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集藏
- 小说
- 红楼春梦
红楼春梦
宝钗又提起忏度薛蟠之事,向林公再三称谢。林公笑道:“我虽没见过蟠世兄,听他们说起,倒是个血性人。从前那些事都是为家财所累,若不是家道中落,他还未必回头,所以马援说的‘贤而多财,则报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祸。’真是至理名言。”正说着,贾夫人打发丫鬟来请姑奶奶,便又至贾夫人处。
原来贾夫人手下丫鬟媳妇们称呼宝钗、黛玉一样都是姑奶奶,并无分别。贾夫人待宝钗也同黛玉一样。当下见宝钗进来,便命摆上点心,让他们三人吃些。林公又打发人,拿着给宝钗的见面礼,先给贾夫人看,一件是赵文淑铭刻的眉纹歙石砚,一件是管仲姬画的兰竹立轴,还有两件是水晶笔洗、白玉镇尺。贾夫人笑道:“你们没带人,自己拿回去怪累赘的,还是打发人送去吧。”宝钗站起谢了。
宝玉又传述贾母的话,谆请了贾夫人。方同钗黛回来,一路走着,宝玉笑道:“我在家里一出门不是坐车,便是骑马,还带着管事小厮们,前引后跟,闹那一套无谓的排场。如今也奔惯了,倒觉得这么着舒服。可见什么事都是个习惯。”黛玉道:“我从先那走过这么远的路,只从潇湘馆走到沁芳亭,就有些累了。昨儿跟着老太太的轿子,直走了大半个园子,又都是高高低低的山路,倒也没有什么。”宝钗道:“人的身子本是要运用的,越不运用,就越发懒了。我这两年在家里,也是走马灯似的,一会到上房,一会到议事厅,天天累惯了,倒不大生病。”
说话间,已走至赤霞宫门外,迎面遇着尤三姐。黛玉道:“三姐姐上哪里去?”尤三姐道:“我到秋悲司找个人说话。”黛玉道:“午后请早点儿到我们那里,老太太说昨儿三姐姐输了,要让你翻本呢。”尤三姐笑道:“我就回来的。”说着便自去了。
宝玉和钗、黛二人进了赤霞宫,先至贾母处回话。贾母和宝钗说着话,宝玉先回园子去,看晴、鹃等布置好了没有。又另约了贾珠、湘莲、秦钟在含晖水阁听曲小宴,也亲自去布置一番。
到了午后,贾夫人来了,在贾母上房坐了一会儿,凤姐预备了藤轿,候贾母、贾夫人坐上,自己和尤二姐、鸳鸯、翡翠也随同向留春院而来。走过那一带花障,见两面木香、蔷薇,红红白白,开得正盛,把竹障子全遮满了。凤姐、尤二姐各自采了几朵,簪在鬓上。
刚走进月亮门,钗、黛二人已接了出来,在碧桃花下站着。黛玉道:“老太太今儿真早,歇中觉了没有?”贾母笑道:“我刚歇着,姑太太就来了。”一面说话,已走到屋里。只见那明间正面,摆着两几两榻,是预备贾母、贾夫人坐的。两旁各人座位,俱是一张小几,一张椅子,几上都陈列着炉瓶之事。转过博古隔子,另有一间精室,桌上骰盆牌盒,俱已摆齐。凤姐笑道:“宝兄弟真会孝顺,连牌都预备下了。”贾母笑道:“你们带了钱没有,回头输了,又要赖帐。”凤姐笑道:“我准知道老祖宗要赢定了,我的人没来钱就来了,那不是么?”众人瞧那方几上,果然放着一串青钱。
