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

  注「杜预左氏传曰」 袁本重「曰」字,茶陵本「左」上有「春秋」二字。案:皆非也。陈云「传」下当有「注」字。
  洒钓投网 袁本云善作「罔」。茶陵本作「罔」,云五臣作「网」。案:二本所见是也。
  注「郭璞方言曰」 陈云「言」下脱「注」字,是也。各本皆脱。
  于是弛青鲲于网巨 袁本作「纲」,云善作「网」。茶陵本亦作「网」,无校语。案:所见皆非也。善作「纲」,故引孔安国论语注,必「子钓而不纲」之注也。今幷注中三「纲」字尽讹为「网」。尤及茶陵遂不见「纲」字,袁本又以「纲」转属之五臣,全失善意。
  雍人缕切 袁本云善作「雍」。茶陵本云五臣作「饔」。案:各本注中皆作「饔」,疑善自作「饔」字。
  注「毛苌诗传曰南方有鱼」 陈校「毛苌传」改「郑玄笺」。案:此节笺文也。但善引毛、郑每不甚分别,盖其时传、笺久幷,故致如此耳。陈校悉以为误而改之。当仍其旧。他条亦不更出。
  注「献子辞梗阳人赂」 袁本无「赂」字,是也。茶陵本删「阳」以添「赂」,益误。
  注「许慎淮南子注曰」 袁本、茶陵本无此七字。
  注「策杖也」 袁本、茶陵本「杖」作「马檛」二字。
  徘徊酆镐 袁本云善作「镐」。茶陵本作「镐」云五臣作「鄗」。案:各本注中皆作「鄗」,似善自作「鄗」字。下文「惟酆及鄗」,亦各本俱作「鄗」。
  注「企伫也」 陈云「企」上脱「翘」字。案:为正文「翘」字作注也。各本皆脱。
  注「蔡邕胡黄公颂曰」 案:「公」上当有「二」字,皇太子释奠会作诗注所引可证。
  注「参其二也」 案:「参」上当有「莫」字,皇太子释奠会作诗注所引可证。今后汉书胡广传注及蔡中郎集皆作「莫与为二」,更误。
  庶免夫戾 何校「夫」改「大」,陈云别本作「大」。案:何、陈所言皆误。「夫」是,「大」非。今各本亦未见有作「大」者。
  注「然任其才信无欲之心」 陈云「才」当作「杖」,是也。各本皆讹。
  文选卷第十一
  
  游览宫殿
   游览
  登楼赋盛弘之荆州记曰:当阳县城楼,王仲宣登之而作赋。
  王仲宣魏志曰:王粲,字仲宣,山阳人。献帝西迁,粲从至长安。以西京扰乱,乃之荆州,依刘表。后太祖辟为右丞相掾。魏国建,为侍中,卒。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古雅日以销忧。冯衍显志赋曰:伏朱楼而四望,釆三秀之华英。孙卿子曰:多暇日者,其出入不远也。贾逵国语注曰:暇,闲也。暇或为假。楚辞曰:迁逡次而勿驱,聊假日以消时。边让章华台赋曰:冀弥日以销忧。汉书,东方朔曰:销忧者莫若酒。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说文曰:屋宇边,谓楼之宇也。西京赋曰:虽斯宇之既坦。李尤高安馆铭曰:增台显敞,禁室静幽。苍颉篇曰:敞,高显也。尔雅曰:仇,匹也。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挟,犹带也。山海经曰:荆山,漳水出焉,而东南注于睢。汉书地理志曰:汉中房陵东山,沮水所出,至郢入江。睢与沮同。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杜预左氏传注曰:陆,道也。孟康汉书注曰:沃,灌溉也。北弥陶牧,西接昭丘。尔雅曰:弥,终也,谓终极也。盛弘之荆州记曰:江陵县西有陶朱公冢,其碑云是越之范蠡而终于陶。尔雅曰:郊外曰牧。荆州图记曰:当阳东南七十里有楚昭王墓,登楼则见,所谓昭丘。华实蔽野,黍稷盈畴。春秋文耀钩曰:春致其时,华实乃荣。说文曰:畴,耕治之田也。贾逵国语注曰:一井为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楚辞曰:虽信美而无礼。北征赋曰:曾不得乎少留。说文曰:曾,谓辞之舒也。
  遭纷浊而迁逝兮,漫踰纪以迄今。纷浊,喻代乱也。楚辞曰:吸精粹而吐纷浊。孔安国尚书传曰:十二年曰纪。毛诗曰:以迄于今。毛苌曰:迄,至也。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韩诗曰:眷眷怀顾。毛诗曰:岂不怀归。毛苌曰:怀,思也。杜预左氏传注曰:任,当也。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言感北风逾增乡思也。小雅曰:冯,依也。汉书曰:天子自轩槛上隤铜丸。韦昭曰:轩槛,殿上栏轩上板也。风赋曰:有风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楚辞曰:目极千里伤春心。汉书,临沮县,荆山在东北也。尔雅曰:山小而高曰岑。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以上而济深。逶迤,长貌也。尔雅曰:迥,远也。韩诗曰:江之漾矣,不可方思。薛君曰:漾,长也。毛诗曰:济有深涉。尔雅曰:济,渡也。