,故曰火德。归藏殷筮曰:金水之子,其名曰羽蒙,是生百鸟。蔡邕月令章句曰:天官五兽,前有朱雀,鹑火之体也。性辩慧而能言兮,才聪明以识机。礼记曰: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王弼周易注曰:几者,事之微也。故其嬉游高峻,栖跱幽深。说文曰:嬉,乐也。跱,立也。飞不妄集,翔必择林。绀趾丹觜,绿衣翠衿。说文曰:绀,深青而扬赤也。采采丽容,咬咬好音。韩诗曰:采采衣服。薛君曰:采采,盛貌也。韵略曰:咬咬,鸟鸣也,音交。毛诗曰:睍睆黄鸟,载好其音。虽同族于羽毛,固殊智而异心。配鸾皇而等美,焉比德于众禽。
  于是羡芳声之远畅,伟灵表之可嘉。命虞人于陇坻,诏伯益于流沙。汉书音义,应劭曰:天水有大阪曰陇坻。尚书,帝曰:益,汝作朕虞。孔安国曰:伯益也,掌山泽官也。尚书曰:导弱水,余波入于流沙。跨昆仑而播弋,冠云霓而张罗。虽纲维之备设,终一目之所加。文子曰:有鸟将来,张罗而待之。得鸟者罗之一目也,今为一目之罗,即无以得鸟也。且其容止闲暇,守植安停。鵩鸟赋曰:貌甚闲暇。王逸楚辞注曰:植,志也。逼之不惧,抚之不惊。鹖冠子曰:迫之不惧,定以知勇。宁顺从以远害,不违迕以丧生。毛诗序曰:君子全身远害。故献全者受赏,而伤肌者被刑。
  尔乃归穷委命,离群丧侣。委命,已见上文。礼记曰:离群索居。闭以雕笼,翦其翅羽。淮南子曰:天下以为之笼,又何失鸟之有乎?然笼所以盛鸟。说文曰:翅,翼也。流飘万里,崎岖重阻。埤苍曰:崎岖,不平也。崎,去奇切。岖,音驱。踰岷越障,载罹寒暑。岷、障,二山名,续汉书曰:岷山在蜀郡五道西,障县属陇西,盖因山立名也。毛诗曰:二月初吉,载离寒暑。一曰,障,亭障也。女辞家而适人,臣出身而事主。有以托意也。时为曹操所迫,故寄意以申情。家语曰:女十五许嫁,有适人之道。汉书,郅都曰:已背亲而出身,固当奉职也。彼贤哲之逢患,犹栖迟以羇旅。毛诗曰:衡门之下,可以栖迟。女适人,臣事君,逢祸患,尚栖迟羇旅也。羇旅,已见上文。矧禽鸟之微物,能驯扰以安处。薛君韩诗章句曰:鸟,微物也。说文曰:驯,顺也。汉书音义,应劭曰:扰,驯也。眷西路而长怀,望故乡而延伫。楚辞曰:情慨慨而长怀。又曰:结幽兰而延伫。忖陋体之腥臊,亦何劳于鼎俎。毛诗曰:予忖度之。七本切。国语,舅犯对晋侯曰:偃之肉腥臊,将焉用之。孔安国尚书传曰:腥,臭也。
  嗟禄命之衰薄,奚遭时之险巇?礼斗威仪曰:夭其禄命,不得极其数。楚辞曰:何周道之平易,然芜秽而险巇。王逸曰:险巇,颠危也。岂言语以阶乱,将不密以致危?周易,孔子曰:乱之所生,则言语以为阶也。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痛母子之永隔,哀伉俪之生离。左氏传曰:施氏之妇怨施氏曰:己不能庇其伉俪。杜预曰:俪,偶也。伉,敌也。楚辞曰:悲莫悲兮生别离。匪余年之足惜,慜众雏之无知。尔雅曰:生噣,雏。谓鸟子初生,能自啄食,总名曰雏也。背蛮夷之下国,侍君子之光仪。毛诗曰:命于下国。非天子之国,故曰下也。惧名实之不副,耻才能之无奇。庄子,许由曰:名者实之宾。羡西都之沃壤,识苦乐之异宜。西都,长安也。鹦鹉言长安乐,自古有之,未详所见。怀代越之悠思,故每言而称斯。斯,此也。此,长安也。言类彼鸟马,而怀代、越之思,故亦每言而称此。古诗曰:代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若乃少昊司辰,蓐收整辔。礼记曰:孟秋之月,其帝少昊,其神蓐收。严霜初降,凉风萧瑟。楚词曰:冬又申之以严霜。长吟远慕,哀鸣感类。毛诗曰:哀鸣嗷嗷。音声凄以激扬,容貌惨以顦顇。汉书,谷永上疏曰:赞命之臣,靡不激扬。答宾戏曰:夕而顦顇也。闻之者悲伤,见之者陨泪。毛诗曰:涕既陨之。毛苌曰:陨,坠也。放臣为之屡叹,弃妻为之歔欷。放臣、弃妻,屈原、哀姜之徒。王逸楚词注曰:歔欷,啼声。