贾母笑道:“我倒不想赢你的,昨儿那一场,三姨儿输多了,你吐出些还她就得了。”凤姐笑道:“回头我要输到老祖宗手里,可要我的钱不要呢?”正在说笑,湘云、香菱先来了。黛玉笑对湘云道:“今儿你也是正客,怎么这时候才来?”湘云道:“刚才和菱姑娘到山上延青阁去坐了一会儿,其实也不算晚,还有比我们到在后头的呢。”黛玉道:“早上我和三姨碰见,还约她早来凑手的,论理也该来了。”尤二姐道:“她也是急性子,不会在家里磨蹭的,别走错了路吧。”
话犹未了,尤三姐已同迎春进来,先见了贾母、贾夫人,又笑向黛玉道:“这里的路七岔子、八岔子的,我要到这儿来,倒走到二姐姐那里去了。”香菱道:“这园子本来山路太多,我们住在这里也常常走错了的。”迎春道:“宝兄弟呢?今儿做主人还不在家里么?”黛玉道:“他陪珠大哥、柳二爷在含晖阁听曲子呢,知道老太太来了,就要回来的。”
一时果见宝玉同着晴雯说说笑笑的进来,见过了贾母,笑向黛玉道:“还不张罗给老太太凑牌么?”凤姐笑道:“这倒不用你操心,我们也是才够手,不然早就斗上了。”贾母笑道:“既是宝玉张罗了一回,咱们闲坐着做什么?也就上场罢。”于是贾母、贾夫人、凤姐、尤三姐,鸳鸯在那屋里斗牌。尤二姐在一旁看着,当下便告么合斗起来。黛玉让迎春、湘云、香菱过这边屋里坐,宝玉、宝钗也同着过来,大家说些闲话。
宝玉取出昨儿晚上联句的诗,和湘云、香菱等同看,彼此互相评论。迎春道:“这里头还是薛、林、史三位擅场。其次就算菱嫂子,若评起甲乙,只怕宝兄弟又要落第了。”宝玉笑道:“我本是落第惯了的,联句非我所长,更不用说了。”湘云道:“尤家二姐姐向来不会做诗的,居然也诌出一两句来,若认真做去,三两年功夫也许赶上菱姑娘了。”
宝钗道:“我们闺阁中做诗,不过是个玩意,就好了能当得什么?其实都是用不着的,只要认得几个字,能够写写信,记记帐,再高点看看列女传也就够了。”湘云笑道:“宝姐姐总有些头巾气。古来国风,就是妇人女子的诗居多,怎见得闺阁中人便不许做诗呢?”宝玉道:“我最恨的是那些纱帽诗,不是恭维这个升官,就是恭维那个做寿,拿给他的朋友看了,大家又恭维他一阵,他自己便自命为诗人了。今儿上毛厕,做一首诗,也要人和,明儿洗澡做一首诗,更要人和。若看他洗澡那首诗,一点也不切洗澡,倒有点毛厕味,这种诗大可不作。若是你们闺阁的诗,不管好歹,总是性情中出来的,怎么倒不该做?这话我也不服。”
宝钗笑道:“你这话原也不错,只是骂得世人太苦了,还该存点忠厚才是。”湘云道:“按古义说起来,诗是各言其志的,所以各人有各人的话。如今的人开口就是无所谓,闭口就是不相干,这种人还有志趣可言么?做起诗来,无非拿古人诗本,啃了又啃,嚼了又嚼,就做好了,也不是他的诗,何况还做不好呢。”
大家只顾谈诗,侍女们掌上灯来,也不曾理会。一时黛玉进来道:“你们还在这里高谈,外面都摆饭了。”这才一同出去。贾母、贾夫人和凤姐诸人先已入坐,前面抱厦游廊,都点上各色纱灯。院中海棠、碧桃、玉兰各树也在花枝上分缀灯彩,照得满院光明如昼。宝玉陪众人入席坐了,又命侍女们另取玉壶、玉盏,从贾母、贾夫人起,挨次都敬了酒,席上正行那击鼓传花的令,鼓声冬冬,与众人谈笑之声相间并作。宝玉抽空,便又去含晖阁,招呼贾珠、湘莲、秦钟诸人。那里猜枚行令,按拍听歌,与此间行乐却又不同。