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楚辞曰:忽临睨夫旧乡。汉中山王胜曰:不知涕泣之横集。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左氏传曰:孔丘卒,公诔之曰:尼父,无自律。论语,子在陈曰:归欤!归欤!锺仪幽而楚奏兮,庄显而越吟。左氏传曰:晋侯观于军府,见锺仪问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问其族,对曰:伶人也。使与之琴,操南音。公曰:乐操土风,不忘旧也。史记曰:陈轸适楚,秦惠王曰:子去寡人之楚,亦思寡人不?陈轸对曰:昔越人庄仕楚执珪,有顷而病。楚王曰:,故越之鄙细人也,今仕楚执珪,富贵矣,亦思越不?对曰:凡人之思故,在其病也。彼思越则越声,不思越则且楚声。人往听之,犹尚越声也。今臣虽弃逐之楚,岂能无秦声者哉!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穷,谓锺仪。达,谓庄。论语,子曰:小人怀土。孔安国曰:怀,思也。吕氏春秋曰:道德于此,穷达一也。
  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尚书云:日月逾迈,若弗云来。左氏传,郑子驷曰:周诗有之,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杜预曰:逸诗也。尔雅曰:极,至也。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贾逵国语注曰:觊,望也。冀与觊同。尚书曰:王道正直。孔安国曰:王道平直也。高衢,谓大道也。薛君韩诗章句曰:骋,驰也。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论语,子曰: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郑玄曰:我非匏瓜,焉能系而不食者,冀往仕而得禄。周易曰:井渫不食,为我心侧。郑玄曰:谓已浚渫也,犹臣修正其身以事君也。张璠曰:可为侧然,伤道未行也,然不食以被任用也。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毛诗曰: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楚辞曰:步徙倚而遥思。杜预左氏传注曰:匿,藏也。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楚辞曰: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通俗文曰:暗色曰黪。惨与黪古字通。兽狂顾以求羣兮,鸟相鸣而举翼。楚辞曰:狂顾南行。王逸曰:狂,犹遽也。大戴礼夏小正曰:鸣也者,相命也。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原野阒无农人,但有征夫而已。周易曰:窥其户,阒其无人。埤苍曰:阒,静也。毛诗曰:駪駪征夫。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丁达而憯七感切恻。广雅曰:感,伤也。毛诗曰:劳心忉忉。毛苌曰:忧,劳也。又曰:劳心怛怛。毛苌曰:怛怛,犹忉怛也。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于力切。司马彪上林赋注曰:除,楼阶也。杜预左氏传注曰:交,戾也。王逸楚辞注曰:愤,懑也。说文曰:臆,胸也。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方言曰:参,分也。韩子曰:卫灵公泊濮水,夜分而闻有鼓瑟者。毛诗曰:耿耿不寐。易曰:初九,盘桓,利居贞。广雅曰:盘桓,不进也。毛诗曰:展转反侧。
  文选考异
  注「古雅」 袁本、茶陵本无此二字,注末有「假古雅切」四字。案:二本是也。此音注「或为假」之「假」,不当移入正文「暇」字下。
  注「说文曰屋宇边谓楼之宇也」 袁本、茶陵本无此十三字。案:有者盖误衍。
  注「以上」 袁本、茶陵本作「漾以上切」,在注末,是也。
  注「汉中山王胜曰」 陈云「汉」下当有「书」字。各本皆脱。案:谓景十三王传也。
  注「对曰凡人之思」 何校「对」上添「中谢」二字,是也。此陈轸传文,各本皆脱。
  注「道德于此」 陈云「德」当作「得」,是也。各本皆讹。
  注「丁达」 袁本、茶陵本作「怛丁达切」,在注末,是也。
  注「忧劳也」 袁本、茶陵本此下有「音刀」二字,是也。
  注「犹忉怛也」 案:「怛」当作「忉」,各本皆讹。此齐风甫田传文。犹者,犹上章。
  注「于力切」 袁本、茶陵本在注末,是也。
  注「卫灵公泊濮水」 案:「泊」当作「宿」,各本皆讹。王正长杂诗注引有其证。
