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辽文


  (九一卷二五六条作“……□禄大人检校司徒知永泰军诸军州事萧惟忠提点书镌”。永泰军为涿州。)

  ○王泽墓志铭(并序 重熙二十二年 王纲)

  纲恭闻学富乎盛文。志惇乎盛德。器成乎盛业。身享乎盛名。其来也。际熙宸。摅伟量。步骤华涂。赞襄丕御。昭然焕然。君善偁而臣功著。其往也。贻懿范。蔼清芬。晔煜良史。绵联景彝。广矣大矣。勋阀高而庆嗣长。盖知乎世挺其人。时推厥美者哉。则见之於我亡考太师矣。谨案家谱。其先■〈琅阝〉琊人也。弈■〈茺上木下〉居燕。号为著族。轮菌建□。本大枝繁。告永洪河。流长派远。父之曾祖讳嗣。不仕而殁。祖讳让。燕京染院使。烈考讳英。燕京染院使。爵秩庸行。铭碣俱存。庙众宗骈。更不复录。父公讳泽。霑新。圣宗皇帝之赐字也。体貌杰秀。襟灵坦夷。履行可以津时。文章可以华国。好於为善。乐在知书。马氏五常。指最良之□。□堂十哲。有睹奥之偁。性生禀於纯慈。志幼闻於奇閒。以开泰七年登进士第。释褐。授秘书省校书郎。次除营州军事判官□□评理宥地试难。宣充枢密院令史。太平五年。迁吏房令史。权主事。进士隶院职。自父之始也。七年。出为武定军节度判官。当年宣召授都官员外郎。充史馆修撰。与故翰林学士丞旨陈公邈同典是职。左言右动。直笔而记。使圣代图□□□同风。或衎燕高张。宸题颁谕。承命轜藻。多中旨焉。兼权大理少卿。次改除析津判官。时幽蓟民馑。寇盗繁滋。狱就□详□蠲极宪。宽恤为念。士人推之。次授彰国军节节副使。玉帐参谋。金城流颂。前后两督鹾务。膏奋无润。常调之外□缗二万。重熙五禩。今主上眷燕民之系望。法驭亲幸。父以勣蕴饶羡。求赏来觐。属以纲御帘唱第。非常遭遇。几微之务。久难乎□。宣授父公枢密副都丞旨。加卫尉少卿。未逾旬。浃渥霈稠。重超授都丞旨夏州观察使。妣夫人冠帔邑号。并而授之。噫。父子□荣。室家咸庆。乡闾改观。朝野钦风。公比岁之间。揔斯剧要。以忠贞为己任。以慎密含天宪。私庭休沐。顾温树以宁论。敌□□修。奉使华而惟谨。六年。充贺南朝正旦副使。劳旋复职。数月以本官知顺州军事。下车求瘼。来暮兴讴。解印合符。去□□望□国朝。念析津之壤。迩在浚之郊。兵戎冠天下之雄。与赋当域中之半。跨浩穰於三辅。据会要於万邦。形胜之方。非□□处。乃命□储两尹绾留。权脊栋全能俾膺簉莅。加给事中。知副留守事。琐闱夕拜。锦里昼行。棠讼赞清。芝恩荐被。改授□□行宫都部署司事。知详覆院事。□尧旌采善。唐彀收贤。当遐儒宗。付以文柄。奉诏与故散骑常侍张公渥。考试析津□□。门无私请。路辟至公。镜静而妍丑分。衡正而低昂绝。方膺朝奖。俄遘家艰。丁母忧。公之先母李氏。盛年蚤逝。继亲仇氏。慕崇觉行。落发为尼。公伏腊给供。既丰且腆。痛其沦谢。哀至乎恸。斋缞被体。金革夺情。起复前职。又以失俪缠悲。悼亡轸念。夫人李氏。贞柔迪喆。慈顺凝猷。善积有馀。年曷不永。父愿违偕老。恨匪同涂。顾鸾影以虽孤。喜螽羽而且盛。十四年知涿州军州事。一襦五袴。变督亢之民熙。十乘双旌。董医巫之戎肃。超授广德军节度使。父公素重佛乘。淡於权利。尝曰徒以翰墨□兹节钺。顾器名之颇重。念龄算之已高。服廪兼充。子孙俱显。政之不致。事复何求。私恳然深。□朝沦未允。期载。移镇奉陵军节度使。方新视理。遽遂及瓜。迩后於金台私第。终日燕居。其心晏如也。自夫人疾殁。迨越十稔。继室无从。杜门不仕。惟与们侣定为善交。研达性相之宗。薰练戒慧之体。间年。看法华经千三百馀部。每日持陁罗尼数十本。全藏教部。读览未竟。□□□财。则欢喜布施。闻胜利则精进修行。由至辛劬。恙生腠理。胡上池而无验。倏藏壑以兴嗟。无何。於重熙二十二年二月二十四日初夜。礼诵云毕。更衣定枕。肖常寤寐。少顷。视之。风眩微作。如眠如酩。无苦无恼。姻属省视之际。圣焚咒护之间。神色不渝。奄然而谢。次夕。薨於本第之正寝。享年六十有五。呜呼哀哉。仕裾闻之而挥涕。邻杵感之而辍春。龟筮涓臧。岁月书吉。遣车□具。丰约中规。即以其年四月二十二日辛卯乙时。启故夫人之茔域。从合袝焉。礼也。父昆季五人。父即长也。次惟善在班祇候。早逝。次清。西头供奉官。次滋。登进士第。右司郎中史馆修撰。次润。析津府文学。恭睦咸敦。廉能互著。有子二人。皆进士登第。长曰纪。上京留守推官。次曰纲。前任翰林学士。见任尚书兵部侍郎兼秘书监。或政事忝宾筵之画。或辞笔尘翰苑之荣。且非韦氏双珠。俱昧特达之价。敢类荀家二玉。素微温润之偁。閈闳夙继於友和。器宇终图於远大。自闻凶讣。益竭孝诚。见星而行。望乡而哭。仰昊天之无答。棘痛何深。伤远日之有期。荼毒是切。有女三人。长法微。讲大小乘经律。次適度支判官郑涛。次崇辩。亦讲大小乘经律。更有一儿一女。俱幼亡不齿。孙男三人。长曰齐荀。次曰顺孙。纲之子。次曰麟哥。纪子。孙女七人。遇哥。眷哥。诏哥。(纲女。)次曰都哥。(纪女。)次曰计相。贡哥。(纲女。)次曰上哥。(纪女。)重孙一人。小名曾孙。(长孙齐荀子。)此皆繄父公之馀祐。承父公之阴德。王氏高门之贵。臧孙有后之征。莫之与京。于斯为盛。於戏。父公之德行。父公之文学。父公之政事。父公之识度。咸臻其妙。人畴敢伦。临事而至直至平。行已而无玷无咎。诚为长者。其实吉人。才逾耶顺之年。遽达身退之道。宜膺福善。奚谓歼良。子产云亡。遗爱动宣尼之泣。陈寔既殁。高行见蔡邕之铭。今诸孤等方在哀迷。思求论■〈讠巽〉。谓纲曰。若以编修行状。请托词人。况摭□□难周。虑加浮而取议。汝虽居丧制。不合文言。奈庭训久亲。家猷备悉。宜恭志於盛烈。俾垂信於大年。可谓孝乎。寔为□矣。□难遵礼让。少抒哀情。搦笔挥涕。强写岵瞻之思。攻珉镂德。庶过陵易之期。铭曰。