贾母坐至半席,传花鼓歇,忽听得隐隐弦管之声,笑问道:“隔壁是什么人家在那里唱戏呢?”凤姐笑道:“哪是人家唱戏,珠大爷、柳二爷他们在那边水榭里听曲子呢。”贾母道:“有他们乐的,咱们也叫了来,大家乐乐吧。”黛玉忙叫晴雯到那边去,吩咐芳官、藕官诸人唱完了过来,老太太也要听呢。等了一会儿,芳官、藕官带着几个侍女进来,都请了安。黛玉便请贾母、贾夫人点唱。贾母点了“游园”,贾夫人点了“乔醋”,即在抱厦中坐唱,丝管徐调,珠喉流利,真有遏云裂石之音。少时月亮上来,贾母命将各处灯彩熄了,更觉清光澄澈,满院的花光月影,都向窗子里飞射进来。
湘云听唱到“乔醋”,笑对凤姐道:“你看人家真是会醋的,这样吃醋倒不讨厌。”凤姐笑道:“姑太太点这出是有意思的,要叫宝妹妹、林妹妹看着,别弄假成真,耍出醋罐子来。”黛玉笑道:“谁都象你呢?”大家笑了一阵。贾母笑向湘云道:“这里多么热闹,你也舍得走么,横竖你是个闲人,尽管多住几天,让宝丫头先回去吧。”凤姐、黛玉也帮着贾母再三留劝。
不知湘云肯否暂留,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十六回 注五马贾丞得外除 策六韬周郎由内助
话说史湘云陪着贾母,在留春院赏花听曲,贾母要留湘云多住几天,她岂有不愿意的,无奈身在尘世,多日不归,未免招人疑议,只得委婉说与黛玉。由黛玉将她苦衷代回了贾母。贾母不便强留,只说道:“云丫头既是明儿一定要走,今晚上就跟我睡罢,咱们多说说话儿。”一时席散,贾夫人随同贾母上了藤轿,却分路自回绛珠宫,史湘云便住在贾母处。
宝玉见宝钗要走,心中如何肯舍,可也没法留她。那晚上大家散后,他夫妻姐妹三人自有一番深盟密语,流连眷恋,更不待言。宝玉检出他在大荒山炼的仙丹两种,赠与宝钗。一种便是丹华丹,依法吞服,即有地仙之分,元神出窍,可以任意所为,此后往来更便。那一种丹服了可以驻颜却老。又另带驻颜丹三粒,托宝钗分给莺儿和秋纹、碧痕,说道:“只要他们一心不变,这里都有她们的地位。”
黛玉又另捡一种丹药,托她带给薛姨妈,以尽拜认义女之情。三人谈到夜深,方同就寝。到了五更初转,正在鸳梦沉酣,却被晴雯、紫鹃唤起,赶忙梳洗完了,便同至贾母上房。贾母歪在炕上,珊瑚、翡翠二人替换着捶背,湘云尚在对镜理妆,鸳鸯在旁照料。宝钗上前见了贾母,贾母拉着她的手道:“我的儿,我岂不愿娘儿们常在一处,只是蕙儿还小,咱们家里也少你不得,你只管回去。我这里若有好玩的,就叫林丫头去接你。见了你老爷太太,就说我和宝玉在这里都好,他们不必惦记。”宝钗答应着。
一时湘云妆罢来见,说道:“老太太我要回去了。这回来,虽只住了三天,可是这些年都没有这么乐,不知道多咱还能再来。林姐姐若忘记了接我,千万老太太提醒着点。”贾母道:“云丫头,你现在虽没有牵挂,在世上应该住多少年,也是一定的。凡事自己想开点,若是想到这里来,只和你宝姐姐商量,总可以带你来的。你叔叔婶娘向来也肯听我的话,我劝他存心必须宽厚,方能载福,这句话千万替我带到了。”湘云也答应几个是。黛玉道:“时候不早了,咱们去罢。”於是宝、黛二人送宝钗、湘云生魂,一路直至荣府。
