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传

  垂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
  一头拭过坡前草,两脚登翻地上藤。
  上天下地如轮转,跨海飞山第一能。
  顷刻之间不见影,须臾回至水帘边。
            唐三藏师徒被难
  却说行者离了三藏,回到水帘洞口。众猴望见大圣回转,星忙来接,迎入洞中,彼此各陈其情。复设大旗一面,上写“齐天大圣”。重修花果山,复整水帘洞。一时洞中大小妖猴,复得逍遥自在不题。
  却说三藏过了白虎岭,忽见一带林垣,路甚崎岖,三藏腹中饥饿,叫八戒去化斋饭,三藏与沙僧坐在草坡。那呆子去了十数余里,并未有一人家,且在草科中睡着。三藏等至天晚,还不见来,叫沙僧去寻他转来,好去借宿。三藏独坐烦闷,强顿精神,散步行走。只见那一边有一座黄金宝塔,他想塔下必有寺观,遂近前去看。不觉洞门口有小妖,看见他来,就把三藏拿进去,献与黄袍老妖。那老妖问:“和尚那里来的,还有伴者几个?”三藏不识其意,说;“我是大唐僧人,在西天求经,还有徒弟二人。”老妖闻说,吩咐小妖:“把三藏拿在定魂桩上,待他徒弟同来,慢慢把来啮味。”
  且不言三藏逢灾。却说沙僧去寻八戒,只见睡在草坡。沙僧叫醒八戒,说:“哥哥化得好饭!师父说道,没饭也罢,叫你转去,赶早借宿。”二人转至原处,只见行李与马,不见师父。沙僧道:“被你唆去大哥,现今被妖捉去师父,怎么好也!”八戒起身遍看,见南岭下有黄金宝塔,道:“兄弟,不要埋怨。师父想被塔下僧人请去吃斋饭去了,我和你快来,去讨些受用。”二人去至洞口,见绑倒师父。二人吓得各取凶器,就与那老妖大战,步入云端。
  那三藏在洞中悲啼。忽见一妇人近前道:“长者那里来的?”三藏道:“不消问得,你要吃就吃了罢,问我怎的。”那妇人道:“我不是吃人的。我是宝象国中国王第三公主,名唤百花羞。只因十三年前八月十五日夜赏中秋,被这妖一阵风来,把我摄在此间,与他做了十三年夫妻。我家离此三百里路,杏无音信相通。不知长老从何而来,被他拿倒?”三藏道:“我是大唐人,往西天求经,闲步至此,被他捉获。”那妇人转过笑脸,道:“你往西天,在我宝象国过。你与我带一封家书,我叫他饶过你命。”三藏道:“这等,甚好,甚好!”那公主修书已完,付与三藏,遂厉声高叫:“黄袍郎。”老妖听得公主叫,星忙按落云头,道:“浑家,有甚话说?”公主道:“我适才在罗帏睡着,梦见金甲神说道,这三个和尚,前世在阎君殿前保我做个人身,今世始得与你配合。看来是我你的恩人,莫若放他去罢。”老妖道:“既是如此,就放他去罢。终不然稀罕这三个人吃。”于是吩咐小妖,送三个和尚出山。
不日,路行三百,走到宝象国中,安歇金亭馆驿,三藏进朝,先投唐王勘合文牒,然后呈上家书,详道公主所言等事。国王闻言,遂开家书一看,恼得两泪交流,即托三藏去收伏妖魔。三藏道:“贫增无法,实不能降妖。我有二徒,神通广大,或者他可收得。”国王即宣八戒、沙僧上殿,赐以御酒三杯,吩咐二人去收妖魔,救转公主。
