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春梦


  贾夫人正要说话,只见贾珠匆忙进来寻林公,说有要紧的事,大家把话打住。

  不知贾珠所说何事,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十回 试题榜冰玉约园游 邀乞巧蕙兰订仙偶
 
  话说贾母正在劝留林如海,忽见贾珠匆忙进来,寻姑老爷说话。原来警幻仙姑那边奉到玉皇批敕,打发人送了来的。林公连忙站起来,从贾珠手中接过一看,乃是念他任职贤劳,特恩予假半年,俾资休养。宝玉从旁看见,不禁狂喜。笑道:“姑爹这可得多住住了。”又念给大家听了,莫不喜形於色。

  贾母笑对林公道:“人留不如天留,这才是天恩高厚无微不至呢。”凤姐笑道:“咱们说一千句话,不如这一张纸条儿。姑老爷这还有什么说的?”贾母和众人都笑了。此后林公便暂在太虚幻境住下。贾夫人因住得长了,也搬到绛珠宫同居,有时两边住住。

  众人中头一个喜欢的,当然是黛玉。她自幼失了父母,如今还能在身旁朝夕待奉,这真是生平想不到的。其次便是宝玉,向来是喜欢聚不喜散的脾气,又深体黛玉的心思,巴不得林公夫妇在这里长住才好。其余诸人,面子上也都是喜欢的。只宝珠见林公一时不走,便要独自先行,禁不得宝玉千哥哥万哥哥的央及他,也只可暂时住下。

  自从贾夫人搬到绛珠宫,宝玉无须常在那里,替林公解闷。腾出功夫,便一意督促园工,堆山凿池,起楼竖阁。又要忙着添置铺垫陈设。一面亲督人工移花补树。又有一个多月,方才大致告竣。想趁着林如海在此,求他题些匾额对联。

  那日天气睛暖,亲自去请了林公,又约了贾珠和湘莲、秦钟诸人,陪着到园中逛逛。一时林公到了,先至贾母处稍坐,然后会齐众人,一同入园。从工字院旁一个月亮门过去,经过两三层院宇,遍是山石堆砌,高下纵横,点缀入画。又走过一处大座落,那山石越发多了。石山上尚有几处台榭,从一山洞走过去,只见四面俱是层峦叠嶂,松篁交翠,曲径索纡其间。许多奇石或如卧豹,或如蟠虬,或如立鬼,状态不一。只不知从何走去方是正路。宝玉笑道:“姑爹随我来吧。”

  说着,便引林公诸人走到一段峭壁之下,山回路转,见一洞门。秦钟搀了林公,从洞口进去。洞中都铺着青石,甚为平坦。旁有石罅,漏着天光,纡回窈折,不知几转方才出洞。及至走出,又是一带清溪,迎面拦住。远远看去,飞楼对岸,杰阁连空,映带着许多花树。林公笑道:“此处布置甚巧,只是路径太曲折了。老太太和女眷们怎么好走呢?”宝玉道:“这是抄近路。若是从那处大座落直走过去,另有一条平坦大路,可就绕远了。”

  林公又问道:“这里又没有船,可怎么过去呢?”宝玉道:“船是有的,此时还用不着。”又引林公和众人从一座石山穿过去,见近溪沿岸遍围着白石栏干,路出柳阴,芳洲在望,那洲中也小有亭榭。又走了几十步,石栏曲处出现一段竹桥,从竹桥上迤逦行走,至一六角水亭。

  林公走得有些乏了,便在亭中倚栏坐下,看四面的风景,笑道:“此处颇似西湖的平湖秋月。”宝玉便请命名。林公道:“我素日不长於此,你们都有捷才,想出来大家商酌吧。”湘莲道:“咱们坐在这里,一阵阵荷风吹过来,从心里都是爽快的。”秦钟道:“就取这个意思,名为劳何如?”贾珠道:“前人的诗‘荷叶绕门香胜花’不如名为香胜。”宝玉拍手叫绝。林公道:“我集了一副对子,也不甚切。”便念道:

  碧云梦后山风起;长笛声中海月飞。

  大家无不赞美。坐一会儿,又出亭向洲上走去。见迎面是一座水榭,云窗四敞,湘帘半垂。窗外便是荷池,翠叶亭亭,迎风欲舞。湘莲笑道:“这里才称得‘香胜’二字。”宝玉道:“就取名披香何如?”林公点头微笑。贾珠道:“还是姑老爷想一副对子吧。”林公道:“你们也想一两联,不要为我微才所掩。秦钟道:“我也集了一联,不知可还用得。”随即念道:

  小园新展西南角;明月平分上下池。

  林公道:“这两名好象在哪里见过的,句子也无甚深意。”宝玉道:“我集一联长短句罢。”随唤人取出带来笔砚,写的是:

  家在落霞边横波清翦西湖水;梦回芳草夜天风吹送广寒秋。

  林公看了笑道:“这真是司文院中人语,绝没有人间一点烟火气。”贾珠等也跟着称赞一番。大家走至洲外,看看远景。又走过一段溪岸,忽见高岭在前,松桧遍山,浓翠欲滴。宝玉道:“这里山路虽平,究竟走着吃力。咱们绕别路过去,也是一样。”林公道:“久不登山,借此练练腰脚也好。”便同众人缓步上去。那山路全用白石子砌成的,却还好走。轻过几层山径,见山腰有亭,即至亭内稍歇。宝玉道:“这亭子题个什么呢?”湘莲道:“半山亭就很好。”秦钟道:“还不如取名‘积翠’呢。”林公道:“此间眼界甚宽。我意中是‘天绘’二字,也集了一幅短联,你们看是如何?”随又念道:

  湖山绕尊酒;环佩拥神仙。

  贾珠道:“难得只十个字,又有景,又有人。”宝玉更欣赞不置。林公道:“这里的山也是现布置的么?”宝玉道:“这是原来的,只添些树木。若是平地为山,哪有这么神速呢?”又从那亭外寻路上去。那山路便渐渐窄了,两旁都是松树,意境幽峭。

  宝玉、湘莲二人忙上前搀扶林公,走到山顶平处,乃是凹字短墙围着,两层朱阁门,窗栏雕刻得非常精致。凭栏四望,远山近水俱在眼前。宝玉邀林公和众人登阁小坐。贾珠道:“这里看月赏雪都好。”林公道:“若是春秋佳日,在这里焚香读书,那才是清福呢。”湘莲道:“此处占全园之胜,要好好想个名字。”贾珠道:“若论风景,居高临下,看得最远。就名为‘遐镜阁’如何?”林公道:“‘遐镜’二字固新,未免把青山抛掉。你看那四围山色都凑在几榻之间,总要用‘米青’,或是‘延青’才见佳处。”众人都道:“‘延青’二字最妙。”又请林公题联。林公笑道:“我也效颦集词吧。”想了一会儿,念道:

  澹伫洞庭秋几阵凉风生客袖;笑把浮邱袖四周晴黛人雕栏。

  贾珠道:“这比宝兄弟那副意境更超了。”林公笑道:“若说清超未必能胜,略为切景而已。”一面说着,便下了山阁,从山径曲折下去。又过了两处座落,都是雕楹画栋,不及进去细赏。一路走到平地,绕过曲折游廊,见前面一片粉垣瓦屋,从墙头露出千竿翠竹。

  林公和众人走入,只见院中遍是竹阴。竹间一条甬路,用五色石子堆成,漫了许多花样。正面五间精舍,三明两暗,别有复室。后院两大株玉兰木笔,紫白交映,开得都似花伞。贾珠道:“这一处真幽雅,妙处就在这些竹子。”宝玉道:“这里结构是仿取潇湘馆大意,就是林妹妹生前住的地方,非姑爹赐名不可。”林公道:“只换一个字,名作‘湘春馆’便不显衰飒了。”又集了一副词联是:

  明月当空开宝镜;春风吹绿上眉峰。

  众人称赞一番,又从后院出去。小溪如带,上有朱栏短桥。度桥前进,穿过药圃花,别有一处院落。竹篱为障,连接花棚。一半引着木香,一半开着蔷薇。红红白白,繁英交展。棚下是个凹字厅,由厅过去,又是竹篱。花障编就的月洞门,门内绿柳低垂,碧桃盛放,点衬几块玲珑峰石。走到游廊尽处,是一个镜子门。宝玉将门拔开,引林公诸人进内,却是勾连搭的五间精舍。其中全用博古隔断,前有拥厦,左右分种芭蕉、海棠。秦钟见了先笑道:“这里分明就是怡红院,还有别的名字么?”

  林公走得乏了,先至抱厦坐歇,口中还赞那集锦隔断的精巧,却不知是有样本的。贾珠道:“我倒想了一个名字,取那‘乞取春明护海棠’的诗意,名做‘护春’吧。”林公道:“‘护春’二字却好,我想不如把进门的大座落名为‘护春堂’,取其笼罩全园,这里只名‘留着院’。”宝玉问留春之义。林公道:“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是送春的词。我们把它翻过来,所以取名留春,也暗含有怡红快绿之意。”秦钟集了一副对联,念将出来,是:

  一径绿苔凝晓露;万条红烛动春天。

  宝玉听了,先就痛赞。林公道:“对句却好,可惜出句不称。”随后贾珠又另想了一联,是:

  香色向人如有意,风情莫道不因春。

  原来也是集词的。林公非常称赏道:“这才是名句呢。”大家也都推服。又歇了一会儿。走出院门。从山上盘道过去,两行桃杏夹道成林,林间藏着一所清凉瓦舍。迎门是大玲山石,栽着许多异草。有蟠藤的,有引蔓的,也有开花结子的。山石后两大棵翠栝,覆阴满院。上面五间清厦,四面出廊。林公道:“此处结构颇奇,诸君何以名之?”宝玉笑道:“这也是仿家里蘅芜院的。”林公道:“那蘅芜通梦,是汉武帝李夫人故事,不知当日何取於此?如今只把‘芜’字改为‘香’字便另是一番意境了。”宝玉自己又集了一副词联。是:

  芳径与谁同斗草;花前侧听有流莺。

  林公和众人也都道好。宝玉道:“这里不要多坐了,还有好几处呢。”大家重又走出。却见前面是一带山坡竹径松林,随坡曲折。再过去便是一大片梅花,约略有几百棵。高下依山,围成香海。山坡之上,峭壁之下,有几间精室。大家看了一回,有拟名“寒香馆”的,有拟名“浮月崖”的。还是林公取姜白石“旧时月色”词意,定名为“旧月”。翻过峭壁,山景更幽。岩坳山脊处处都是桂林,桂林中有几间丹房,定名为“金粟庵”。过此岩径渐低,奇石纷出。有一处座落,疏桐瘦石,便名为“瑶林仙馆”,都不及拟联。其间尚有许多风亭水榭,一时也不能备览。

  渐渐到了平路,忽闻水声淙潺,清如泻玉,原来是一道瀑布,自山腰曲折而下,直注至下面荷塘。那段荷塘水面甚广,中有一道柳堤。宝玉引众人从雁齿桥度过,直行至柳堤南面,陡见岛屿中间水阁高峙,一路走上去,那水阁虽不甚高,却甚宽敞,前后七间三卷,左右又各贴五间横厅,面面都是绿窗油幔。贾珠道:“姑老爷今儿走多了,在这里多歇歇吧。”林公道:“好在处处都有风景流连,还不觉着甚累。”

