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集藏
- 文总集
-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为文檄告楚相
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史记。张仪传》:尝从楚相饮,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共执仪,掠笞数百,不服。仪既相秦,为文檄告楚相。)
◎李冰
冰事秦昭王,为蜀守。
◇白沙邮三石人刻要
水竭不见足,盛水没肩。(《华阳国志》:李冰为蜀守,於玉女房下白沙邮作三石人,立三水中,刻江神,要云云。《北堂书钞》一百六十引同。《水经。江水》一注作「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要。」今本《华阳国志》或作「立三水中,与江神要。」)
◎范睢
睢字叔游,魏人。为魏齐所辱,更姓名曰张禄,入秦,秦昭襄王以为客卿。寻相秦,封应侯。
◇献书昭王
臣闻明主莅正,有功者不得不赏,有能者不得不官;劳大者其禄厚,功多者其爵尊,能治众者其官大。故不能者不敢当其职焉,能者亦不得蔽隐。使以臣之言为可,则行而益利其道;若将弗行,则久留臣,无为也。语曰:「人主(後语作霸王)赏所爱而罚所恶,明主则不然,赏必加於有功,刑必断於有罪。」今臣之胸不足以当椹质,要不足以待斧钺,岂敢以疑事尝试於王乎!虽以臣为贱而轻辱臣,独不重任臣者,後无反覆於王前邪?臣闻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黎,楚有和璞,此四宝者,工之所失也,而为天下名器。然则圣王之所弃者,独不足以厚国家乎?臣闻善厚家者取之於国,善厚国者取之於诸侯。天下有明主,则诸侯不得擅厚矣。是何故也?为其凋荣也。良医知病人之死生,圣主明於成败之事,利则行之,害则舍之,疑则少尝之,虽尧舜禹汤复生,弗能改已。语之至者,臣不敢载之於书,其浅者又不足听也。意者臣愚而不阖於王心邪?亡其言臣者将贱而不足听邪?非若是也,则臣之志,愿少赐游观之间,望见足下而入之。(《战国策》五,又见《史记。范睢传》,《史记》「将贱而不足听邪」已下作「贱而不可用乎?」又有「自非然者,臣愿得少赐游观之间,望见颜色。一语无效,请伏斧质」等句,馀文字亦有同异。)
◎吕不韦
不韦,濮阳人,一云阳翟大贾。秦庄襄王以为丞相,封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始皇即位,尊为仲父,坐毒事免,就封。十二年徙蜀自杀。有《吕氏春秋》二十六卷。
◇《吕氏春秋》序意
维秦八年,岁在滩,秋甲子朔,朔之日,良人请问十二纪,文信侯曰:「尝得学黄帝之所以诲颛顼矣。爰有大圜在上,大矩在下,汝能法之,为民父母。盖闻古之清世,是法天地。凡十二纪者,所以纪治乱存亡也,所以知寿夭吉凶也,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若此则是非可不可,无所遁矣。天曰顺,顺维生;地曰固,固维宁;人曰信,信维听。三者咸当,无为而行。行也者,行其理也。行数,循其理,平其私。夫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三者皆私设精,则智无由公。智不公,则福日衰,灾日隆,以日倪而西望知之。(《吕氏春秋》十二。案此下尚有赵襄子一段,非十二纪之总序也。不录。)
◇列女
◎柳下惠妻
妻失其姓。柳下惠,鲁大夫展禽。
◇柳下惠诔
夫子之不伐兮,夫子之不竭兮。夫子之信诚,而与人无害兮。屈柔从俗,不强察兮。蒙耻救民,德弥大兮。虽遇三黜,终不蔽兮。恺悌君子,永能厉兮。嗟乎惜哉,乃下世兮。庶几遐年,今遂逝兮。呜呼哀哉!魂神泄兮,夫子之谥,宜为惠兮。(《列女传》二,柳下既死,门人将诔之。妻曰:「将诔夫子之德邪?则二三子不如妾之知也。」乃诔云云,门人从之以为诔,莫能窜一字。)
◎赵朔妻
赵朔妻,晋成公姊,赵武母。
◇置儿绔中祝
赵宗灭乎,若号,即不灭,若无声。(《史记。赵世家》)
◎曲沃负
负失其姓,魏大夫如耳母。
◇款门上魏哀王书
曲沃之老妇也,心有所怀,愿以闻於王。(《列女传》三:魏哀王为犬子纳妃而美,将自纳焉,负因款王门而上书。王召入,遂与太子妃,而赐负三十钟。)
◎韩凭妻何氏
何氏,宋康王舍人韩凭妻。今睢阳有韩凭城。
◇密遗夫韩凭书