  二人须臾驾云,去到洞口,叫老妖出洞来战,说出要取公主一事。三人大战数合,八戒战他不过,叫沙僧抵住,“我去出个恭来。”一溜走去草科打睡。你说如何战他不过?当初因唐僧在洞,有护法神祇助阵,今都在宝象国中保护唐僧去了,二人故战他不过。八戒逃去,沙僧被老妖捉倒,绑入洞中。不知性命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行者方回水帘洞,三藏师徒复遭凶。
  幸得公主行方便,唐僧脱却虎牢宠。
  宝象国王开书看,八戒沙僧复争锋。
  呆子败阵奔逃走,沙僧捉入宝塔中。
          猪八戒请行者救师
  却说那怪把沙僧捆住,也不曾杀他。暗想公主来经一十三年,今陡然走出消息,必是唐僧去说。还要赶去到宝象国害了唐僧,然后杀他徒弟。遂变做一个青年子弟,去到宝象国中,进朝面见国王。
  那国王与唐僧正坐叙,忽闻报说:三驸马来到。举头见他生得伶俐,亦不敢疑他是妖。两下行礼已毕,国王问:“贤婿成亲多年,怎么今日才来见我?你当初因何配合小女,你家住何村,有甚姓名?”老妖叩头道:“臣是城东碗子山坡月庄人家,离此三百里。自幼好习弓马,打猎戏耍。因向日猎至深山,忽见一虎驮着一个女子,被臣兜弓一箭,射倒老虎,将女子带转庄上,茶水灌醒,因与臣配合。臣故感虎之恩,将虎放了。不知那虎变成一精,不日大唐有个取经唐僧被他吃了,又心生计,谋侵公主未遂。风闻变做假唐僧,在陛下这里搬说是非,公主故令我来拜见。”国王被他谎信,说道:“这里是唐僧么?”老妖说道:“这个正是十三年前的虎精。”道:“借过半盏净水,臣就要他现出本相。”国王命官取水与驸马。那老妖接水,望唐僧一喷,遂变成一个老虎。惊得国王众臣皆走,被将军校尉一顿乱打,幸有伽蓝等神拥护,才不曾打死。后被众人将铁索拘在铁槛之中。
  国王传旨,设宴银安殿,请驸马于银安殿歇下,着美女十八个奉酒。老妖饮至三更,大笑一声,现出本相,伸开簸箕大手,拿一个女子吃了一口。余皆惊散乱逃,躲在短墙檐下,夜深又不敢惊动国王。那老妖自斟自酌,吃一口人肉,又吃一杯酒。那银安殿与金亭馆相近,唐僧白马在槽上吃草,听得师父被难,又知妖精在银安殿饮酒,一时思之道:“小龙,此时不救师父,功果完休(原作“失”)矣!”遂将身一跳,变做一个美色妇人,到妖怪面前道:“驸马老爷爷,莫伤我命,我来奉唱。”老妖见唱了一首,说:“你会舞么?”小龙道:“会舞,只是没有刀。”老妖取出钢刀一把与他。小龙接刀,舞了上一下二左三右七,遂望老妖一刀。那妖躲过,拿起插烛的满堂红,大战一场。小龙使个解数(原作“和”),飞刀一斩;被老妖接了刀,拿起满堂红打了后股一下。小龙跑走,复变白马,在槽吃草。
  不说小龙败战。却说八戒草料中睡醒,知得沙僧被捉,且走转金亭驿中,不见师父,只见白马在槽,遍体出汗,后腿红肿。八戒失惊道:“是甚人打坏师父的马?”那马忽然吐出人言,吓得八戒跳走,被马一口咬住衣服,道:“二哥,你莫怕。”八戒道:“贤弟今日说话,必有大不祥之事。”白马备言师父与己被难之事,说:“你在草科打睡,遇难不救,汝非忠也。”八戒道:“非是我不忠。沙僧被捉,你又被打,我又战他不过,师父又被他变了形相,不如大家散伙也罢。”白马说:“二哥,你休言此事。你还去花果山请大师兄来,他还有降妖魔的法术。”八戒说:“贤弟,你就教我去请别人也罢了,若大师兄,他和我有些气,怕他不听我。”白马说:“他去时还说来救师父,你厚放脸皮,还去请他来。”八戒听罢,驾云直至水帘洞口,去请行者。不知他肯来否,且看下文分解。真是:
  意马心猿都失散,金公木母尽凋零。
  黄婆伤损通分别,道义消疏怎得成。
             孙悟空收妖救师
  却说那八戒进水帘洞,见礼已毕,说言师父被淮,沙僧被捉,白马被打,各事详陈一遍。行者道:“我临行时曾叮咛你来,说若遇妖魔,就说出我的名字。怎么又不说?”八戒思量道:“请将不如激将,莫若承此激他。”道:“我不曾说你倒还好,只为说了你名字,他道正要拿行者来剥皮锉骨。”行者听言,恼得心烧,纵觔斗云,与八戒立至那老妖洞口,把老妖两个儿子一起拿了。公主来说,行者把好言安地,说:“我一定救转你去,你莫疑虑。”言罢,放出沙僧。沙僧出洞,一面天生喜,满腔尽皆春,极言感谢。行者道:“闲话休题,你二人且抱此儿子去见老妖,说老孙在此等战。”
  八戒、沙僧径至银安殿,见老妖酒还未醒,二人把儿子丢将下去,跌得成泥,道:“你这妖怪,我大哥孙行者在你洞中等战。这是你的儿子,已被我等杀了。”老妖闻言大怒,星飞回转洞口,见行者披挂等候。那妖候举宝刀分头便砍,行者掣棒棍觌面相迎,战经五六十合,被行者使一个高探马的势子,卖一下叶里偷桃的手段,望妖怪头顶上一棒,打死那妖在地,化作一阵黑气上天。行者抹开火眼金睛一看,知是上界奎木狼下界。又见洞口亦一溜青气,知公主亦非儿女,乃被衣殿前的玉女,与奎木狼有夙缘,故配合一十三年。
  行者进转洞,带公主去到宝象国中。那国王甚是欢喜,道:“你师父在铁槛中。”行者近前去看,众人皆见是虎,惟行者见是师父,笑道:“师父,你嫌我行凶作恶,你会做出这等模样?”言罢,将法棒一指,乃现出本相。定性睁睛,见是行者,道:“悟空,你从那里来也?”沙僧侍立左右,把前后详陈一番,三藏谢之不尽。国王整治斋筵,酬谢师徒,宴罢又行。
  唐僧复得行者,师徒从今一心相投,共往西方。又见高山峻峨,正在难行之处,忽见绿坡上有一樵夫,高叫:“西进长老,听我一言。此山名唤平顶山,山有一洞,名唤莲花洞;洞有二妖,一名金角大王,一名银角大王。闻说二妖打听得甚么取经唐僧,元神完足,正要画影图形捉他生吃。你等若是取经者,行路须要仔细。他有五件宝贝,甚是利害,谨记,谨记!”言毕,忽然不见。行者睁开火眼金睛,望云端一看,见是目值功曹。遂纵云赶上,骂几声毛鬼:“你有话不直说,这等变化怎么!”功曹道:“大圣休恼,那妖甚是利害,须要堤防。”行者闻言,叱退功曹,按落云头道:“师父,此山精怪猖狂,弟子怕去,不如让我回去也罢。”三藏道:“贤徒,你休恼我昔日之言。还须你尽心保我。”行者道:“我本无不尽心,只愁寡不敌众。”三藏道:“还有八戒、沙僧,悉由你调遣。”行者道;“这等,让八戒向前打听,沙僧在后保护师父。”
  八戒正去打听,只见银角大王与群妖手拿一图,画有师徒形影。妖见八戒来到,见合图中一相,就掣宝刀来杀,八戒举钉钯架住。斗有二十回合,八戒被藤萝绊倒,被群妖捉进洞去。不知八戒存亡吉凶,下文分解便见。正是:
  顶山妖魔难收灭,万种灾生不易除。
  八戒打消遇妖捉,不知性命果何如?