先看着湘云进了拢翠庵,方同往怡红院。宝玉拉着宝钗道:“姐姐那丹药,记着就服了吧。”黛玉道:“姐姐,我们回去了,过几天再来接你。”宝钗只觉宝玉将她一推,仿佛摔了下来,不禁“嗳哟”一声,莺儿在旁守着,连忙过来问道:“姑娘回来了么。宝钗定了神,将梦中情事大概告诉了她,又摸自己袖中,果然有几粒丹药,忙叫莺儿掌灯来,细看一看,只见那丹药如茄楠香珠大小,金光宝色,香味深纯,知是仙家奇宝。莺儿问道:“姑娘,这是什么玩意么?”宝钗又将宝玉赠丹,并分给她们的话都说了。
莺儿笑道:“二爷未免太多心了,我地根就是死活跟着姑娘,还有什么圆的扁的呢?”宝钗道,”他因为袭人的事寒了心,这么说说,也不是信不过你。”当下记起宝玉的话,忙将第一种仙丹如法吞下,其余的交与莺儿,好生包裹收起。原来那丹华丹功力最大,若在平常人手里,道行福分镇守不住,那些精灵鬼怪都要来抢的。所以宝玉再三嘱咐,放心不下。
此时宝钗服过丹药,天尚未明,重新又打了一个盹儿,然后起来,正在梳头,翠缕走来,直到外间屋问秋纹道:“二奶奶起来没有?我们姑娘和四姑娘就要过来呢!”宝钗听见,说道:“就请她们过来吧。”秋纹佯问道:“史姑娘睡了好几天,到底是什么病哟?”翠缕道:“我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从前儿晚上睡下,就没有醒,把四姑娘都吓昏了,摸她身上,又是温和的,和好人一样,我看守了好两天,都没合眼,你说冤不冤。今儿她倒醒了,说梦到什么井去的,那井里如何去得,别是金钏儿闹鬼吧。”说罢匆忙去了。
宝钗正要叫秋纹问她说些什么,奶妈又领着蕙哥儿进来,一见宝钗便道:“奶奶你回来了,见着我爷没有?”宝钗不免惊讶道:“这话是谁告诉你的?”蕙哥儿道:“我见奶奶尽着睡不醒,要上来叫你,莺儿姐姐说,奶奶到太虚幻境,找你爷去了。我本来就纳闷,我爷出了家,也必定有个去处,听她这一说,才明白了,敢情在那儿呢!”宝钗道:“你可别到处胡说去,说了我要打的。”蕙哥儿道:“这个我知道。奶奶几时再去,带着我,我也要见见我爷呢。”
宝钗听了,又悲又喜,喜的是蕙哥儿如此聪明解意,悲的是他小小年纪在世上也算是孤儿了。只好哄骗他道:“好孩子,你还小呢,等大了再带你去。”蕙哥儿道:“我多咱才大呢?快快长大了才好。”宝钗道:“你只要肯念书,就长得快了。”
正说着,有人回四姑娘和史姑娘来了。宝钗忙叫快请。惜春、湘云已走进房里,惜春先说道:“二嫂子,你们去玩得好啊,你要和史姐姐同去,何不先告诉我一声,也省得我担惊受吓。你们去乐了两天,我整整的愁了两天,这是何苦呢?”宝钗道:“我们并不是有意瞒着你,那晚上颦儿临时来接,连我和云儿事前也没得信,只乩上有那首诗,你也见过的,怎知会忘了呢?”惜春道:“那首诗我当时就没在意,也疑惑你们是往那里去的。直等到两三天还不醒,越想就越怕了。”湘云道:“他刚才就和我磨漶了半天,这又来磨漶你,横竖都是废话。只怕太太也不放心,我们还是赶快上去吧。”说着便拉宝钗、惜春,同至王夫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