  □□□□受天正气。度量恢弘.机神渊邃。才大掇科。德高履位。芳扬阀阅。辉映图史。一门遭遇。两朝任使。□□□□里居节制。子孙永昌。功名已遂。尽孝尽忠。知足知止。谛重释闳。燕居私第。戒肃劬心。保顺亏理。□□□□人生到此。灵龟告臧。青岛兆利。卤簿钤袭。笳箫鼓吹。远日增怀。号天几悴。曰儿曰女。或兄或弟。□□□□□□□感疾终兮问何辰。重熙年兮癸巳岁。启袝葬兮在何原。太平乡兮万合里。□□□□□□□□□□声哽咽兮桑乾水。玄堂一闭兮松贾萧萧。亘代绵龄兮芳猷不坠。

  大契丹国重熙贰拾年岁次癸巳四月庚午朔贰拾贰日辛卯乙时记。拓本。

  ○附王氏世系表如次:





院燕 │
使京 │
染 │


院燕 │
使京 │
染 │

──┬──┬──┬──┬───────────┤
润 滋 清 惟 │
析 进 西 在 善 泽
津 士 头 班 字圣 │
府 史 供 祗 霑宗 │
文 馆 奉 候 新赐 │
学 修撰 官 │
──┬─┬─┬───┬──────────┤
三 次 长 纲 纪
出女 女出女 │ │
家号 適家 │ │
崇 郑号 │ │
辩 涛法 │ │
微 │ │
│ │
┬─┬─┬─┬─┬─┬─┤ │
贡 纪 诏 春 遇 顺 齐 │
哥 相 哥 哥 哥 孙 荀 ┬─┬─┤
(女)(女)(女)(女) │ 上 都 安
│ 哥 哥 裔
曾 (女)(女)(麟哥)
孙 │
─┬─┬─┬──┬──┤
三 次 长 慥 遃
俱女出女出女内 郑
出、家 家 供 州
家四赐 赐 奉 防
女德 紫 祗 御
、号 衣 候 使