  感平生之游处,若埙篪之相须。论语曰:君子久要不忘平生之言。毛诗曰:伯氏吹埙,仲氏吹篪。毛苌曰:土曰埙,竹曰篪。何今日之两绝,若胡越之异区?淮南子曰:自异者视之,肝胆胡、越也。高诱曰:胡、越喻远。顺笼槛以俯仰,窥户牖以踟蹰。说文曰:栊,房室之疏也;楯,栏槛也。王逸楚词注曰:从曰槛,横曰楯。说文曰:牖,穿壁以为牕也。韩诗曰:搔首踟蹰。薛君曰:踟蹰,踯?也。踟,肠知切。蹰,肠诛切。想昆山之高岳,思邓林之扶疏。班固汉书赞,禹本纪云:昆仑山高二千五百余里。山海经曰:夸父与日竞走,渴死,弃其杖化为邓林。上林赋曰:垂条扶疏。顾六翮之残毁,虽奋迅其焉如?韩诗外传,盖乘曰:夫鸿鹄一举千里,所恃者六翮耳。心怀归而弗果,徒怨毒于一隅。毛诗曰:岂不怀归。广雅曰:毒,痛也。苟竭心于所事,敢背惠而忘初?左氏传,子犯曰:背惠食言。楚词曰:不敢忘初之厚德。托轻鄙之微命,委陋贱之薄躯。楚词曰:蜂蛾微命力何固。期守死以报德,甘尽辞以效愚。论语,子曰:守死善道。毛诗曰:欲报之德。司马迁书曰:效其痴愚。恃隆恩于既往,庶弥久而不渝。渝,变也。感恩久不变也。
文选考异
注「典引曰来仪集羽族于观魏」:袁本、茶陵本无此十一字。
惟西域之灵鸟兮:袁本、茶陵本无「兮」字,下「体金精之妙质兮」同。案:此亦无以考也。
注「几者事之微也」:袁本、茶陵本「几」作「机」,是也。
注「在蜀郡五道西」:何校「五」改「湔氐」二字,陈同,是也。各本皆误。
注「情慨慨而长怀」:茶陵本上「慨」字作「慷」,是也。袁本亦误「慨」。
何今日之两绝:案:「两」当作「雨」。考赠蔡子笃「一别如雨」注云:「鹦鹉赋曰『何今日以雨绝』。陈琳檄吴将校曰『雨绝于天』。然诸人同有此言,未详其始。」善自作「雨」甚明,此及陈檄皆无注者,以具注在彼诗也。袁、茶陵二本所载,五臣良注云「何今日两相隔绝,各在一方」。是五臣乃作「两」,各本以之乱善而失着校语。
顺笼槛以俯仰:茶陵本「笼」作「栊」,云五臣作「笼」。袁本作「笼」。案:袁本用五臣也,失着校语,非;尤以五臣乱善,益非。
徒怨毒于一隅:袁本「怨」下校语云善作「冤」。案:袁所见是也。五臣翰注自为「怨」字。茶陵本云五臣作「冤」,必校语有倒错耳。此以五臣乱善。}}

鹪鹩赋

并序。毛诗曰:肇允彼桃虫。诗义疏曰:桃虫,今鹪鹩,微小黄雀也。鹪,音焦。鹩,音辽。又方言曰:桑飞。郭璞注曰:即鹪鹩也。自关而东,谓之工雀,又云女工,一云巧妇,又云女匠。
鹪鹩赋
  张茂先臧荣绪晋书曰:张华,字茂先,范阳人也,少好文义,博览坟典。为太常博士,转兼中书郎。虽栖处云阁,慨然有感,作鹪鹩赋。后诏加右光禄大夫,封壮武郡公,迁司空,为赵王伦所害。
  鹪鹩,小鸟也,生于蒿莱之间,长于藩篱之下,翔集寻常之内,而生生之理足矣。汉书音义,应劭曰:八尺曰寻,倍寻曰常。老子曰:人之轻死,以其生生之厚。易系辞曰:生生之谓易。韩康伯曰:阴阳转易,以化成生也。色浅体陋,不为人用,形微处卑,物莫之害,吕氏春秋曰:高节厉行,物莫之害。繁滋族类,乘居匹游,列女传,姜后曰:雎鸠之鸟,犹未常见其乘居而匹游。翩翩然有以自乐也。翩翩,自得之貌。毛诗曰:翩翩者鵻。彼鹫鹗鹍鸿,孔雀翡翠,说文曰:鹫,黄头赤目,五色皆备。鹗,鵰也。山海经曰:景山多鹫,黑色多力。鹍,状如鹤而文。汉书音义,应劭曰:雄曰翡,雌曰翠。异物志曰:翡,赤色,大于翠。颜监曰:鸟各别异,非雄雌异名也。或凌赤霄之际,或托绝垠之外,绝垠,天边之地也。楚辞曰:载赤霄而凌太清。又曰:踔绝垠于寒门。翰举足以冲天,觜距足以自卫,王弼周易注曰:翰,高飞也。史记,楚庄王曰:有鸟三年不蜚,蜚乃冲天。蜚与飞同。字书曰:冲,中也。吕氏春秋曰:凡人之性,爪牙不足以自守卫。西京赋曰:觜距为刀铍。然皆负矰婴缴,羽毛入贡。何者?有用于人也。缴系,箭线也。尚书曰:厥贡齿革羽毛。夫言有浅而可以托深,类有微而可以喻大,故赋之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