其雨淫淫,河水大深,日出当心。(《搜神记》十一:宋康王夺韩凭妻何氏,凭怨,王囚之,论为城旦。妻密遣凭书,缪其辞。《御览》五百五十九作「河大水深。」)
◇遗书於带
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搜神记》十一:韩凭自杀,妻遂自投台,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遗书於带。)
◎楚处庄侄
处庄侄,楚县邑之女,年十二,为顷襄王夫人。
◇持帜见顷襄王言隐事
大鱼失水,有龙无尾,墙欲内崩,而王不视。(《列女传》六。)
◎赵括母
母失其姓,赵马服君赵奢妻。长平之败,以先言免随坐。
◇上书赵王
括不可使将。
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千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於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
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史记。赵奢传》:赵孝成王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信秦之间,以赵奢子括为将,代廉颇。及括将行,其母上书云云。括军败,前後所亡四十五万。赵王以括母先言,竟不诛也。又略见《御览》二百八十。)
【卷十二】 《全上古三代文》
◎阙名
◇离别相去词
跞躁摧长恧兮,擢戟驭殳;所离不降兮。以泄我王气苏。三军一飞降兮,所向皆殂;一士判死兮,而当百夫。道有德兮,吴卒自屠;雪我王宿耻兮,威振八都。军伍难更兮,势如《豸》ァ。行行各努力兮,於乎於乎!(《吴越春秋。句践伐吴外传》十:军士各与父兄昆弟取诀,国人悲哀,皆作离别相去之词。案是篇起上古三代迄隋,各家为集,各集分类,先赋,次骚,次诏册。今此离别相去之词是骚赋体,故编于阙名之首。)
◇召将诏
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率师应之。(《六韬。龙韬。立将》:凡国有难,君避正殿,召将而诏之。)
社稷之命在将军。即今国有难,愿请子将而应之。(《淮南子。兵略训》,本《六韬》而小异。)
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避。勿以三军为众而轻敌,勿以授命为重而苟进。勿以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士为必然。勿以谋简於人,勿以谋後於人。士未坐勿坐,士未食勿食。寒暑必同,敌可胜也。(《群书治要》引《六韬。犬韬》:「国有难,君召将而诏。」今本无。)
◇大始天文册文
大虚廖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会,寒暑驰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素问。天元纪大论》鬼区臾引)
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黄今》天之气,轻于心、尾已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会。(《素问。五运行大论》,鬼区臾引)
◇昭命
大命世罚,小命罚身(《大戴礼。本命篇》注引无两罚字。)福莫大於行义,祸莫大於淫祭,丑莫大於伤人,赏莫大於信义,让莫大於(案「信义让莫大於」六字,当为衍文)贾上,罚莫大于贪诈。(《周书。命训解》:「明王是故昭命以命之。」)
◇投壶命弟子辞
无荒无忄敖,无倨立,无逾言,若是者有常爵。(《大戴礼。投壶》)
◇命射辞
弓既平张,四侯且良,决拾有常,既顺乃让。乃降其堂,乃节其行。既志乃张,射夫命射。射者之声,御车之旌。既获弃莫。(下阙。《大戴礼。投壶》。案《困学纪闻》云:「此命射之辞也。」)
◇夏令
九月除道,十月成梁。(《周语》中,单襄公引《夏令》。韦昭曰:「《夏令》,夏后氏之令,周所因也。」)
◇明堂月朔令
孟春之月朔令曰:挺群禁,开闭阖,通穷窒,达障塞,待优□。其禁:毋伐林木。
仲春之月朔令曰:弃怒恶,解役皋,免忧患,休罚刑,闭关梁。其禁:田猎不宿,饮食不享,出入不节,夺民农时,及有奸谋。