  (志题“故奉陵军节度怀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金紫崇禄大夫检校太尉使持节怀州诸军事怀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琅琊郡开国侯食邑二千户食实封贰佰户王公墓志铭并序”七十字。)

  (又“嗣子正议大夫尚书兵部侍郎知制诰兼秘书监上柱国■〈琅阝〉琊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六百户食实封壹百陆拾户赐紫金鱼袋纲撰”五十字。)

  (一九七○年十月出土於北京丰台镇清洁队后身。)

  〔按《辽史兴宗纪》:重熙五年十二月以耶律祥、张素民、耶律甫、王泽等充贺宋生辰正旦使副。《长编》有卫尉卿王泽来贺正旦,即此事。又重熙十九年十一月,(出)翰林学士王纲(为)泽州刺史。(坐与社防、韩知白等檀给进士堂帖。见《杨绩传》。)〕

  〔《兴宗纪》重熙七年十一月,以耶律元方、张泥使宋贺生辰。《长编》作耶律九方、张渥来使,本志有王泽与张渥主试析津,知“泥”应是“渥”字之误。〕

  (朱子方同志由旅顺博物馆抄来《王安裔墓志》。志称安裔祖讳泽,父讳纪,疾终于西京府少尹。公子立。安裔卒于大安三年,年四十七岁。计生于重熙十年。王泽殁於二十二年。安裔年十二,志未有言有兄,则安裔即本志之麟哥也。)

  ○杨皙造经题记(重熙二十四年)

  (一)维重熙二十四年四月三日。正议大夫尚书吏部侍郎知涿军州军事杨皙提点书镌。

  (右记刊于《大宝积经》一○七卷二八七条。)

  (二)正议大夫尚书吏部侍郎知涿州军州事。兼管内巡检安抚屯田劝农等使上柱国洪农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食实封参伯户赐紫金鱼袋杨皙提点书镌。王诠书。吴世景镌。

  (右记刊于《大宝积经》一○三卷二七九条。另条一○一卷二七五条与此同,惟“检”作“捡”,无王诠以下七字。第一○二卷七七条作“正议大夫尚书吏部侍郎知涿州军州事杨皙提点书镌。王诠书。吴景”。又一○四卷二八四条有“吴极”。)

  (三)重熙二十四年四月三日。正议大夫尚书吏部侍郎知涿州军州事。兼管内巡检安抚屯田劝农等使上柱国洪农郡开国公食邑□□户实封参伯户杨皙提点书镌。吴永。

  (右记刊于《大宝积经》一○九卷二九二条。另《大宝积经》一一零卷二九四条与此同。惟作“四月日”。又一一一卷二九七条作“四月二十二日”,“实封参伯户”下有“赐紫金鱼袋”五字,无“吴永”有“邵”字,并有“王诠书僧法资镌”七字。)

  (四)维重熙二十四年三月二十八日。正议大夫尚书吏部侍郎知涿州军州事赐紫金鱼袋杨哲提点。

  (右记刊于《大宝积经》一○五卷二八三条。又同经九九卷二六九条作“三月二十三日”,“{析口}”作“皙”。)

  ○和兴宗诗二首(重熙 沙门海山)

  为愧荒疏不敢吟。不吟恐忤帝王心。本吟出世不吟意。以此来批见过深。

  天子天才已善吟。那堪二相更同心。直饶万国犹难敌。一智宁当三智深。(《辽东行部志》。)
  (按《辽东行部志》称:“二相,谓杜令公、刘侍中也。”检《辽史》兴宗朝诸臣,称杜令公者,当是杜防,卷八六《本传》:“重熙九年,夏人侵宋,宋遣郭桢来告,请与夏和。上命防使夏解之,如约罢兵,各归侵地,拜参知政事。韩绍芳、刘六符忌之,防待以诚。十二年,绍芳等罢,愈见信任。”刘六符,即刘侍中也。卷八六本传称其“与参知政事杜防有隙,防以六符尝受宋赂,白其事,出为长宁军节度使。”检此诗意,似在未出六符之前。)

  ○天安节题松鹤图(沙门海山)

  千载鹤栖万岁松。霜翎一点碧枝中。四时有变此无变。愿与吾皇圣寿同。(《辽东行部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