  说着便在廊前坐下。此时夕阳欲下,水鸟翻飞。花影波光令人神怡心旷。林公道:“此间确是消夏佳处,可惜算到夏令,我的假期又满了。”贾珠道:“姑爹想个新题,以尽其胜。”林公道:“我们再慢慢着想,不可辜负了眼前佳景。”

  一时宝玉想起“小琼花”三字,和林公商量,林公道:“这三字只可作为岛名,我另想了‘涵万’两个字,作为阁名似乎还称得起。”又集了一副长联,是:

  清唱和鸣鸥为爱琉璃三万顷;御风跨皓鹤好去蓬山十二重。

  大家都道:“这才是仙笔。今天所题,要以这联为最。”正在谈论,遥见对面柳岸有一只画舫缓缓撑来,直到阁前停泊。原来玉怕林公走路累着,叫待女们撑船来接的。林公诸人上了船,仍旧谈笑,不觉已到香胜亭前。那里另有藤轿候着,宝玉照料林公上了轿,随至内室休息。贾珠和秦柳诸人便各自散了。

  那晚上,林公在赤霞宫和宝黛谈至定更,又商定了许多匾联。那园子便名作“会真园”,也是林公起的。等到贾母那桌牌散了,林公又上去坐坐。贾母笑道:“凤丫头要留姑老爷逛园子的,果然叫她说着了。”凤姐道:“咱们一半天也请姑太太逛逛园子,老太太替说说,赏我们个脸。”贾夫人道:“我也正想逛逛呢,又没外人,还用请么?”贾母道:“姑太太既答应了,咱们就凑个份子,还得你做提调。”凤姐道:“这点小东道让我孝敬了吧。”当下说定了,凤姐做东道,后天在园了里吃饭。

  宝黛二人送林公夫妇走后,回至内室说了一回闲话。黛玉道:“你今晚上到西屋去吧,我还有事呢。”宝玉道:“什么事要瞒着我?黛玉微笑不答,又再三的追问,方说道:“凤姐姐要我送她回去瞧瞧平儿,我早已答应了她。今儿没事,同她去一趟吧。”宝玉道:“我也和你们同去。”黛玉道:“你去做什么哟?”刚好紫鹃进来,黛玉便吩咐她把那边大队人马叫来,伺候二爷上任去。

  一时晴雯、麝月、金钏儿、芳官、藕官、四儿都来了,宝玉道:“你们来做什么?”晴雯道:“奶奶叫我们来请二爷,这不是明知故问么?”宝玉道:“你们为什么单听奶奶的?”金钏儿道:“爷爷奶奶一样重,怎么不听奶奶的呢?”宝玉笑道:“既是这一样重,我的话你们也得听。此刻我叫你们伺候奶奶,替她宽了衣裳,送她到被窝里去。你们只管去你们的。”金钏儿道:“那个话我们可不能听。”宝玉道:“怎么我的话你们就不听了?”

  黛玉瞅着宝玉道:“你到底走不走?我可要干我的去了。”於是晴雯、麝月向前拉着宝玉,芳官、四儿等从后推着,一溜烟的走去。黛玉看着也笑了。那时黛玉如何去寻凤姐同往荣府,不必细表。却说平儿那晚上因贾琏在城外有事未回,独自拥衾闷坐,朦胧中忽见凤姐掀起软帘,走近床前,说道:“平妹妹,你们过着好日子,把我丢在脖子后头了。”

  平儿忙要站起,凤姐一手按住,便在炕沿坐下。平儿道:“奶奶怎么回来的?我们哪一天不想着奶奶!前儿我还和宝二奶奶说,要跟她上太虚幻境去见您呢。”凤姐道:“想不想的也是那么回事,难得你看顾姐儿。若不亏了你,早被那黑心的叔叔、舅舅给卖掉了。眼下姐儿嫁过去,他们待承的怎么样?”平儿道:“姐儿出了门子,公婆待她很好,小夫妻也和睦,姑爷还中了副榜。前个月姐儿还回来看龙船呢!奶奶只管放心吧。”