季春之月朔令曰:宣库财,和外怨,抚四方,行柔惠,止刚强,九门磔攘,出疫于郊,以禳春气。
孟夏之月朔令曰:爵有德,赏有功,惠贤良,举力农。其禁:母隳堤防。
仲夏之月朔令曰:振贫穷,惠孤寡,虑囚疾,出大禄,行大赏。其禁:弃法律,逐功臣,杀太子,以妾为妻。
季夏之月朔令曰:起毁宗,立无後,封废国,立贤辅,恤丧疾。
中央之极令民(下阙。)其禁:治宫室,饰台榭,犯亲戚,侮父兄。
孟秋之月朔令曰:审用法,备盗贼,禁奸邪,饬群牧,谨贮聚。其禁:毋弛戎备。
仲秋之月朔令曰:谨功筑,遏沟渎,修仓,决刑狱,趣收敛。其禁:好攻战,轻百姓,饰城郭,侵边竟。乃令民畋,醵庶,毕入于室,曰:时杀将至,毋罹其。
季秋之月朔令曰:除道路,守门闾,陈兵甲,戒百官,诛不法,除道成梁,以利农夫。
孟冬之月朔令曰:申群禁,修障塞,毕积聚,系牛马,收泽赋。其禁:毋作淫巧。
仲冬之月朔令曰:搜外徒,止夜禁,诛诈伪,省酝酿,谨闭关。其禁:简宗庙,不祷祠,废祭礼,逆天时。
季冬之月朔令曰:省牲牲,修农器,收秸薪,筑囹圄,谨盖藏。(《尚书大传》)
◇春令
生而勿杀,赏而勿罚,罪狱勿断,以待期年。
◇夏令
毋聚大众,毋行大火,毋断大木,诛大臣,毋斩大山,毋戮大衍。灭三大,而国有害也。
◇秋令
罚而勿赏,夺而勿子,罪狱诛而勿生。终岁之罪,毋有所赦。作衍牛马之实,在野者王。
◇冬令
毋行大火,毋斩大山,毋塞大水,毋犯天之隆。(《管并子。轻重》己)
◇五位令
五位,东方之极,太、句芒之所司,其令曰:挺群禁,开闭阖,通穷窒,达障塞,行优游,弃怨恶,解役罪,免忧患,休罚刑,开关梁,宣出财,和外怨,抚四方,行柔惠,止刚强。
南方之极,赤帝、祝融之所司,其令曰:爵有德,赏有功,惠贤良,救饥渴,举力农,赈贫穷,惠孤寡,忧罢疾,出大禄,行大赏,起毁宗,立无後,封建侯,并贤辅。
中央之极,黄帝、后士之所司,其令曰:平而不阿,明而不苛,包裹覆露,无不囊怀,溥汜无私,正静以和,行稃鬻,养老衰,吊死问疾,以送万物之归。
西方之极,少、蓐收之所司,其令曰:审用法,诛必辜,备盗贼,禁奸邪,饰群物,谨著聚,修城郭,补决窦,塞蹊径,遏沟渎,徙流水,雍溪谷,守门闾,陈兵甲,选百官,诛不法。
北方之极,颛顼、玄冥之所司,其令曰:申群禁。固闭藏,修障塞,缮关梁,禁外徒,断罚刑,杀当罪,闭关闾,大搜客,止交游,禁夜乐,蚤闭晏开,以塞奸人。已得,执之必固。天节已几,刑杀无赦。虽有盛尊之亲,断以法度。毋行水,毋发藏,毋释罪。(《淮南子。时则训》)
◇军令
某日出某门,吏士不得刈稼穑,伐树木,杀六畜,掠取财物,奸犯人妇女,违令者斩。(《通典》一百四十九引《覆军诫法》:「诸军出行,将令百官士卒。」)
无伐树木,无掘坟墓,无败五谷,无焚积聚,无捕民虏,无聚六畜。(《文子。上义》:「兵至其郊,令军帅。」)
◇义兵号令
其国之君,逆天地,侮鬼神,决狱不平,杀戮无罪,天之所诛,民之所雠也。兵之来也,以废不义而授有德也。有敢逆天道乱民之贼者,身死族灭。以家听者禄以家,以里听者赏以里,以乡听者封以乡,以县听者侯其县。(《文子上义》:「乃发号施令。」)
兵之来也,以救民之死。子之在上无道,倨傲荒怠,贪戾虐众,恣睢自用也。辟远圣制,丑先王,排訾旧典,上不顺天,下不惠民,徵敛无期,求索无厌,罪杀不辜,庆赏不当,若此者天之所诛也,人之所雠也,不当为君。今兵之来也,将以诛不当为君者也,以除民之雠而顺天之道也。民有逆天之道、卫人之雠者,身死家戮,不救。有能以家听者禄之以家,以里听有禄之以里,以乡听者禄之以乡,以邑听者禄之以邑,以国听者禄之以国。(《吕氏春秋。怀宠》:「先发声出号。」高诱注:「号令。」)
◇直币令
赀家假币,皆以谷准币。(《管子。山国轨》)
◇秦攻齐令
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
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并《战国策》十一)
◇先王之令
天道赏善而罚淫。(《周语》中)
◇先王之教
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草木节解而备藏。陨霜而冬裘具,清风至而修城郭宫室。(同上)
◇先王之法
为善者赏,为不善罚。(《吕氏春秋。禁塞》)
◇纳书谮晏子
废置不周於君前谓之专,出言不讳於君前谓之易,专易之行存,则君臣之道废矣。吾不知晏子之为忠臣也。(《晏子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