  注「而闻有鼓瑟者」 袁本、茶陵本「瑟」作「琴」。案:「琴」是也。此韩子十过文,又载史记乐书,亦是「琴」字。
  游天台山赋幷序 支遁天台山铭序曰:余览内经山记云:剡县东南有天台山。
  孙兴公何法盛晋中兴书曰:孙绰,字兴公,太原人也。为章安令,稍迁散骑常侍,领著作郎,寻转廷尉卿,卒。于时才笔之士,绰为其冠。
  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广雅曰:秀,异也。涉海则有方丈蓬莱,登陆则有四明天台。方丈、蓬莱,皆海中名山也。尔雅曰:高平曰陆。谢灵运山居赋注曰:天台、四明相接连。四明方石四面,自然开窗。皆玄圣之所游化,灵仙之所窟宅。名山略记曰:天台山,卽是定光寺诸佛所降葛仙公山也。夫其峻极之状,嘉祥之美,毛诗曰:嵩高维岳,峻极于天。东京赋曰:备致嘉祥。穷山海之瓌富,尽人神之壮丽矣。埤苍曰:瑰玮,珍琦也。所以不列于五岳,阙载于常典者,尔雅曰:太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衡山为南岳,常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常典,五经之流也。岂不以所立冥奥,其路幽迥。冥奥者,冥冥深奥也。幽迥,遐远也。或倒景于重溟,或匿峯于千岭。重溟,谓海也。山临水而影倒,故曰倒景也。始经魑魅之涂,卒践无人之境。杜预左氏传注曰:魑,山神。魅,怪物。庄子曰:其道幽远而无人。举世罕能登陟,王者莫由禋祀。刘兆谷梁注曰:举,尽也。楚辞曰:举世皆然将谁告。孔安国尚书传曰:精意以享谓之禋。故事绝于常篇,名标于奇纪。广雅曰:绝,灭也。篇,卽常典也。广雅曰:标,书也。奇纪,卽内经山记。
  然图像之兴,岂虚也哉!非夫遗世翫道,绝粒茹芝者,乌能轻举而宅之?列仙传曰:赤松子好食松实,绝谷。孔安国尚书传曰:米食曰粒,音立。列仙传赞曰:吞水须,茹芝茎,断食休粮,以除谷气。广雅曰:茹,食也,让虑切。楚辞曰:愿轻举而远游。非夫远寄冥搜,笃信通神者,何肯遥想而存之?言非寄情遐远,搜访幽冥,笃信善道,通神感化者,何肯存之也。余所以驰神运思,昼咏宵兴,俛仰之间,若已再升者也。庄子,老聃谓崔臞曰:其疾也哉,俛仰之间,再抚四海之外也。王弼周易注曰:若,辞也。臞,音劬。方解缨络,永托兹岭。方,犹将也。缨络以喻世网也。说文曰:婴,绕也。缨与婴通。郭璞山海经注曰:络,绕也。不任吟想之至,聊奋藻以散怀。归田赋曰:挥翰墨以奋藻。
  太虚辽廓而无阂,运自然之妙有,太虚,谓天也。自然,谓道也。无阂,谓无名。妙有,谓一也。言大道运彼自然之妙一而生万物也。管子曰:虚而无形谓之道。鵩鸟赋曰:寥廓忽荒。老子曰:天法道,道法自然。锺会曰:莫知所出,故曰自然。王弼曰:自然,无义之言,穷极之辞也。又曰:妙者,极之微也。老子曰:道生一。王弼曰:一数之始,而物之极也。谓之为妙有者,欲言有,不见其形,则非有,故谓之妙;欲言其物由之以生,则非无,故谓之有也。斯乃无中之有,谓之妙有也。阮籍通老子论曰:道者自然,易谓之太极,春秋谓之元,老子谓之道也。融而为川渎,结而为山阜。老子曰:三生万物。锺会曰:散而为万物也。融,犹销也。班固终南山赋曰:流泽遂而成水,停积结而为山。嗟台岳之所奇挺,寔神明之所扶持。广雅曰:挺,出也。鲁灵光殿赋序曰:岂非神明依凭支持者也。荫牛宿以曜峯,托灵越以正基。天台,越境,故云牛宿也。汉书曰:越地,牵牛之分野。结根弥于华岱,直指高于九疑。结,犹固也。南都赋曰:结根竦本。华、岱、九疑皆山名也。刘瓛周易义曰:弥,广也。应配天于唐典,齐峻极于周诗。配,犹对也。左氏传,周史谓陈侯曰:姜,太岳之后也。山岳则配天。杜预曰:姜姓之先,为尧四岳,故曰唐典也。
  邈彼绝域,幽邃窈窕。王逸楚辞注曰:邈,远也。绝,远也。鲁灵光殿赋曰:琁室●娟以窈窕,洞房叫窱而幽邃。王逸曰:邃,深也。近智以守见而不之,之者以路绝而莫晓。近智,犹小智也。尔雅曰:之,往也。言近智守所见而不之,假有之者,以其路断绝,莫之能晓也。方言曰:晓,知也。哂夏虫之疑冰,整轻翮而思矫。言浅近小智,同乎夏虫,今既哂之,故整翮思矫也。马融论语注曰:哂,笑也。庄子,北海若谓河伯曰: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司马彪曰:厚信其所见之时也。方言曰:矫,飞也。理无隐而不彰,启二奇以示兆。刘向列女传曰:名无细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彰。二奇,赤城、瀑布也。贾逵国语注曰:兆,形也。赤城霞起而建标卑遥,瀑布飞流以界道。支遁天台山铭序曰:往天台当由赤城山为道径。孔灵符会稽记曰:赤城山名色皆赤,状似云霞。悬溜千仞,谓之瀑布。飞流洒散,冬夏不竭。天台山图曰:赤城山,天台之南门也。瀑布山,天台之西南峯。水从南岩悬注,望之如曳布。建标立物,以为之表识也。战国策曰:举标甚高。界道,谓为道疆界也。法华经曰:黄金为绳,以界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