           唐三藏师徒被妖捉
  却说那怪将八戒拿进洞去,金角说:“这猪精要他则甚,还要去拿唐僧。”银角道:“也不要放他,把他浸在后园塘中,浸去皮毛,然后把来做鲊。”众小妖把八戒抛在水里不题。
  却说唐僧三众正在盼望八戒,那银角与众妖立在岭上,见唐僧师徒来到,行者前走,沙僧后跟。银角将手一指,唐僧在马上打一寒噤。连指三指,就打三个寒噤。三藏愈加心怯,道:“徒弟,我打寒噤,必定是妖来。”行者闻言,掣起金棒,奋勇前进。那妖道:“果然好个大圣!若与他斗棒法,不能捉他师父,必竟要善善图他。”遂摇身一变,变做一个年老道士,跌在路旁,高叫:“长老救命!”三藏惊问:“老先生因何?”那妖假说虚情,道:“我是山背清幽观中,与徒弟在人家祈福回归,不料被虎咬去徒弟,我又伤了左足,故不能行。”三藏道:“我让马你骑。”妖道:“我脚痛,跨不得马。”三藏叫行者驮他。行者知是妖怪,说:“我若打他,师父又恼,不如驮他在后,缓缓摆布他。行者驮上肩,叫:“师父,前行些。”方才离远了三四里路。
  行者正欲害他,原来那妖就知道了,遂念一咒,遣得须弥山压来,大圣左臂承了。大圣毫不着意,又遣得峨眉山压来,大圣右臂承了,又不为意。肩起两山,忙赶师父。老妖也吓得汗流,复念真语,又遣泰山劈头压住。大圣脚软,压得七孔流红。妖见压倒大圣,赶去擒拿三藏。沙僧挡住,大战一场。那妖展开大手,把沙僧挟在左肋下,右手拿着三藏,脚尖儿钩着行李,口咬着白马,一阵风回到莲花洞里。
  金角见了大喜,说:“兄弟,你不曾拿得他有手段的行者来也,怕吃他师父。”银角道:“哥哥不必忧虑,被我遣三座大山压住,寸步也不能动,方才拿得唐僧。”金角道:“这等,造化,造化。只是那行者五行山也压他不死,他若不死,还怕吃他师父不成。”银角道:“我自有计。且把猪八戒捞上水来,吊在东梁,沙僧吊在西梁,唐僧吊在中间,白马扣在槽上。叫精细鬼、伶俐虫拿着红葫芦、玉净瓶,径至山顶,把二宝底朝天口朝地,叫一声孙行者,他若应声,就装他里面,就贴上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符封倒,他就一时三刻化成脓了。”
  且不说那小妖领宝。却说大圣被压,早惊动五方揭谛功曹,忙叫动本山土神,道:“你这野神,怎么把山借那妖压住大圣,他明日出来,怎肯饶你。”土神恐惧,同揭谛遣开三山,放出大圣。行者跳将起来,掣起铁捧来,道:“这野神,你倒不怕老孙,却怕妖怪!”土神道:“那妖神通广大,念动真语,拘我等在他洞里,轮次当值。”大圣听言,正在感叹,见那傍放出霞光,忙问土神:“他那边什么放光?”土神道:“想是那怪差小妖拿出宝来降你。”行者又问他:“洞中常有甚人往来?”土神道:“他爱的是烧丹炼药,喜的全真道人。”
  言未讫,见二小妖将近。行者叱退土神,摇身一变,变做个老真人。小妖一见,问:“老善士,何处到此?”行者道:“我是蓬莱山到此,寻个徒弟传道。”小妖道:“传我二人也罢。”行者问:“你二人何处?往那里去?”妖道:“我是莲花洞。我家魔王拿得甚么唐僧,他有一徒弟,名行者,被山压倒。我拿红葫芦、玉净瓶去装他。”行者问:“怎么装得?”二妖备以银角吩咐的言语,详说与他听,行者就起意谋他的。遂来腰上拔一根毫毛,仍变一葫芦,道:“你的只装得人,我的还装得天。”二妖听得,就肯把葫芦、净瓶来换,只叫:“师父,你装与我看看,我肯把两件和你对换。”行者却低头念咒,叫游神奏过玉帝,借天一装,助我收妖。游神上奏玉帝,忽见哪吒奏道:“天怎么装得?请玉帝降旨,到北天门问真武借他皂雕旗,闭了日月,当做装了一般,助老孙收妖。”玉帝依奏,哪吒借了皂旗,在南天门外相助。游神急往大圣耳边报知,道:“哪吒来助功。”行者仰面,见哪吒手执皂旗,乃道:“我装天了。”妖道:“装便装,只管阿棉花屎。”行者念咒,将葫芦抛起。哪吒遂把皂旗一展,霎时黑暗。小妖惊得忙叫:“师父,快放出天来,莫闭死我也。”行者复念真语。哪吒收了皂旗,日色重光。小妖就把二宝即换了假葫芦。行者得了二宝,纵上云端,谢了哪吒不题。且在云端看小妖转洞,不知怎么区处,且听后面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